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个「惩」也可
以解释作苦恼,或者是苦苦的造作,也可以解释成专注心意地来观照自心。所以「恒惩意看心」就是常常苦苦的用这个意去看
那个心,犯了无量的过失。
【犹未能了了清净,】
这当然不可能啦,能所不断,怎么能够清净呢?
【独照心源,】
有时候好像接近了,
【是名无记心也。】
无记就是相似心,只了解接近体性的空,但是不能妙用现前,一妙用现前,就破功了,没有用,妙用没办法现前。无记心,但
是没有见到本体,只是粗的烦恼稍微放下,那个内心里面比较细一点的,就没办法了!所以他不思善、不思恶,无记心就是接
近我们所说的外道的无想,他想要照这个心源,可是那是相似境,所以这无记心就是相似境,它不是真实境,因为能所不断。
【亦是漏心,犹不免生死大病,况复总不守真心者;】
那些观照的人弄错了,都是生死的大病,何况你还不守这个真心。
【是人沉没生死苦海,何日得出。可怜努力努力!经云:众生若情诚不内发者,】
「情诚」就是情意诚心,就是真为生死而发真诚之心。众生如果情诚,那么不从内心发者,意思就是我们很诚恳,但是不从内
心那一颗诚恳发出来的心,
【于三世纵值恒沙诸佛无所能为。】
意思就是,如果你不了解佛法就是心法,不能从心彻底的发一颗诚恳的心为生死,不是这一颗心,用这样的心来学佛,就算三
世诸佛、恒沙的诸佛显现在你的面前,佛无所能为,一点都拿你没有办法!简单讲,如果你不想改变自己,就算是恒沙佛现在
你的面前,也没有办法改变你。所以如果你不想改变自己,那谁都没有办法。师傅讲的是师傅的,不是你的。所以人家说:「
师傅!你讲的很好!」我好没有用啊,要一切众生好才有用啊。所以说佛无所能为。
【经云:众生识心自度佛不能度众生。】
这个注意听!你不要认为这四个字简单,众生「识心自度」,注意听,做一下笔记,「识心」就是识自本心,「自度」就是自
性自度。这个很重要,众生一定要先了解这一颗佛性的本心,然后用自性,来自己度自己,佛是不能度众生的,你就是修念佛
法门,也是一样的,你一颗诚恳的心,不与佛相应,他不接引你往生的啦。还是要发自你这一颗诚恳的心,你有心想要去,佛
才接引你,你不去,佛就是现前,你也不去。
【若佛能度众生者,过去诸佛恒沙无量,何故我等不成佛也?】
哇!这个讲得太好了!既然佛能够度众生,为什么那么多的佛,我们现在还在做众生呢?我们还是要自己度自己啊!
【只是情诚不自内发,是故沉没苦海。】
「只是」就是因为。只因为我们发一颗诚恳的心,但是不是发自内在,所以就沉没了苦海。
【努力努力!勤求本心,】
就是精进的探求这一颗本心,
【勿令妄漏。】
「妄」这个不是解释作虚妄的妄,这里是任意的意思。「漏」就是错过。你不要让它任意的错过,听到了见性法门,我们今天
更幸运,听到了净土法门,那更殊胜。
【过去不知,已过亦不及,】
意思就是,追悔已经来不及了,
【今身现在,有遇得闻妙法,分明相劝,】
赶快呀!过去没有学佛,那就不要管了,现在这个色身碰到了佛法,有遇得闻妙法,就是有缘遇到这个妙法,分明相劝,明明
白白的、清清楚楚的,赶快劝告你,
【决解此语,】
决定要体会这一句话,
【了知守心,是第一道。不肯发至诚心,求愿成佛,受无量自在快乐,乃始轰轰随俗贪求名利,】
「轰轰」就是吵闹,喧杂。随世俗「贪求名利」过一生,贪求名利有什么用?能断生死吗?没办法!
【当来堕大地狱中,受种种苦恼,将何所及。】
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奈何奈何!努力努力!但能着破衣飧粗食,】
只有我们有一个衣服穿,着破衣,遮遮这个色身,了解廉耻。「飧」就是煮熟的饭。着破衣,填饱肚子就可以了。在座诸位!
我们要有平等心,连大便都是平等,你不相信吗?这大便里面有很大的道理呢,无量的差别相,这是菜、这是饭,拉出来是
一条平等相,这不是平等是什么呢?连大便都使成佛之道啊!吃这个、吃那个,大便有没有说,拉出来分开,这是蚵仔面线,
这是猪脚,这是饭,没有的!大便就是平等,无量的差别相,出来就是平等相。这是我自己讲的,对不起哦!是比较粗一点,
但是用起来是满好用的。所以什么都吃啦,没什么关系啦,汤啊、羹啊,统统吃进去,排出来它也不会分别,它也没有分别
心。所以我们用大便,就知道平等。无量的差别相,经过消化,就会归到一实相,咚!平等。开悟了吧!所以说,好的食物
不要执着,坏的食物也不要执着,过得去就可以了,能够有体力上班、工作,也就可以了。
【了然守本真心,佯痴不解语,】
「佯」就是假装。佯痴不解语,哎呀!我什么都听不懂。假装有一点痴呆。所以比丘常带三分呆,呆呆的,看起来没什么反
应。我以前看过神经病的人,他在笑的时候,他都是这样,以后我笑都要这样笑,然后等一下还要流口水。那个精神病都是
这样子的,神经如果不太正常,那个嘴巴都闭不起来,他的笑就跟人家不一样。我们一般笑的时候都是这样子,对不对?含有
一点气力、眼神,神经病的笑就是这样,哈两声就停,断断续续的,以后如果你也这样笑,那就是神经不正常。
【最省气力,而能有功,】
很有功效。
【是大精进人也。世间迷人不解此理,于无明心中,多涉艰辛,】
「涉」就是经历,
【广修相善,】
「相善」就是事相上的善。拼命的去修善,这里也布施、那里也结缘,看起来是对,很不错啦!但是没有心地见性的法门,
【望得解脱,乃归生死。】
行善是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的。我们不是批评那些行善的佛门机构。你布施金钱,我告诉你:没有放下这个烦恼,是没有办法
的,善跟道是不一样的,道是解脱。修道是解脱,修善是生死法,我没有刻意的在讲哪一个人,不要误会啊!
【若了然不失正念,而度众生者,是有力菩萨。】
很清楚的保持正念,而去度众生,不迷惑,是有力菩萨。
【分明语汝等,守心第一,】
重复的告诉你,守住这个本心,这是最重要的。
【若不勤守者,甚痴人也。】
为什么要勤守?因为我们习气太重了,拼不过它。就像我们面对无始劫来的百万大军,百万个、千万个念头,我们一刚开始用
力,如果不勤加守护,那没办法,你打不过它。习气超过我们,烦恼超过我们。我不想生气,偏偏是越讲越大声。我不想恨他,
可是晚上一直睡不着,想起来就恨。就是愚痴相,没有办法!「甚痴人」,非常大愚痴的人。
【不肯现在一生忍苦,】
不肯现在稍微忍耐一点苦,
【欲得当来万劫受殃,听汝更不知何嘱?】
「听」就是任凭。「嘱」本来是交代的意思,这里是请求的意思。这一句话是古文。听汝更不知何嘱的意思就是任凭你怎么样
去向人家诉苦,你也没有办法请求别人来帮忙。不知何嘱,不知道哪里可以请求到帮助?你自己不好好修行,你万劫受殃,任
凭你去向谁诉苦,你向何处去请求帮助呢?就是这个意思。
【八风吹不动者,】
我们对这个世间要看得破,讥、毁、苦、乐,统统放下!
【真是珍宝山也。】
这是真正的宝山。所以哪一个人真的是最富有?我们懂得本心,懂得见性法门,这个就是最富有的人。
【若知果体者,】
如果你知道果上的理体,就是佛,佛性,如果你知道佛性,
【但对于万境起恒沙作用,】
因为它是从本性展露出来的,
【巧辩若流,】
象这个河流一样的滔滔不绝。
【应病与药,而能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者,真是出世丈夫。】
你了解这个不生不灭的清净的本体,那么从这个空性,绝待的空性,展现出来的恒沙的妙用,你巧辩若流,应病与药,应一切
众生,给一切众生治病,就是安心,若能自己妄念不生,我所心灭,没有任何的所求,真是出世丈夫。修行一定要注意九个字:
无所得、无所求、无所惧,你一定要好好的体会这九个字,无所得、无所求、无所惧,那么你就是佛了!
【如来在日,】
就是佛陀在世的时候,
【叹何可尽。】
他也会赞叹你这样修行。
【吾说此言者,至心劝汝,不生妄念,我所心灭,则是出世之士。】
好了,我们休息一下啦。
82页倒数第2行,(新版101页倒数第2行)
【问曰:云何是我所心灭?】
刚刚我们一直在谈这个我所心灭。
【答曰:为有小许胜他之心,】
古时候的人写文章,跟我们现在的语气不太一样,「为有」就是只要有。为什么要听师傅上课呢?因为用现代的语言,诸位比
较容易去体会。我们一般人只要有一点点小许胜他的心,
【自念我能如此者,】
我有能力做到这样。
【是我所心,】
就是求胜的心。你只要有斗争、求胜的心,底下这句要注意看了!
【涅槃中病故。】
涅槃中病就是不能进入涅槃。只要你起一点点地骄傲、狂妄、自负、胜负的心,认为我比别人强,这就不能进入不生不灭的涅
槃,就永远做凡夫了。
【涅槃经曰:譬如虚空,能容万物,而此虚空不自念言我能含容如是。此喻我所心灭。趣金刚三昧。】
什么是金刚三昧呢?就是能够通达一切法的三昧。如果你见性了,那当然就是金刚三昧了,哪一种三昧你没有通达?行住坐卧,
统统在三昧当中。为什么?无相嘛!因为它坚固,「金刚」就是它的坚固就像金刚。能够断、破一切烦恼。就像金刚能够摧破
一切他物,不为一切他物所破,故名金刚三昧。你如果有见性,那么自性本来就是定,心离一切相,那你想想看,哪里不定呢?
何处不是佛性呢?何处不成道呢?
【问曰:诸行人求真常寂者,】
诸多修行人,大部分的修行人,求真常寂者,一般人,
【只乐世间无常粗善,】
你叫他行世间的善,他要!
【不乐第一义谛真常妙善;】
我们一般只能得到世间的、无常的粗善,不能够得到第一义谛、真常的妙善。
【其理未…
《达磨大师血脉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