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没有皈依开办没有注册的念佛堂如法吗?

  没有皈依开办没有注册的念佛堂如法吗?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七)

  

   问:一个没有皈依,而自己认定世尊就是他心目当中的师父,而开办一所没有注册的佛堂,这样可以吗?称得上居士吗?

   答:皈依是个仪式,我们真正做佛门弟子应当像佛一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给社会大众做个很好的榜样,这是正确的。正确的引导,你才真正有智慧,真正有正觉。如果你说我很行,这些出家人都还不如我,我用不着去皈依,你傲慢心生起来了。你这种做法,你做得是很如法,你会让所有天下学佛的人都不要皈依,你就把佛教毁掉了。你想想看,这个因果责任要负担,不是没有因果,有因果,你把规矩破坏了。

   这个法师没有修行,也没有什么道德,但是他已经穿了这身衣服,我们真正做佛弟子的时候,还要到他面前接受皈依。我皈依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法师,这个我们在传授三皈讲得很清楚。僧团等于像现在入党一样,你入党,上级党部一定会派个资深党员来监誓,就是这个意思,他来给你做证明。出家人不管他有没有修行,他代表住持三宝,来给你做证明的,这个手续一定要做。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自己好好修,我们的成就可能超过他,这个太多了。但是你自己瞧不起这些修行人的话,你自己已经有过失,贡高我慢的心生起了,这是决定造成你自己障碍。你说你有智慧,实在你很愚痴,你说你有觉悟,实在你很迷惑,你没有把事情看清楚,这个道理要懂。

   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我们凡夫看佛菩萨也是凡夫。看一切众生不是,我自己不是;我自己不善,看一切众生都不善;我要是个善人,看所有一切众生都是善。所以有人问我,什么时候我们才成佛?哪一天你看到蚊虫、蚂蚁、饿鬼、地狱都是佛,你就成佛了,不必问人。修行修什么?我们讲席里讲得太多了,修行没有别的,就是把妄想断掉、分别断掉、执着断掉,那个时候你显露出来的是你的真心,是你的自性,那就是佛。众生跟佛的差别就在此地,凡夫就是因为有妄想、有杂念、有分别、有执着。你不愿意依照佛的教诲去接受三皈,你就是有执着、有分别、有妄想。如果你没有的话,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就对了。这个道场如果是不如法,我们皈依之后,我们对它恭敬,对它供养,我不跟它学习就对了。恭敬、供养是平等的,不能说恶人你就不照顾他,那不可以,恶人没饭吃,还是要帮助他,他有困难也要帮助他。

   要向国家注册,现在各地、当地都有佛教协会,都有宗教局。佛在《梵网经》里面教给我们,佛弟子“不作国贼,不谤国主”,这是《梵网经》两条重戒。什么叫“不作国贼”?贼是伤害,是贼害的意思,换句话说,不可以做伤害国家的事情,伤害社会的事情,这个不可以做。不可以毁谤国家领导人,国主是国家领导人,意思延伸就是各个阶层的领导人,比如省长是省的领导人,县长是县的领导人,宗教局长是宗教局的领导人,寺庙的住持是一个寺庙的领导人。他有过失,我们不可以毁谤,我们可以劝导,劝导要在没有人的时候,没有别人听到、看到,顾全他的面子,这是真正的善意;大庭广众当中来说他的过失,他很不容易接受,那是错误的,跟人结冤仇。所以劝人、规过,不能有第三个人在旁边看到,这叫真正爱护他,真正的帮助他。劝一次,他能改很好,不能改还可以劝一次,第二次再不能改就不要再劝了,这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决定不毁谤。

   佛在《璎珞经》,《璎珞经》一般讲是在家菩萨戒,有两条,一条是“不漏国税”,这个很重要。你看现在很多做生意的人想尽方法怎么样少缴一点税,佛弟子不可以,佛弟子你要是有这种念头,这种行为,你已经破戒。第二个“不犯国制”,国制是国家法律,一定要遵守,决定不可以犯法。

   你看看佛教给我们要受三皈,要受五戒、菩萨戒,你建道场领众最好要受菩萨戒,你才可以领众。有很多同学问我,佛门里面的搭衣,在家居士搭缦衣,受菩萨戒的可以搭缦衣,不受菩萨戒不可以,不受菩萨戒搭缦衣就有罪过,这个一定要知道,五戒没有衣的。海青没有关系,海青是中国古时候的礼服,谁都可以穿,这是汉朝时候的礼服。所以我们穿的服装全是在家的,只有在佛事当中才搭衣,那是佛门的礼服。佛门的礼服就是三衣,诸位晓得的二十五条衣、九条衣、七衣、五衣,这是佛门的礼服。遵守这个制度,就是佛的形象常住在世间,如果这个制度我们不遵守,形象就破坏了;破坏佛的形象跟破和合僧的罪是相等的,这个不能不知道。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