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到香之后,就大声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了几声之后,他说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来了,他跟阿弥陀佛走了。这样的往生就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临终十念往生;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这个时候因为他将死了,他看到牛头人来要命了,所以他的心恳切,真诚。
廿六、宋朝莹珂法师往生
宋朝的莹坷法师,念佛三天就往生。
他是一位出家人、不守清规、破戒造作罪业。但他有一个好处,深信因果报应,想想自己一生所作所为,必堕地狱,就生大恐怖,请教同参道友,有没有救。同参道友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痛哭流涕,有很深的感动。〈往生传〉看完之后,他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他把寮房关起来,不睡觉、不吃饭、不喝水,一句佛号念到底拼命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好好的修行,到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你。莹珂法师难得,他就向阿弥陀佛要求说:“我劣根性很重,经不起诱惑,这十年,我六根接触六尘,受诱惑又不晓得造多少罪业,恐怕将来要往生靠不住,十年寿命我不要了,现在我就跟你走。”阿弥陀佛听了他的话,也就点点头同意说:“好!那我三天以后来接你好不好?”莹珂就答应了。
他把寮房打开,兴高采烈向全寺大众宣布,三天之后阿弥陀佛接引我往生。寺里的人都认为他发神经,这样一个恶人,怎么可能三天往生?好在三天的时间不长,大家等著瞧!到了第三天,他洗了澡,换了新衣服,早课的时候,要求大家不照平常的早课,念〈阿弥陀佛〉、念佛,送他往生。他没有生病,跟大家一起课诵,经念完了,佛号再念十几声,他就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现在要跟他去了。说完,他就走了。没有病,三天!是历史上记载宋朝的事。
廿七、朱镜宙老居士学佛因缘
朱镜宙老居士讲自己的学佛因缘。在抗战期间,就是他主管西康、四川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跟几个朋友打麻将,夜很深了才散去,大约是夜晚一、两点钟,回家要走一段好几里的路。抗战期间,马路上很远才有一盏路灯,而且灯泡大概只有二十烛光,不像现在这么明亮。走在他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女子,他也没在意,他走了相当长的时间,忽然之间他想起,三更半夜怎么会有单身女子走在路上。这么一想,立刻寒毛直竖,一身冷汗,仔细一看前面这个人,有上半身没有下半身,吓死他了,这不是幻觉,因为他走了很长的时间,决不是眼花。因为是自己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从此才相信佛教。过去听到那么多事,他还不以为然;这次吓得一身冷汗,才回头看看佛书,才进入佛门。他自己也说这大概是观世音菩萨示现。藉此因缘得闻佛法。
廿八、逃出嫉妒障碍
凡夫与圣人心量不同,凡夫嫉妒心重,见他人有成就,表面上赞叹,而心里头一肚子不高兴,显示我不如你,心里好难过。师生亦不例外,汉朝大儒郑玄,他老师马融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马融讲学,郑玄(康成)从学三年,马融全部学识均为郑玄得到,而且成就超过老师。老师心生嫉妒,表面很客气。
马融讲学有嗜好,喜欢听歌,自己私人养有一支乐队,房子很大,用布幔隔开,一面讲学,一面听音乐。许多学生往往就布幔缝隙窥觑,而郑玄三年如一日,目不斜视。老师虽然赞叹而心中放不下。
三年学成,康成要回家。老师率学生送他到十里长亭,摆下酒筵,叫学生每人敬他三杯酒。他一口气喝了三百杯。老师的目的要把他灌醉,派人在路上把他杀掉,不料康成酒量大,三百杯下肚,面不改色,辞别老师与同学时未失小礼节。康成知老师用意,他向人表示走某条路,而在半路从小路逃掉。果然老师所派杀手未得其便。
廿九、李炳南老居士饮食教诫
李炳南老居士七十多岁,看起来也不过像四十来岁的样子。九十多岁时还是耳聪目明,手脚灵活。到九十五岁,他都不需要人照顾。最后的两年,因为吃东西有毒。人家做面条来供养他,面条放的时间很久,尤其是干面条,防腐剂本来就很多,放久了就有毒。他本人知道,但是他向来有个习惯,人家做东西给他吃,他一定当著人家面吃,让做的人心里欢喜,就是这一点害了自己。那次他也是当著人家的面吃,吃完之后回来就用解药。他是高明的中医,第一次用解药,很有效的化解了。这是他老人家告诉我的。过了几个月之后,又碰到一次同样情形,没有法子,也吃!吃了之后再用解药,但是来不及了,毒散得太快,这样一病就病了三个月。
净空法师到台中去看他,他第一句话就说:“不要上馆子吃东西,吃东西要小心!”他就是这么中毒的,他知道,第三次是喝甘蔗水,不晓得是甘蔗坏,还是有什么毛病,毒也没能化解。所以,他是食物中毒,抵抗力衰弱。他九十七岁往生,往生的前两个星期还照常讲经。他往生前讲经只缺席两次,他走了。
三十、何东爵士夫人往生大会
二次大战之后香港何东爵士夫人,何世礼将军之母,全家是基督徒,惟何夫人信佛,儿女非常孝顺,家中仍有佛堂,彼此并无冲突。她的往生给香港人很大的启示。往生之日她把子女们以及家中亲眷一起请来,她说,我们一家宗教自由,但是我今天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母子一场,你们念阿弥陀佛佛号送我。这最后要求。于情于理都讲得通。她盘腿一坐,坐了不到一刻钟就走了,从此她一家人都信佛了。她平时不说话,临终表演给大家看,结果度了一家人。世间什么事都是假的,只有这一件事是真的。
卅一、李木源居士癌症的奇迹
新加坡李木源居士,是虔诚的佛教徒,对佛教事业非常护持,全心全力护法。我在一九八七年到新加坡和他认识了,他那时是新加坡青年弘法团的团长,邀请我到新加坡讲经,我年年都去。
他大概在一九八九年得了癌症,医生告诉他寿命只有六个月,他照的那些X照片,大概有六、七十张,内部可以说五脏没有一处是好的,医生说六个月时间是最长的。所以他把生意交给太太,财产过户移交,连信用卡也都还银行,在居士林做义工,不拿任何报酬,做一天算一天等往生,他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检查时曾经给他介绍医生,他也没去找,他说我要死了,何必要受这种折磨,所以一心一意为佛教服务。过了六个月也没有发生病痛。再又过一、两年是愈过愈好,再去检查他病全部都没有了,医生说不可思议,奇迹,他那些资料一大包,他打开来给我们看。
这是学佛不病,他是知道自己得重病,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专门等往生,里面的贪、嗔、痴、慢断尽了,所以医生说奇迹,我说这那里是奇迹,正常的现象,一般人会生病衰老,是因为心里有毒,我们现在讲病,最严重的病毒是贪嗔痴,佛法里讲三毒。里面有病毒,外面有名闻利养诱惑、污染,你怎么会不生病、不衰老,你怎么会不死。李木源怎么好的,头一个他晓得把自己里面病毒灭掉,心上恢复清净、真诚、慈悲,整个生理细胞重新组合、重新排列,就顺乎自然,自然就是最健康的了。
卅二、“看得破、放得下”做六年
我在早年刚接触佛法时,有一个机缘认识章嘉大师,他是密宗的大德。第一次跟他老人家见面,我向他请教:“我现在知道佛法非常殊胜,非常之好,我想能很快的入门,请大师指点我入门的方法。”问题提出之后,章嘉大师没有说话,一直看著我,看了半个小时,一句话都没有说,两个人都像入定。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我在等他回话。半小时后,他说话了,说了一个字:“有。”之后就不说话了。等了五分钟,然后开口给我讲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第一次见面,两个小时里,眼睛对眼睛,没有话讲,这种摄受的力量非常强大,一生都不会忘记。他老人家的言语简单,简短有力量,没有一个字的废话。我接著请教:“从那里下手呢?”差不多等了二十分钟,说了两个字:“布施。”第一次见面,只谈这么几句话,真是一个字也没忘掉。我向他告辞,他老人家送我到门口,非常慈祥的嘱咐我,说:“我今天教你六个字,你好好去做六年。”
卅三、念佛三年站著往生
民初,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这徒弟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法师差不多,他们是从小一起玩的朋友。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所以念过书。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带出去,所以算是见过世面。他那个同学生活非常困苦,学一个“锅漏匠”的手艺。什么叫锅漏匠?就是碗碟打破,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他就天天挑个担子在外面叫喊,非常的辛苦。他真正体会到人生太苦了!他也知道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于是就找。找到谛闲法师,在庙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法师问:“为什么?”“人生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啦!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吧!”为什么不让他出家呢?老和尚考虑他年岁太大了,在当时,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体力也衰退了,出家,五堂功课学不会,念经也念不来,这样,住在寺庙里,让人瞧不起,冷眼看待,心有多难过啊!学讲经吧!他不识字,于是,老和尚就拒绝他。结果他就硬赖著:“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他说:“这没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你说什么我统统听,统统接受。”老和尚就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剃了头之后,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寺里。受戒,五十三天你受不了。再说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破庙,废庙没人住,就找一个小庙住下来。”老法师在附近,找几个护法、信徒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安住他的生活。又在附近找一个念佛的老太太,每天给他洗衣服,并烧中午、晚上两餐饭。然后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交代他:“你就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这个人没有读书,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六字圣号。他真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在那个庙里,三年都没有出门,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这就叫精进。这一天,他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饭吃完,就跟那位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用替我烧饭了。”这老太太心想:师父三年都没有出门,今天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所以叫我不要给他烧饭。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那是个破庙,庙门都是不关的,到庙里,喊师父,没人应,就再去找一找。看见师父站在寮房里,面对著窗户,手拿著念珠。叫喊,他不回应;走到他面前,才知道,他死了!站著死的,念佛往生了。这时老太太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有看见人死是站著的,于是赶紧报告那几位护法。这些护法一瞧,也不晓得怎么办,就派人到观宗寺报告谛闲法师。那时候没有车,请人去报信,来回需三天。你看他,站著往生,还要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诸位要知道,三年能成功,精进啦!谛老看了之后,非常赞叹说:“你没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啦!”一句阿弥陀佛,就叫专精,不夹杂、不间断,是成功的关键。
《公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