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 序
此《事师五十颂释》是藏地雪域格鲁派的一代宗师、文殊菩萨化身的宗喀巴大师所造,其中对依止上师的方法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凡是入佛门的人首先就是要寻访一位名师,这说明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到上师对于修学菩提正道的佛教徒来说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能被一位尽善尽美的上师摄受,速得成就是修行人无不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心愿。
藏传佛教的各宗各派均十分重视依止上师,按照格鲁派的传统,一般来说,上师在传法灌顶之前要传讲《事师五十颂》使弟子了解师徒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免有后顾之忧。宁玛派及其余宗派也将依止上师放在首要位置。
依止上师不只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宗风,对于汉传佛教的学人同样重要。诸多佛经续中口径一致地强调:依止上师是成就的根本。如经中云:“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一积资净罪障,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弥勒请问经》中亦云:“弥勒,当知诸声闻、缘觉、无上佛陀之解脱及彻见诸法之智慧皆来自于依止善知识;弥勒,当知众生之一切利乐皆源于自之善根,自之善根亦来自善知识。”所以,在依止上师这一点上,无有显密、宗派的差别。
在邪师恶师遍满大地的当今时代,许多人冒充善知识、上师来欺骗、坑害众生。以致于令那些头脑简单、是非不辨的佛教徒上当受骗。真正详细观察上师、如理如法依止上师的人实在少得可怜。由此可见,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此《事师五十颂释》大有必要。此部论典虽然在海内外有许多译本,但是有的词意过古,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与藏文原义略有出入。故而我今依据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宗喀巴大师文集》中的版本将此论翻译成汉文。
对于总的佛弟子,尤其是密宗的修行者,首先观察上师,得法以后应当依照此论中如说的方式,以一颗虔诚清净的信心如理如法恭敬依止,以求上师的无上意传加持融入相续,最终获得虹身成就。
事师五十颂
巴布拉尊者 造
索达吉堪布 译
成就具德金刚萨埵因,上师莲足之下敬顶礼。
诸多无垢续中所宣说,略而言之此当敬谛听。
得受殊胜之灌顶,金刚上师之面前,
十方世界中所住,如来三时敬顶礼。
以大信心三时中,手捧具花束曼茶,
合掌供养于上师,恭敬稽首礼其足。
在家抑或新僧侣,为断世间人诽谤,
陈设佛经等之前,持禁戒者意礼师。
供养座垫身起立,帮助上师作事等,
具禁戒者皆当行,不作顶礼断劣事。
上师以及诸弟子,相同失毁誓言因,
是故勇士先观察,上师弟子之关系。
具慧弟子切莫依,无有悲心憎恨害,
骄傲贪执爱炫耀,不护根门之上师。
稳重平和具智慧,安忍正直无谄诳,
了知密咒续部事,具仁慈心通论典,
了达十种真如义,擅长绘画坛城事,
精通传讲密宗法,极具敬信根调柔。
身为弟子若故意,轻蔑如是之上师,
则已轻侮一切佛,故彼恒时受痛苦。
诽谤上师之弟子,患传染病危害病,
中邪瘟疫染诸毒,大愚之人依此死。
遭受恶王及毒蛇,水火空行与盗贼,
妖魔鬼怪众所杀,堕入无间之地狱。
何时何地永切莫,扰乱金刚上师心,
设若愚者如此作,定于地狱受炖苦。
佛经真实而宣说,诽谤上师之众生,
长久住于无间狱,此等恐怖地狱中。
是故一切精勤者,永远亦莫恶言谤,
智慧高超不炫耀,贤德金刚阿阇黎。
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奉献上师尊,
依此今后不遭受,瘟疫病等诸损害。
于自誓言阿阇黎,难施儿子与妻子,
自之生命亦恒献,何况不定之受用?
无数俱胝劫之中,亦难证得佛陀果,
于诸具足精进者,上师即生亦赐予。
恒时护己之誓言,恒时供养诸善逝,
恒时亦供上师尊,上师等同一切佛。
欲求无尽果位者,自之稍许悦意物,
至极珍爱物品间,悉皆供养上师尊,
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
供养上师乃福田,积累资粮成佛果。
具有慈悲慷慨施,戒忍功德之弟子,
上师与佛金刚持,切莫观为异体也。
畏惧如毁佛塔罪,师影尚且不应跨,
鞋子座垫乘骑等,不能跨越何须言?
大智慧者以喜心,听从上师之言教,
合理之事若无力,禀师无能为力也。
由依上师而获得,悉地善趣及安乐,
是故一切精勤者,切莫违背师言教。
上师财物护如命,师爱之人亦如师,
师之眷属如亲友,专心致志恒思维。
坐于高垫与先行,头上带有围巾等,
双足放于座垫上,双手叉腰皆莫为。
上师如若已起身,切莫躺卧与端坐,
恒时圆满而精通,此等承侍上师事。
随意口吐唾液等,座垫之上伸双脚,
轻拍缓捶与辩论,上师之前皆莫为。
搓手唱歌与跳舞,弹奏乐器亦莫为。
谈论诸多闲杂语,师闻附近切莫为。
应当恭敬垫上起,以恭敬心而端坐。
夜晚过河恐怖途,得许可后当前行。
上师能见之眼前,具智慧者身扭转,
倚靠柱子不应为,亦莫抻拉手指节。
洗足以及沐浴身,擦拭以及搓揉等,
首先顶礼再为之,最后亦可随意行。
倘若称呼上师名,师名之后加尊者,
为令他人恭敬之,言说尊称之敬语。
请求上师予吩咐,口中当说谨遵命,
双手合十不散乱,洗耳恭听师吩咐。
发笑以及咳嗽等,应当用手捂住口,
事情成办圆满后,当以柔语作陈述。
上师之前调柔住,衣等仪表当整洁,
双膝跪地手合掌,欲闻法等祈三遍。
承侍一切行为中,当无贡高我慢心,
知惭畏惧护根门,当以新媳姿态住。
娇媚姿态等诸行,上师之前当断除,
其余类似之事宜,自己观察当舍弃。
开光灌顶与火施,摄受弟子传佛法,
上师若在彼境内,未经开许前莫为。
作开光等所得物,悉皆供养上师尊,
上师接受供品后,其余随意自享用。
不摄上师之弟子,于上师前当禁止,
自之弟子承侍己,起立顶礼等行为。
供养上师任何物,以及上师赐何物,
具有智慧之弟子,应当顶礼双手接。
不忘正知与正念,自之行为谨慎者,
道友行为越轨时,当以喜心互制止。
病人对于事上师,虽未顶礼求开许,
已做一切遮止行,具善心者无罪过。
于此多言何必要,能令师喜皆当为,
师不喜事悉断除,于此应当尽力行。
所谓悉地随师生,此乃金刚持亲言,
了知此后诸行为,竭尽全力令师喜。
意乐清净之弟子,已于三宝前皈依,
此部事师五十颂,应当施彼读诵也。
传授欲学密咒等,令彼堪为妙法器,
后当读诵与受持,密宗十四根本戒。
为利随学师弟子,造此无垢之论典,
以我所积诸善根,祈愿众生速成佛。
大智者巴布拉上师所造的此事师五十颂,印度堪布班玛嘎绕瓦玛与雅钦大译师比丘仁钦桑波将其从梵文译为藏文,并对词义作了详细校正。
事师五十颂释
那莫革热玛则恭卡雅(顶礼上师文殊师利)
虽成诸佛之父然现菩萨童子身,
虽以爱语安慰有情然令魔众畏,
虽恒住于无上果位然作众生仆,
祈愿文殊菩萨以奇事业恒庇护。
如理依止容易恩赐予,一切圆满功德唯一门,
依师方法事师五十颂,我当尽心尽力而宣说。
如诸续之王《大幻化网第一品》中云:“最初希求成就者,依止上师而获得,倘若无有上师尊,无法获得诸悉地,故当宣说师法相。”因为一切共同、殊胜悉地的根本即是由如理如法依止殊胜善知识得来,故而以五十首偈颂宣说依止上师方法的《事师五十颂》。
本论分三:一、初义;二、论义;三、末义。
甲一(初义)分二:一、顶礼;二、立宗。
乙一、顶礼:
成就具德金刚萨埵因,上师莲足之下敬顶礼。
对何者顶礼呢?于上师的莲足下顶礼膜拜,这里的莲足是指下身,通过如此礼拜来表达极为恭敬之意。如何进行顶礼呢?依照经典中所说以三门恭敬如理的方式稽首顶礼上师。为什么要礼拜上师呢?《喜金刚第一回第七品》中云:“西日无二之智慧。”也就是说,上师是成就具无二智慧的金刚萨埵果位的根本因。关于金刚萨埵,如《宣说金刚顶十六勇士续》中云:“何为金刚萨埵尊,殊胜菩提之智慧,彼者必定称金刚,智慧金刚所产生,彼称金刚萨埵也。”与三菩提真如无二无别的法身智慧即是金刚,由法身中出现的色身是萨埵,金刚萨埵 也就是表示三身之义。
乙二、立宗:
诸多无垢续中所宣说,略而言之此当敬谛听。
忠诚劝告诸位听闻者对于这里所讲述的依止上师的方式,不仅仅是口头上,而是表里如一,以极大的恭敬心来谛听。
接下来断除他人认为此论是以自己分别念臆造的疑虑。
若有人想:如果此中所讲的依止上师的方法是以您个人的分别念所造的话,那有什么可信度呢?您怎么知道应该这样依止上师呢?实际上,此《事师五十颂释》只不过是摄集许多无垢续部中所说的内容在此宣讲而已,因此理应诚信不疑。是哪些续部中说的在以下行文中有说明。
如果又有人想:既然如此,那从这些续部中了知就可以,您造论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其实不然,虽说彼等续中有这方面的内容,可是,在续部中极为详细、上下不一、零散存在等,因而在这里归纳汇编而宣说,并非无有意义。这完全是为了遣除某些人认为此《事师五十颂释》与诸续部重复而无必要造此论的疑虑。
甲二(论义)分三:一、依师之方式;二、依止之时间;三、如何堪为法器。
乙一(依师之方式)分三:一、总说依止之方式;二、特殊依止之方式;三、依止方式之摄义。
丙一(总说依止之方式)分二:一、略说依师之方式;二、广说依师之方式。
丁一(略说依师之方式)分三:一、恭敬上师之合理性;二、做到恭敬之方式;三、观察恭敬对境与所依。…
《事师五十颂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