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道资粮颂讲记▪P70

  ..续本文上一页,它不管你什么东西拖在后头,它一直就乱奔,奔起来路也不管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驭马的人要用马口沿的那个把它拉紧,它这个地方最怕痛,一拉紧它就站住,不敢动,动不了了。那么象怎么,象就是铁锥子,铁锥子往它后头钻进去。这是个调马、调象的那些方式。

  那么我们比丘在路上,就是居士也一样,就不要跟他们一路行,一路行就是倒楣了。还有疯子!疯子,不要跟他一路行,疯子管你比丘不比丘也好,他把你抓住乱搞起来,那个真麻烦了。你跟他打架失威仪,你给他缠住又麻烦。所以说看到神经病、不正常的人也不要跟他一路走。

  “不入杂闹丛”,不要去那个闹热的地方,人多闹热的地方不要去参与。

  “蹈棘刺逾垣,越坑堑山崖。”走路走平稳的路,有荆棘的地方不要走,走平路。“踰垣”,翻墙当然更不要,小的墙也不要跨过去,何况高的墙你翻一下,那像啥?一个比丘在爬墙,给人家看了拍个照片登起来才好玩。“越坑”,假使路上有坑坑洼洼的东西,不要跳过去。这个小孩子最欢喜跳那个坑坑洼洼,水溪跳过去,比丘不能跳,这都是威仪的问题。跳过去,第一个跳的时候就不威仪,再一个万一你跳得不好,一下子跳了水坑里,或者是跌了坑里边去,人家旁边的人哄堂大笑,这个多倒架子,佛的弟子不能这样做。

  “不溺深险水”,深险的水不要踩过去,也不要去游泳。水里万一出了危险,再一个你在水里游泳的话,比丘也不好看。“不履践粪秽”,脏的地方,“粪秽”就是说垃圾、粪,脏的地方不要去踩。反正这都是走路的威仪,要遵守的。

  月喻往施家 惭愧离骄傲 荡涤自身心 远利养恭敬

  自得不高心 他得不妒嫉 乃至知量受 终不作邪命

  受用不爱染 不耽嗜饕餮 迷闷坚执着 一一能正知

  “月喻往施家”,也是两个解释。依海公上师解释,就是到那些施主家里去,不要经常去,偶尔去一次,受人家欢迎,经常去就讨厌;那么依《瑜伽师地论》,你去的心不要有热恼,就是要很干净的心去到布施家。

  “惭愧离憍傲”,去的时候要起惭愧心,自己是没有功德,需要他们供养,到施主家里去总是受供,要起惭愧心,不要憍慢。“呀,我是人天师,你该供养我什么东西”,大儿八摆地进去,这个千万不要。“荡涤自身心”,心里身口意的那些要注意,不要有恶的行动。“远利养恭敬”,要远离利养恭敬,不是为了利养恭敬而去。

  “自得不高心,他得不妒嫉”,这个前面都有的,所以正知而住,时存正知,就是前面的事情做的时候,要依正知来观察。自己得到,不要高慢,人家得到,不要妒嫉。有的人乞食,自己去乞食这一家不给,而其他一个比丘,经过这个他一起乞食,不但给,而且很多给,他就起妒嫉心,对这施主家起嫌恨心。这里肯定有原因的,或者你去的时候不合适,他们饭没有烧好,他只好不给你,或者他们正在有事,他不能顾到你的事情,而后来去的那一个,他们饭纔烧好,或者他们闲下来可以供养了。有些事情我们怎么知道,不要去以自己的心猜测人家,他看不起我,他对他有偏心等等。

  “乃至知量受”,受供的时候,一般都是乞食,“知量受”,知量就是不多不少,少一点倒无所谓,不要不受——看到人家施主东西端来,我不爱吃的,把钵拿开走。这个对人家不起,人家好心供养你,你要吃也好,不要吃也好,总要拿起走。那么也不要过分地受,人家一碗倒了你碗里,不走,还站在那里,还要加,这个也不好,要知足。“知量受”,大不要不受,不受不好,受了不够尽等在那里,还要受,还要加,这个也不好,太多地受也不好。有的主人很慈悲,恭敬很大,他看你站在那里,尽量地给你加,你一个人又吃不完那么多,好的东西尽摆在你那里,不是浪费吗?知量而受。

  “终不作邪命”,不要做邪命的样子。五邪命,各式各样的方法去争取利养。这个前面基本上都讲了,所以说,我感到这个不会时间耽搁得很长,因为都是前面有的东西,加个正知就完了。

  “受用不爱染”,那么得到之后不要有贪着的心去受用。“不耽嗜饕餮”,耽嗜,吃迷了,这个东西非吃不可,执着;那个饕餮,吃饱了还要吃,就是饕餮一样,吃了胀到喉咙眼了还要吞下去。“迷闷坚执着”,迷闷前面说过的,不知得失,管他对的也好不对的也好,不管他,只要拼命地吃,往嘴里吞就完了;“坚执着”,坚,非吃不可。

  “一一能正知”,这些事情做的时候都能知道,我这样子做没有坚执着,这样子做不饕餮,不耽嗜,心里都能够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坏的没有做、好的能如法来做。这些事情,前面做的都能够正知,都能够自己知道。

  乙二 瞻睹

  已往正往时 所见众色相 应观不应观 当正知分别

  戏笑诸妓乐 角力歌舞等 母邑盛妙年 形色并美好

  诸障坏梵行 能起恶寻思 若次等色类 是所不应观

  “已往正往时……”,那就是到聚落里去的时候,或者乞食的路上,已经往,就是到那边去,或者正在去的时候,在路上看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东西,有些是应观的,有些不应观的,也要正知。那些应观的就多看,不应观的就不要看。

  下面就是说哪些东西不应看的呢?“戏笑诸妓乐”,那些男女戏笑的事情,唱歌音乐的事情。“角力歌舞等”,那个斗角、比武、歌舞等等不要去看。

  “母邑盛妙年,形色并美好”,这些也不要看。“母邑”这个字,有一个老居士问我,这个词是到底什么意思?这个字,“邑”是一类,“母”一类的,就是女人。跟母亲一类的人嘛就是女人了。“盛妙年”,年轻的女人,“形色好”,形色好、显色好等等,不要看,不能看。

  那么凡是这些世间上欢喜看的东西,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不要去看,而且不能看。“诸障坏梵行 能起恶寻思”,这些要起障碍,或者破坏梵行的。障碍我们梵行,破坏梵行的东西,能够起恶寻思,起不好的不如理的思惟的事情,我们不要去看。

  “若此等色类,是所不应观”,像这一类的色不要去看。哪一类色该看呢?

  衰老年朽迈 伛偻凭杖行 上气身战掉 疾苦重病人

  头腹手足肿 皮肤色萎黄 疮痈疥癞癣 徧身红腐烂

  身形萎不起 诸根极暗钝 缺支体手足 是等所应观

  那么反过来,世间上的人最不爱看的你却是要好好看,哪些呢?

  “衰老年朽迈”,那些年纪大的人,老得来是老不堪言的那些,走也走不动,坐也坐不住的那些人。“朽”就像机器坏掉的那个朽,这些人要看,老苦嘛。为什么要看呢?你现在是年轻,好象是没有经过这个老苦,但是你能不能说你没老苦呢?也许你没老苦,你死得早(师笑),那个并不好,那个死苦。那么假使你能够活得长一点,这个老苦哪个也免不了。那么这个人间是苦,每一个人都要经老苦的话,释迦牟尼佛就是看到老人,东门见老人,就是起那个出离的心了。

  “伛偻凭杖行”,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上海的马路那一个人,弯了个背,拿了个杖,在路上发抖地在走,走三步就摔一跤,走五步又摔一跤,这样子的人要看,不是看把戏,不是看到好玩,就是看苦,就是人老了之后就是老苦了。“上气身战掉”,上气就是气接不上,这个气是很浅,呼吸很急,就是夯气(川俚),身体,走路也走不稳,发抖地这样子走,这些老人都会有这些表现。

  “疾苦重病人”,那就是释迦牟尼佛出南门看到的病人,极大的苦的病人,小病人看不出他什么苦,重病人。那么有些,“头腹手足肿”,有的头肿,有的肚子肿,有的手肿,有的脚肿。“皮肤色萎黄”,有些病得时间很长,皮肤的颜色就是像萎了的花一样的,黄的,是面带菜色,这个不好看的颜色。那么或者生了皮肤病,有疮,痈,疥,癣,癞,生癞病等等。那个癞病就是什么病呢?就是那个麻风病,麻风病的病人看起来是吓死人的,皮肤肿得像桔子皮一样的,那个简直不像人形了。但是还有更难看的,最近有一个居士他借了一本书给我看,是以前在上海,英文版的一本宣传佛教的书,里边登了一个艾滋病后期的病人的像,那就是像一个猫头鹰,身体的骨节、面貌全部改变,骨头都缩起来,缩了就是猫头鹰那么一个样子,没有人相了。

  “徧身红腐烂”,那些有些病人,全身都是腐烂,发红的,皮都破开来,红的肉都露出来。这个你们去看看烧伤病人好了,有个病人要整容,整容科,专门是烧伤病人。那这个脸是害怕得很,烧伤的皮肤,烧伤的人,那个脸是极害怕的,那有的人小孩子看会吓得要吓死人的。

  还有的病人——我们记得以前,这些都是因果。以前在文革的时候,不是武斗么,有一个青年,他参加武斗的,大概武斗杀了人,打死人的,那么后来,他年纪很轻,文革还没有过了好久,过一、两年的时间,他就害一个什么病,红斑狼疮病。这个病很不好治,结果死的时候,肚子胀得皮都胀开,胀得胀死的。这些都是很害怕的一些不治之症了。那么这些都是因果,当然他现世有这个武斗杀人的因果,过去世可能还有其他的各式各样的兜拢来的,成这么一个病,很害怕。这个听了都害怕,不要说去看到了。因为这个人是我们亲戚的朋友,他们亲戚去看了之后,回去他们讲给人家听,简直听得,哎呀,听得都害怕,肚子的皮都崩开来,那个水出不出来,不能从小便里排出来,就在皮肤里屯在那里。越屯越多,越屯越多,多得皮都受不了,都崩开了。

  “身形萎不起”,他的身体,萎靡得不要说站起来,坐也坐不起,那个样子,这是老得来快死的样子。“诸根极暗钝”,那么老透之后,眼睛也看不清楚,耳朵也听不清楚,什么东西脑筋也糊涂,你跟他说的话也记不清楚。我记得有一个是我们父亲的朋友,他是复旦大学什么系的主任,他年纪大,在医院病房里住。后来他的女儿远地赶来看他,跑到他面前,他女儿招呼他,他说你位小姐是哪里来的呀?根本不知道是他的女儿,搞不清楚了。这个就是暗钝,那个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定道资粮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