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达磨大师血脉论▪P33

  ..续本文上一页都比我们日光灯还

  暗呢,你要点那个灯,不如点日光灯,佛还看得清楚一点。点灯是代表内在的光明,所以点香是代表戒律的清净。所

  以说:

  【审察斯理,应不然乎!】

  这个「然」字就同加一个火部的「燃」,了解这个道理,我们就晓得,我们就真正的悟了,就不必去燃这个灯,意思

  就是重视内在。也可以说是:应不然,应该不是这样子吧!应该不是你点那个酥油之灯,就叫做依教奉行,你的心的

  灯,你不把它点,法传不出去,不传这个法的灯,你竟然传那个世间的酥油之灯,就以为你在修行,这个是错得离谱!

  【又六时行道者:】

  【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舍,名为六时。】

  不舍就是精进。

  【绕塔行道者:】

  塔,什么是塔?

  【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

  我们的身心就是塔。怎么样绕法呢?应当让我们觉悟的智慧巡绕身心,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身心,这样年年不停,不

  停就是无所执着、无所住,这才叫做绕塔。所以成佛一定要无所住,念念无所住,就是念念不停。那么每一个念头,

  都不要去执着,念念都要起观照,这是真正的绕塔。

  【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

  【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

  从来不在内心心性里面下手,

  【唯执外求;】

  那这个外求太多了,处处都可以看到。

  【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

  「骤」就是奔走。走得两条腿都已经肌肉酸痛了,还没有见性开悟,走得两条腿肌肉发达,还是一个迷糊蛋。修行不是

  靠体力的啦,修行如果靠体力的话,矮个子的一定死啦,我们怎么会跑得过人家?人家可以健行几百公里,我们这两条

  腿爬几个楼梯就气喘如牛了,所以没有办法比了。

  【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

  而对我们清净的真性,却从来没有去回光返照,了解它的利益是什么。所以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有一个错误的假相,拜

  梁皇,看到什么佛放光,拜这个水陆啊,就希望看到西方三圣。都是在还没有拜以前,就开始拼命的一直执着这个外相

  的佛啊、光啊,或者是香。真是很悲哀。这既不听经,也不闻法,没有内敛的功夫,然后着魔的多多。所以说我们要了

  解心法,就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又持斋者:】

  他还告诉你,什么叫做一个真正的持斋的人,

  【当须会意,】

  「会意」就是体会他的用意是什么。

  【不达斯理,徒尔虚切。】

  这个「切」改成「功」。要体会持斋的用意是什么,要不然,「徒尔」就是白白的浪费了。你持斋持了二十年、三十年,

  他一碰到师傅就说:师傅!我持斋四十年了。我说:你是根本都不「知」(斋之台语之谐音)。持斋,牛也是持斋的啦,

  你不要忘记。有的人还说:师傅!我过午不食呢!过午不食没什么稀奇,那个非洲人日中一食。非洲人没有饭吃,日中

  一食。并不是没吃就成佛,那个绝食的人,断食疗法的人,十四天不吃饭的,你这个一天还吃一餐,还吃两餐呢。那个

  外道的修瑜伽的,一次三个礼拜不吃饭的,一个月不吃饭都可以。修瑜伽的还比不上蛇厉害,蛇一入冬眠,四个月不吃,

  蛇,snake,蛇一入冬眠,四个月不吃,蛇它还不会成佛呢!不是不吃就可以成佛的,师兄,师姐!我们人怎么会比一

  条蛇还厉害呢?你会比蛇更厉害吗?蛇冬眠,一百二十天不吃,我们没有办法啦。要不吃就可以成佛,这简单了,就蛇

  佛了,可是不是这样的,佛法是心法啦,斋是什么意思呢?

  【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

  「齐」就是心意虔敬,「正」就是端正身心。

  【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

  外面禁止这个六情,就是六根所散发的执着。内制贪嗔痴三毒。

  【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

  加一个字「殷」勤觉察。殷勤觉察,就是很勤奋、努力的来觉察。底下加一个字「清」净身心。

  【又持斋者,食有五种:】

  【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

  什么是法喜食呢?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诸位,我们要记住,如果一个佛弟子,不能用欢喜心来过日子,这个人离

  道太远了。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句话,我们如果是一个佛弟子,不能用一颗欢喜的心来过我们的生活,我们真的是离道

  太远了。所以我们要欢喜奉行这个正法,如法观照。

  【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

  「内」就是心。「外」就是身。不但内心里面去观照,外在的身也清净。

  【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

  就是在我们的念头里面,我们以诸佛为模范,向佛看齐,所以我们心想的,还有嘴巴讲的要相应。

  【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

  愿食就是希望,常常有求善愿。什么是善愿呢?愿得善知识,愿闻法见性,愿好好修行,或者是愿世世行菩萨之道,愿

  普渡无量无边的众生,愿断一切恶,这些都是善愿。世间的人他不是善愿,世间的人求的是:希望我中六合彩,希望我

  中这个赛马,希望我在路上捡到一百万,这些哪里是善愿呢?都是坏的念头。

  【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

  【此五种食,名为斋食。】

  这个才是真正的斋食。「斋」就是清净。这上面的五种食,法喜食、禅悦食、念食、愿食、解脱食,这是真正的持斋,

  「斋」就是清净嘛!我们现在人,只要一过午不食,就认为这个就是斋。今天刚好是八关斋戒,好好的体会啊!

  【若复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

  如果有的人不了解这种法喜食、禅悦食、念食、愿食、解脱食,这个都是精神作用,心性在作用。如果不了解心性这五

  种作用的食,你说你是持斋,你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持斋的人,无有是处。

  【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

  唯断就是只断,你只想断于无明。这个无明要注意,这里我们所讲的这个不是根本无明那一类的,唯断于无明之食,这

  个无明就是少许的烦恼。你只能够处理一些少许的烦恼,而不运用,「若辄触者」这四个字改成「辄作解者」,这个

  「辄」通原则的「则」,意思就是,如果你只断于无明这个少许的惑,这样的食,而不运用这个出世的,前面所讲的五

  种食,你就叫做破斋。

  【若有破,云何获福?】

  因为你的精神领域,没有出世的观念,没有清净的心的观念,你只是晚上不吃,那很简单!

  【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

  「唯断外食,」后面加几个字,「不知持五种正食,」,就是前面所讲的那五种正食。

  【自为持斋,必无是事。】

  「事」改成「处」,必无是处。

  【又礼拜者:】

  【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

  你一定要了解这个理性就是无生的体,理体就是无生。必须理体内明,你一定要了解理体就是空,你一定要了解空的道

  理,不可得、无所住的道理。然后在内在里面清清楚楚这个见性法门,才叫做真正的修行。

  【事随权变,】

  事就是外在的事相,你只要见性,随时随地可以方便的改变,没有关系,这个权变就是权宜之变。事随权变就是外在的

  事相可以随着你的方便而改变,没有关系。

  【理有行藏,】

  然后把「理有行藏」这四个字划掉。我们根据的是大正藏,他根据的是卍字续藏。所以这个打字,也要根据大正藏。

  【会如是义,乃名依法。】

  如果你了解这个道理,叫做依法修行。

  【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

  屈伏无明,一定要让无明屈服于你,你不屈服于无明,无明就屈服于你,

  【名为礼拜。】

  一定要破除无明,才是真正懂得礼拜的人。

  【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

  虽然没有拜佛之相,这是真正的礼拜。

  【其相即法相也。】

  也就是说,真正懂得礼拜的人,就是明心见性的人,他是真正的懂得礼拜,因为能礼所礼性空寂嘛。空寂就是法相,你

  现在的一切相,就是法相。

  【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

  【举外明内,】

  这个「举」改成「觉」,觉外明内,觉悟外在,然后内在清明,清清净净的、光光明明的,觉外明内,不是举外明内。

  觉外明内,就是觉悟外,这个色身也恭敬,内心也降服了无明。

  【性相相应。】

  性就是理,相就是外在。性就是内,相就是外。使你这个内外相应,外在显示谦虚礼佛,内在空一切法,屈服无明。

  【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

  就拼命的磕头,拼命的一天拜五百拜、一千拜,

  【内则放纵嗔痴,】

  这个「嗔」改成「贪」。拜完了,内在里面那些贪跟痴又显现出来了,

  【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

  外面虽然拜佛,好像在运动,拜佛不是修行,变成运动。

  【诈现威仪,】

  你内心的贪痴不除,结果显现外表的这个身相,好像很有威仪,结果迷惑众生,以为这个叫做修行。你要让众生知道修

  行,要懂得心法,才叫真正的修行。这样才

  【无惭于圣,】

  对于圣人一点惭愧心都没有。

  【徒诳于凡,】

  「徒」就是只。只有骗骗凡夫,

  【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你逃不过轮回的,这怎么能够成就功德呢?

  好吧,休息一下吧。

  64页,第5行第5个字(新版第80页第5行)

  【问:如温室经说,洗浴众僧,获福无量。】

  如果我们建这个浴室,让这个众僧来洗浴,会获福无量。

  【此则凭于事法,功德始成,若为观心可相应否?】

  【答:】

  【洗浴众僧者,非洗世间有为事也。】

  「非洗世间」的「洗」字划掉。非世间有为事也。

  【世尊当尔为诸弟子说温室经,】

  「当尔」两个字改成「尝」。「尝」就是曾经。

  【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隐说七事供养功德,】

  「隐说」就是暗中来说明。

  【其七事云何?一者净水、二者烧火、三者澡豆、】

  「澡豆」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肥皂。

  【四者杨柳、五…

《达磨大师血脉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