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量寿经讲记 歌叹佛德 第二七▪P2

  ..续本文上一页能得度。要真正念佛,求生净土。

  真正修行,在家决不比出家差。诸位看大陆宽律法师写的《近代往生随闻录》;台湾林看治居士写的《念佛感应见闻记》,记载最近四十年来往生的同修,其中在家的比出家的多得多。在家的瑞相比出家的好,在家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出家的还没有。预知时至,临终没有病苦,说走就走,在家人当中大有人在。诸位同修一定要珍惜这个法门。

  盖之小者。满十由旬。如是转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西方世界的华盖,确实就像我们世间的云彩一样,愈变愈大。怎么愈变愈大,这个义趣,诸位能不能体会?像前面讲的,我们到了西方,第一个想到的是本师佛。再看过去生中,我们亲近的诸佛,想到一尊佛,又想到一尊佛,逐渐逐渐想到过去无量无边劫,这个华盖就愈来愈大。怎么变现的?随著报恩的心变现。想一切诸佛对我都有恩德,生生世世,我们都是他的弟子。不只是一尊佛,诸佛都有恩。不但诸佛有恩,诸菩萨也都有恩。菩萨是我们的学长、同学,时时刻刻照顾我们。不但菩萨有恩,众生也有恩。众生供养我们衣、食、住、行,一切需求都要靠众生,恩德无有穷尽!从此处思惟,才知道“四重恩”之深、之广,无有穷尽。

  供养具从此显示出来。什么人知恩?诸佛菩萨知恩。什么人报恩?诸佛菩萨报恩。凡夫愚痴,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知道恩义,就是佛在经上常讲的“可怜愍者”。忘恩负义,连父母之恩都不知道,何况其他的。凡是忘恩负义,虽得人身,失掉人身之后不免堕落三途,而出三途太难。这些可怜愍者,谁能帮他忙?诸佛如来都不能帮忙。自己造的业因,必定要承受果报。由此可知,教育非常重要。教育就是长时间教化熏修,唤醒他的迷惑,希望他能改过迁善,能从三恶道回头。什么人回头?能把基础修稳固的人就回头。

  我在讲《地藏经》时,特别向同修们说明,“三福”中的第一条四句做到了,就不堕三恶道。第二福做到了,就有修小乘圣贤的条件。三福十一句都做到,就有资格念佛往生不退成佛。

  我在这一会跟大家讲真话,佛在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就是这么高。这部使一切众生一生平等成佛的经,不是一般人能修的,先要把基础打好,有了这个基础,就有资格修学念佛法门。为什么人家常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李老师常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得生的,也不过三、五个而已”?因为那三、五个基础做好了,功夫得力,那有不往生的道理。其他不能往生的,虽然天天念佛、天天诵经,而基础没做好,所以不能成就。这个基础就是《观经》的三福。

  我们成立净宗学会,在“缘起”上就把修学的宗旨、方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理论的依据就是净土五经一论。方法就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等五种科目。很简单、很好记,一点都不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不外乎对人、对事、对物,果能遵守经训五科目,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准则,这是“修行”,这是“修净土”。真正把路找到,就心安理得。理明白,心也安,剩下来的就是认真做。路找到了,没有丝毫迷惑,所以知恩要报恩,于是“华盖”就像云彩,愈转愈大,表显这个意义。

  随其前后。以次化没。

  我们献花供养,供养后回来,第二个人又去供养。我们的花谢了之后,他们供养的新花又出现,“以次化没”。

  若不更以新华重散。前所散华终不复落。

  我们供养佛菩萨回来之后,若没有人再去供养,则此花盖不散。若有新的人去供养,旧的花盖自然就没有了。如果后面没有人接著供养,前面的花永远存在。诸位要真正知道,“华盖”表法的义趣是“六度万行”,护持我们的身心,一尘不染,是取这个意义。这样的花才美,世间的花怎么能比?世间的人心都有染污,西方世界没有染污,所以花也是无法媲美的。

  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

  前面以光、色、香表法,再以音乐赞叹。如果以凡夫来讲,真是感情的圆满流露,赞叹佛德,报恩到了极处。真正供养佛,不在这些光、色、香、音乐,而是帮助佛接引众生、教化众生,才是报恩。

  光、色、香接引上上根人。上上根人,见色、见光就开悟。譬如读这部经,利根的人一看,就晓得它表法的意思,他看得出来。中下根人看此经文,只看到华这么美、这么多,不晓得它的含义所在,一点好处都没有得到。因此对中下根人,须向他解说清楚,音乐歌叹即是跟他说明。不说明,他不懂。故有音声说法才显大圆满,上、中、下三根普皆得到大利益。帮助佛教化众生、帮助佛接引众生,才是真正报恩济苦。

  诸位读了这一段经文之后,想想每天在佛像前供养香花,也观想香花结成云盖,如此能不能报佛恩?还是不能。要怎样才报佛恩?必须劝导一切众生学佛。和我们接触的人,不管认识或者不认识,要以种种善巧方便,诱导他入佛门,就是这段经文的意思。

  诱导十方一切众生入佛门,光、色、香很重要。我们学佛,若学得瘦巴巴的,给人家的印象,好像几天没吃饭一样,让人以为学佛吃素吃成这个样子,没有营养。自己的光也不好、色也不好、香也不好,让人一看就吓跑了。这怎么行?如果我们的光明表现在精神上,十分光彩,色相比谁都好,人家就很羡慕,会来问你,“你怎么这样快乐,怎么这样幸福,身体怎么这样好?”我就告诉他们,“念佛,吃素,就有这些好处”,于是大家都来学佛。为众生说明念佛的好处,就是“歌叹佛德”。

  讲一部经是歌叹佛德;讲一句偈也是歌叹佛德;劝人念一句阿弥陀佛也是歌叹佛德。这样学佛在生活中都用得上,这是事实,不是虚妄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身体健康、强壮,色相殊好,没有疾病,都是心想来的。心里健康、清净,色身就清净。心里没有妄想,身体就舒畅。身心自在,也不容易衰老,这是接引众生的“招牌”。招牌不好不行,招牌要自己修,何况还得三宝的加持、弥陀本愿力的加持,这个招牌就更好。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接引众生。招牌是手段,劝一切众生学佛是目的,而不是为自己享受。自己享受就变成我执法执,那就错了,你的身心又被贪、嗔、痴、慢染污。所以,佛的相最好,人中色相没有比佛更好的。知道这个道理,这部经就没有白念。

  经须臾间。还其本国。

  这就是《阿弥陀经》上“即以食时,还到本国”。他们已经游遍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上供诸佛,下度众生。这样绕一圈回来才“须臾间”,显示他们的神通能力不可思议。这是“神足通”,自在飞行变化不可思议,无量无边世界绕一圈,没有多久,又回到极乐世界。《阿弥陀经》上讲“饭食经行”,回来之后还在外面绕几圈散散步。大概散步后就敲钟,表示阿弥陀佛讲经说法,大众又上课了。

  都悉集会七宝讲堂。无量寿佛。则为广宣大教。

  这是阿弥陀佛召集大众上课,讲经说法。

  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这些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每天生活的状况。每天上课闻佛演畅妙法,才能转烦恼习气为无上菩提。由此可知,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这个世界修行,转烦恼了生死真正是难。

  佛说凡夫修行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从那一天算起?是从证得须陀洹果那一天算起,没有证得须陀洹果之前不算。因为还搞六道轮回,怎么能算。证得须陀洹果之后,人间天上七次往返,一定证阿罗汉果。所以,证得须陀洹果称“位不退”,绝不退堕三恶道。证得位不退,然后慢慢再进步是“行不退”、“念不退”。三个阿僧祇劫才成佛,成什么佛?不是究竟圆满佛,是“藏教佛”。成藏教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要是成圆教佛,《华严经》说要“无量劫”,不只三大阿僧祇劫。

  读这段经文得到证明,西方菩萨们每天供养无量无边诸佛的福报有多大。每一尊佛为你说法,只说一句,每天就听无量无边的佛法,业障还消不了,还要阿弥陀佛天天给你说法。每天去供养,每天去听诸佛说法,才能在西方世界一生成就。每天法喜充满,因为每天都进步,每天都消业障,每天都开智慧,快乐无比!业障天天消,消尽了就圆满成佛,智慧才能达到究竟圆满。所以,这几句经文跟佛在其他大经里所说的一对照,才知道为什么一切诸佛如来赞叹念佛法门,劝我们修学这个法门。再细心想想,如果不学这个法门,有什么本事断烦恼?不要说断烦恼,有什么本事不造业?这个事情麻烦!天天造业,念念造业,正是《地藏经》所讲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怎么得了。

  遇到这个法门,真是不简单、不容易。从这一小段,领会到佛说修行证果的真相,实在很难。到了西方世界,断烦恼快,开智慧也快,诸佛帮助你,阿弥陀佛帮助你。除了有情的菩萨之外,无情的环境也帮助你。所以,在西方世界的成就是其他世界不能比的。

  即时香风吹七宝树。出五音声。

  树是无情,风也是无情。“五音”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音符:宫、商、角、征、羽。现代音乐的乐符有七个音,古代也是七个音,有两个是半音。五音交配,就是无尽美妙的交响乐。风吹著树,树在那儿演奏交响乐。因为西方世界的树都是宝树,风吹就像风铃一样,音色美妙无比。

  无量妙华。随风四散。

  天华自然由空中下降,随风四散,在空中飘舞,像“散花”一样,美不胜收。

  自然供养。如是不绝。

  无情众生,听到弥陀说法也感动,也来供养,何况这些无情的音乐说法。在《阿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经文前后也讲到,演奏的是法音,不是凡夫的音乐;是教我们念佛、念法、念僧,教我们念三宝。佛、法、僧,也就是觉、正、净。彼土万物皆悉香光说法,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在西方净土,此类法供养相续不断。

  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

《无量寿经讲记 歌叹佛德 第二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