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09年觀音法會3 七支供修法之頂禮支 供養支

  2009年觀音法會3 七支供修法之頂禮支 供養支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再給大家簡單地講一下七支供的修法。我們都是信佛人,都在學佛,都想成佛。成佛要具足兩個條件,就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這兩個資糧圓滿了,才能證得佛果。佛在經中也講過,福德資糧爲因,智慧資糧爲緣,才能成就佛的圓滿色身;智慧資糧爲因,福德資糧爲緣,才能成就佛的圓滿法身。

  佛一共有兩個身,一個是法身,一個是色身。色身分報身和化身。要獲得佛的叁身,就要具足智慧資糧和福德資糧。這兩個資糧要圓滿、要具足的話,就要學修七支供。佛在經中講過很多積累資糧的方法。但是,其中最最殊勝的法門就是七支供。所有積累資糧的修法都包含在七支供裏。七支供是所有積累資糧法門中的精華。我們通過修七支供,才能圓滿智慧和福德兩個資糧。圓滿了這兩個資糧,才能證得佛果,才能證得佛的叁身。

  七支供共有七個。第一禮贊如來,第二供養諸佛,第叁忏悔業障,第四隨喜功德,第五請轉*輪,第六請佛住世,第七普皆回向。七支供是積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最最殊勝的方法。我們每天都在修,都在念,早課、晚課,還有其他的修法裏,都有七支供的修法。很多人雖然每天都在念,都在修,但不是很明白,也不是很如理如法,所以今天在這裏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大家好好地聽聞,好好地思惟。

  禮贊就是頂禮和贊歎,頂禮有身頂禮、口頂禮、意頂禮。但主要是意禮拜,意頂禮是最最重要的,它是根。有這個根才能有口頂禮和身頂禮。什麼是意頂禮呢?就是恭敬心和信心。

  有一分恭敬就得一分利益。佛法是從恭敬心中學到、得到的。若是沒有恭敬心就得不到佛法,也學不到佛法。恭敬心是信心,有信心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根。有信心、有恭敬心,然後才可以有口禮拜和身禮拜。若是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的話,我們天天念誦、天天唱頌上師叁寶的功德經、贊歎文、贊歎歌,都是在表面上、形式上的,都是虛的、假的。這樣頂禮,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一定的罪過。因爲這就等于欺騙了上師叁寶,欺騙了父母衆生。所以恭敬心和信心非常重要。

  有恭敬心,有信心,才有意頂禮,有意頂禮才有口和身的頂禮。我以前也跟大家講過,信心一共有叁個:清淨信心,欲樂信心還有勝解信心。清淨信心是一種歡喜心,一種清淨的歡喜心。什麼叫清淨的歡喜心呢?喜歡諸佛菩薩、上師、善知識的功德,而且完全是無漏的。無漏的就是沒有煩惱,是清淨的。

  首先我們要仔細觀察自己的相續。我們有沒有歡喜心,是不是喜歡?如果喜歡,我們喜歡什麼?是不是喜歡佛菩薩那些無漏的智慧、慈悲等功德?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有無漏、廣大的智慧、有無僞、平等的慈悲心,能夠引導衆生,讓衆生走進佛門,讓衆生走向解脫,獲得佛果。喜歡這些功德,這才是清淨信心。我們現在生起的這個信心是不是清淨信心?這個喜歡的心是不是清淨的?這些非常重要啊。我發現很多人都不是這樣的。佛神通廣大,救苦救難,能保平安。他們爲了平安,因爲佛有廣大神通,想得到佛的保佑,而對佛生起信心!這統統都是貪心,這都不是清淨信心。

  因爲某個上師、善知識有實力,有財力,把寺院建得非常壯觀,寺院的條件非常優越,因爲喜歡這個寺院,喜歡這個上師,而生起貪心,貪物、貪財,這不是清淨信心。有的人也不懂,也不知道別的,也沒考慮別的,就因爲某個師父、上師有很大的名氣、聲譽,然後就開始喜歡他,相信他,開始跟他學。貪名氣,貪聲譽也是貪心。因爲某個師父、上師長得特別帥,特別好看,相貌莊嚴,然後開始喜歡他,跟他學。這是貪色,也是貪心。我說得很明白,這些統統都是貪心,都不是清淨信心。

  今天爲什麼要講這些呢?我想讓大家明白,這都不是信心。不是清淨的歡喜心,不是清淨信心,不是清淨的喜歡。那什麼是清淨信心?就像剛才說的,他有無僞的慈悲心,能平等地對待衆生!他有廣大的,無漏的智慧,能引導衆生,感化衆生,他不爲自己只爲衆生,能引導衆生走向解脫。他有這麼多真實、無漏的、超凡的功德,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你喜歡這些功德,然後喜歡具足這些功德的人。不管他是富還是窮,長得帥還是難看,有錢還是沒錢,有名氣還是沒名氣,你都喜歡,就想跟他學,跟他修。這叫清淨信心。一定要分清楚啊!

  現在很多人都是,什麼也不了解,也不知道他有沒有正知正見,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爲衆生、饒益衆生的慈悲心和行爲。看到道場建得非常壯觀,條件非常好,裏裏外外特別舒服,然後就喜歡這個道場,喜歡這個人,喜歡這個師父或者上師了。這樣的情況非常多。看見這個師父或上師長得特別帥,尤其是現在那些小活佛都長得帥,然後就開始喜歡,想跟隨他,想跟他學。也有這樣的情況。(現在有很多假活佛,現在藏地認定活佛這個事情搞得非常亂。)這都是貪心,不是真正的信心。清淨信心,清淨的歡喜心,對這些功德、對這個人生起歡喜心,不能有染汙,這是清淨信心。

  剛才只是生起歡喜心,只想跟他學。這叫清淨信心,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欲樂信心。是想學到,想得到那些無漏的、超凡的功德,這叫欲樂信心。有這個欲望,希望自己能夠在相續中也具有這些功德。跟上師相應麼,希望自己也能夠變成具德的上師、善知識那樣,有慈悲、有智慧,能利益衆生的人。自己沒有煩惱痛苦,還能幫助衆生解脫煩惱痛苦。這叫欲樂信心。第一個清淨信心,第二個欲樂信心,這兩個是相連著的。如果說第一個信心是因爲他有勢力、有財力或者是他有什麼別的優勢,這都是貪心,那欲樂信心怎麼能生起啊?

  信心是一切功德的來源。信心是一切成就的根本。如果你喜歡那些無僞、平等的慈悲心等功德,你希望得到這些,這是一種動力、動機。有動力才有行動,有動機才有行動,有行動才有成就。這就是欲樂信心。

  勝解信心是堅定不移的信念。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能引導你走向解脫,走向佛果,走向圓滿。佛法能救度你,能改變你,你對這些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對佛講的因果、輪回、無常、空性的這些道理,能夠深信不懷疑。你能夠時刻保持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念不退轉,這叫勝解信心。

  我們看看在自己的相續中有沒有清淨信心,欲樂信心,勝解信心這叁種信心。若是有,就有信心。若是沒有,就是沒有信心。有是有,但不是很堅定。有是有,但不是不移,是半信半疑,是叁心二意,那就不行了。

  有堅定不移的信心才有成就。前幾天我們講的觀音心咒的功德,多麼不可思議!昨天我們講的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我們如理如法地修持了觀音心咒,這些功德就都有了。有受持八關齋戒的這個機緣,能受持八關齋戒,相續中持有這八條戒律,這些功德就都有了。但是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就不能成就,有懷疑就不能成就。

  懷疑、疑惑是最大的障礙。佛在經中講過,蓮花生大士也曾經無數次地講過,沒有信心就沒有加持,有疑惑就不能成就。若是沒有絲毫的懷疑,那你就成了,就什麼都好了,就什麼都有了。但是有具足的信心很難。大部分的人都是這種狀態,也不是不相信,但也不是很相信。我們經常講,佛菩薩無處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哪裏都有。無所不知,什麼都知道。無所不能,什麼都能解決。這叁個道理你明白了嗎?佛講的是真相,是真理,你深信了嗎?還是沒有弄明白。不明理是不會有深信的。沒有深信是不會有成就的。

  就是不明理,沒有明白這些道理,所以不能生起定解,不能生起不移的、不動的、不退轉的信心,然後老害怕。有些人說,我對上師有信心,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實際上就是對上師沒有信心。對自己沒有信心,實際上就是對佛沒有信心。因爲佛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啊。你還用懷疑,還用擔心,還用害怕嗎?還是信心不足。

  信心不是迷信是明信,是明白以後才生起的信心,不是迷惑中生起的信心。我們經常講,明白道理以後生起的信心,才是真正的信心。你不明白道理就信,不是瞎信麼!瞎信叫迷信。誰都會反對迷信。國家也反對迷信,佛家也反對迷信。信佛不是迷信,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就是信心。

  有信心,有恭敬心,能憶念上師叁寶這些無漏的功德,這叫意禮拜、意頂禮。這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這是根。也可以說是發心、動機。有這個發心,有這個動機,才有身口意的恭敬。沒有意恭敬,心裏不恭敬,沒有恭敬心,怎麼有身、口的恭敬呢?禮拜、贊誦,這都是代表心裏的恭敬與信心。你沒有恭敬心,沒有信心,那不都是假的嗎?

  現在,我們經常念誦一些佛菩薩的功德經,贊歎文,經常做禮拜,大禮拜,小禮拜,磕大頭,磕小頭。這都是形式上、表面上的的東西。若是沒有信心,沒有恭敬心,沒有發心和動機的話,做這些都是假的!這是最重要的。首先你要觀察自己的相續,首先看看自己有沒有信心,有沒有恭敬心。若是沒有信心,沒有恭敬心,先培養這些。多念誦諸佛菩薩的功德經、贊歎文、祈禱文,裏面專門講、贊歎的是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的功德。這叫口禮拜。

  我們磕大頭,磕小頭都是身禮拜。磕小頭是五體投地,磕大頭是全身著地。磕小頭必須要五體著地。有的人磕頭額頭不肯著地,覺得地下髒。有的人是不明白,有的人明白但是頭也不肯著地,那就不行了。磕大頭是全身著地,包括額頭都要著地。磕頭時心裏還要觀想,盡虛空遍法界,有無數無量的諸佛菩薩。每一位諸佛菩薩面前都有一個自己,自己的周圍也站滿了家親眷屬,冤親債主等所有這些衆生,和自己同時禮拜。這就是身禮拜。大禮拜、小禮拜都可以。

  有的人總說,我也想磕頭,但…

《2009年觀音法會3 七支供修法之頂禮支 供養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