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皆大欢喜信受奉行▪P2

  ..续本文上一页不信就是谤,就是疑。这样就给自己一个决定信心的唯一出路,要不然你就会产生谤法疑法的伤害。

  第十八愿就是这样告诉我们:“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那么阿弥陀佛成佛了,大家深信不疑,“十方”众生是把我们大家都包括在内,“至心信乐”,“至心”唯有阿弥陀佛的果德称为至心的给予,众生何以至心呢?皆是阿弥陀佛成佛的加持,果德的加持,名声超十方的加持。我们得见,得闻了就产生了至心。这个产生非是生灭产生,而是我们的本具自性!什么至心呢?就是佛的果德的给予产生的至心,佛的万德的给予产生的至心,佛的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的名号给予建立的至心。“信乐”因为佛已经成佛了,我们喜悦、我们欢喜、向往。因为佛成佛标志着一切众生必定成佛,必定得往生这样的大利。就是至心、就是喜悦。这个喜悦是佛的果德的回施。使我们得见、得闻。这个“至心”是佛的给予,“信乐”是大家的受用,是大家皈命相应的利益。因为顿超九界的过失,顿超九界的差别行持,发起这种大功德相。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欲”是阿弥陀佛,是阿弥陀佛的给予之欲。所以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亦是佛愿力的摄化,亦是佛的愿力十劫对我们的温养,才使我们有一个愿往生的欲。要不然你这个欲从何而生呢?你认为我愿意往生其国,彼佛未成佛、彼国未建立你这个欲从何而生。所以因为阿弥陀佛成佛,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殊胜庄严,才会使我们产生愿往生彼国的欲。这个地方你一定要看得懂,要思维的清楚。要不然你就认为我要往生,我欲往生。那么下边就有不欲往生,不愿往生的想法。众生的心就是这么一个心,不是这么想就是那么想。这个欲是佛的国土,是绝待的、是殊胜的、是唯一的归向。所以说这个欲是真正之欲,是佛的给予之欲,是至心发起的给予,是绝待给予的欲,这个欲是绝待的,不可散坏的欲。“闻名欲往生”,为生我国乃至十念,你在这个地方,哪一念决定就可以成就这样的利益。很多人执着于“乃至十念”这个地方是临命终之时,所谓就是舍报之时。事实上一念回心之时,就是舍弃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慢、疑的生死根,知见根,颠倒根,邪见根。皈命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直见自心真实,那的确是命终!轮回的命终!!但他不是舍报的命终,要作舍报的命终行不行,也行,这是对实在没办法、不能相信自性真实,不能深信自性圆满的人,就是将信将疑的这一类众生,来作佛的不可思议的提携。若不能相信即心即佛、即心是佛的人,那只能作这样的教诲了。就佛的出世根本教化,就是即心即佛。就是所谓的弥陀念弥陀、未曾离弥陀、众生不知弥陀所以让念弥陀,知晓弥陀唤醒弥陀,弥陀念弥陀,弥陀哪个不成弥陀?!观察不到这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不能生信,那就是众生念弥陀,佛力也不可思议。那么这个色身毁坏之时,得以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土。阿弥陀佛现色身来摄化这一类无信众生,或者是弱信众生,或者将信将疑迷茫众生,失去本心的众生,不识自心的众生。这一类有情多是心外求法,所以现一个色相来安慰你,来使你这个颠倒的心,有对的心得到不乱的加持,得生彼国。对这一类人来说,这是临终寿尽之时的摄化。但是现在的人基本上极力的全部的退舍到这个地方,那么心作心是的自在力丧失了,即心即佛的功德力丢失了。

  即心即佛是当下的利益,心作心是是运用的利益,佛力不可思议是未来的利益。

  可以引发成增上到现下的利益------即心即佛,归结到真正的佛法教化这个利益。这地方远离迷信,远离颠倒,远离恐怖。所以知道弥陀在念弥陀,得究竟的安稳,以至一切众生心光明遍照,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无对无碍绝待清静,得大安稳,远离一切怖畏。不为一切生死因缘所压迫,所以一切怖畏对你来说已不能成立,因为色身坏时你知道即心即弥陀,那往生彼国是决定自然的,没有信不信,只是决定皈命,整体皈命。所以即心即佛是最上乘最直接的教化。

  藕溢大师在他的著作中判别念佛三类根性,的确是随顺佛语,与佛的教化是相应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看得容易,做的还是比较难。但是要知道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中生。那我们就会远离烦恼业海,归入正遍知海。

  近代的印光大德告诉我们烦恼业海也从心想中生,也是心作心是。这个地方是运用的过程了,就是所谓的即心即佛,或者说阿弥陀佛的果德平等回施,人人都得以运用,人人得以往生,人人都得以安稳。归结不到这个体上,心作心是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安稳。

  做佛时感到安稳,做众生时就感到颠倒,还是不能深明自心。佛教最上乘的教化是指明心地的教化,要不然学的就是迷信。现在许多人学佛是迷信的状态,像求鬼神一样去求佛。事实上求佛的过程不过是唤醒自己的过程。唤醒自己的过程要靠佛力的加被,要靠知恩报恩。能明晓佛恩,这个地方会发生正念相应。你苦苦的哀求,不知道自性本来是佛,自心本来光明,你再求也是苦难不堪,不能相应故,无相应内因故,你丧失根本故,那你就会迷失自心。

  自己本心是佛不相信,不信心作心是怎么办,那么佛力不可思议,就让他求佛了,求愿往生。你就好好的求就对了。那么阿弥陀佛是心外之佛,极乐世界是心外之国。但是苦,特别的苦。求心外清静国土,求心外清静弥陀,求来求去很痛苦,因为没有相应根本内容,正因不能发生,就是没有发菩提心。不明白自心是佛,丢了本,没有共鸣处,正觉受不能生起,丢失了这种真正的教化因缘。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最根本最根本的名号功德,闻他名号,愿生他的国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实际上这是他的大愿摄护。“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真希望大家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前,念一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闻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闻我名号,俱来我刹,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然后再来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你可以提醒提醒自己,这是佛的愿力所在。九五年我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念一夜时间,也不是故意念的,因为读诵经典读了这句话,读了以后,特别的触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佛的誓愿,是他要成这样的佛。什么佛“闻我名号”,不来我的国土,我就不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我当成真言念了,念了一夜以后,真是感激呀,这种感激之心特别的激动,想起了国土的恩,想起了父母的恩,想起了一切认识的、一切有情的恩,一切无情的恩,想起了十方诸佛的恩,真是大恩遍布一切处。因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已经传播十劫,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已经传播十劫,因为他成佛,他的这个名号就传播出来,要不传播他也不能成佛,因为“设我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他成佛他的名字已经传播出来,传播十劫,没有人听闻这个大愿,什么大愿呢?“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呀。

  传播十劫了,没有人听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个根本愿力的给予。所以说这个名字是传了,但是这个愿力没有传播出来呀。所以大家要知道佛的愿力,再来念佛的名字,那可能就有意义了。“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阿弥陀佛十劫对我们的呼唤啊!南无阿弥陀佛!真是十劫的呼唤啊!就是这句话念的时候真是痛哭流涕呀。真是感觉到孩子丢了,父母到处去找自己的孩子,妈妈在喊:“孩子孩子你在什么地方?回来吧!回来吧!”。阿弥陀佛对我们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真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啊!阿弥陀佛成佛十劫,“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已经呼唤我们十劫了。这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呼唤啊!是阿弥陀佛的摄护啊!温养摄护我们十劫已久啊!我们怎能不知恩呢?念这八个字真让人掉泪啊。弥陀十劫的呼唤,十劫的给予,十劫的温养,十劫的摄护。

  我们这些迷茫的儿孙们,迷茫的有情们,佛子们为什么不念念阿弥陀佛大悲慈父对我们的呼唤呢?回来吧!“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啊!的确那是我们的本家本国,阿弥陀佛就站在那垂手接引,等待着我们,所以这个地方要知恩。这个知恩,怎么来知呢?唯有知恩者知啊!那么“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弥陀一直在呼唤我们。我们每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过与这个“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相应罢了。就是这个鼓我们把它击鸣。在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大愿力罢了。所以我们要随顺佛愿,随顺佛愿来念佛,就会能知佛恩,知佛恩再来报佛恩。所以“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呀!闻我名号俱来我刹呀。“如佛金色身”我们来到他的国土干什么呢?要“如佛金色身,妙像悉圆满”。这是阿弥陀佛大施主、大慈父的真正给予。使我们认识到一切众生本来也是“如佛金色身,妙像悉圆满”,也有大悲心。何以故,是弥陀的愿力回施,果德的给予,也可以使我们转相教化,转相度脱。我希望人人都把“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八个字,要念得起.把这四句偈子“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记牢.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南无阿弥陀佛,亲切啊!真实啊!有力啊!不是从颠倒心中生出的念佛。是从真实感恩心中流出来的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就念念欢喜,念念圆满,念念踏实,念念相应,念念中肯,念念感激呀!所以充满了感激之情。称念大悲慈父之名号,我等亦会成就此大悲功德,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的确是南无阿弥陀佛。再也无有其它…

《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