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现观庄严论▪P4

  ..续本文上一页 转趣及退还 其所取分别 当知各有九 非如其境性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一][壬一][癸二略标能取分别]

   由异生圣别 分有情实假 是能取分别 彼各有九性

   若所取真如 彼执为谁性 如是彼执著 自性空为相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一][壬二广释][癸一广释所取分别]

   [子一转趣所取分别]

   自性及种姓 正修行诸道 智所缘无乱 所治品能治

   自内证作用 彼业所造果 是为转趣品 所有九分别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一]

   [子二退还所取分别]

   堕三有寂灭 故智德下劣 无有摄受者 道相不圆满

   由他缘而行 所为义颠倒 少分及种种 于住行愚蒙

   及于随行相 九分别体性 是所退还品 声闻等心起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二广释能取分别]

   [子一实执分别]

   所取及所舍 作意与系属 所作意三界 安住与执著

   法义唯假立 贪欲及对治 失坏如欲行 当知初能取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一][壬二][癸二][子二假执分别]

   不如所为生 执道为非道 谓生俱有灭 具不具道性

   安住坏种性 无希求无因 及缘诸敌者 是余取分别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二分别之对治]

   [壬一见道顶加行之因]

   为他示菩提 其因谓付嘱 证彼无间因 具多福德相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二][壬二彼大菩提果]

   [癸一明自宗之大菩提]

   垢尽无生智 说为大菩提 无尽无生故 彼如次应知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二][壬二][癸二许实有性不应道理]

   无灭自性中 谓当以见道 尽何分别种 得何无生相

   若有余实法 而于所知上 说能尽诸障 吾以彼为奇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二][壬二]

   [癸三欲证究竟大菩提当许诸法皆空]

   此中无所遣 亦无少可立 于正性正观 正见而解脱

  {顶现观品第六之二}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二][壬三见道顶加行之自性]

   [癸一正说]

   施等一一中 彼等互摄入 一刹那忍摄 是此中见道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二][辛二][壬三][癸二断德自在]

   次由入狮子 奋迅三摩地 观察诸缘起 随顺及回逆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三修道顶加行][辛一修道顶加行]

   灭尽等九定 修往还二相 后以欲界摄 非定心为界

   超越入诸定 超一二三四 及五六七八 至灭定不同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三][辛二所断分别][壬一所取分别]

   [癸一转所取分别]

   略标及广释 佛所不摄受 无三世功德 及于三妙道

   所取初分别 加行相行境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三][辛二][壬一][癸二还所取分别]

   次许心心所 转趣时有境 不发菩提心 不作意菩提 作意小乘法

   不思大菩提 有修与无修 及与彼相反 非如义分别 当知属修道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三][辛二][壬二能取分别][癸一实执分别]

   施设有情境 施设法不空 贪著简择性 为寂事三乘 

   受供不清净 破坏诸正行 经说是第一 能取应当知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三][辛二][壬二][癸二假执分别]

   [子一略标]

   设有情及因 由此所摧害 故是修道系 其余九违品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三][辛二][壬二][癸二][子二广释]

   如自所缘性 三智障有三 静道真如等 相应不相应

   不等及苦等 诸烦恼自性 及无二愚蒙 为最后分别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三][辛三断除所断之胜利]

   如诸病痊愈 常时获安隐 恒修众生乐 一切胜功德

   任运而依附 胜果所庄严 上品位菩萨 如众流归海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四无间道顶加行][辛一正说]

   [壬一多福喻显]

   安立三千生 声闻麟喻德 及离生菩萨 众善为譬喻

   轻以无量福 明佛无间道 无间三摩地 证一切相智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四][辛一][壬二释所缘行相]

   无性为所缘 正念为增上 寂静为行相 爱说者常难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一][己二][庚四][辛二除邪执]

   于所缘证成 及明所缘性 一切相智智 胜义世俗谛

   加行与三宝 巧便佛现观 颠倒及道性 能治所治品

   性相并修习 说者邪分别 依一切相智 说为十六种

  {渐次现观品第七}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二坚固因果][己一为得坚固修渐次加行]

   布施至般若 随念于佛等 法无性自性 许为渐次行

  {刹那证大菩提品第八}

   [甲二][乙二][丙三][丁二][戊二][己二已得坚固刹那加行]

   施等一一中 摄诸无漏法 当知即能仁 一刹那智德

   犹如诸士夫 动一处水轮 一切顿转动 刹那智亦尔

   若时起异熟 一切白法性 般若波罗蜜 即一刹那智

   由布施等行 诸法如梦住 一刹那能证 诸法无相性

   如梦与能见 不见有二相 一刹那能见 诸法无二性

  {法身品第九}

   [甲二][乙二][丙三][丁三广释法身][戊一身建立][己一自性身]

   能仁自性身 得诸无漏法 一切种清净 彼自性为相

   [甲二][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二智法身][庚一正义]

   顺菩提分法 无量及解脱 九次第等至 十遍处自体

   最为殊胜处 差别有八种 无诤与愿智 神通无碍解

   四一切清净 十自在十力 四种无所畏 及三种不护

   并三种念住 无忘失法性 永害诸随眠 大悲诸众生

   唯佛不共法 说有十八种 及一切相智 说名为法身

   [甲二][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二][庚二差别]

   声闻无诤定 离见者烦恼 佛无诤永断 聚落等烦恼

   佛所有愿智 任运无碍著 无障碍常住 普答一切问

   [甲二][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二][庚三断诤][辛一于法身常住断诤]

   若善因成熟 于彼彼所化 尔时能饶益 即于彼彼现

   如天虽降雨 种坏不发芽 诸佛虽出世 无根不获善

   [甲二][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二][庚三][辛二于遍常断诤]

   如是事广大 故说佛为遍 即此无尽故 亦可说为常

   [甲二][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三受用身][庚一略标行相]

   许三十二相 八十随好性 受用大乘故 名佛受用身

   [甲二][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三][庚二广释功德][辛一释相]

   手足轮相具 足底如龟腹 手足指网连 柔软极细嫩

   身七处充满 手足指纤长 跟广身洪直 足膝骨不突

   诸毛皆上靡 踹如□泥耶 双臂形长妙 阴藏密第一

   皮金色细薄 孔一毛右旋 眉间毫相严 上身如狮子

   □圆实项丰 非胜现胜昧 身量纵横等 譬诺瞿陀树

   顶肉髻圆显 舌广长梵音 两颊如狮王 齿洁白平齐

   诸齿极细密 数量满四十 绀目牛王睫 妙相三十二

   此中此此相 所有能生因 由彼彼圆满 能感此诸相

   迎送师长等 正受坚固住 习近四摄事 布施妙资财

   救放所杀生 增长受善等 是能生因相 如经所宣说

   [甲二][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三][庚二][辛二释随好]

   佛爪赤铜色 润泽高诸指 圆满而纤长 脉不现无结

   踝隐足平隐 行步如狮象 鹅牛王右旋 妙直进坚密

   光洁身相称 洁净软清净 众相皆圆满 身广大微妙

   步庠序双目 清净身细嫩 身无怯充实 其身善策励

   支节善开展 顾视净无翳 身圆而相称 无歪身平整

   脐深脐右旋 为众所乐见 行净身无疣 无诸黑□点

   手软如木棉 手文明深长 面门不太长 唇红如频婆

   舌柔软微薄 赤红发雷音 语美妙牙圆 锋利白平齐

   渐细鼻高修 清净最第一 眼广眼睫密 犹如莲华叶

   眉修长细软 润泽毛齐整 手长满耳齐 耳轮无过失

   额部善分展 开广顶周圆 …

《现观庄严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