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点钟,法堂终于准备妥当给七百五十位学员和七十五位法工。这是在亚洲地区之外所举办过的最大课程。
路透社的摄影队把当天的盛会拍成一个五分钟的新闻项目,向全球大约九百家电视台传播。过后当地报纸刊登 Dhamma Pajjota 和葛印卡老师的访问节录。
葛印卡老师在一个公开式问答的集会里接见学员。对许多新学员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会见葛印卡老师,并且和他一起静坐。从集会中所说的各种语言和所提供的各类食物中,清楚地显现出这个盛会的国际风味。
八月十一日是特别保留给欧洲各个委员会和推广正法的团体与葛印卡老师和夫人见面。对一些建有中心及没有中心的国家如塞尔维亚,匈牙利及斯干的那维亚半岛而言,这个会面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和老师讨论他们的问题和责任,并且澄清了许多当地的难题。
八月十二日,在靠近荷兰的 Den Bosch 这个地方,葛印卡老师向「商业中的灵性」会议里的一百位参加者发表主题演讲。演讲过后,老师回答听众的问题,过后是小组讨论。由于随着二零零二年四月在麻省主办的执行人员课程取得成功举行,因此决定在二零零三年五月七日至十八日在 Dhamma Pajjota 举办一个执行人员课程。
隔天葛印卡老师在 Dhamma Pajjota 接见了比利时、荷兰和德国的记者。在同一天的傍晚,老师在德国的哥龙(Cologne),向挤满大堂的一千多位听众演讲。
在旅程的最后一天,葛印卡老师会见了欧洲国际贸易总裁PascalLamy先生。Lamy先生祝贺老师这次旅行成功,还对他说这种心智修练(内观)如何适合西方人士并且广受欢迎。
他向老师提出种种关于灵性的一般问题,特别是内观禅修的问题。葛印卡老师阐释了这个技巧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并且说他希望现今的领导人能够接受内观,因为内观对社会有助益。◆
房车队的旅行
当房车驶入时,至少20个人跟着来。当然,葛印卡老师夫妇是中心人物。侍者是一直在旁的,另外是后勤人员,准备食物的人,媒体及支持小组。
葛印卡老师的家人和侍者,在这漫长的旅途提供他和夫人有如居家的安适。一开始他们的儿子和家中另一些成员与他们一同旅行,在6点他的妹妹也加入了行程,他的助理及厨师总是在他的身旁,而且总是最早起床打点一日所需的东西。驾驶小组约有5、6人都受过驾驶大房车的训练,有时候一天必须有两班替换,驾驶着从早上到夜晚的行程。同样的,这样接力式的工作也发生在洗碗人员,维修人员,甚至计算机人员。当他们停留一定点时立刻接上缆线、管路。当离去时再行拆卸。
后勤小组要连续性的执行旅程的筹划。当旅途展开时,他们必须知道所有的细节。他们总是以e-mail和下一站当地筹划人员保持联系,以便协调要举办的活动。
每天破晓时分,准备食物的人将早餐排好让大家早些吃完早餐,而好收拾接续下面的活动。在太阳下山前,这样的情景还会重复两次。他们列了长长的购物清单和当地采买会面,商讨购买食物和必须品。
同行的有两组媒体人,他们其中一项工作是摄影记录所有的演说,董事会议及面谈访问。通常他们会提早一、二小时到现场,将摄影机、麦克风及其它设备安装好。演讲或访问一完,他们立刻拆卸所有的装备到下一活动地点去安装。
另一组技术人员是为葛印卡老师此次旅程做记录像片,摄影师曾得过特写录像记录片的艾美奖。他和他的两位助手总是跟着这旅行团摄影记录。
另外有1、2人是负责其它所有的杂事,包括购物、清洗、协调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所有需要的帮助——安装、拆除、探看午餐、停留地点等等细节琐事。
一日行程的生活
一大早这一天已开始行动,特别是在仲夏时分。我们大约5点起床,开始清晨静坐。住在帐蓬的人有时不得不早些从里面出来,喜欢慢跑的人利用早晨的凉爽出去慢跑。早餐通常七点准备好,大家便在野餐桌前享用。要赶路或是有活动的日子,早餐之后便要开始准备行装,一切就绪约10点钟便上路了。筹划人员通常给我们6至8小时到达要去的地方,这时间也包括延途停下来吃中饭、喝茶、晚餐或是停下来让葛印卡老师夫妇散步。
有时在下午一点钟,有些人便急速向前开,试着找一个好的公园地点午餐,通常是在州立公园或地方公园,有树荫的树林间,但也有时是在货柜车停车场,夹在18轮隆隆的引擎声之间停留用餐。在厨师准备老师餐饮之际,我们其它的人便拉出桌子,放水壶、点心及前站的人为我们准备的精致午餐。大约一个半小时以后,大家洗好餐具打包完毕,排好车对,向高速公路驶去。较长的行程,有时要做两次这样停顿才能到达目的地。
当到达之后,我们会驶进当地人事先安排好房车露营区。事实上,当快抵达时无线对讲机便开始此起彼落,当地的人开始导引分配,让车队开到指定的营区,喧扰声中我们连接了车队,接上管线,架起了帐蓬,然后静坐。如果不是太晚也许再吃些东西,有时第二天同样的事也许再重复一遍。如果是有活动而非赶路则对人员较为清松,然而对葛印卡老师则是辛劳的一天,通常是个人约谈及董事会议安排在白天,而晚上则是公开演讲。支持小组会提前几小时到活动地点,先开始集体静坐,再架设所需的装备。如果会场离营区不太远,则以轿车载葛印卡老师去。如果有一段距离,则开两辆较大的房车前往。这样可以让葛印卡老师在演讲前有地方休息及演讲完后有地方可进食,当地的支持人员总是会在时准备饮食,有时房车会很晚才能回到营区,最晚的一次是凌晨3点。
泰利钟斯----生活的艺术就是死亡的艺术
泰利钟斯最近在维吉尼亚州卡伯山庄去逝于癌症,他大约9年前接触内观并和他的太太戴安一起分享,他们成为非常认真的学员,一有空便参加课程或是当法工。他们没有因即将来临的死亡而停止服务,在他生命结束前的几个星期,他们夫妇还在住所附近参与一个非中心的课程。他去逝前两个星期,戴安开12小时的车载着泰利到北部麻州的内观中心。他们要向葛印卡老师夫妇致意,向他们感谢得到内观这份礼物。在他们整个参访之间感动了所有的人:无惧、无悔——只有喜悦与感恩。
他也很愿意谈他即将面临死亡的感觉,他说他从以前就想找一个方法减少他和戴安之间的依恋。这样,当一方去逝时,另一个人比较不会陷入深深的痛苦里而无法自拔。他们体会到内观就是他们要找的答案。
他们保持着,因为分离而产生伤感的感受之觉知。他们每天一同静坐,有时一坐便是好几小时,以很好的平等心观察着生起的痛苦、恐惧及感受。泰利面临人生的尽头最大愿望,就是临终前一刻以平静、平等的心去觉知每一个感受。他的愿望实现了。戴安很悲伤但非常坚强。充满了法喜,他知道由于法,他的苦轻了。
一个朋友写信来告诉我们:泰利和戴安离开麻州内观中心一星期后,便到匹兹堡做一个新的治疗,他没有办法吃东西并且很虚弱,事实上虚弱的连治疗都无法持续。当治疗师解释说他无法接受这种治疗后,泰利转向戴安向他要记事簿。医生曾表示过他的太太希望能参加课程…..服务他人。
泰利和戴安知道该要回家了。在回维吉尼亚的途中,泰利在车上有一阵子感到忐忑不安似乎觉得尚有事情未做。他决定停止服用止痛剂,以免最后一刻来临时不能够保持清楚觉知,即便不用止痛药,他对痛的觉受都会减少的。当他们到家时,一些师兄、师姐也到了他们家。
第二天早上泰利又感到焦虑不安。他说他知道在修行上有三件事要记住,但他无法记住是那三件事。他开始担心不知在最后一刻要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她的一位师姐爱塔告诉他说别担心,到时候你便知要如何去做了,我们也会提醒你的。
有这样子机会对法做最后一次奉献之后,泰利立刻将他的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并开始唱颂。虽然字听不清楚,但是却有明显的韵调。呼吸和唱颂越来越微弱,戴安和爱塔握着他的手,感觉到他离开了躯体。
他呼出了微弱的最后一口气。对戴安来说她是非常喜悦的,因为泰利离去的正是他所希望的样子,完全保持对无常变化的觉知。那天晚上,当她在静坐时,泰利的唱颂飘荡在她的心头,她突然明白他在临终前是在唱颂着三宝,三件他需要记住的事。
《现在就禅修吧》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