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三十一卷▪P2

  ..续本文上一页行为,我们从早到晚接触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那就是五十三参,华严把它归纳成五十三类。你不要以为善财童子很幸运遇到这么多善知识,我没有遇到,其实善知识一天到晚围绕著你的身边,你自己不认识,有什么办法呢?你没有法子嘛!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顺境里面我们对于顺的体相用、因缘果报事理,如果拿法华经来说十如是,你全都看清楚了,这才叫了了分明;只看到相、只看到事,不晓得性、不晓得理,你不圆满啊!你看到样样看清楚,这才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怎么样?自己如如不动,决定没有在境界相里头起心动念分别,没有;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而又了了分明,诸位想想那个境界就是佛菩萨,境界才使我们成就无量的智慧、甚深的禅定。所以修行就是在境界里会不会用心,佛法就怕你著相,所以大乘佛法自始至终就是破执著而已,离一切分别执著,真相就大白了,这样才是亦常入佛境界中,这个境界是诸佛如来的境界。

  你能入佛境界当中,你不是佛,谁是佛呢?如果我们不会用心,会用心,我们眼前的境界实际的生活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在那里?就是我们实际生活,见色闻声无一不是,前面给我们讲的“一一尘中尘数佛”,都在为我们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这全都是事实,都在为我们转妙法錀,是我们心里头起心动念自己生的障碍,把一切如来的妙法给障碍住了,自己不见不闻,如聋如痴。那么要入境界,不但一念,要保持你的一念,这样才行。“如幻解脱及威力”,这一句里面有两个意思,如幻解脱是果清净,解脱是清净,解脱还如幻,特别是在本经里,地上菩萨所证的境界几乎统统都有一个幻字,没有离开幻的意思。

  这是给我们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相有体无,体是空的,所以这个有叫幻有,不是真有,你要晓得一切法是幻有,你的受用就自在了,为什么?你不执著了,就是你在一切法里头没有得失的执著,你就不造业了,你就不迷惑不造业,不生烦恼,不受果报,那么你在一切法里头游戏神通,你自在呀!不是说一切法不能享受,一切法可以享受,应该要去享受,你可不能执著,你执著就生烦恼了。要晓得一切法了不可得,就如同我们作梦,梦是假的大家晓得,为什么呢?因为梦的时间短,醒过来晓得我作了一场梦,原来是假的。如果你在梦中忽然觉悟了我现在在作梦,那你在梦中可以尽量去享受,梦里头得到黄金你也不会欢喜,为什么呢?你晓得那是假的,你没有得的观念。梦里面梦到老虎要吃你了,你也很慷慨,好吧!我就发个慈悲心喂喂你吧!因为你晓得假的,我并没有死,就游戏神通了。

  我们现前的人生实在是梦境,因为它时间长一点,你还没有发觉到你现在在作梦,如果你一旦要觉悟到原来这个世间有如梦境一样的,你对于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也可以尽情地去享受,决定在这里面不起执著的念头。我在讲席里也常常说我们在这个世间一切万物,拿现在的话说,我们有使用权,不能有所有权,有所有权就糟了、就坏了;使用权真的,所有权假的,那一样东西是你所有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你所有的,你要说你所有的,只是一个虚妄错误的念头,你认为这个东西是你所有,其实没有一样,连身体都不是的,身体也是我们使用的,也不是我们所有的,何况身外之物!为了所有权争得头破血流,一天到晚搞烦恼,不值得!大错特错!那叫迷惑颠倒。如果把得失心打掉了,你的烦恼可以说去掉了百分之八十,烦恼去掉百分之八十,罪业也消了一大半。

  记住,不是说人到死了,这才晓得是一场空,其实我们每一天晚上都要死一次,你睡著的时候不是跟死人一样吗!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身体抬走都不知道,每一天都要死一次,你还不觉悟!当你睡熟的时候,这时候想想那一样东西是你的?你所有的东西在那里?你已经去作大梦去了,这个现实世界你完全已离开了,你的梦境当中现了,这个世间隐了,就跟一现九隐的道理是一样的;你睡著梦境现前了,我们这个世界隐了,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是你自己的。诸位常常去想想这个道理,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菩萨如幻解脱,他一切受用得大自在,绝对没有一样他所占有的,包括他的身体,身体也不是自己,那么什么是自己呢?再告诉诸位,尽虚空遍法界无有一法不是自己,这是太妙了,太奇妙了,这个你也不容易体会,也很难懂得,我们还用作梦作比喻。

  如果你一旦发现了我是在作梦,你想一想梦中所有的境界是不是都是你自己?梦是你自己心变的,那么梦境里头那一法不是你自己,梦中有你自己的人,也有别人,也有山河大地,你想想看那一样不是自己!这个时候全心即梦,全梦就是心,心是体,是能变;梦境是所变,是相分,是现相。佛法里面常讲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讲心,能变的是心,是真的,所变的大境是妄的,真妄不二,真妄一如,入这个境界就叫证得了清净法身,法是万法,万法就是自己。

  所以到了一念、一心,这个一心讲理一心不乱,到理一心不乱的时候,他是什么是自身?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这叫法身,法身不生不灭,我们那一个都有法身,可惜你迷了法身,悟的人是悟法身,迷的人迷法身,所以说迷悟不二。迷的是这个,悟的也是这个,并没有说悟了会多一个,没有,迷了会损失一点,没有;你迷的时候一样也不少,你悟的时,一样也不多,也没有增加一点儿,迷悟不二啊!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讲这么一桩事情,入这个境界得大自在,解脱就是自在。及威力,这一句就是讲受用净,威是威德,也就是能力,不可思议的能力,这个宇宙万有没有一桩事情你做不到的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自性的本能。

  譬如我们常常读西方净土,华严经里头所显示的更不必说,西方净土常讲的那边是七宝池八功德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衣食自然,想吃什么东西,这个东西马上就摆在面前了,这就是威力。吃完了之后,它变化掉了,也不要去洗就没有了,吃完了就没有了,也不要洗碗洗碟子,用不著。这个道理今天科学家的能与质的转变,我需要用了,把能力变成物质,我来享受;我不要用了,物质马上又恢复能力,没有了,这个多自在!我们今天科学家晓得这个理论,但是不知道怎么变法,佛告诉我们怎么变法呢?一心就能变,我们现在用妄心,不行,变不出来,一心就恢复这个能力了。我们今天远一点距离要坐飞机,还要飞上多少个钟点才能到,你看用一念,尽虚空遍法界一念之间他就到达了,不须要藉任何机械,一念之间就到达了,这个地方身体不见了,那个地方身体现前了,妙啊!实在太妙了!速度是远超过了光速,这说的威力,威力清净,所以在这个里面是无有一法而不清净。

  这两首偈可以说把净土的体相用都给我们说出来了,注解希望诸位自己去看。再看下面一首,“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一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这是讲“承事愿”,就是亲近诸佛如来,或者我们讲亲近一切善知识,意思都一样的。前面这一首完全讲境界,“一毛端极微中”,这是太小太小了,前面我们说过微尘,微尘已经很小很小,在金属里面可以通过的;金属我们现在讲密度最大的,在这么大的密度里面它还是可以自由通过,没有障碍,可见得微尘之小。极微比微尘更小,在佛法叫邻虚尘,没有比这更小了。微尘再分就叫做极聚极微,极聚极微再分就是极微之微,此地就是极微之微,佛法常讲的邻虚尘,与虚空做了邻居了,就是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就是虚空了。

  这样的微尘里面还出现三世庄严刹,刹是刹土,刹是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佛的教化区,清净庄严的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在那里?在极微之微的里面,极微之微的微尘没有放大,大千世界也没有缩小,大小不二,这个品题就是入不思议境界,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我们应当要相信这是一个事实,绝不是妄语,是佛的现量境界,不是从理论上推测的,确实是现量境界。“十方尘刹诸毛端”,像前面所说的那是一毛端出现的三世庄严刹,十方像这样的毛端极微是无量无边,这些毛端极微之中所现的当然是无量无边的三世佛刹,普贤菩萨说他都能够深入,都能够参与去庄严诸佛净土;像我们念回向偈庄严佛净土,他是每一尊佛的净土他都到了,一个也不漏,诸位要晓得这些都是从一心里面所显现的,一心是宝啊!世间那些财宝是假的,一心是真正的宝,应当要修一心。

  “所有未来照世灯”,照世灯就是指佛,佛的别号。“成道转法悟群有”,这些诸佛示现成道的时候,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示现成佛之后必定就是教化众生,转法錀,转法錀就是教学,前面跟诸位说过了,教学的目的是觉悟群有,有就是指众生。众生,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我们常讲这三有;有是有业因,他就要受果报,你有欲界的业因,你就到欲界去投生受生;你有色界有,那你就到色界天去做色界的天人,所以称之为群有,佛说法令三界六道一切众生开悟,这是佛陀教学的目的。“究竟佛事示涅槃”,教学圆满了,教学这个事情完毕了,最后示现入般涅槃。那也许有人要问了,我们这些人都还没觉悟,佛为什么不常住在世间,教了那些人,把我们漏掉了,他怎么可以说是教学圆满了呢?教学究竟了呢?诸位要知道佛来这一次,当时讲根熟的众生,他的对象是那些人,那些人个个都得度了,他教学就圆满了,我们这些人根性太生疏了。

  好像譬如我们种果木树,我们今天到果园去采果子,我们一看树上那些熟了,我们就先采了,采完了,我们就回来了,还有没有熟的,等下一次再去。那么释迦牟尼佛当年出世的时候住世八十年,应该得度的就是根熟的众生,一个也不漏统统度了,剩下我们这一些生果没有熟呀!所以…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三十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