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a lakkhanarupam nama. Jatirupam eva pan”ettha upacayasantatinamena pavuccati.
八、空界名为限制色。
九、身表与语表名为表色。
十、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及两种表色名为变化色。
十一、色积集、色相续、色老性及色无常性名为相色。在此,积集与相续是指色法的生(时)。
节四之助读说明
不完成色:从第八至第十一组的色法被称为「不完成色」(anipphannarupa),因为它们不是由四种色法之因(见节九至十四)直接造成,而只是完成色的素质。
(八)、空界(akasadhatu):于《阿毗达摩论》,空界并不只是指空间,而是诸色聚之间的空隙,令人能够辨识它们为个别的个体。空界的特相是划定色(聚)的界限;作用是显示色(聚)的边际;现起是色(聚)的界限或(色聚之间的)孔隙;近因是应被区划的色(聚)。
(九)表色(vibbattirupa):巴利文vibbatti(表)是指把自己的思想、感受与态度表达给他人知道的方法。有两种表达的方法,即:身表(kayavibbatti)及语表(vacivibbatti)。前者是心生风界的特别作用,使到身体移动以表达自己的意念。后者是心生地界的特别作用,使到能够发出声音以表达自己的意志。这两种都有表达意念的作用。它们各自的现起是身体转动及言语之因;各自的近因是心生风界与心生地界。
(十)变化色(vikararupa):这类色法是完成色的特别呈现方式。它包括了上述两种表色,以及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三种色法。
当中,色轻快性(rupassa lahuta)的特相是不迟钝;作用是去除色法的沉重;现起是色法轻快地生起及变易;近因是轻快的色。
色柔软性(rupassa muduta)的特相是不僵硬;作用是去除色法的僵硬性;现起是不对抗身体的一切作业;近因是柔软的色。
色适业性(rupassa kammabbata)的特相是适合身体作业的适业性;作用是去除(由于风界不平衡而造成的)不适业性;现起是色法不软弱;近因是适业的色。
(十一)相色(lakkhanarupa):这类有四种色法。当中,色积集(rupassa upacaya)与色相续(rupassa santati)都是指色法的「生」(jati,生时)。它们之间的差别是:前者是起初或开始时的色相续流之生起;后者是色相续流随后不断地再生起。例如:在结生时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与心色十法聚的生起是色积集,(而在五根具足之后)这些色聚的生起是色相续。
色积集的特相是开始建立(或成长至诸根具足);作用是令色法开始生起;现起是起始或完成的状态;近因是生起之色法。
色相续的特相是(在诸根具足之后,真实色法)持续不断地生起;作用是连续地结合;现起是不间断;近因是当被系结的色法。
色老性(rupassa jarata)的特相是色法成熟与老化;作用是导致坏灭;现起是虽然还没消失但已失去新性;近因是正在衰老的色法。
色无常性(rupassa aniccata)的特相是色法完全坏灭;作用是令到色法消失;现起是色法灭尽;近因是灭尽的色法。
节五:二十八种色
Iti ekadasavidham p”etam rupam atthavisatividham hoti sarupavasena. Katham
Bhutappasadavisaya bhavo hadayam icc”api
Jivitahararupehi attharasavidham tatha.
Paricchedo ca vibbatti vikaro lakkhanan ti ca
Anipphanna dasa ca ti atthavisavidham bhave.
如是依据各自的特性,十一类色法可分别为二十八种色。如何(是二十八)?
元素、净色、境色、性根、心色、命根色与段食是十八种完成色。
限制(空界)、表色、变化色与相色是十种不完成色。如此一共有二十八种色。
Ayam ettha rupasamuddeso.
于此,这是色法的列举。
色之分别
(rupavibhaga)
节六:一种
Sabbab ca pan”etam rupam ahetukam, sappaccayam, sasavam, sankhatam, lokiyam, kamavacaram, anarammanam, appahatabbam eva ti ekavidham pi ajjhattikabahirapasena bahudha bhedam gacchati.
于此,一切色是一种,因为它们都是:无因(无根)、有缘、有漏、有为、世间、属于欲界、无所缘、非当断。
节六之助读说明
一切色是一种:一切色都是无因,因为它们不与善、不善或无记因相应,只有名法才会与因相应。一切色都是「有缘」,因为它们依靠四因(之一)生起(见节九)。色法是「有漏」,因为它可以成为四种漏的目标(见第七章、节三)。它是「有为」与「世间」,因为没有任何色法能够超越五取蕴的世间。一切色法是欲界:虽然在色地里也有色法,但色法依本性是属于欲界,因为它是欲欲的目标。色法是「无所缘」的,因为它不能像名法一般识知所缘。它是「非当断」的,因为它不能像烦恼一般被四出世间道断除。
节七:多种
Katham
Pasadasankhatam pabcavidham pi ajjhattikarupam nama; itaram bahirarupam.
Pasada-hadayasankhatam chabbidham pi vatthurupam nama; itaram avatthurupam.
Pasada-vibbattisankhatam sattavidham pi dvararupam nama; itaram advararupam.
Pasada-bhava-jivitasankhatam atthavidham pi indriya-rupam nama; itaram anindriyarupam.
如何?
五种净色名为内色,其余的是外色。
净色与心色六种名为依处色,其余的是非依处色。
净色与表色七种名为门色,其余的是非门色。
净色、性根色与命根色八种名为根色,其余的是非根色。
Pasada-visayasankhatam dvadasavidham pi olarika-rupam, santike rupam, sappatigharupab ca; itaram sukhuma-rupam, dure rupam, appatigharupab ca.
Kammajam upadinnarupam; itaram anupadinnarupam.
Rupayatanam sanidassanarupam; itaram anidassana-rupam.
五净色与(七)境色十二种名为粗色、近色与撞击色,其余的是细色、远色与非撞击色。
业生色是「执取色」,其余的是「非执取色」。
色处是可见色,其余的是不可见色。
Cakkhadidvayam asampattavasena, ghanadittayam sampattavasena ti pabcavidham pi gocaraggahikarupam; itaram agocaraggahikarupam.
Vanno, gandho, raso, oja, bhutacatukkab ca ti attha-vidham pi avinibbhogarupam; itaram vinibbhogarupam.
眼与耳不到达(其所缘境),鼻、舌与身则到达(其所缘境),这五种是取境色,其余的是不取境色。
颜色、香、味、食素(营养)与四大元素是八不分离色,其余的是分离色。
节七之助读说明
内(ajjhattika):在此「内」是指作为名法之门的五净色。虽然其他种类的色法也能在身体里生起,但只有五净色被称为「内」。
依处(vatthu):见第三章、节二十。
门(dvara):五净色是识知之门,即心与心所接触目标的管道。身表与语表是业之门,即造身业与语业的管道。
根(indriya):五净色称为根,因为它们在各自的范围里有控制力(indra)。它们每一种都在执行各自的看、听等作用方面控制与它们俱生的色法。性根色控制男性或女性特征的显现。命根色控制俱生色法,就有如领港员控制船一般。
粗色、近色与撞击色:在此粗等三词所指的并不是一般的含义,它们是指作为根识生起的管道的色法,而完全与体积和目标的远近无关。这些色法有十二种,即:五净色与七境色,触所缘算是三种境色,因为它是地、火及风三大元素。
没有直接地使到根识生起的色法称为细色、远色及不撞击色,同样地也与体积和远近无关。
执取(upadinna):十八种业生色名为「执取色」,因为它们是受到渴爱与邪见推动而造下的业的果报。由业之外的因产生的色法名为「非执取色」。然而,一般上身体里的一切色法都称为「执取色」,而无生命物的色法则称为「非执取色」。当知与其他成对词不一样,「执取、非执取」并不是包括完全不同…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