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用这种方法来求忏悔,所谓是日夜精勤礼十方佛,这是个修忏悔法,这是属于事。如果能明理,事与理合起来修,晓得业性,就是罪业的体性是从无明颠倒生的,清净心里面没有,实实在在没有,所以罪性本空。这是大乘菩萨的忏悔法,可是他的心是真正达到了清净。事忏除末,理忏是拔根,才能将罪业的根本拔除。但是理忏必须要见性,罪业才能除得掉,如果不见性不行,不见性没有用处的。
那么见性与不见性如何区别呢?我们怎么晓得呢?细说很难,也不是我们境界,我们从最粗的相来说,见性的人没有我执,没有法执。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我执,有没有法执?如果还有我执还有法执,那我们决定没有见性。或者我见性了,我开悟了!你们想想有没有开悟?有没有见性?还有个我在嘛!他怎么会开悟怎么会见性呢!没有啊!真正开悟见性的人无我,这是一个最粗浅的区别的方法,这是对我们自己来讲的,我们自己究竟到什么样的程度,自己要知道。尤其在今天那个妖魔鬼怪欺骗人的把戏很多,决定不要上他的当。
他把你找去,你跟他学几个礼拜,或者他叫你参禅,叫你打坐,叫你念咒,念个七、八天了,他来给你受记,你明心见性了,你开悟了。你自己真的以为我被某人受过记了,我已经开悟了。你想想你还有我,还有人,还有是非,那是人家欺骗你的,不是真的。像我昨天告诉你们的洛杉矶有五个人,不知道那个什么上师给他受记,他们已经是大彻大悟了,他跑来问我,所以我就断定他没有开悟。为什么呢?我说我没有开悟,你跑来问我,要我给你印证,那你一定没有开悟。我没有开悟我给你印证,绝对没有开悟。骗人的呀!骗人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千万别上当,自己还有是非人我是凡夫,开悟了是菩萨,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事实的真相。那么如果讲到事理双忏,古德曾经教给我们有十种,就是要能够通达明了逆顺的十种心,首先要忏除顺生死的十种心,要真正把它舍离掉。
那么这个十种心,顺逆十心,慈舟法师普贤行愿品亲闻记有,这个书大概能够很快地这两天就可以送来,诸位好好地去研究,因为他那个里面有许多注解,我们这个注解没有,可以把它合起来看。那么第一种就是身见,把这个身当作是自己,当作我,这个是所有一切凡夫,六道凡夫各各都是这样。我,身是我,这个见解是个错误。如果身不是我,那你又恐惧了、恐慌了,身不是我,我在那里?我没有著落了;一切凡夫都是把这个身当作我。身是不是我呢?严格地讲身是我的一部分,身不是我的本体,身是我所有的一部分;就是衣服,这衣服是我所有的,这个身是我所有,不是我,是我所有。我所有不是我,因为我所有可以舍掉的。我呢?不能舍掉。我所有可以舍掉,我所有可以常常换,所以我们这个身体在六道,生生世世在换身体,身体坏了,再换一个。
如果说我,我不能换啊!我所有的可以换,我的衣服穿破了,不要了。再做一件新的,要明白这个道理。我有没有?我是真有,你看证到如来果地上的时候,常、乐、我、净四净德,有真我啊!我们今天迷失了真我,把我所有的身分当作我,这就叫身见,这是第一个错误的见解,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这个错误见解发生。所以小乘须陀洹,这叫入流了,入圣人之流了,他有什么本事呢?他就是知道这桩事情,把这个见解舍掉了,知道这个身不是我,是我所而已,身见破了。身见破了,八十八品见惑才能断掉,虽然不出三界,绝不堕三恶道,所以称之为圣人,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必定证阿罗汉果,那么在大乘圆教里面初信位的菩萨就是这个境界。
我们今天在圆教讲,我们连菩萨位次初信我们都没有资格,初信要破身见的,不破身见不能算初信,华严经里五十一个等级最低的是初信位,我们都不够资格,我们都差得很远。那么在藏教里面来讲,初信位差不多,我们可以够资格,那就等于是幼稚园的小小班,这个勉强行。圆教的初信位我们没有资格,圆教的初信位相当于藏教里面的四果里头的初果,初果须陀洹,跟那个是相等的。就是第一个起身见,有身见才有生死轮回,这是我们要晓得的,要明了的。那么第二条顺生死的心,就是你内有烦恼,外面又碰到了恶缘,使你的烦恼加深,使你的造业越来越严重,内烦恼,外头的恶缘。
恶缘,这个恶也把它认清楚,要认识清楚,外面一些恶人恶事,你遇到了,你心里不高兴,生嗔恚了,那是恶,这是你不大愿意遇到的。外面有很好,你很喜欢的,叫你贪爱了,叫你舍不得了,还是恶缘。凡是发动你贪嗔痴慢的心都叫做恶缘,内里面喜、怒、哀、乐、爱、恶、欲,是内里面的烦恼,外面凡是能勾引起来的,勾引你喜怒哀乐的,统统是恶缘。菩萨的心是清净心,是不动心。外头一接触境界就勾引了,心就动了,不管你是喜欢也好,发怒也好,你心动了统统叫恶缘,所以恶缘就太多太多了。善缘只有一种,那是佛菩萨、善友,这个是善缘,他把你这个真相点醒,给你点破,唯有佛菩萨是善友啊!
这个要知道,严格讲起来连诸天、小乘罗汉都不能算善友,为什么?小乘法执没破,虽然三界之内的生死轮回没有了,三界之外还有变易生死,所以真正的善友是佛菩萨,这个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知道外面恶缘之多。但是实际上外面的缘严格地来讲没有善恶,我们内心有烦恼,遇到缘心有所感动,外头的缘统统是恶;如果我们内心清净,连到外面一切缘,我们不为它所动,外面的缘统统是善缘。可见得外缘没有善恶,善恶是你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果然你要能够做到外不取相,内不动心,所有外缘统统是诸佛,所以佛眼睛里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菩萨眼睛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道理就在此地。这也是大经里头常常给我们开示的境随心转,外面境界是随我们心转,我们以烦恼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统统是恶缘;我们以清净心看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统统是善缘。
提婆达多,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怨家对头,生生世世的怨家,专门找他麻烦,可是释迦牟尼佛眼睛当中的提婆达多是佛,是大善知识,释迦牟尼佛说如果没有提婆达多,他不能成佛,他不能这么快地成佛,他的成佛是得力于提婆达多的帮助。为什么?提婆达多考验他,你们在金刚经里面读到的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故事出在大涅槃经里头,大涅槃经里面讲得详细,金刚经只引用。那个时候歌利王是谁呢?那个忍辱仙人又是谁呢?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他在修菩萨道的时候,专门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那个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成我们中国就是恶王,非常地残忍凶恶,我们一般称为暴君,不讲理的,无道的君王。遇到这个修行人把他凌迟处死,用刀一片一片把他肉割下来,用这种方法处死他。有没有罪?没有罪。
他是跟那些宫女,随到国王去游玩的时候,这个仙人在山洞里面修行,被这些宫女发现了,发现就围了一群,那么他跟她说佛法,国王一看到这个很生气,什么话也不说就把他凌迟处死,他也没有做恶事,这个是忍辱度的圆满。那个歌利王是谁呢?当时是菩萨遇到这个事情了,不但没有一点嗔恨的心,而且发大慈悲心,我将来成佛得道的时候,一定要先来度他,没有怨恨心。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憍陈如尊者,释迦牟尼成佛了,憍陈如是他弟子,憍陈如的前身就是歌利王。所以你要看看佛本行经,他最初度的憍陈那五比丘,过去式都是他的怨家对头,他是遇到这些人成就他自己的道业,成就他自己忍辱波罗密,成就他自己的慈悲喜舍,成就他自己的无量智慧,定慧都是从这儿修来的。
所以我们现在的人没有办法修行,稍稍遇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他马上就舍离了,换句话说,经不起考验。就好像你学校念书一样,老师一来考试,赶快躲避,不要让他考,念了十几年一次考试都没有参加过,所以永远毕不了业。为什么?怕考试嘛!其实这一些缘就是天天在考你,学佛功夫从那里练呢?叫历事练心,在一切事一切人里头去锻练,练你的定,练你的慧。你遇到境界就舍掉,就跑掉了,他怎么会成就呢?释迦牟尼佛要躲避提婆达多,不是不能躲避,能躲啊!他为什么不躲呢?他正好要藉他来锻练自己,使自己道业能早一天成就,这个才是真正有智慧,真正聪明啊!什么样的境界都不需要躲避,对自己决定是有利而无害。你要认为对你是不利,那你大错特错了,你自己错了,这个就是见解上的错误,你内心里头有烦恼,有业障,障住你自己。
第三种随顺生死的心,也就是生死心。接著前面来的,既然是内有烦恼,外有恶缘,你善心就减少了,换句话说,凡是行善修善的念头,你少。不但自己不愿意行善,见到别人行善还嫉妒,不喜欢善人,也不喜欢善事。也许你们听了,世间那里会有这种人?我要说出来,你们马上就觉悟到了。到这边来学佛是不是善事?善事啊!甚至于你家里还不愿意你到这边来学,这不就很现实的例子吗!你们今天到那里去?我们看电影去,跳舞去,去玩去,我相信你们有很多父母说很赞成,好,去玩。去学佛去,他心里就不高兴了,就不愿意你来了,这是什么呢?他自己有随顺生死的心,随顺生死的念头,善恶不能辨别啊!真正的善,他不晓得啊!那些恶他以为是善,殊不知那些善都是生死的根本,轮回的根本,颠倒错乱啊!
那么第四种就是放纵,所谓纵欲呀!放纵三业,无恶不做。真有这么严重吗?想想佛经里面讲的十善业,假如十善业里头条条都犯了,那岂不是无恶不做吗!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心里面贪嗔痴,这是十恶业啊!无量无边的恶业归纳为这十大类,的确这个十恶业我们没有一条不犯,只有轻重而已,那一条没犯呢?条条都犯。所以佛给我们讲无恶不做,我们想一想,说得并不过分嘛!真正一反省,真的是如此。第五种是讲事虽不广,无恶不做,事虽然做得不多,可是心是遍布的,恶心是遍布的。而且恶心相续,日夜不断,我们晚上睡觉作梦,梦中做了几桩好事?想想看作梦,梦里是做的好事多,还是做的坏事多?你晓得作梦也能够堪验出我们善与恶那一个力量强,那一个造作多,可以能够看得出来。
那么第七条就是文过饰非,我们造作一些恶业,总想办法掩饰不让人知道。第八种,鲁扈抵突,鲁是粗鲁,就是刚强、粗鲁,不怕恶道。佛给你讲的恶业是恶果,恶果还没现前,不在乎,不畏惧;那是现在果报没现前,现前就害怕了。第九种是无惭无愧,惭是自心的责备,愧是舆论的责备。无惭就是做一切恶事,他自己好像没有一点自责的意念,我们一般讲这人没有良心;有些人做了事情,虽然不愿意别人知道,他自己还难过,那么换句话他有惭心。无惭无愧,佛都不能救,佛都没有法子救他。愧是什么?舆论的制裁,他不敢做恶事,为什么?怕别人说,怕别人责备他,一个人内昧著良心,外面不怕舆论责备,他什么坏事他都能干得出来。
第十种,拨无因果,不相信因果报应,这个是在佛法里面讲邪见里头最严重的,最大的邪见。我们造这些罪业,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到今天,由自己一直连累到别人,全是这个样子的,这是佛教给我们忏悔提出这十大项目;这十大项目要认真把它忏除,然后才能够成为一个法器,接受如来的教诲,修行证果。那么忏除也有十种方法,跟这十种顺生死心完全相反的,把这十种造罪的心理把它反过来,反过来就是修正过来,修正过来才叫真正的忏悔。那么底下这一段我们下午再来讨论。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十四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