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P5

  ..续本文上一页佛陀的教诲。学佛没有别的,就是学佛的存心与行为。

  【经】言善法者,谓人天身。

  学佛的同修和许多宗教的信徒,都承认人有前生和后世。在外国,他们用催眠术,让一个人在催眠状态中说出他的前世,有从人、畜生、还有别的星球上投胎来的,有许许多多的记录,所以其他宗教的神父、牧师、传教师也都肯定,佛法讲的六道轮回是真的。我们要修善法,来生才能得人身。善法中掺杂少许不善,大概百分之十以下可以,超过百分之十的不善,人身就得不到。就像醍醐,前面比喻过了,掺杂一点点毒药,如果量很微小,吃了固然有害,但还不至于送命,来生还能得人天身。

  【经】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

  “菩提”是梵语,意思是觉悟。“声闻”是阿罗汉,“独觉”是辟支佛,这两种都属小乘,已超越六道轮回,不再夹杂见思烦恼。声闻和独觉的见思烦恼虽然断尽,却还掺杂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我们无法觉察,更无法理解和想像,因为无明烦恼极其微细,只有佛能知道。“无上菩提”是菩萨和佛所证得的。从人天一直到作佛:

  【经】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

  这三句十二个字,我们要牢牢的记住,不能忘记。我们成就人道,成就天道,成就小乘,成就菩萨,乃至于成就佛道,都是依靠这个方法为根本,可见其重要性。

  【经】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永离”两个字是一直贯下去的,即永离杀生、永离偷盗、永离邪行,直至永离邪见。

  第一条是“永离杀生”。杀生是最严重的恶,不但不能有杀生的行为,伤害众生的念头都不能有,我们的心地才纯善。别人毁谤我、侮辱我、伤害我,甚至杀害我,怎么办?《金刚经》上有一个公案: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肢体。这是伤害到极处,不但要你的命,还不让你好死,把你的身体一片一片用刀割下来,淩迟处死。菩萨怎么样?一点怨恨心都没有,完全没有“他不对,我对”的念头,绝对没有怪他,纯以纯善之心处之,所以这是忍辱度的圆满相。

  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一定会遭遇到类似以上之事。如果遭遇到时,你就恨他:“我好心对他,他这样对待我,我将来要报复!”那你还搞轮回,不能成就。如果像忍辱仙人一样,一丝毫恶念都不生,你就成佛了,你就不会在六道。我们是觉悟的人,晓得那一些伤害、毁谤、侮辱我们的人,还在迷惑颠倒。觉悟的人如果还要和迷惑颠倒的人计较,就是我们的过失,他们没有过失。他们对我们的毁谤、侮辱、陷害,和种种障难,我们看到了要点头:“做得不错,正常的!”他们若能不这么做,就不是凡夫了。所以,我们看他们看得很清楚,他们看我们就不清楚了。我们学“永离杀生”,就要学忍辱仙人。忍辱仙人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详细记载在《大涅槃经》。

  今天,看到小的蚊虫蚂蚁,你还能伤害它们吗?许多同修为这事烦恼:“家里蚊虫、蚂蚁、蟑螂一大堆,怎么办?”你如果以真诚、慈悲心对它们,它们自己会离开。我在丹斯里李金友的山上吃晚餐时,他跟我说:山上种菜,初种时小虫很多,也来吃菜。农夫随它们吃,绝对不赶它们走。它们也是众生,也需要饮食,来吃一点,我们欢喜布施,决定不起一点恶心对它们。这个情形逐年减少,现在已很少,不晓得那些虫跑到哪里去了。这证明有感应。不能杀,愈杀愈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过去几千年来,农夫种植农作物,并没有用农药,收成也不错。农药发明之后,病害虫只有增加,没有减少,而且这些病害虫对农作物的抵抗力逐年加强,杀之不尽。何必与众生结怨仇?所以,“永离杀生”是最正确的观念。我们不能说它是害虫就可以杀,凭心而论,动物之间,最大的害虫是人类,你们想想,对不对?所以,我们一定要觉悟,要听从佛陀的教诲,把杀的念头断掉。不但不杀,恼害众生都不可以,绝不可以令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们的“忍辱波罗蜜”要从这个地方成就。

  第二条是“永离偷盗”。偷盗的范围非常广泛,佛在经中和我们说明,偷盗是“不与取”。有主之物,主人没有答应,你把它拿来用,就是“偷盗”。日常生活当中,这些不善不胜枚举。我以前跟随李炳南老居士十年,他当时在奉祀官府服务,职务是主任秘书。他每次领公家信纸信封,一定向奉祀官孔德成先生报告:“我领信纸信封,我私人写信时也要用。”

  孔德成先生听的次数多了,说:“你怎么这么啰嗦!”

  他说:“我用公家的信纸写私人信,如果没得到你的答应,我就犯了偷盗戒。我一定要与你说明,你点头答应,我才敢用公家信纸写私人信。”

  今天,寺庙也印有信纸和信封,出家人拿去写私人信,有没有向住持方丈报告:“我要拿来做私人写信用?”如果没有,就犯了偷盗戒。这就是你的修善中夹杂不善。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更容易犯。寺庙的电话也是公家的,拿这个电话跟朋友聊天闲谈,也犯盗戒。偷盗道场东西的罪,《地藏经》上有明文:“窃盗常住物,三世诸佛都不能救。”我常劝导大家,打电话要长话短说,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少一句不如不说。别人打给你,可以,那是他们付费,不是常住付费。我们打出去,常住就要付电话费。我单单举这两个例子,其他的可以举一反三。

  常住物一定要爱护,因为爱护常住物是惜福。糟蹋常住物,你出家就一生都没福报。为什么?福报都在这里流掉了。佛家常讲:“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谚语又说:“地狱门前僧道多。”我们想到这些话,毛骨悚然!所以,我决不劝人出家,出家如果不如法,就到地狱去了。不出家不堕地狱,出家堕地狱。所以劝人出家,就是把人拉到地狱去,害惨了人!这是最不道德的。李老师当年在世,只劝人皈依,不劝人受五戒。为什么?我劝你受戒,你要是犯了戒,我也有过失。戒是要自己真正发心受持。如果想想这个戒条我做不到,那决定不可以受戒。实在讲,我们只可以劝人学佛,劝人三皈依都有问题。为什么?三皈依是要你自己发心的,三皈要是搞错了,麻烦多!他皈依某个法师,皈依某个道场,“这位法师是我的师父、那位不是我的师父,这是我师父的道场、那不是我师父的道场”,起严重分别,是“破和合僧”罪,要堕阿鼻地狱。

  不偷盗,最简单的说,就是“决定不可以占别人分毫的便宜”。古德讲得好:“吃亏是福。”我们要学吃亏。占便宜是罪过,要把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断尽。

  第三条是“永离邪行”。邪行指淫欲。在家菩萨不邪淫,出家人永断淫欲。此地“永离”与“永断”是同一个意思。

  第四条是“永离妄语”。妄语是说假话,欺骗众生。对人没有实话,这个毛病习气是无量劫带来的。尤其现在的社会,妄语已成风气。现在的法律,常常讲到“保障隐私权”。保障隐私权当然要打妄语,不打妄语就不能隐私了,这是世法的标准,与佛法标准很不同。“私”总有不体面或者不光明的一面,佛法中决定没有隐私。佛法完全透明,光明显耀,大公无私。我们如果想在这一生成就道业,一定要永离妄语。

  可是,佛法自始至终,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佛经中有例子:猎人追一只兔子,兔子跑到一个三岔路口,逃走了。你正好在这个地方看到,猎人问你:“我刚才追的兔子从哪边跑了?”这个人如果不妄语:“从这边走了。”这只兔子被他追到,命就没了。这个时候,可以打个“方便妄语”,说:“兔子从那边走了。”猎人就永远追不到,你这个妄语是救了两条命。这种妄语在佛法叫“开缘”,不是破戒。每一条戒律都有“开、遮、持、犯”,要有智慧通权达变,晓得什么状况之下,怎样做是正确合理的。

  你若不懂这些方法,就守住一个原则:“决定利益众生,决定不害众生。”说“兔子从那边跑了”这句假话,其实救了兔子和猎人两条命。猎人虽然起了杀生的念头,但毕竟没有杀生的行为,因此不会堕恶道。两个人都救了,这是一件善行。凡是对社会、对众生有利益的,这个妄语叫“开缘”。

  第五条是“永离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斗乱两头,决定是过失。叫人家父子不和、夫妻不和、兄弟不和、朋友不和,在社会上叫人家君臣不和、国与国不和,这个罪就更大。如果挑拨演变为战争,这个两舌罪决定堕阿鼻地狱。如果两舌破坏道场,罪过就更重。《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有例子:两个法师讲经,讲得不错,听众很多,信徒对法师很恭敬,供养很多。别的出家人看到就嫉妒,于是造谣生事,挑拨间离,使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把这个道场破坏了。挑拨间离的出家人堕阿鼻地狱,以人间的时间计算,在地狱中一千八百万年。我们必须知道,人间与地狱有很大的时差,人间一千八百万年,在地狱的感受是无量劫。看到别人得恭敬利养,自己感到难过,无非是嫉妒、愚痴。造这种罪业,就要受这么苦的果报。

  第六条是“永离恶口”。恶口是说话粗鲁。没有礼貌,出口伤人,容易得罪人。

  第七条是“永离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这些口业,在今天的社会,几乎很少人不犯,所以天灾人祸绵延不断。如果我们稍稍留意,从资讯中做个统计,你会发现,现在这个世界的灾难频率不断在上升,而每一次的灾难都比以往严重。什么原因?众生造作种种不善业感得来的。

  有几位台湾比丘尼问我:“法师,台湾中部佛教非常兴盛,为什么会发生九·二一大地震?”我告诉她们:“台湾中部我看过。在没出家前,我在埔里住过半年,跟忏云法师住茅篷。那个时候,埔里确实是台湾的福地,建茅篷的那座山非常秀丽,一般人讲是好风水。可是,几十年后,那座山建满了寺庙,大概有二、三十间。大家讲佛法兴盛,可是仔细看看,是怎么样?每间寺庙都彼此不相往来,都不择手段的拉信徒,都说:我这里好、他那里不好,自赞毁他。而且,那座山没有整体的规画,变成了乱坟岗,把风水完全破坏了。大地震从那里发生,必有原因。李炳南老居士过去常讲:有庙无道,不能兴教。庙盖得虽多,却没有道。虽然是出家人,却没有舍弃自私自利,没有放下名闻利养,依旧搞贪嗔痴慢。不善的业,感得不善的果报,怎能怨天尤人?”

  我又举了一个例子。忏云法师也在那儿,听说大地震时,他没有事。他的庙为什么平安?老和尚虽然很少讲经说法,但还是有修行,值得我们尊敬和赞叹,所以护法龙天还是保佑。种善因,得善果,不善的因,必有不善的果报。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果报的对比就非常明显。

  最后三条是“永离贪欲,永离嗔恚,永离邪见。”这是最重要的。身恶和口恶都由意恶主宰。我们心念善,身、语当然善,如果心念不善,想不造口业或不犯身业,就太难太难了。所以,最重要的是意业。“修行”的意思,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行”是我们的生活行为,“修”是修正。我们的生活行为有了错误,把错误修正过来,就叫修行。这十条善业就是教我们修行的方法。“永离杀生、偷盗、邪行”是修正身业的错误行为,“永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修正言语的错误行为,“永离贪、嗔、痴”是修正心地的错误行为。宗门与教下的祖师大德教我们修行要“从根本修”。根本是意业,即“贪欲、嗔恚、邪见”。

  第八条是“永离贪欲”。欲是欲望,世间人都贪,不晓得利害。佛在经论上千叮咛、万嘱咐:“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一条不断,就叫你下地狱,五条都有,你就永远不能离开地狱。我们在生活上,不能离开财色名食睡,但是必须明了它们的副作用之大,面对它们时要有极高度的警觉,不能为它们所害,决定不可以起贪恋之心。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也要穿衣吃饭,但穿的是什么衣?最简单的衣服,能够蔽体、御寒、保暖就可以了,绝不贪求它的质料样式。

  在佛门,出家人穿的红袈裟中,还绣著“万寿万福”等字或佛菩萨像,很容易增长贪心。这种服色在古时候有,但决不是法师自己做的,也不是信徒供养的,是皇帝对法师尊重,钦赐。要穿,也只是偶尔在大典礼当中,穿给皇帝看,不穿的话皇帝会不高兴。如果不是皇帝要参加大典,决定不穿。现在出家人自己做的服色,追求好看,这是贪欲还没能断。韩瑛馆长在一九九七年往生之后,我从此就不再用黄海青和红袈裟。穿咖啡色的二十五条衣,我大概是第一人,在僧服店做衣时,还没有人做过。我想到这点,是因为佛在经论中教导我们,出家人应穿染色衣。染是红、黄、蓝、白、黑五种正色混合在一起。单色代表一个族群,染色则代表多元文化,在前面已经讲过。

  第九条是“永离嗔恚”。不合自己的爱好,往往就起嗔恚心。悭贪堕饿鬼,嗔恚堕地狱,贪再加上嗔,后果严重。

  第十条是“永离邪见”。邪见就是愚痴。违背真理,违背事实真相,见解都是错误的。愚痴很难辨别,所以我们一定要常读圣贤书,接受圣贤的正知正见教诲,才能永离愚痴。

  在这部经中,这十个纲目,都有各自的修学细目与因缘果报。不论宗门教下,显教密教,这部经是共同科目。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统统都要修学。违背这部经典,就决定不是佛弟子。

  以上这段经文,是我们修行的精华,希望诸位能把它背熟,常常检点自己的心行,我们才能回头,真正“转恶为善、转迷为悟”,最后达到“转凡为圣”的殊胜果报。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佛说十善业道经大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