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就是产生。你能产生自性清净的佛性出来,是没有这个道理。但是站在事相来讲的话,意思就是,
诸佛要降世人间,诸佛菩萨已经修行清净了,他才敢来,对不对?他心已经清净了。所以若使这个国土不净,秽
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简单讲:释迦牟尼佛也是清净心,才能示现成佛道,他虽然在娑婆世界,
可是他的国土是清净的嘛!
【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是;】
我们要认识清楚,师父啊!我为什么活得这么痛苦?你无明不除嘛,贪嗔痴不除嘛,所以你欲望太重了,当然会
很痛苦了!
【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是。】
那么清净觉悟的心是什么相?什么相都没有嘛。所以说:哎呀!我在学佛。你去哪里找佛?没有在心地上下功夫,
你哪里去找佛?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
为什么?清净心显现出来的作用。
【若能无其所言,】
「无」就是空、放下。如果说法者能够放下他所讲的法,或者说,我们言谈当中放下,不要执着他所说的这个语
言,
【而尽日言是道;】
就是整天所说的这个是道,统统是道,因为语言就是空,语言就是实相,所以而尽日言是道。他整天就是说,他
还是悟道。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诸佛世尊就是清净觉悟的心,那么一切语言无非佛法,为什么呢?如果你
在说一切的语言,统统放下那一份执着,你就算整日说话,整天都在道中。但是
【若能有其所言,】
「有」就是执着。如果你觉得:哎呀!我有最大的智慧了,我程度最好了,我比别人强得太多了!若能去执着,
「能」就是会去执着。你执着你所说的话,怎么样?就算当你停止的时候,你整天沉默,
【即终日默而非道。】
「默」就是不讲话,你就是整日不讲话,也不是一个有道的人。
【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
把笔拿起来,「不」的底下加:一定,「乘」的右边写一个:胜。是故如来,那么所以说如来,什么是佛呢?
什么是诸佛世尊呢?诸佛世尊开示我们,他怎么开示呢?言不乘默,「乘」就是殊胜的「胜」。你讲话的人,
并不一定胜过沉默的人,沉默的人,也并不一定胜过讲话的人。但看你那一念的功夫。
【言不离默;】
言是动态,默是静态,动态不离静态。
【悟此言默者,】
了解这个言语,就是文字相音声的刹那缘起相,当下就是静。悟就是如果你觉悟所有的言说,当下就是默,就
是静态,
【皆在三昧。】
就是在三昧当中。
【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
「知时」这两个字,要解释得恰到好处,那很难!但是依我们所了解的,要解释到比较恰到好处的意思,这个
「知时」就是见性,也就是透视人生宇宙的真理的时候,那个时候来讲话,所有的讲话都解脱。
【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
如果我们把它改成「见性」,那更直接了当。若见性而言,言也解脱,若不见性而默,默也是束缚。如果一个
人见性,他每天都一直在说话,所有的语言,他统统解脱。但是如果不见性:「知」就是见性。如果不见性,
就是你每天保持沉默,不说话,这个沉默,它也是束缚。为什么?无明嘛,绑得你死死的嘛!是起心动念的问
题,不是表面化的,外在形相的问题。
【是故言若离相,】
中间加:一切,如果你在讲话的时候,能离一切相,
【言亦名解脱;默若著相,】
说话亦名解脱。你沉默的时候,心中里面在打这个执着的妄想,也就是着相,
【默即是系缚。】
沉默也是执着。
【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本来未就文字。】
这个「本」划X,「来」保留着。这个「未」划X,就是「系缚自来就文字」。师父解释一下,文字不能就解脱,
意思就是,所以这个文字不会依附在这个解脱,但是如果心不着于文字相,这个系缚当然就会附着在这个文字
上。系缚自来就,这个「就」就是附着于,附着于文字。再讲一遍,文字不能就系缚,就是文字本身,它并没
有叫你去捆绑它,文字没有依附在束缚,那是念头的问题。如果你的念头执着于文字,那么这个系缚就来自于
附于文字上,看什么文字,执着于什么文字,看人家写一篇文章来骂一骂,他受不了了,发疯了。被口诛笔伐
就发疯了!
【法无高下,若见高下即非法也。】
法本来就是没有所谓的高跟下的。如果一个人见一切的高下,就不是平等法。不是平等法就不是佛法,那就非
法了。这跟下面讲到的「是法」,也就是正法,刚好颠倒。
【非法为筏,】
非法比喻成筏,「筏」就是竹筏,就是运载工具。
【是法为人筏者。】
那么是法,就是所谓的对非法来说的,这个是法就是所谓的人筏,人筏就是人驾着,人可以控制这个船,这个
竹筏。非法就像竹筏上面没有人,是法就是人可以控制这个竹筏。简单讲就是,他心中充满着法,法附着于人,
随这个开悟的人运用。所以若见高下,不平等,那就成了非法。非法就如同竹筏。那么是法,就像是人控制了
这一艘船。
【人乘其筏者,即得渡于非法,】
如果一个人心中,拥有一切的空性的思想,就算是非法,他也如如不动。就控制了这个筏,乘着这个筏,就得
渡于非法。
【则是法也。】
所以非法也是法。简单讲,就是悟跟不悟的问题。因此师父以前讲过,一个大悟、大彻大悟的人,你讲是也解
脱、讲非也解脱。讲这个也对、讲那个也对。何以故?他从自性展露出来,统统是无是无非的平等性,统统解
脱!但是一个没有悟道的人,你讲是,那也不解脱,你讲非也不解脱。讲善也不解脱,讲恶也不解脱。何以故?
不明了法。每一个是,执着于是,每一个非,执着于非。所以是非成于非法。悟跟不悟就是差这个。底下,
【若世俗言,】
就站在一个世间人的角度来说,
【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
就有男女贵贱。对于已修到大悟的人,根本就是空性,
【即无男女贵贱。】
就没有男女贵贱这个外在的相。所以在这个经典里面说,
【以是天女悟道,不变女形;】
天女悟道,也不必要改变这个女形嘛。悟不关外在的形相嘛!
【车匿解真,宁移贱称乎。】
这个「宁」字就是岂能。怎么会改变他的下贱的称呼呢?也不需要去改变他嘛!我简单讲一下,这个车匿是六群
比丘之一,他是净饭王的仆役,他本来是皇宫里面的一个佣人,就是我们讲的奴仆。那么这个悉达多太子,就是
释迦牟尼佛,初出家的时候,他是给太子驾马的人。因为太子的意志很坚定,不回去,因此就持这个太子所剃脱
的头发、宝冠和明珠回宫。佛成道以后,就随佛出家。但是这个车匿,这个人很糟糕,恶口,口无遮拦,恶口的
性不改。并且很傲慢,犯罪他也不忏悔。其他的比丘拿他没办法,大家都称他:恶口车匿,恶性车匿。因为六群
比丘很坏,坏到极点,大家都拿他没办法了,佛陀要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就请示佛陀:如何跟车匿等恶行的比丘
相处呢?释迦牟尼佛就说:当我灭度以后,他们如果不顺从威仪,不顺从我们的教诫,我们就设这个羯磨,命令
一切比丘都不要跟他讲话,也不要跟他往返,讨教任何的佛法。简单讲就是一个废人。譬如说你在这个僧团作羯
磨以后,那你麻烦大了!僧团内不会有人跟你讲话。这对世间人来说,是很严重的事。在世间人来讲,大家都不
跟他讲话,也不跟他讨论佛法,也不跟他讨论什么,对立就会变成孤立,就是这个道理。很容易的道理。你一个
人做人不能做得太绝,会断自己的后路。所以我们要留一条生路给人家走,就是等于留一条路给自己走,一样的
道理。所以说,佛入涅槃以后,弟子就依法治之,在僧团里面就开这个僧团的羯磨,从此以后,就不跟车匿讲话,
来的时候,大家不讲话,也不打交道,也不请他吃饭,什么事都不打招呼。这个车匿发现这样不对,这样下去,
他会死掉,因为没有朋友了。这个修养也不容易,没有朋友、没有兄弟、没有姐妹,统统没人理他,只剩自己孤
单单一个。做人要做到这样,也很不简单。一个人做到这样子,没有人理他,这个是多严重的事情!后来这个车
匿也很不得了,后来他就随阿难学道,再一次拜阿难为师,佛入涅槃以后,他就拜阿难为师,阿难就一直教导他,
后来他证得阿罗汉果。你看!佛在世时,那个证阿罗汉果,简直跟吃饭一样。我们现在一个恶性的人,你要改变
他,弄十年你都没办法,二十年你也没有办法,你要准备开他僧羯磨,他明天包裹就弄好了。今天僧团集合,明
天作僧羯磨,要给恶性比丘忏悔。师父就说了:把他请下来!师父!他已经走了!人都不见了,他不会给你作僧
羯磨,他包裹就弄好了。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成道、不能解脱?就是因为不听师父的劝告,也不听僧团的羯
磨,不听同参道友的劝告,执着自己的看法,然后坚持自己的无知,那你莫可奈何!底下,
【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
一相就是空,一相就是绝对。在旁边写个:绝对平等的意思。一相是什么?就是实相。都是因为绝对平等的。这
一相是指理哦,它不是指事相哦,皆由理,空性的理显现。
【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
冰融化了就是水,水凝固了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就是冰,温度不一样而已。
【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
凡言后面加两个字:「无佛」。一般人所说的离心无佛者,并不是说远离这颗心。意思就是说,这个心的作用没
有关系,
【但使不著心相。】
只要不执着于心相。心相就是意识形态,就是妄想。想相为尘,纳想为垢。不要想相,因为外在的相,都是缘起
的东西,不实在的东西。师父刚刚一开始就说:譬如你看到一个俊男,或者看到一个美女,看到一堆的金钱,或
者看到一堆的黄金,就起贪着习性,就着习性的想:黄金、黄金......到晚上做梦…
《达磨大师血脉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