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分,都应当救度啊!佛门里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与我们有缘,我们要成就自己的本事,然后再救度他。这一个事情,我们要晓得其中之义理。
“欲拔众生之苦”这个三行,大家要特别留意到,为什么呢?关系我们能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事情,这太大了。救拔众生之苦,暂时地舍离娑婆,这个真是大悲心啊!不是说娑婆世界这里苦难众生,我们不顾了,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享福去了,这种心是自私自利的心,不会往生的。所以你舍离娑婆,求生净土,你是大悲心,你是为了要救度众生而到那边去,所以离开娑婆世界是暂时的。
“欲与众生以乐”拔苦与乐啊!我们要给众生最大的安乐,真正的幸福,“亟求往生净土”,这是大慈啊!那么由此可知,我们求生净土是什么心,大慈大悲,是这种心去往生净土,绝不是到西方净土去避难,去贪图那边的富贵,去享受,如果是用这个心,那就错了,“此往生之意,不可不知。”如果说是,啊!我们这个地方太苦,那个地方太乐了,我们贪图享受而去往生,这个与佛的愿力不相应,与大乘佛法不相应,与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悲愿也不相应,那你去不成,那边没人收留你的。所以这一点意思,大家要特别注意到。那么上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同居土。同居土已经这样地殊胜了,除同居土之外,还有上三土,这个上三土,也要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这个方便土,跟他方世界当然也有方便土,可是不一样,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说方便土是秉圆教体色皆空而证入,可见得他与小乘阿罗汉的境界是不一样的。小乘人,他的思想不出藏教,他没有圆教菩萨的弘愿,当然所感的净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在表解里面来看,诸位要特别记住,这个地方全是讲的圆教。
“方便土中,皆以圆教观,体色即空。”体是当体就证得,像心经里面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样子证入的。所以他不滞于空寂,这个空寂就像楞严经里面,佛说小乘人的境界,所谓是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他这个内守,“滞”就是守的意思,他停在这个空寂的境界,这个空寂的境界也就是小乘人的偏真涅槃,他停在这个地方。那么停多久呢?佛在经上一般讲说是两万大劫,这个就是滞于这个地方,不能再精进。圆教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方便土,它不一样,断证跟工夫虽然是差不多,可是境界不相同。“即能从真出假”,“真”就是真空,他能超越,他不停在那个地方,立刻他就从真空之理就超越了,超越到假,这是讲的幻有,“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不堕在偏真涅槃,立刻他就回小向大,与大乘菩萨一样示现在九法界,以游戏神通,庄严诸佛国土,这个清净就是庄严,庄严诸佛国土,帮助佛教化一切众生,来度化一切众生,成熟众生。可见得方便土这是讲事一心,小乘的境界,与一般小乘大大的不相同,殊胜得太多了。
“实报土中,皆以首楞严三昧证入”楞严大定证入,“观智圆融,无隔别不融之苦。”没有这个现象,这个都是最高最圆的智慧,观智圆融啊!不会有达不到的地方,或者是有超越的地方,过与不及都是不融之苦,所以他能够“受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乐”这实报土里就跟华严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完全相同。这个隔别呢?理事有碍,事事有碍,这是隔别。一般圆顿菩萨还不免有这些障碍,到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这些障碍完全没有了,换句话说,他这个享受与诸佛如来是相等,都能够得到事无碍之乐的。
“常寂光土,由始觉觉至心源。”“心源”就是真如本性。“本始”本觉跟始觉“合一,成究竟觉。”“究竟觉”就是佛,没有比这个更圆满了,没有比这个更高了,究竟觉我们也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佛之住处,理智不二,身土一如,无有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这个两句话怎么说呢?譬如别教,别教的初地菩萨等于圆教初住,那么别教十地菩萨等于圆教十住,别教的等觉菩萨等于圆教的初行,别教的佛位只等于圆教的二行,那么别教的佛,他的法身就渗漏了。为什么呢?四十一品无明,他才破十二品,还有一大半都还在啊!这就叫法身渗漏,真常流注。这个地方,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这个佛是圆教佛,四十一品无明统统断尽了,所以没有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之乐”这是无上菩提的乐。“究竟无余涅槃之乐”,这种境界实实在在不可思议。但是更不可思议的,那就是“同居土的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这个是真正不可思议。圆满清净四土,圆受诸乐。这四种净土,同居土的众生,他都受用得到,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方是极乐净宗。”佛讲这部经,真正的目标是在此地。所以这个地方,这个表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念佛,你要问怎么念才能往生?怎么样念才叫正念?这叫持名的妙行,如何才能做到“持名妙行”,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这个时候,“全心是佛”,心就是佛,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己的心,心与佛整个合一不二,这是无量觉啊!一天到晚,二六时中,心佛是一不是二,这是真正之觉。这样念佛就是多善根,为什么呢?你们想佛的善根多不多?把自己心跟佛合一了,佛的善根就是自己的善根,佛的福德就是自己的福德,佛的因缘就是自己的因缘,这真不可思议呀!本来自己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没有因缘,纵有,也不多。现在你能够如是地持名念佛,真正觉悟到、体会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使自己与诸佛、与净土合成了一体,善根、福德、因缘全是自性清净心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无边啊!这是真正不可思议啊!
所以极乐世界最殊胜之处,不在上三土,也就是说不在寂光土、实报土、方便土,而在凡圣同居土。这一点诸位刚才看到我这个表解里头所列的,要好好地记住,千万不可以忘掉,不可以等闲看过,一定要深信不疑,切愿求生,力行念佛,你决定可以得到往生的受用。这个几句话,我怕大家听不清楚,记不牢,所以也把它写出来了,因为这几句话实在是太重要了,写在这个地方“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要人深信不疑,切愿求生,力行念佛,即得往生受用。”“古德有云”这是永明延寿大师所说的话“万修万人去”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既然万修万人去,“须知自己有分”这四个字千万不能够疏忽,要牢牢记住,自己有分,因此你要珍重,你要努力。古人常说,这是佛在经上也这么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够得人身,能够闻佛法,能够闻到真正的佛法,能够闻到真正佛法里面第一个法门;又知道这个法门自己有分,为什么不珍重?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不发愿求生?为什么不去往生受用呢?
莲池大师告诉我们“称理,则自性无染是无有众苦义。”这个是完全从真如理体上说,从我们自性清净心上说,决定没有染污。像六祖大师所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讲的自性清净心,这个是要证得的。所以这是无有众苦,可见得无有众苦,本来无有众苦。苦从那里来的?是你自己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无染啊!你把这个迷了,而后才妄生众苦,虚妄出生这些众苦,你在这个里面受苦。不晓得“自性常净”迷失了常净,迷失了自性无染才有痛苦,今天叫你觉悟,晓得自性无染,决定没有苦,又知道自性常净,才晓得乐是真的,苦是假的;乐是本有的,苦是本空的,这是真理,这个是事实真相啊!希望大家要好好的记住。既然本有、本真,你决定可以求得,那那有求不得的呢?既然晓得本来没有,本来是虚妄、是假的,你还怕断不了吗?
大师在疏钞里面跟我们讲的,讲弥陀经这个义理,解释得很透彻,文义非常地丰富,将来有机缘,我一定给大家介绍。这个事情“总须自己亲证,方得真实受用”如果不是自己亲证,那依然等于“说石数宝”,自己得不到真实的受用。
如何得到亲证呢?也就是刚才跟大家说过,要坚定信心,决定没有疑惑,要真正发愿求生,修取持名的妙行,持名就是念佛的功夫,一定要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才能够符合佛在经典里面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才能符合经典里面所说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功夫只要念到这样的境界,决定得生。纵然不能够达到理一心不乱,或者是事一心不乱也达不到,但是必定可以符合,就是说把我们见思烦恼能够控制住,不叫它起现行,这叫做符合,就是能够降伏住,使我们的功夫成为一片,我刚才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就是功夫成一片,只要真正不断地去薰修,这个境界不难达到。达到这个境界了,所谓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是决定没有怀疑的。我们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信这个法门,信佛不欺骗我们,信我们的自性清净心是本有,本来具足这个法门,相信我们自己念佛可以念到功夫成片,也就是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我们可以伏断烦恼,决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必定像经典里面所说的境界一样,与诸上善人同聚一会,一生成就圆满菩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第八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