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寿康宝鉴▪P7

  ..续本文上一页。王见之。骇曰。君相异矣。子星满容。讵非阴德所致乎。未几。徐庶妾。一再岁而育五子。

  ◎姚三韭。本姓卞。博学善诗文。馆于怀氏。有女常窥之。卞岸然不顾。一日晒履于庭。女作书纳其中。卞得之。即托故辞归。袁怡杏作诗钻之。有一点贞心坚匪石。春风桃李莫相猜之句。卞答书。力辩并无此事。怡杏缄其书而题曰。德至厚矣。子孙必昌。后其子诫。曾孙锡。皆成进士。

  ◎林增志。温州人。奉佛持戒。一日梦观天榜。见己名在第十。下书不杀不淫之报六字。戊辰果中第十名。

  ◎何澄。以医著名。同郡孙子。久病不愈。邀澄治之。其妻密语澄曰。良人病久。典卖殆尽。愿以我身酬药资。澄正色却曰。娘子胡为及此。但安心勿忧。当为疗治。慎勿以此污我。且自污也。其妻惭感而退。是夕梦一神。引至公署。主者曰。汝行医有功。且不放急难中乱人妇女。奉上帝勒。赐汝一官。钱五万。未几。东宫得疾。诏澄一服而愈。赐官钱。悉如梦。

  ◎扬州高尚书父。贩货京口。客寓中。时闻安息香扑鼻。一日忽见壁隙中。伸进一枝。公从隙窥之。见少女独坐。次日公访之主人。即其女也。间何不字人。答曰。择婿难耳。数日公访得一婿。谓主人曰。吾见高邻某郎甚佳。欲为作伐。何如。曰。吾意亦属之。但其家贫。公曰不妨。吾当借赀与之。即为说合。赠数十金以完其美。公归。梦神语曰。汝本无子。今赐汝一子。可命名铨。踰年果生一子。后登进士。仕至尚书。

  ◎松江诸生沈鸾。中年尚艰子嗣。家贫就馆垫。一夕归家遇雨。门已关。闻室中有处女声。询之。乃邻女也。以夫人寂处来作伴。沈遂嘱勿启门。冒雨去。宿道院。是夜。梦上帝以两色丝授之。觉时方子夜。见殿内光辉四映。五彩眩目。盖而散而月华也。嗣连举二子。长文系。次可绍。相继登第。

  ◎清德清蔡启传。初应乡荐。时尚无子。夫人私蓄三十金。为置一妾。妾至。垂泣不止。公间其故。曰夫以负营债至此。公乘夜往其夫家。语曰。吾为尔了此事。我今不可归。归则心迹不白。遂宿其家。候营卒来。详告以故。云汝缴券。我即付金。公乃命轿升妇还其夫。以三十金为赠。后夫人即生子。康熙庚戌。公及第。

  ◎明谢文正公迁。少馆昆陵某家。有女乘父母出。遂奔公。公谕之曰。女子末嫁而失身于人终身之玷也。将使父母夫族。皆无颜面。厉色拒之。女惭愧而退。明日即辞馆去。后中成化乙未状元。至相位。子丕。官侍郎。

  ◎费枢。蜀人也。会试至京。曰哺时。一妇人前诉曰。某贩绘人女。嫁后夫死。贫无以归。愿得相依。费曰。吾不欲犯非礼。当访汝父来迎。偏访得其父。语以女状。父泣谢。即取女回。是年费登第。官太守。

  ◎镇江靳翁。五十无子。训蒙于金坛。其邻女颇有姿色。夫人鬻钗钏买作妾。翁归。夫人置酒于房。告翁曰。吾老不能用育。此女颇良。或可延斩门之嗣。翁挽首面赤。夫人谓己在而公赧也。遂出而反局其户。公即踰聪而出。告夫人曰。汝意良厚。但此女幼时。吾常提抱之。恒愿其嫁而得所。吾老矣。又多病。不可以辱。遂反其女。次年夫人生丈禧公。十七发解。次年登第。后为贤宰相。

  ◎松江曹生。应试。寓中有妇来就。曹惊。趋往他寓借宿。行至中途。见灯火喝道。来入古庙中。击鼓升堂。曹伏庙前。闻殿上唱新科榜名。至第六。吏禀曰。某近有短行。上帝削去。应何人补。神曰。松江曹某。不淫寓妇。正气可嘉。即以补之。曹且惊且喜。果中第六。

  ◎明浙有指挥使。延师训子。师病。子取被为师发汗。误卷母鞋。堕师床状下。师徒皆不知。指挥见而疑之。入间。妻不服。遂乃遣婢。诡以妻命邀师。而已持刀伺其后。俟其门启。即杀之。师闻扣门。问何事。婢曰。主母相招。师怒叱其婢。不肯开门。指挥复强其妻亲往。师复固拒之。曰。某蒙东翁相延。岂以冥冥堕行哉。请速回。门终不启。指挥怒顿平。明日。师即辞馆。指挥谢曰。先生真君子也。始述其事谢罪。师是年登第。居显爵。

  ◎信州林茂先者。才学过人。既与乡荐。家极贫。闭门读书。邻巨富妇。厌其夫不学。私慕茂先才名。夜奔之。茂先呵之曰。男女有别。礼法不容。天地鬼神。罗列森布。何可以污我。妇惭而退。茂先次年登第。三子成进士。

  ◎清陕西袁公。以闯贼乱。父子失散。流寓江南。欲娶妾生子。适买一妇。至袁宅。背灯而哭。袁诘之。妇曰。无他故。止以家中贫饿。夫欲求死。故卖身以活之。妾念平日夫妇情笃。故不禁伤痛耳。公恻然。背坐达旦。除身价外。复赠百金。同妇送其夫。令之贸易。夫妇泣哭而去。后欲觅一闺女。送与袁公生子。久而未得。偶至扬州。遇人领一俊童欲卖。因私计我未得女子。先买此童伏事袁公。有何不可。遂买之。渡江送袁。袁谛视之。则其所失子也。报应其神如此。

  ◎明云间陆文定公树声。辛丑北上。时郡守王公华。梦见城隍庭下。众棵树声为善士。因召其外父李某。问其平日作何善事。对曰。他不及知。惟于邪色不苟而已。后中会元。其子彦章。己丑进士。

  ◎唐皋。少时读书灯下。有女调之。将纸窗掐破。公补讫题云。掐破纸窗容易补。损人阴骘最难修。后一僧过其门。见状元匾。左右悬二灯。书所题二语。异而问之。后果大魁天下。

  ◎明江阴张畏岩。梦至一高房。得试录一册。中多缺行。问傍人。曰此今科试录。问何多缺名。曰科第三年一考较。须积德无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系旧该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指后一行云。汝平生从无淫业。或当补此。宜自爱。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明宁波孙生。家贫训蒙。终岁不过数金。后失馆。身寄塘西张氏抄写。其家一婢。更余来奔。公峻拒之。婢与同斋西席得合而去。端午。西席解馆。疽发不愈。公代其任。后遇其叔于江口。叔曰。我因儿病。祷于城隍。夜梦城隍坐殿上。呼吏将饥籍所改者。唱名对册。十余人外。即唱侄名。我潜问吏。孙某缘何改去。吏曰。此人四十六岁。应出外饿死。因今年四月十八夜。拒某氏淫奔。延寿二纪。改入禄籍。我深为侄贺也。后负笈者日多。每岁修仪百余金。迄公四十六岁。正万历三十六年。米价涌贵。死者颇众。而公裕如。公后分析其子。家已巨富。年至古稀。无疾而终。

  ◎陶文僖公大临。年十七。美姿容。赴乡试。寓有邻女来奔。三至三却。遂徙他寓。寓主夜梦神语曰。明日有秀士来。乃鼎甲也。因其立志端方。能不为奔女乱。上帝特简。寓主以梦告陶。陶益自砥砺。后中榜眼。官至大宗伯。

  ◎时邦美之父。郑州牙将也。年六十无子。押纲至成都。妻令置妾而归。得一女甚美。时窥见其用白布总发。问之。泣曰。父本都下人。为州橡卒。扶衬至此。不能归。卖妾以办丧耳。邦美父恻然。携金助其母还其女。又为干理归计。及归。告妻以故。妻曰。济人危急。为德甚大。当更为君图之。未几妻孕。一夕梦紫金人端中坐堂。旦生邦美。中会元。官至吏部尚书。

  ◎明万历戊戌状元赵秉忠之父。作邑援。有袭荫指挥系冤狱。赵力出之。指挥感愧无报。请以女奉箕帚。赵摇手曰。此名家女。使不得。强之。又摇手曰。使不得。毕竟不从。后其子上公车。途有拊其舆者曰。便不得的中状元。如是者再。及第归。语父。父太息曰。此二十年前事。吾未尝告人。何神明之告尔也。

  ◎吕公宫。常于某氏馆中夜读。有邻室少孀。忽乘月而至。公峻拒之。次日复令侍婢。持双玉鱼来赠。公碎其玉。婢惭而退。后位至宫保。未尝语人。偶因课子及之。终不泄其姓氏。

  ◎宋黄靖国。为仪州判官。一夕被摄至冥。冥官曰。仪州有一美事。卿知之乎。命吏取簿示之。乃医士聂从志。某年月日。在华亭某宅行医。其妻某氏奔之。从志力拒。上帝勒从志延寿二纪。子孙两世登科。靖国既还。述与从志。从忘曰。此事并未尝与妻子言。不意已书阴籍。其后从志果寿考。子孙皆登科。

  ◎明茅鹿门。弱冠游学余姚。寓邑庙前钱家。有美婢。募茅丰姿。一夕。至书室呼猫。鹿门曰。汝何独自来呼猫。婢笑曰。我非呼小猫。乃喜大茅耳。鹿门正色曰。父命我远出读书。若非礼犯汝。他日何以见父。又何颜见若主。婢惭而退。后登嘉靖戊戌榜。官副使。寿九十。

  ◎杭州北新关吏顾某。奉差往江南。夜泊苏州河边。见一少妇投水。止而问之。则曰某夫因欠粮系狱。命在旦夕。不忍见夫先死。故自尽耳。顾解囊中五十金付之。妇谢而去。归。舟又经其地。向坐酒肆。适对门。即前妇之家也。妇告其夫。邀归置酒款之。夫谓妇曰。活命之恩。贫无以报。汝其伴宿以酬之。因留顾宿。夜半。妇就顾寝。顾毅然拒之。披衣逃归舟中。时杭城失火。延烧数十家。众见火光中有金甲神。手执红旗招展。围绕一宅。火至辄回。火止视之。乃顾某家也。咸以为阴德所致。

  ◎明罗文毅公伦。赴会试。舟次苏州。夜梦范文正公来访。曰。来年状元属子矣。伦谦退不敢当。范公曰。子某年某楼之事。诚动太清。以此报子耳。伦因忆昔年曾拒奔女于此楼。梦当不妄。及殿试。果第一。

  ◎明云间莫文通。素乐善。居郡城二里径。世为农家。一日持二十金。至乡买稻种。泊黄浦。有二人缚一少女。欲沈浦中。莫问之。对曰。此我主人女也。主人察其与人有私。故令投之急流耳。莫曰小女子何知。且非目击之事。或有不真者。幸为释之。请以二十金为酬。女得脱。叩首莫前。愿执箕帚。莫曰。我岂爱尔姿容哉。特怜尔芳年死于暧昧耳。今已昏黑。我舟小难容。汝登岸亟望有灯火处投入可耳。是夕归舍。梦神语曰。汝救人命。阴德深重。天报汝以贤子孙。后子胜。以明经始通仕籍。孙昊乡荐第二。昊子愚。亦举人。愚子如忠。亦乡荐第二。登嘉靖戊戌进士。仕至方伯。其女逃去。一文学收之。生六子。一子即与愚同年。何三畏曾作善人传。以纪其事。

  ◎杭学宰生柳某。因探亲遇雨。投宿荒园内。先有一少妇躲雨。生竟夕无异志。端坐檐外。…

《寿康宝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寿康宝鉴撷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