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心七义教授 第八讲▪P2

  ..续本文上一页为可以依止才依止,如果不合乎当你上师的条件,那只是法友而已。

  修三不退失

   一、对善知识敬信心不退。二、修学菩提心教授的欢喜心不退转。三、护学处不放逸不退失,要有惭愧心。

   对上师不退的敬信心,要依靠观想上师的种种功德,才能生起。如果上师不具功德,无从观想他的功德,那么生敬信心就很困难。对上师生敬信心有二种方法:一是上师身口意的功德。一是上师所说的法,是非常尊贵,稀有难得的,因此上师也是尊贵具恩德的。如果迷信太强,也很危险,可能有很多机会获得非善知识。

   上师不能对弟子说:「你要依止我。」这是绝对不可以的。弟子认为应该依止,而自己愿意依止;上师可以教导该如何依止,但不可以说你要如何依止我。至于生起依止上师的心,不管这颗心有多么强烈,是由自己生起,上师不可以强迫生起。法王说:「『万行观善』这种看法是毒。」大家听了怀疑为什么是毒?法王的意思,如果自己可以观想别人所做的事,只是显现,这样是对的,是很好的修行方法;若用在公事上或对他人,那就是一种毒。敬信心要从内心修持,不是上师教导说:「你要尊敬我,遵照我的行为做。」可以观想:我依止上师,知道该如何取善心,如何断除烦恼,比财宝犹珍贵,因为珍贵的法,是由他说的。自然起敬信心,这些都是从内心做起,不是外在的。

   对修心不能生起,不退转的欢喜心,因为不知修心的功德,自然不会生起;经典所说的修心胜利,要常常思惟;了知修心的胜利,不教也会自动修持。欲为勤依,有了欢喜心,再困难也会设法克服。所以应常思惟修心的胜利,生起不退转的欢喜心。

   经常思惟我是修心者,不能做些愧对自己,愧对他人的事。心的力量是很强的,常起惭愧心,行为就会善良,不会放逸,自己应做的立刻实行。世尊说:「不放逸是甘露的根源,放逸的人,如同死尸。」不放逸如同甘露的盛器,一切功德都能积聚;放逸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只是外表像人。惭是对自己,愧是对别人。认清自己的身份,应尽自己的责任。譬如自己是比丘,不能做些违背戒律的事,已经对三世诸佛承许,应尽遵守承许的责任,否则对不起自己,而且诸佛菩萨也不高兴,师长父母伤心,所以应立即停止恶行。我是修心者,不应违犯修心学处,以及修心三昧耶,如果违犯,就不能获得好的果报,同时遭到他人毁谤,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他人。没有惭愧心的人,犹如裸体行,不但世人讥笑,自己也会觉得羞耻。有了惭愧心,自然不敢放逸,修学佛法也能不断增长。

  具三不舍离

   修学佛法不离身口意三业,身业是供养礼拜,供品可以观想所得到的一切,供养三宝,这是内心供养;自己所得一切物,供养三宝,这是外供养。西藏人都喜欢礼拜及供养。家中设有佛堂的话,常供油灯、花、烧香、水等。餐前先行供养,这样做一直都在增长功德。供水意义很大,而且人人都能办到,烧香拜佛、绕塔、忏悔,随时随地均可行,这都是身业。

   读诵经典,以及常念皈依,赞佛功德,持诵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心咒,祈愿文等,这些是口业。心中常修慈悲空性,生起欢喜心等意业。因此,供养礼拜、念诵、修慈悲空性这三个不可舍离。

  于境无偏党

   如果对亲人、欢喜的人,生慈悲心比较容易,对仇人、讨厌的人,要生慈悲心较困难,所以要特别着重这些境修心。其实有些并不是自己的仇人,可能因为行为见解不同,然后变成仇人;有的因为上一辈的怨隙,自己变成与他有仇;有的因为朋友的仇人,变成自己的仇人;有的因为自己前生伤害他,而今生对自己不友善;有的是前生没有爱他,于是现在讨厌你。如果对以上的境修慈悲心,自然修心不会退失;所以面对这些境,要不断串习修心。如果对境无法修慈悲心,那先暂时离开他,慢慢的再观想,用种种理由思惟,然后对他生起慈悲心。西藏有一种牦牛,如果跟其他牦牛斗输了,它会离开到很远地方,吃草练身,然后回来找原来的那只牦牛斗,如果输了又离开到远方,吃壮了回来再斗。放牛的人最怕他们斗,输了跑掉,赢了吼叫,所以给它们吃好草。我们修心也一样,对境无法修心时,先离开一下,回头再面对他。

   对自己的上师、父母要特别思惟功德修心,要有敬信心,才能增长福德;上师于法上对我们有很大恩德,没有敬信心,会造很多恶业,父母也一样。像电一样,善巧应用,可以得到很多益处,不晓得使用,则会受到伤害。我们不要变成:「世间所有人都能对他生慈悲心,唯独这个人我办不到。」如果这样修心就会退失。

  不待众缘备

   修心不是依靠外境,顺缘或是逆缘;有的人遇到顺缘才能修,遇到逆缘就无法修,随着外境转。不管外境逆顺,针对自己内心改善,不断增长。有时真的遇到逆缘,诸如生场重病,就无法修心;有的修心时,有许多困难阻碍,自己灰心丧志。不管外境如何,内心如何,顺缘逆缘,都是修心的机会,要一直不断串习,才能增长。

  今当修诸要

   已经听闻修心学处,自己相信是可行的,从今日起应决心好好修持。假使知道了修心的胜利,不修的过患,而迟迟不肯努力修持,那真是罪业重大,从此永无脱离轮回之期。不知如何修心之人,情尤可原,但佛菩萨会觉得他们很可怜。我们既然知道了,修心的胜利与过患,而且也知道修心方法,应该决心从今日起,立刻实行。西藏有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山中断了腿,变成残废,他的同伴先走了,一个人坐在路旁,下面是悬崖,他想自杀了结,纵身一跃,恰巧有只斑马经过,掉在斑马身上,他就骑着斑马边走边唱,斑马跑的很快,其他同伴看他骑斑马唱歌,问他为何那么高兴。他说:「今生有幸第一次骑上斑马,不唱歌等待何时。」我们既然知道修心方法,不立刻修,等待何时?

  

《修心七义教授 第八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