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观音法会3 七支供修法之顶礼支 供养支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再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七支供的修法。我们都是信佛人,都在学佛,都想成佛。成佛要具足两个条件,就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两个资粮圆满了,才能证得佛果。佛在经中也讲过,福德资粮为因,智慧资粮为缘,才能成就佛的圆满色身;智慧资粮为因,福德资粮为缘,才能成就佛的圆满法身。
佛一共有两个身,一个是法身,一个是色身。色身分报身和化身。要获得佛的三身,就要具足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这两个资粮要圆满、要具足的话,就要学修七支供。佛在经中讲过很多积累资粮的方法。但是,其中最最殊胜的法门就是七支供。所有积累资粮的修法都包含在七支供里。七支供是所有积累资粮法门中的精华。我们通过修七支供,才能圆满智慧和福德两个资粮。圆满了这两个资粮,才能证得佛果,才能证得佛的三身。
七支供共有七个。第一礼赞如来,第二供养诸佛,第三忏悔业障,第四随喜功德,第五请转*轮,第六请佛住世,第七普皆回向。七支供是积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最最殊胜的方法。我们每天都在修,都在念,早课、晚课,还有其他的修法里,都有七支供的修法。很多人虽然每天都在念,都在修,但不是很明白,也不是很如理如法,所以今天在这里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大家好好地听闻,好好地思惟。
礼赞就是顶礼和赞叹,顶礼有身顶礼、口顶礼、意顶礼。但主要是意礼拜,意顶礼是最最重要的,它是根。有这个根才能有口顶礼和身顶礼。什么是意顶礼呢?就是恭敬心和信心。
有一分恭敬就得一分利益。佛法是从恭敬心中学到、得到的。若是没有恭敬心就得不到佛法,也学不到佛法。恭敬心是信心,有信心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根。有信心、有恭敬心,然后才可以有口礼拜和身礼拜。若是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的话,我们天天念诵、天天唱颂上师三宝的功德经、赞叹文、赞叹歌,都是在表面上、形式上的,都是虚的、假的。这样顶礼,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有一定的罪过。因为这就等于欺骗了上师三宝,欺骗了父母众生。所以恭敬心和信心非常重要。
有恭敬心,有信心,才有意顶礼,有意顶礼才有口和身的顶礼。我以前也跟大家讲过,信心一共有三个: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还有胜解信心。清净信心是一种欢喜心,一种清净的欢喜心。什么叫清净的欢喜心呢?喜欢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的功德,而且完全是无漏的。无漏的就是没有烦恼,是清净的。
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己的相续。我们有没有欢喜心,是不是喜欢?如果喜欢,我们喜欢什么?是不是喜欢佛菩萨那些无漏的智慧、慈悲等功德?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有无漏、广大的智慧、有无伪、平等的慈悲心,能够引导众生,让众生走进佛门,让众生走向解脱,获得佛果。喜欢这些功德,这才是清净信心。我们现在生起的这个信心是不是清净信心?这个喜欢的心是不是清净的?这些非常重要啊。我发现很多人都不是这样的。佛神通广大,救苦救难,能保平安。他们为了平安,因为佛有广大神通,想得到佛的保佑,而对佛生起信心!这统统都是贪心,这都不是清净信心。
因为某个上师、善知识有实力,有财力,把寺院建得非常壮观,寺院的条件非常优越,因为喜欢这个寺院,喜欢这个上师,而生起贪心,贪物、贪财,这不是清净信心。有的人也不懂,也不知道别的,也没考虑别的,就因为某个师父、上师有很大的名气、声誉,然后就开始喜欢他,相信他,开始跟他学。贪名气,贪声誉也是贪心。因为某个师父、上师长得特别帅,特别好看,相貌庄严,然后开始喜欢他,跟他学。这是贪色,也是贪心。我说得很明白,这些统统都是贪心,都不是清净信心。
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些呢?我想让大家明白,这都不是信心。不是清净的欢喜心,不是清净信心,不是清净的喜欢。那什么是清净信心?就像刚才说的,他有无伪的慈悲心,能平等地对待众生!他有广大的,无漏的智慧,能引导众生,感化众生,他不为自己只为众生,能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他有这么多真实、无漏的、超凡的功德,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你喜欢这些功德,然后喜欢具足这些功德的人。不管他是富还是穷,长得帅还是难看,有钱还是没钱,有名气还是没名气,你都喜欢,就想跟他学,跟他修。这叫清净信心。一定要分清楚啊!
现在很多人都是,什么也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正知正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为众生、饶益众生的慈悲心和行为。看到道场建得非常壮观,条件非常好,里里外外特别舒服,然后就喜欢这个道场,喜欢这个人,喜欢这个师父或者上师了。这样的情况非常多。看见这个师父或上师长得特别帅,尤其是现在那些小活佛都长得帅,然后就开始喜欢,想跟随他,想跟他学。也有这样的情况。(现在有很多假活佛,现在藏地认定活佛这个事情搞得非常乱。)这都是贪心,不是真正的信心。清净信心,清净的欢喜心,对这些功德、对这个人生起欢喜心,不能有染污,这是清净信心。
刚才只是生起欢喜心,只想跟他学。这叫清净信心,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欲乐信心。是想学到,想得到那些无漏的、超凡的功德,这叫欲乐信心。有这个欲望,希望自己能够在相续中也具有这些功德。跟上师相应么,希望自己也能够变成具德的上师、善知识那样,有慈悲、有智慧,能利益众生的人。自己没有烦恼痛苦,还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痛苦。这叫欲乐信心。第一个清净信心,第二个欲乐信心,这两个是相连着的。如果说第一个信心是因为他有势力、有财力或者是他有什么别的优势,这都是贪心,那欲乐信心怎么能生起啊?
信心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如果你喜欢那些无伪、平等的慈悲心等功德,你希望得到这些,这是一种动力、动机。有动力才有行动,有动机才有行动,有行动才有成就。这就是欲乐信心。
胜解信心是坚定不移的信念。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能引导你走向解脱,走向佛果,走向圆满。佛法能救度你,能改变你,你对这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对佛讲的因果、轮回、无常、空性的这些道理,能够深信不怀疑。你能够时刻保持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不退转,这叫胜解信心。
我们看看在自己的相续中有没有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这三种信心。若是有,就有信心。若是没有,就是没有信心。有是有,但不是很坚定。有是有,但不是不移,是半信半疑,是三心二意,那就不行了。
有坚定不移的信心才有成就。前几天我们讲的观音心咒的功德,多么不可思议!昨天我们讲的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如理如法地修持了观音心咒,这些功德就都有了。有受持八关斋戒的这个机缘,能受持八关斋戒,相续中持有这八条戒律,这些功德就都有了。但是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就不能成就,有怀疑就不能成就。
怀疑、疑惑是最大的障碍。佛在经中讲过,莲花生大士也曾经无数次地讲过,没有信心就没有加持,有疑惑就不能成就。若是没有丝毫的怀疑,那你就成了,就什么都好了,就什么都有了。但是有具足的信心很难。大部分的人都是这种状态,也不是不相信,但也不是很相信。我们经常讲,佛菩萨无处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哪里都有。无所不知,什么都知道。无所不能,什么都能解决。这三个道理你明白了吗?佛讲的是真相,是真理,你深信了吗?还是没有弄明白。不明理是不会有深信的。没有深信是不会有成就的。
就是不明理,没有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不能生起定解,不能生起不移的、不动的、不退转的信心,然后老害怕。有些人说,我对上师有信心,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实际上就是对上师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实际上就是对佛没有信心。因为佛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啊。你还用怀疑,还用担心,还用害怕吗?还是信心不足。
信心不是迷信是明信,是明白以后才生起的信心,不是迷惑中生起的信心。我们经常讲,明白道理以后生起的信心,才是真正的信心。你不明白道理就信,不是瞎信么!瞎信叫迷信。谁都会反对迷信。国家也反对迷信,佛家也反对迷信。信佛不是迷信,要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信心。
有信心,有恭敬心,能忆念上师三宝这些无漏的功德,这叫意礼拜、意顶礼。这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这是根。也可以说是发心、动机。有这个发心,有这个动机,才有身口意的恭敬。没有意恭敬,心里不恭敬,没有恭敬心,怎么有身、口的恭敬呢?礼拜、赞诵,这都是代表心里的恭敬与信心。你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那不都是假的吗?
现在,我们经常念诵一些佛菩萨的功德经,赞叹文,经常做礼拜,大礼拜,小礼拜,磕大头,磕小头。这都是形式上、表面上的的东西。若是没有信心,没有恭敬心,没有发心和动机的话,做这些都是假的!这是最重要的。首先你要观察自己的相续,首先看看自己有没有信心,有没有恭敬心。若是没有信心,没有恭敬心,先培养这些。多念诵诸佛菩萨的功德经、赞叹文、祈祷文,里面专门讲、赞叹的是佛、菩萨、上师、善知识们的功德。这叫口礼拜。
我们磕大头,磕小头都是身礼拜。磕小头是五体投地,磕大头是全身着地。磕小头必须要五体着地。有的人磕头额头不肯着地,觉得地下脏。有的人是不明白,有的人明白但是头也不肯着地,那就不行了。磕大头是全身着地,包括额头都要着地。磕头时心里还要观想,尽虚空遍法界,有无数无量的诸佛菩萨。每一位诸佛菩萨面前都有一个自己,自己的周围也站满了家亲眷属,冤亲债主等所有这些众生,和自己同时礼拜。这就是身礼拜。大礼拜、小礼拜都可以。
有的人总说,我也想磕头,但…
《2009年观音法会3 七支供修法之顶礼支 供养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