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达磨大师血脉论▪P73

  ..续本文上一页,凡圣统统要放下,

  无论是凡夫的见,无论是圣人的不见,统统要放下,统统不见。这个叫做真见。

  【解与不解,俱不解故。】

  「解」就是世俗之解,世间人所谓的解,不解就是悟道的人的那个不解,统统要放下,俱不解。为什么?平等

  不二嘛,不解就是平等不二嘛!

  【无见之见,乃名真见;】

  无见之见,注意听!从本体平等的绝待性空,展现的那个见,这是真正的佛见。也就是说,用一颗无所住的心,

  去造作一切世间的法,统统是真见。用一颗清净的本体,绝对空性的这个平等性,去造作一切的法,统统是

  佛见。

  【无解之解,乃名大解。】

  这个「大」划掉。乃名真解。

  【夫正见者:非直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

  把笔拿起来,非直,「直」就是同于只有的「只」。不是只有见到于世俗之见、生灭之见,也乃见到于出世间

  的不见。意思就是说,这个真正一个正见的人,不只是见到生灭的世俗之见,为什么?世俗之见,见到世俗之

  见当体即空,也见到于出世法的不见。因为出世法的不见,是不分别、不执着的不见。那么见跟不见是相对的,

  是不是?

  【真解者:非直解于解,】

  不是只有解于这个解,

  【亦乃解于无解。】

  解跟无解,这是对立的。

  【凡有所解,皆名不解;】

  凡有所解,意思就是说,凡有所悟,执着这个悟,那还是不悟,所以皆名不解。

  【无所解者,始名真解;】

  这个「正」划X,加真假的「真」。

  【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俱非实体之解。解跟不解并没有实体,意思就是空,解什么?如果你执着一个解,或者执着一个不解,统统不

  对,凡有所对立,统统不是正见。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

  什么叫不舍?不舍就是执着嘛!执着说:我很大、我有智慧。这是大愚痴的人。不舍智慧就是执着:我很有智

  慧。常常说:我很有智慧。名大愚痴的人。

  【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

  如果能够知道,以这个心,当下就是空。若解跟不解,统统是真的。意思就是用本性来彻底的处理这些相,那

  么解跟不解都是真的。简单讲就是悟道的人,无论解跟不解,见跟不见,都是真见。凡夫无论见、无论不见,

  统统是妄见。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自性平等空性的真功夫。他见,就执着,他不见,他以为是什么都无所见,

  是不是?他还是以凡夫的不见的观念,去支持他、去引导他。

  【以心为有,】

  有就是着相、执着。

  【解与不解俱是妄。】

  你看!讲得多好!诸位,这两句话就是对衬句。要注意!再听一遍,以心为空,底下,相对就是以心为有,以

  心为空就是见性得人。如果你知道这个当下的心就是空性,就是见性的人。不管你解跟不解,统统是真。问题

  是见性的问题,就是悟啊!如果以心为有解,如果认为:我很有功夫。就是着相而求,解跟不解,统统是妄。

  【若解时法逐人,】

  如果解的时候,法就跟着你走,就是拥有法。解就是悟,如果你悟到的时候,你随手拈来,这个法就跟着这个

  人走。这个「解」当作悟。如果你旁边加一个括弧,一个「悟」字,那更容易了解。如果一个开悟的人,一切

  法都跟着他。

  【若不解时】

  不开悟的时候,

  【人逐法。】

  拼命的追。

  【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

  如果这个法跟着我们走,那么一切的非法,悟到非法当下就是空,它就成为我们自性清净的法。再讲一遍,

  如果这个法能够跟随着我们,就是悟道的人,这个法跟着我们走。那么一切的非法,统统是自性展现的空性。

  也是法。如果一个人不悟道,他拼命的追这个法,

  【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

  加一个字:这个法就是「正」法。这个正法就变成非法。就离这个佛讲的法太远了。正法就成为非正法了。

  如果一个人,底下

  【若人逐于法,】

  一个人拼命的追求这个法,

  【则法皆妄;】

  我们本自具足有法,你追什么呢?

  【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

  如果这个法跟随着我们人,悟道的人,法就跟着我们,法就是真。所以听开悟的人讲话,他随手拈来都是真法。

  见性的人、大彻悟的人讲、祖师大德讲出来的,统统是真法。

  【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

  也不拿这个心去求法,

  【亦不将法求心,】

  为什么?法怎么能求于心呢?是不是啊?法待心悟嘛!法怎么可以求于心?

  【亦不将心求心,】

  也不将心求心,,就是将佛觅佛,是不是啊?

  【亦不将法求法。】

  那里求法?拥有法还求什么法呢?

  37页(新版第45页第7行)

  【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

  心跟法同时空。

  【心法两寂,】

  心就是于诸境上心不染,叫做无念。那么法就是外离一切相,名叫做无相。所以说:「心」就是无念,「法」

  就是无相。诸位要做一个笔记,心法两寂,这个要做一个笔记,第一个「心」字,于诸境上心不染,叫做无念。

  在一切境界上,心不染着就是无念。这个就是真的心。法就是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这个就是拥有法。执着

  法就失去法,执着心就失去心。无念的心就拥有心,离相的、无相的法,就拥有法。心法两寂,

  【故常为在定。】

  所以《坛经》里面讲: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看到这个境界,就起心动念、

  就乱了。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看到一切境界,心不动念,这是真正的定。不要刻意的修,不要刻意

  的去压抑,不需要!三十八分了,我看明天再谈,明天不行,明天休息。好了!我看我们下个礼拜再来。法是

  很重要的,心法是很重要的!好了,我们下个礼拜再来。明天共修,请大家不要缺席,好不好?明天共修,请

  大家不要缺席。

  37页

  (新版第45页)

  第一行倒数第三个字,(倒数第3行第5个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第37页,第一行倒数第三个字,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

  这个「众生心生」加两个字的话更清楚,众生的烦恼心一生起来,则佛法的「真理」就灭掉了。也就是说,如

  果你用烦恼的心,你就见不到佛法的真理。那么底下说,众生的心如果灭,意思就是众生的烦恼心如果灭了、

  没有了,则佛法的真理,它就会显现出来。

  【心生则真法灭,】

  这个「心生」是指妄心。我们妄心生出来的话,那么这个真法,就是空性法、实相的法就没有了。

  【心灭则真法生。】

  妄心如果灭掉了,也就是见缘起当体即空性,没有分别、执着,不颠倒,也能够克制、掌握自己的习气令尽,

  那么这个妄心就没有作用。妄心灭,那么这个真法就生出来。简单讲,就是迷跟悟而已,悟了,没有问题,迷

  了就什么事情都有。

  【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

  这个「相属」就是相连。为什么说: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呢?这是指站在空性的角度说,不是站在缘起的角度

  说。站在缘起的角度说,一切法都有互相关系。他在这里讲: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说在时间,过去不是现在,

  现在不是未来,因为当体即空。东边不是西边,西边也不是东边,这是站在相。但是如果说,东边也是西边,

  西边也是南边,南边也是北边,为什么?平等空性。所以不相属,南边不属于东边,东边不属于北边,在事相来

  讲,它因为有角度、立场的不同,所以它有相属的这个关系性。但是站在空性的角度,每一个时间跟空间,它当

  体即空,谁也不属于谁的,为什么?不相属,它就是平等法。不相属就是平等,我不属于你,你不属于我,大家

  都是空性的。没有说,这边的空属于那边的空,所以说: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不相属就是空性。你悟到空性

  的人,

  【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

  但是也不离一切法,所以说,知道心不属于一切法,就是说他不着,「不属」就是不着一切法。但是心其实跟法

  是一体的啦,心即是法,法就是一切心,一切心就是一切法,这是站在「有」的角度说。所以说:知心不属一

  切法。也就是说,这个心不会受到一切法的影响,那一切法当然就是外在的存在的东西,乃至于内在的这些意识

  形态,或者是观念、文字、语言等等,当然心不属于一切法,也就是迥脱根尘的意思,那当然就是空性了,所以

  【此人常在道场。】

  所以我们要找道场、找道场,你找哪里的道场?哪一个道场,是我们真正的道场?一颗无所住的心,就是真正的

  道场。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

  迷的时候当然会有罪,他会造作嘛!迷的时候,譬如说我们恨一个人,如果一个人势单力薄的话,他会想要拉拢

  其他的人,那其他的人如果内在里面,以前就是是非心很强的人,他看到人家来跟他讲这个这个......

  他发现对方很委屈,他不晓得,他在恨某一个人,所以在拉拢他,他变成只是人家仇视、斗争的一个工具而已。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要听是非,一个人要活得有智慧、有尊严,不要随随便便受到人家影响,也许他来跟我们讲,

  他好像很委屈,但是他讲得让你感动,你支持他,你也一样落入这个对立的,他来讲给我们听,我们又仇视另外

  一个人,你没有让对方讲话的余地,这并不客观。所以我们迷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落入对立,对立到后来就

  变成孤立,人家两个人在斗争,本来就不关我们的事情,而我们随便的听信片面之词,变成一种连锁,那连锁以

  后,我们变成一种好像是牺牲品了,所以说这个迷的时候,随时会起贪嗔痴,又没有理性去判断一件事情的正确

  性,那就很糟糕!所以说迷时有罪,解的时候他当然就无罪。这个「解」就是要悟,悟的人,一个真正大彻悟的

  人,他怎么会落入这个对立呢?一切是非到他的身上就停止了,不思善、不思恶的,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影响他,

  所以他就解脱了。你要过什么日子,就看你的心能不能契入空性的道理、平等的思想。

  【何以故?罪性空故。】

  这根本就没有所谓罪性,因为这个罪也是缘起的东西,罪性本空,是不是?只…

《达磨大师血脉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