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爲何我們生于此?▪P2

  ..續本文上一頁掉落時非常疼痛,尤其當吃飯時真的很痛,嘴巴好像被踢到一樣,只得去找牙醫通通拔掉。現在我使用假牙,真牙帶給我許多麻煩,我不得不把它們全部拔掉,一次十六顆。牙醫不願一次拔十六顆牙,但我對他說:「請把它們全部拔掉,一切後果我自行負責。」所以他一次就全部拔掉。但那真的是很魯莽,拔掉牙齒後,我有兩、叁天完全無法進食。

  (身體並不值得信賴

  小時候牧牛時,我認爲磨亮牙齒是件很棒的事。我喜歡我的牙齒,認爲它們很好。但最後它們還是得離開,那疼痛幾乎要了我的命。經年累月都被牙痛折磨,有時上、下牙龈還會同時腫起來呢!

  你們將來可能有機會親身經驗這件事,若你的牙齒還不錯,每天刷牙以保持光亮、潔白,小心!它們日後可能會開你一個大玩笑。

  現在,我只是讓你們知道這些事,關于這痛苦是從我們的身體裏生起的,身體裏並無任何東西值得信賴。當年輕時它還不錯,但年老時它就會開始不靈光,每樣東西都開始搖搖欲墜。一切因緣皆隨順自然法則而行,無論我們哭或笑、處于痛苦或險阻中、生或死,對它們而言都沒有差別,沒有任何知識或科學可改變這自然法則。你也許可找個牙醫看牙,但即使他能醫治,它們終究會走上自然的道路。最後,連牙醫也會有相同的困擾,一切事物終歸毀壞。

  (趁年輕有力時修行莫等待年老

  趁著還有些活力,我們應該深思這些事,應趁年輕時修行。若你想作功德,趕緊起身力行,莫留待老年。大多數人想等年老時才上寺院修行,不論男女都說同樣的話:「我想等年老時再說。」我不知他們爲何那麼說,一個老人還能有多少活力

  讓他們和年輕人賽跑,看看有何差別。留待老年才修行,猶如他們永遠不會死一樣。當他們到五、六十歲時,「嗨,婆婆!讓我們去寺院吧!」「親愛的,你去吧!我的耳朵已經不靈光了。」

  你們了解我的意思嗎

  當她的耳朵還好時,她聽些什麼呢

  「我不知道!」只管采草莓,最後耳朵不靈了才去寺院。那是沒有希望的,她在聽開示,但對內容卻毫無頭緒。人們一直等到無能爲力時,才想到要修行佛法。  

  這些事是你們應該去觀察的,它們是我們的繼承物,會變得愈來愈沈重,成爲每個人的負擔。過去我的腳強壯耐跑,現在只是走路就很吃力:以前腳帶著我,現在我得帶著它們。小時候我看到老人從座位上站起來時會發出呻吟,即使到了這地步,他們仍未學到教訓。坐下時,他們「哎喲!」站起來,他們也「哎喲!」一直都這樣「哎喲!」但他們不知是什麼讓自己如此呻吟。

  即使到了這時候,人們仍不了解身體的禍害,永遠不知何時會和它分離。這樣的痛苦,純粹是因緣隨順自然法則所造成,人們稱它爲關節炎、風濕病、痛風等,醫師開藥方,但永遠無法完全治瘛。最後它還是會毀壞,連醫師也是如此!這是因緣隨順自然的軌道而行,這是它們的法則,它們的本質。

  現在,請看這個!若你早點看見它,就會好過一點,一如看見毒蛇在前方的路上,便可避開而不被咬到;若未看見牠,就可能會一腳踩上去。  

  痛苦生起時,人們往往不知所措,應如何處置它呢

  他們想要避開痛苦,想要解脫:但當它生起時,卻不知如何對待它。他們就如此渾渾噩噩地活著,直到衰老、生病……然後死亡。  

  從前,據說在人生重病時,最親的人應在其耳邊輕聲地念「Bud-dho、Bud-dho」,此時念佛對他而言有什麼用

  念佛對一個朝不保夕的人而言有何利益

  爲何不趁年輕力壯時學習念佛呢

  如今在氣息奄奄時,你上前對她說:「媽媽!Bud-dho、Bud-dho!」爲何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呢

  你只會令她感到困惑,不如讓她平靜地去吧!

  (有了「家眷」就只能待在限製區

  當人們新婚時,夫妻相處融洽,但年過半百後,卻無法相互了解。無論太太說什麼,先生都難以忍受,而無論先生怎麼說,太太也都充耳不聞。彼此形同陌路。

  我是持平地說,因爲我不曾結婚。我爲何不曾組過家庭呢

  只要看「家眷」(household)②這個字,就可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什麼是「家眷」呢

  「眷」就是種「約束」(hold),若有人拿繩子將坐在這裏的我們捆綁起來,你作何感想

  那就叫做「被約束」(being held),範圍受到限製。男人住在其限製範圍內,女人亦然。

  「家眷」此字頗爲沈重,不要小看它,它是個真正的殺手。「眷愛」或「約束」是個痛苦的象徵。你哪裏也去不了,只能待在限製的範圍裏。

  我們再看看「家」(house)這個字,它是指「鬧哄哄的地方」。你們烤過辣椒嗎

  整間屋子都很嗆人,熏得人眼派直流。「家眷」這個字就透露了煩惱的訊息,它不值得投入生命,因爲它我才能出家,並堅持不還俗。

  「家眷,是令人恐懼的,它會困住你,讓你無法脫身。你必須操心孩子、金錢與其他各種問題,到死都爭吵不休。但你能去哪裏

  你被綁住了,無論它有多痛苦,你哪兒也去不了,淚流不盡,若無家的束縛,也許就可不再流淚,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誰說受夠了那只是在騙自己

  仔細深思這一切,若你還不了解,也許未來會了解。有人已學過它而到達某種程度,有人則已快解脫束縛。「我應留下來或該離開呢

  」巴蓬寺大約有七、八十間茅篷,當快住滿時,我告訴執事比丘留下幾間空房,以保留給一些和配偶吵架的人。結果不出所料,沒多久就有位女士拎著皮箱前來。「隆波,我受夠了這世界。」「唉!別那麼說,沒那麼嚴重啦!」然後丈夫也來說他受不了了。待在寺院兩、叁天後,他們的厭世感就消失了。

  他們說受夠了,那只是在騙自己。

  他們前往茅篷獨自靜坐,不久後便開始心想:「老婆何時會來請我回家

  」他們並非真的知道問題出在何處,厭世感跑到哪裏去了

  在某些事情上一遇到挫折就到寺院來。在家裏任何事都看不順眼:丈夫不對,妻子不對。但經過叁天安靜的思考後,「嗯!老婆才是對的,是我錯了。」「老公是對的,我不該這麼難過。」他們換邊站了。

  事情就是如此,所以我看淡世間,我已知道它的前因後果,因此選擇比丘的生活。

  這是你們的家庭作業。無論你們是務農或在城裏工作,好好地思考我說的話。問你自己:「我爲何出生

  我能帶走什麼

  」反覆地問自己。若確實地做就會變得有智慧,否則便會繼續無知。若現在無法完全了解,也許不久後就能了解。「哦!那就是隆波所說的意思,我以前一直無法了解。」

  我想今天這樣就夠了。若講太久,這把老骨頭會太累了!

  [注釋]

  ①這是「身念處」十四種禅修法之一,是將身體分成叁十二部分作爲禅修的主題,前五項即是頭發、體毛、指甲、牙齒、皮膚。修持時以厭惡作意正念于身體各部分的不淨,是止業處;若以四界(地、水、火、風)觀照,是觀業處。修習此法能去除對五蘊的執著而獲得解脫,是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參見《清淨道論》第八<說隨念業處品>與第十一<說定品>。

  ②這是個泰語的文字遊戲。泰文的家庭是khrop khrua,字面上意指「竈房」或「火窟」。英譯本是選擇一個相對應的字來表示,而非依泰文直譯。

  

《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爲何我們生于此?》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