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P2

  ..续本文上一页掉落时非常疼痛,尤其当吃饭时真的很痛,嘴巴好像被踢到一样,只得去找牙医通通拔掉。现在我使用假牙,真牙带给我许多麻烦,我不得不把它们全部拔掉,一次十六颗。牙医不愿一次拔十六颗牙,但我对他说:「请把它们全部拔掉,一切后果我自行负责。」所以他一次就全部拔掉。但那真的是很鲁莽,拔掉牙齿后,我有两、三天完全无法进食。

  (身体并不值得信赖

  小时候牧牛时,我认为磨亮牙齿是件很棒的事。我喜欢我的牙齿,认为它们很好。但最后它们还是得离开,那疼痛几乎要了我的命。经年累月都被牙痛折磨,有时上、下牙龈还会同时肿起来呢!

  你们将来可能有机会亲身经验这件事,若你的牙齿还不错,每天刷牙以保持光亮、洁白,小心!它们日后可能会开你一个大玩笑。

  现在,我只是让你们知道这些事,关于这痛苦是从我们的身体里生起的,身体里并无任何东西值得信赖。当年轻时它还不错,但年老时它就会开始不灵光,每样东西都开始摇摇欲坠。一切因缘皆随顺自然法则而行,无论我们哭或笑、处于痛苦或险阻中、生或死,对它们而言都没有差别,没有任何知识或科学可改变这自然法则。你也许可找个牙医看牙,但即使他能医治,它们终究会走上自然的道路。最后,连牙医也会有相同的困扰,一切事物终归毁坏。

  (趁年轻有力时修行莫等待年老

  趁著还有些活力,我们应该深思这些事,应趁年轻时修行。若你想作功德,赶紧起身力行,莫留待老年。大多数人想等年老时才上寺院修行,不论男女都说同样的话:「我想等年老时再说。」我不知他们为何那么说,一个老人还能有多少活力

  让他们和年轻人赛跑,看看有何差别。留待老年才修行,犹如他们永远不会死一样。当他们到五、六十岁时,「嗨,婆婆!让我们去寺院吧!」「亲爱的,你去吧!我的耳朵已经不灵光了。」

  你们了解我的意思吗

  当她的耳朵还好时,她听些什么呢

  「我不知道!」只管采草莓,最后耳朵不灵了才去寺院。那是没有希望的,她在听开示,但对内容却毫无头绪。人们一直等到无能为力时,才想到要修行佛法。  

  这些事是你们应该去观察的,它们是我们的继承物,会变得愈来愈沈重,成为每个人的负担。过去我的脚强壮耐跑,现在只是走路就很吃力:以前脚带著我,现在我得带著它们。小时候我看到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时会发出呻吟,即使到了这地步,他们仍未学到教训。坐下时,他们「哎哟!」站起来,他们也「哎哟!」一直都这样「哎哟!」但他们不知是什么让自己如此呻吟。

  即使到了这时候,人们仍不了解身体的祸害,永远不知何时会和它分离。这样的痛苦,纯粹是因缘随顺自然法则所造成,人们称它为关节炎、风湿病、痛风等,医师开药方,但永远无法完全治瘛。最后它还是会毁坏,连医师也是如此!这是因缘随顺自然的轨道而行,这是它们的法则,它们的本质。

  现在,请看这个!若你早点看见它,就会好过一点,一如看见毒蛇在前方的路上,便可避开而不被咬到;若未看见牠,就可能会一脚踩上去。  

  痛苦生起时,人们往往不知所措,应如何处置它呢

  他们想要避开痛苦,想要解脱:但当它生起时,却不知如何对待它。他们就如此浑浑噩噩地活著,直到衰老、生病……然后死亡。  

  从前,据说在人生重病时,最亲的人应在其耳边轻声地念「Bud-dho、Bud-dho」,此时念佛对他而言有什么用

  念佛对一个朝不保夕的人而言有何利益

  为何不趁年轻力壮时学习念佛呢

  如今在气息奄奄时,你上前对她说:「妈妈!Bud-dho、Bud-dho!」为何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呢

  你只会令她感到困惑,不如让她平静地去吧!

  (有了「家眷」就只能待在限制区

  当人们新婚时,夫妻相处融洽,但年过半百后,却无法相互了解。无论太太说什么,先生都难以忍受,而无论先生怎么说,太太也都充耳不闻。彼此形同陌路。

  我是持平地说,因为我不曾结婚。我为何不曾组过家庭呢

  只要看「家眷」(household)②这个字,就可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家眷」呢

  「眷」就是种「约束」(hold),若有人拿绳子将坐在这里的我们捆绑起来,你作何感想

  那就叫做「被约束」(being held),范围受到限制。男人住在其限制范围内,女人亦然。

  「家眷」此字颇为沈重,不要小看它,它是个真正的杀手。「眷爱」或「约束」是个痛苦的象徵。你哪里也去不了,只能待在限制的范围里。

  我们再看看「家」(house)这个字,它是指「闹哄哄的地方」。你们烤过辣椒吗

  整间屋子都很呛人,熏得人眼派直流。「家眷」这个字就透露了烦恼的讯息,它不值得投入生命,因为它我才能出家,并坚持不还俗。

  「家眷,是令人恐惧的,它会困住你,让你无法脱身。你必须操心孩子、金钱与其他各种问题,到死都争吵不休。但你能去哪里

  你被绑住了,无论它有多痛苦,你哪儿也去不了,泪流不尽,若无家的束缚,也许就可不再流泪,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谁说受够了那只是在骗自己

  仔细深思这一切,若你还不了解,也许未来会了解。有人已学过它而到达某种程度,有人则已快解脱束缚。「我应留下来或该离开呢

  」巴蓬寺大约有七、八十间茅篷,当快住满时,我告诉执事比丘留下几间空房,以保留给一些和配偶吵架的人。结果不出所料,没多久就有位女士拎著皮箱前来。「隆波,我受够了这世界。」「唉!别那么说,没那么严重啦!」然后丈夫也来说他受不了了。待在寺院两、三天后,他们的厌世感就消失了。

  他们说受够了,那只是在骗自己。

  他们前往茅篷独自静坐,不久后便开始心想:「老婆何时会来请我回家

  」他们并非真的知道问题出在何处,厌世感跑到哪里去了

  在某些事情上一遇到挫折就到寺院来。在家里任何事都看不顺眼:丈夫不对,妻子不对。但经过三天安静的思考后,「嗯!老婆才是对的,是我错了。」「老公是对的,我不该这么难过。」他们换边站了。

  事情就是如此,所以我看淡世间,我已知道它的前因后果,因此选择比丘的生活。

  这是你们的家庭作业。无论你们是务农或在城里工作,好好地思考我说的话。问你自己:「我为何出生

  我能带走什么

  」反覆地问自己。若确实地做就会变得有智慧,否则便会继续无知。若现在无法完全了解,也许不久后就能了解。「哦!那就是隆波所说的意思,我以前一直无法了解。」

  我想今天这样就够了。若讲太久,这把老骨头会太累了!

  [注释]

  ①这是「身念处」十四种禅修法之一,是将身体分成三十二部分作为禅修的主题,前五项即是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修持时以厌恶作意正念于身体各部分的不净,是止业处;若以四界(地、水、火、风)观照,是观业处。修习此法能去除对五蕴的执著而获得解脱,是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参见《清净道论》第八<说随念业处品>与第十一<说定品>。

  ②这是个泰语的文字游戏。泰文的家庭是khrop khrua,字面上意指「灶房」或「火窟」。英译本是选择一个相对应的字来表示,而非依泰文直译。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