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在生活中修行▪P2

  ..续本文上一页,地藏菩萨度那么多的众生,连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文殊菩萨用天眼测量,地藏菩萨已度成佛的、成菩萨的、乃至到忉利天参加法会的有那么多;但是第八品当中阎罗王问佛:“我有一件事情不明了,地藏菩萨那么大的威力,那么大的神通,我看他所度的众生,隔没多久又回来了,(意思是说地藏菩萨的神通还不大,力量还不够。)为什么

  不是他度出去的吗

  怎么又跑回来了

  ”佛说这是众生的业,刚强难调难伏,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度的好的!就是佛能度无量有情,像地藏菩萨度的那么多,但是众生界是永远度不尽的。就算我们所最尊重、最尊贵的佛也如是,一切佛都如是,一切佛都在度众生,但众生界还是那么多,无穷无尽。

  我们刚讲这个地球上有六十多亿人口,那就很多了。大家再看看鱼、鳖、虾、蟹那些海洋生物究竟有多少

  那也都是众生啊!”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问题—要“自修”、要自己努力,没有一个什么样的善巧方便,说我不修就能证得了,就能解脱了;就算释迦牟尼佛再生也是一样,你就算亲自见到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也没有办法帮你,观世音菩萨也没办法。

  因此,与其幻想有一个能救护你的寄托,不如反过来求你自己的心,把你的心住到一定的住处。《金刚经》中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才能生心!生的这个心是什么心

  是无住!你把心住在无住上,无住就是一切都不执着,这样才能够得到成就,才能够得到解脱,除此之外,你再也无法寻获。

  所以事情不须要知道那么多,我们能够断见惑,就很不得了了;只要你能断了见思惑,起码不在三涂流转,不到六道轮回流转。我们不要讲的很高、很大、很圆满,但是做起来,还是得一步步地实行,脚踏实地的做。

  另外,不要把佛对这一类众生所谈的法接到另一类机上,这样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这个时候没有明师,没有好老师给予指导,观不到我们多生累劫的根机,如果就把佛教导的话拿出来说,也不知道哪个是对机的,哪个是契合你的,反正你都接受,那你会造成混乱。就好像明明是大乘根机的大众,反而跟他们说小乘的契经,面对小乘的根机反而说大乘的经,人家一听就想:“我何必学那个呀

  我还是明心见性吧!禅门一炷香,立证菩提嘛!还是去学禅宗!”

  这些问题造成了我们的困惑,这种困惑是谁给我们的

  是我们自己带来的,因为我们的业,所以遇不着明师。从前有一位道友跟我说,要我给他介绍一位明师让他认识,要像弘一法师、虚云老和尚那样的明师。每次到他那里去,都要我讲讲他们的过往经历,我都没有讲,其实还有比他们更高的明师,像明朝的四大名侩,你只是听到名字,当你真正亲近他们,他们也不是圣德啊!释迦牟尼佛当时在印度人眼中也不比外道强,不过是另创的一位佛嘛!不像我们东方把佛宣传的那么神秘,那么神话,这是不切合实际的。我这样说,大家可能不太能接受,反正我说的是实在的话,这是我出家六十多年的体会。

  你是什么业、什么因缘,你就会遇上什么教师。我说:“你自己好好地修吧!如果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身边,像我们这样的业,他也是没办法,你不学,他有什么办法呢

  并不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所有释迦牟尼佛教育的众生都证得阿罗汉果的,还是好些众生没法证得。”我的体会是这样。

  我以前也是非常的好奇,总想找个窍门,不然我不会从大陆跑到西藏去,还是一个人跑到西藏去的。我也想寻找一个快捷方式,可以方便一下成佛,也不要参禅,也不要念佛,念个咒就行啦!我到了西藏以后,一共持了几十年的咒,现在也还没有成佛。专门持咒也是修法的法门,大家在台湾会遇着很多的大德喇嘛,你先得自存己德,把你自己的德行看一看,看你能接受到哪一个阶层的法,以自己的福德、智慧,能够接受到哪一个阶层的法,你就踏踏实实地照着哪一个阶层的法去修行,能得到现世的安乐。这就好比你想要上高级餐厅,荷包里得有那么多的钱,如果没有那么多钱,在小摊子上随便吃吃也可以,能够不饿肚子就可以了。

  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等于还在迷途当中,不知道究竟该走哪条路线

  佛说了这么多法,你一定还在摸索,念佛好呢

  还是参禅好呢

  这位大师说念佛好,那位大师说持咒好,其实哪一个方法好呢

  你得选择适合自己的,你感觉到哪一种方法你学得很高兴、很愉快、很有心得,你就坚持这种方法不要放弃。不要听到别人的指正,你就又改变主意,持续地做下去就好

  了。但是得精进,疲疲塌塌地、懈懈怠怠地就想成佛了生死啊

  你就是想求发财都不容易啊!

  要是现在的生活很困难,想求佛菩萨加持我,让自己发财,就很不容易了。买奖券可以发财!八千万张也只有一张会中奖!你去碰一下运气吧!这是不可靠的。你应当脚踏实地的做,尽你所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运用自己真挚的、正知正见的心,处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把学佛、学道这些正知正见、求解脱的知识,运用到你的工作当中、生活当中,你会得到一定的受用,你可以锻炼到不生起烦恼的境界。以前你爱骂人,爱说些不好听的话,爱挖苦人;以前妒嫉心很强,看别人好就不高兴,看谁发了财,他就妒嫉,看谁受穷,又瞧不起人家,现在都改正了。

  在社会上,有这一类思想的人很多,如果我们没有这类的思想,那要更精进的去做。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善用其心”,就是把你这个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上去,把佛法灌输到生活上。一旦有了佛法的指导,你日常生活就不同了;有了佛法的指导,工作上也不同了,这些明显的转变,你自己去体会吧!你能够没有妒嫉心,没有障碍心,你就不会有烦恼了。能够不起瞋恨心,你已经从中得到很多,已经逐渐的往成道的方向走了!要想另外有个什么特殊的因缘,不必强求!对你反而有害无益,只有真正的断了烦恼,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那才是你实在的受用。

  如果烦恼还是存在,再大的神通,像四天王的神通不小,我们知道龙王的神通也不小,就连鬼神的神通也不小!但是他们的烦恼非常重,瞋恨非常的重,正知正见始终产生不起来,那种神通也只能帮助你做些坏事,不能帮助你做好事。

  因此不要生起不正确的念头,要精进;要在正知正见的指导下,把所修行的佛法灌输到你的生命当中。修佛法就是要了脱生死!就是修你的生命!各位道友们!精进一点不要懒惰,要善用工作、生活之外属于你自己的时间,不闲谈、不聊天、不说空话,那样牺牲精力来做,你会得到的。修你自己的生命,修你自己的世界,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是修他自己的世界,释迦牟尼佛修华藏世界的时候,华藏世界修成了,他的化身可以示现什么呢

  不只示现释迦牟尼佛,也示现畜牲身,不只是佛身。

  佛在嘱托地藏菩萨度众生的时候,跟地藏菩萨说的很清楚:“我不是只示现佛身度众生,我也示现一切身度众生。”我们修的时候,一个一个的修我们自己的化身;本尊成就了,自然就是化身,你现在就是化身。

  因此,你要是能看重自己所做的修行跟你的生命,那就是修你的生命,你的生命要生存必须有适当的环境。环境就是你的世界,修你自己的世界,在这方面不但能自利也能利他。阿弥陀佛修成极乐世界,就利益一切的众生了,谁到那个世界都沾他的利益,假祂的威力摄受了。

  要是这样来修行,才能逐渐消除我们的业障;虽然不能彻底消除,但是你修行一段时间,就消除一部份。当处在逆境的时候,你的业障会很快消失,你得会利益。如果你学佛法,没有跟生活结合起来,当你处在逆境的时候,就会抱怨这个、抱怨那个,不但业障没有消除,反而增加新的业,业障越增越重。假使你会运用的话,一旦这一段业障过去了,你会得到很好的启示。

  因此我们每位道友自己修行、用功的时候,一定要把你所理解的佛教道理,用你的心去指导你的身、口、意,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的走,千万不要生起超越的想法,不要起非份之想,想一下子成佛,有没有即生成佛的呢

  有啊!《法华经》里只说一位龙女,《华严经》里只说一位善财童子!其它的经教可有指示哪一位是即生成佛的呢

  我们必须认识佛所教导的法,也认识我们现实世界的生活,你把这些结合在一起,认识你自己,虽然你得了暇满可贵之身,但是你用功不够,你就把“暇满身”糟蹋了!

  有位道友跟我说:“我能有“暇满身”,又信佛、又闻法、又修行,我的成就还不高

  ”你不能这样比!你要往好一点的比!这样去比较是没有错,但是你的成就如何

  当你两只眼睛一闭,寿命尽了,能不能解脱

  如果没有把握,你就得加油、用功,不要想的太好了,想的太好容易懈怠;因为我已经够了,也不求成佛,现在的财产够我生活了,子孙也很孝顺,我放弃了!照样的轮转,再换个面目还不是这样,你别的宿业又成熟,就会往下堕,生到天上去的也会下堕的。

  因此当我们分配时间的时候,一定要拨出点时间来修行,让我们的修行更有把握一点。说到有把握,你自己要怎样才知道有没有把握呢

  我想自己都能知道一点,以前一见着心爱的东西,你会贪恋的不得了,现在因为修行的关系,淡泊了,甚至有没有都无所谓了。比如说你喜欢古玩、喜欢玉石、喜欢宝石,甚至于睡觉前还摸摸它、看看它,现在你已经丢下了,有好几天没有去看了,连找都不想找,有没有都没有关系,这样你的工夫就会有进步了,贪恋心也轻了。

  以前谈恋爱的恋人或者夫妇两人离开一段时间,彼此会想念着对方,现在都很自然了!直到各睡各的,到一定要分开的时候,各不相干,都淡了。以前最贪恋的都是衣服、饮食、贪欲,还有妒嫉心,看到别人好,过去是妒嫉,现在看到别人好,赞叹学习。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在这里就用上了,随喜功德可以把业障转变成福德了,你自己可以体会。

  我本来是很愚癡的,以社会的眼光来看,连…

《在生活中修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观照的力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