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P2

  ..续本文上一页罗汉果位。因此,如果有修行人自以为真的有一个不生的我,那就不是真的证得阿罗汉了。世间最尊贵的觉者,佛陀啊!如果有修行人,自以为证得阿罗汉,而又作如此的思念:“我得阿罗汉道的果位了”,那么这个人就是:自以为真的自证到自己不再投生,自以为真的自证悟到自己不再投生,自以为真的有一个不再投生的境界可以被证或被悟到,自以为有一个不能被证、不能被悟、不在自能证悟的那个不再投生的境界。而这些思念,都跟实际不合。世尊!当佛陀说我:“得无诤三昧,而且是诸声闻人中最为第一,是声闻人中第一离欲的阿罗汉。”这时我不作如此的思念:“我是离欲的阿罗汉!”世尊!我如果作如此的思念:“我得阿罗汉道!”。则表示我根本没有证到阿罗汉道,这时反而世尊就不会说:“须菩提是乐于在无诤处修行的人。”又正因为须菩提实际上已知道没有什么是真的需要修行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修行的。所以才说:须菩提是乐于在无诤处修行。”

  佛陀问须菩提:“您的意下如何呢?如来过去在燃灯佛时代学习时,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有所得到这个法吗?”(有所得吗?)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时代学习时,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实际上不能说有所得。”

  佛陀又问:“须菩提!您的意下如何呢?菩萨有修行如何庄严佛国净土吗?”(菩萨如何庄严佛国净土?)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如此说啊!世尊!为什么呢?实际上庄严佛土是为了摄受众生,因此,不一定是摄受庄严的佛土,所以才称为庄严佛土。”(才称为庄严佛土。)

  “因为这个缘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们,因此而生起庄严佛土的清净心,当他们在摄受自己的佛土时,不要因为想要什么色相的佛土而来发展他们的菩提心。也不要因为想要什么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的佛土而来发展他们的菩提心。应该不要被任何六尘相给障碍住,而是依众生的需要来摄受佛土下,来发展他的菩提心。” 

  “须菩提!譬如有些种类的人,他的身体就像须弥山王那样。您对这个有什么看法呢?这样的身体算高大吗?”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大!世尊!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说过要知道这高大的身体在什么情况下不是高大的身体,这时才叫明白什么是高大的身体。”

  佛陀问:“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的沙子的数目。又有像这些沙子的数目哪么多条的恒河。您认为如何呢?这么多的这些的恒河中的沙子,可以算很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单单只有那些恒河的数目尚且多到无法去数,更何况其中的沙子的数目!”

  佛陀又问:“须菩提!我现在依实际来跟您说。如果有些肯上进的男子与肯上进的女人,用七宝填满像刚刚所说的恒河沙那么的恒河的恒河沙的数目的三千大千世界以便用来布施,他们所得到的福报算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

  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有肯上进的男子或肯上进的女子,对于学习这个经典,乃至能够接受并修持其中的四句偈的方法道理,并且为他人解说其中的方法道理。而这样的福德比较起来,胜过之前布施的福德。再者须菩提!随着有说解说这个经典的方法道理,乃至甚至只是解说四句偈的方法与道理等。当知这个地方一切世间如天人、世人、阿修罗等,都应该供养,就像对佛塔、佛寺庙一样的来供养。更何况有人完全能接受、修持、阅读、背诵。(意思就是:这种人更应供养)须菩提!应当知道这种人成就了最高上、最第一、最稀有的法。如果这个经典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在。我们要尊重说法的人,就像我们是他的弟子一样。”

  这时候!须菩提对佛陀说:“世尊!应当如何称呼这个经典呢?我们要如何来奉行修持呢?”佛陀告诉须菩提说:“这个经名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这个名字,您应该奉行修持。为什么呢?须菩提!当佛陀教般若波罗蜜时,就要知道什么情况下达不到般若波罗蜜的效果。”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如来世尊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佛陀说:“世尊!没有任一个法,是被如来所说,因此才产生这个法的。”“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微尘数,算是很多吗?”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世尊!”佛陀开示说:“须菩提!那些“微尘”,如来说非一定就是微尘,因此暂时称它为“微尘”。又如来所形容的“世界”,也并非一定就永远是“世界”,因此暂时称它为“世界”。” 

  “须菩提!您认为如何呢?可以用有没有三十二相为标准,来评判一个人是不是如来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说看到有人有三十二相就说看到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说过,三十二相,不是只有如来才有的相,所以称为三十二相。” 

  “须菩提!如果有些肯上进的男士及肯上进的女士们,以恒河沙数相等的身命来布施。如果又另外有人对于这些经典中所说的道理,乃至接受修持其中的四句偈等,并为他人解说,其所得福比其来是非常多的。”

  这时候,须菩提听闻了佛陀说明这经典后,能深深理解其中的效果及发展方向。因此喜极而泣的对佛陀说:“太难得了啊!世尊!佛陀说明这些非常深的道理的经典,我从以前得到的慧眼以后,还不曾听闻过如此的经典。世尊!又如果有人得以听闻这部《金刚经》,而启发清净的信心,则能生起照见实相的智慧。当知这个人成就了第一稀有难得的功德。” 

  “世尊!这里所说的“实相”,则是如实照见什么是“非实相”,因为这个缘故如来称它为“实相”。世尊!我现在得以听闻这样的经典,而能正信、正解、接受、修持,这并不困难。如果将来,在这世界佛法将灭尽的最后五百年时,其中有众生得以听闻这《金刚经》而能正信、正解、接受、修持,这个人则是世界第一稀有难得。为什么呢?这个人不再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给障碍住。为什么他能这样呢?因为,他已照见,他自己过去所认为的“我相”其实实际上“非是真实的我相”。又他过去所认为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实际上“非是真实的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他能照见自己过去的错误知见呢?!因为,他已能知道如何做到,远离一切种种生、住、异、灭的现象。当他真的做到,就称为“佛”。”  

  佛陀告诉须菩提:“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又如果有人得以听闻这部《金刚经》的教导,而能不被惊吓到,对这经不起恐怖心,对这经不会起害怕畏惧而不会不敢去接受而依之修行的心,当知这个人是非常稀有难得。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所说最第一安全有效度过生死河流而到达解脱对岸的法门,就是去了解那些不能第一安全有效度过生死河流到达解脱河岸的那些方法,因此,才叫:第一安全有效度过生死河流到达解脱对岸的法门。” 

  “须菩提!修忍辱波罗蜜,也是如此。如来说:要去了解哪些忍辱是无法安全有效的依之而度过生死河流到达解脱对岸。为什么呢?!须菩提!例如我过去世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我在那个时候,没有被我相障碍住我的道心,没有被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我的道心。为什么呢?!我在当时,身体被节节支解的时候,如果有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障碍住我的道心的话,我当时就应该会生起嗔恨之心。须菩提!又忆念过去世曾有五百世,作修行忍辱的仙人,在那时候,没有被我相障碍住道心,没有被人相障碍住道心,没有被众生相障碍住道心,没有被寿者相障碍住道心。” 

  “因为这个缘故,须菩提!菩萨在修行时,应该避开一切会障碍住道心发展的现象,才来发展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不应该被色尘障碍住道心之下来发展菩提心,不应该被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障碍住道心之下来发展菩提心。应该生起不会被任何现象障碍住道心之下来发展菩提心。如果我们的心有被障碍住,则这时就不是安住于无上菩提之心。因为这个缘故,佛陀说:菩萨的心不应被色尘等等现象障碍住之下来修行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了安全有效的利益一切众生,应该如此的来修行布施。如来说:一切种种会障碍道心的现象。即是要大家如实照见如何运用这些现象不会造成道心的障碍的现象。又说:一切众生,则是要大家如实照见这些众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修证而不再是凡夫众生。” 

  “须菩提!如来所说的道理,是永恒的真理,是实际的现象道理,是所说如事事如所说,不是欺诳的话,不是前后矛盾的话。须菩提!如来所成就的法,这个法不能说一定是真实的,也不能说一定是虚假的。”

  “须菩提!如果想要帮助有情众生觉悟的菩萨行者,其心念是被现象障碍住的方式,来修行布施。就如同一个人进入暗室之中,则无法见到屋内的东西。如果想要帮助有情众生觉悟的菩萨行者,其心念没有被现象给障碍住,而来修行布施。就如同一个人,有好眼睛,再加上日光照明,就能看到种种的景色。” 

  “须菩提!在未来的世间,如果有些肯上进的男子、肯上进的女人,能对《金刚经》所教导的方法,不排斥而接受之,为了学到这法门而修持之,为了进步而朗读之,背诵之。则如来以无上正觉的智慧,完全知道这个人,完全如实照见这个人,都可以得到而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须菩提!如果有那些肯上进的男子、肯上进的女人,自己从早上六点到十点以像洹河沙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从早上十点到下午二点又以像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从下午二点到下午六点也再以如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来布施。如此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的时间,都是用自己的身体来布施。这时,如果另外有一个人,他听闻了这个《金刚经》所教导坚固菩提心如金刚的法门,因此令自己坚固了成就无上菩提的信心,而且不再背逆菩提心愿(也就是不再退转)。这二件事比较起来。后面的这个人所修的福报胜过前面的那个人所修的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释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