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东西。
【亦不乐着,】
也不会喜乐、贪着这个淫欲,
【纵有余习,】
虽然还有一些习性、习气,大家都有嘛,是不是?
【不能为害。何以故?性本清净故。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染污不得。法身本来无受,无饥无
渴,无寒热,无病,无恩爱,无眷属,无苦乐,无好恶,无短长,无强弱,本来无有一物可得,】
有物可得是相,我们讲,本性是在体上去体会,一般众生只见到相,没有见到体,那么我们如果要悟到这个
体的话,一定要彻底了解,没有什么长短、恩怨、寒热,这个统统没有,本来无一物可得嘛!
【只缘执有次色身,】
因为你执着这个色身的话,
【因即有饥渴、寒热、瘴病等相,】
那么可见佛的病是示现的。祖师大德的病,都是示现给你看的,因为要示现无常,连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
不能免,那我们就会发起精进用功的心。
【若不执,】
如果你能够不执着,
【即一任作为。】
一任作就是,加一个字:作「为」。就一任作为。把笔拿起来,一任作为,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随意自在而无碍,叫做一任作为。你能够随意自在,而能够无碍。
【若于生死中得自在,转一切法。与圣人神通自在无碍,无处不安。若心有疑,决定透一切境界不过。】
如果你内心还有疑,如果你还要问人:我见不见性啊?见性的人清清楚楚,根本就不需要问人,如果你
需要请祖师大德印证一下,这倒是可以。可以印证一下,以心传心。传什么心?无心可传嘛!传什么法?
无法可传叫做传法嘛,无心可传叫做传心嘛,是不是?你有什么法好传的呢?无一法可得,传什么法?
所以传法者无法可传,说法者无法可说,传心者无心可传,这是正法,是不是?那么你能够传一切法,
那么与圣人就神通自在无碍,无处不安。如果心有疑问,决定透一切境界不过。加两个字,「凡夫」
【凡夫不作最好。】
「作」就是造作淫欲,凡夫不造作淫欲最好,
【作了不免轮回生死。】
但是换一个角度说,
【若见性,旃陀罗亦得成佛。】
见性就大不相同了,那一切业拘他不得,一切淫欲伤害不了他,何以故?本性没有这些东西。
【问曰:旃陀罗殺生作業,如何得成佛?】
旃陀罗大家都知道,是下贱种,是专门杀猪、杀牛、杀鸡、杀鸭的,以杀生为业,叫做旃陀罗。
【答曰:只言見性,不言作业。纵作业不同,一切业拘他不得。】
加一个「他」字,一切业拘他不得。他见性嘛,没有办法拘他,束缚不了他。他这个色身如何的变化,
他都看到很开了,你怎么可以束缚他?他生死都自在了,你怎么可能束缚他的身心?他也没有烦恼,他
早就知道这个色身是无常空性的东西,你怎么能够束缚他,是不是?他把生死早就豁出去了,你无奈他何!
【从无始旷大劫来,只为不见性,】
所以就会
【堕地狱中,所以作业,轮回生死。从悟得本性,终不作业。若不见性,念佛免报不得,】
如果不见性,你还是有业障存在。有业存在,你有业的话,你这个轮回就没有办法避免,除非你念佛念到
一心不乱,临命终的时候,能够执持佛号,否则你没办法的。所以师父一直重复的说,有时候净土法门慢慢
的去体会,就会发现不可思议!
【非论杀生命。】
底下加四个字:只论见性。我们在这里,不论杀生这个问题,只讨论你见不见本性。
【若见性疑心顿除,杀生命亦不奈它何。】
如果你见性了,疑心就顿除,就是杀生命也不奈他何。所以诸佛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时候要杀人的。
【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
因为他是第二十八祖,所以说:自西天二十七祖,因为达摩大师是第二十八祖。总不能说:我是第二十八祖。
「西天」就是印度,从印度二十七代的祖师传来,只是递传心印。递传就是接连相传这个心印,见性这个心印。
【吾今来此土,唯传顿教大乘,即心是佛,】
当下这一颗心就是佛。把这个「持戒」划掉。加两个字:不言「戒」、「施」
【不言戒、施、精进、苦行。】
但言见性,只论见性的问题。意思就是说,你只要见性,持戒、布施、精进、苦行,统统具足!
底下就要注意看了,见性的重要,那是超越一切的。
【乃至入水火,登于剑轮,一食卯斋长坐不卧,】
加两个字「卯斋」,就是日中一食,卯就是子丑寅「卯」,好像柳枝的柳,那个木除掉。就是杨柳枝的柳字的右边,
木部不要,叫做「卯」。「卯斋」就是日中一食的意思。乃至于说「长坐不卧」,就是不睡。
【尽是外道有为法。】
你看!所以师父一直重复的说,有时候我们修了十年,不够善知识一句话,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叫大家要
在一个团体,好好的亲近善知识,有时候我们莽撞,认为:我要了生死,赶快修行!他观念错误,撞了十年,
不够师父一句话。不够祖师大德一个念头。你看,那么厉害,能够入水、入火,登于剑轮不被刺死,乃至
日中一食,长坐不卧不睡觉,尽是外道有为法。你看看!这多可怕!这在世间人来讲,这还得了!长坐不卧,
这众生一看:哇!这是个大修行人!赶快供养了,是不是?赶快赞叹、写传记了。你看!达摩祖师一下子
就全部否认掉。这统统是外道,统统是外道!所以啊,我们心里面不要看到表面上,哎呀!这个人很精进,
拜佛拜整个晚上。乃至于说:这个人禅坐坐几个钟头。如果不见性,尽是外道,不懂得本性,统统外道。
27页(新版第34页第2行)
【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
注意听!「施为」就是举止行为。如果你能够了解这些行住坐卧,这些举动行为,一切的动作,而存在的
一颗灵觉,「灵」就是不可思议,「觉」就是觉性。意思就是你存在一颗不可思议的观照觉性的平等性,
【汝即诸佛心。】
这一颗就是佛的心。也就是说,在你的行住坐卧当中,任何时间、空间的交会点上,都可以降伏,使他契入
绝待的空性,平等的心,你就是佛。不需要打坐,不需要精进,不需要布施,不需要持戒,统统不需要。
简单讲就是能够放得下,那一念的无为,空性的思想就是觉性。所以我们为什么说,要随时保持回光返照,
灵灵觉觉的、清清净净的这一颗本性让它作用。
【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
要不然传什么法呢?
【若识此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
你看!不关文字的。所以成佛不关学问、不关文字的。所以诸位不要有自卑感说:哎呀!我书读得少!
没关系!没读书都没关系啦!放得下、看得开、透得过,你就是佛。一切业拘你不得。凡夫一个字不认识,
那也是佛。所以成佛是不关学问、不关文字相的东西。
【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
如果我们不认识这一颗不可思议的觉性,
【假使身破如微尘,】
加五个字:「勇猛精进而」身破如微尘。假使你勇猛精进,而身破如微尘,你拼命的磕头,撞得头破血流,
【觅佛终不得也。】
你怎么找佛,你也找不到啊。你怎么找都找不到!假使你勇猛精进,而身破如微尘,再怎么精进,觅佛终
不可得。你怎么找都找不到。
【佛者亦名法身,】
法身就是无相,你有相,你怎么能够入法身呢?
【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
这个无因果,这个「无」,诸位,要写两个字:「超越」的意思。就是因果束缚不了他,不能讲无因果。
无因果的话,是跟着上面那一句一气呵成。你要讲:无形相,无因果。那糟糕!这个无因果不是拨无因果的,
是超越的意思。
【无筋骨,】
就是没有这个身体,
【犹如虚空,取不得。不同质碍,不同外道。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此心不离四大色
身中,】
加四个字:四大色身,「若离此心」,这个「是」划X,改成「此」。
【若离此心,即无能运动。】
离开了这一颗心,你怎么运作呢?「是身」就是这个色身,是无知之物,
【是身无知,】
这个色身
【如草木瓦砾。】
为什么?
【身是无性,】
它是物质现象,
【因何运动。】
因为有心嘛!
【若自心动,乃至语言施为运动,见闻觉知,】
加四个字:皆是心动,然后把「皆是动心动用」划掉。「动是心动」全部划掉。划掉十个字。皆是动心动用,
动是心动,全部划掉。改成
【皆是心动,心动用动,】
这是大正藏里面的,皆是动心动用,改成「皆是心动」。动是心动改成「心动用动」。为什么呢?因为一切
动态就是它的作用,
【动即其用。】
那么
【动用外无心,】
你在施为的当下,没有另外一颗心,对不对?
【心外无动。】
离开了这个心,你怎么找这个动呢?是不是?找出这个动态的运作呢?因为有心,你才可以运作嘛!所以
心外也没有一个动作,就是这些行住坐卧。这个「动」就包括一切的造作。
【动不是心,心不是动。】
如果你讲这个动的话,它是有形相的,不是无形相的法身。心就是法身。心不是动,法身也不是你于外在
的行住坐卧当中。说有形相可以找得到的。但是
【动本无心,心本无动。】
你在一切的造作当中,这个「动」解释作:造作就更清楚了。一切的造作,它本来就是无心,为什么?
空性嘛!心本无动,我们的清净法身那里有动呢?是不是?没有动的啦!但是
【动不离心,心不离动。】
意思就是说,这些作用不能离开本体,本体当下不能离开这些作用,所有作用,都是本体的法身,所有的
法身,都可以展现在妙用现前。
【动无心离,心无动离,】
如果动没有了,心就跑掉了。心如果没有,动也就离开了。所以动是心的作用,而用就是心在动。
【动是心用,用是心动。】
在这八个字旁边写四个字:即动即用。即动即用,就是我们所讲的即心即佛。你所有的作用,统统就是在动。
统统是佛的妙用现前,
【动即心用,用即心动。】
也就是说,
【即动即用,不动不用,】
你不动,那就没有用。
【用体本空,】
无论是作用,无论是本体,它都是空性的。把这个句点划…
《达磨大师血脉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