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八六卷▪P3

  ..续本文上一页典之后才知道有这回事情。有这么回事情,你就细心去体会,你的心愈清净,你接受这个能量就愈明显;你的心是污染,你就一丝一毫都没有办法感触到,这个道理实在说我们不难懂。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菩萨智慧光明,照如来藏、自性清净藏,令菩萨证。这是大菩萨帮助小菩萨。佛在《地藏经》里面嘱咐这些大菩萨常常照顾小菩萨,小菩萨初学很容易迷失。这个照,对我们现前境界来讲,就是讲解说明,让我们知道自己识心里有如来藏,知道我们这些妄想里头有自性清净心。如何把它恢复,这就是证。我们要有求证的愿望,要有求证的心。

  

  这个智慧照法身藏、照出世间上上藏,是帮助菩萨成就。「证」,那你就得涅槃,涅槃就是一切法不生不灭。涅槃也翻作圆寂,圆是一切法里面你能看到它的圆满功德,或者我们说圆满的性德,在一切法里头你看到圆满的性德,清净寂灭,这叫做「入般涅槃」,你入这个境界。入这样的境界,你的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为什么?这几种的性德,圆满的现前,这不是修来的,圆满现前。性德现出来的相,确确实实就是这个,真诚到极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到了极处,大圆满!「证」,你就得涅槃;「成」,你就得菩提。换句话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藏、法身藏、 出世间上上藏,统统得到了,全恢复了,到最后法界藏,那是教化众生。

  

  就像我刚才举的比喻,我们这个身体有局部麻木,一定要照顾它。由此可知,这五种藏,前面四种是自受用,后面一种是他受用。「众生无边誓愿度」,佛说这一句话,是普遍的劝导一切大众,在佛与法身菩萨分上,还要说这句话就多余了,那就不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哪里有这种分别执着?他那一种真诚帮助一切众生,没有任何条件,没有什么誓愿不誓愿。所以佛的教学,从这个地方我们能看出来,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是我们的义务,应该要做的,没有什么功德可居的。如果你还图功德,你脱离不了十法界;你为了积功累德而做的,积功累德种种果报这个念头还有,你在九法界里面受报。这些念头统统都没有了,全心全力在做,法喜充满,你才能真正证得:这个经论上方便说,法身菩萨、如来果位,给你方便说。

  

  【其状犹如宝色灯云】

  

  这一句是说明光的相状、光的样子,说它的色就像『灯云』一样。「灯」比喻照,无处不照,所以它不举日月,为什么?日照白天不照晚上,月照晚上不照白天,是有光明,好象有中断不圆满。灯白天也可以照,晚上也可以照,比喻不间断。灯光就像日月光明一样,这是菩萨放光,眉间放的光,遍照,无所不照。清凉大师注解「周遍润泽,雨法雨故」,周遍是对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光中说法,这常讲「光中化佛」,这里我们看光中化菩萨,菩萨说法,这是光明的德用。

  

  【遍照十方一切佛剎】

  

  向下的经文都是讲放光的作用,这里面有五句。第一句是讲光所照的范围,『遍照十方一切佛剎』,我们这个地方也在光明照耀之内,十方一切佛剎一个不漏。诸位要知道,一尊佛放光如是,每一尊佛也如是,所以世界确确实实在如来大光明藏之中,谁知道?觉悟的人知道。什么样才是觉悟?离开不觉就觉悟了。不觉是无明,所以破无明不就觉悟了吗?可是无明是烦恼的根,是深层的烦恼,我们要想把这个根拔除,那怎么辨?先除枝叶。好象我们要想拔一棵树一样,树根很深在地底下,不好拔,先把树干、树枝去掉,然后挖根就容易了。佛教导众生,也是用这种理念,教我们先去执着,先除见思,再除尘沙,最后再破无明。古大德常常用穿衣服来做比喻,无明烦恼好象我们穿三件衣服,最里面的一件;尘沙烦恼是中间的一件,见思烦恼是外面一件。现在叫你脱衣服,你一定先脱外面这一件,再脱中间这一件,最后脱里面这一件,你一定要这样顺序。你不能外面这两件衣服不要脱,把里面那一件脱掉,你没办法。所以真正用功夫要懂得循序渐进,懂得次第、顺序,那我们怎么办?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叫戒定慧三学,从哪里学起?从持戒学起。

  

  我们学佛,我早年到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跟他学经教,我第一部所学的是《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部经最近我在台北讲过一遍,总共讲了三十八个小时,在这之前我在新加坡讲过一遍,时间长一点,两次讲的大同小异,这两次讲的都值得诸位做参考。这讲学佛,学佛到底是吉还是凶?也就是说,学佛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部经为我们解答这个问题。佛说了,如果依照佛的教诲去做,学佛好!你所得的果报是大吉大利;如果你违背佛陀的教诲,你所得的是灾祸。

  

  我们看现前的环境,我这一次在台湾住十几天,我所看到的、我所听到的,不是吉!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不是吉的相,是凶的相。这种不吉利的相,不仅在台湾,今天在全世界。为什么会有这些灾难的现象?诸位要记住,佛在大乘经上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只怪社会大众,他不想善,他偏偏想恶。世间的圣人,孔孟是代表,在中国这两千多年来,遵守他的教诫,儒家教学的内容:伦常八德。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大家知道这是大势至菩萨应化来的,他知道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大灾难,提倡救济大灾难的方针办法,这个方针办法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是印光法师的法印。如果我们学佛的人都能遵守他这个指导方针,这个灾难可以化解。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是儒家讲的,伦是伦常,用现代的话来说,人在这个世间,第一桩大事情,就是要明了人与人的关系,这叫敦伦。这个关系是天然的,不是人为的,不是像现在用法律来规定的,不是的!自自然然,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的,它是自然现象,圣人说出来而已,不是他的发明,不是他的创造,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这个道理叫天道,天然之道,人不能不遵守。遵守,真正是宇宙和谐,天下太平;违反这个大道,麻烦就来了,天灾人祸层出不穷。天然大道不可以违背,第一个是夫妇,夫妇的结合是天然之道,有夫妇而后才有父子,然后才有兄弟,按着顺序发展出来的。夫妻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爱、朋友有信、君臣有忠;发展成为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八德有两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是天道、自然之道,人与人之间要遵守,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要遵守,人与一切鬼神之间要遵守。把这三种关系搞清楚,这三种关系搞好,宇宙和谐,天地万物皆得安宁,这是大道!

  

  台湾在过去提倡文化复兴运动,诸位想一想,那个时候的社会气象,我们现在人讲磁场,想想当年那个时候社会的磁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样子的?我在三十八年到台湾,我觉得台湾人非常可爱,心地善良,忠厚老成,那个气氛好!我们初到台湾,找个朋友不认识路,路上看到小贩问他路,他能够把他那个摊子放下带我们走。跟现在不一样,现在你不认识路问他,理都不理你!所以我那个时候到台湾,我觉得台湾人有道义、有仁义、有情义、有恩义。时间不过是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之后,传统的伦理道德烟消云散,完全没有了,所以今天有这么许许多多的灾难。诸位同修一定要晓得,天然的灾害是人心变现出来的。

  

  过去我在台湾,讲过很多遍《楞严经》,佛在《楞严经》上讲得清楚,贪心招来的是水灾,瞋恚招来的是火灾,愚痴感招的是风灾,傲慢招来的是地震,你们相不相信?现在我们讲的时候,他一定骂我们学佛的人迷信,「这自然灾害!与我们人有什么关系?」他不懂得,世出世间情与无情,「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它怎么没有关系?息息相关。如何消除这些天灾人祸?人祸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关系处好,人为的灾害没有了,所以根本是在人心。

  

  我们看中国历史,大家现在看到不要以为是迷信,它一点都不迷信。在中国古时候,如果社会上有一些天灾,旱灾、水灾大的灾难发生,地方政府报告皇帝,皇帝听到这个灾难,他要行好事,他要灭他的贪瞋痴,他要修积功德。我们常常在史书上看到的,减膳,人民有疾苦、痛苦,他的饮食往往减少一半,不敢过得太享受,斋戒、大赦天下,做好事利益社会、利益群众。在这个世界纵然判了死刑的死囚,缓刑,上体天心,希望化解这社会上的苦难,一点都不迷信。

  

  所以今天我们挽救灾难,要把灾难消除,不是没有方法,有方法!只要大家回心向善,佛法里面教给我们修持的根本法,就是十善业道,如果我们真正能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杀生,不但不能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连令一切众生生烦恼这个念头我们都不起,这一善才清净!不偷盗,一定要做到决定不占别人丝毫便宜,从内心里头做起,还有占人便宜那种心念,你有盗心;你有这个行为,你有盗行。有盗心有盗行,那个罪过很重。不妄语,言而有信。不两舌,绝不挑拨是非。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贪,不起贪心,要知道人生在世,贫富贵贱、穷通修短无不是命!

  

  

  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我们在台湾也提倡,台湾王警官成立一个「了凡学会」,我非常欢喜,在当时我全心帮助他。大家都能够学习《了凡四训》,你就知道因果报应,你就晓得人确实有命运。一个凡人肯定一生受命运的主宰,你造福、你修善,增长你的福报;你要造孽,损减你的福报。现在造恶的人很多,他享受大福,做高官享大福,你要晓得他命中的福报多大!一个帝王过去生中所修积的福报,可以绵延几十代,我们中国历史上所看到的。但是在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他那么大的福报,几十代的福报,他在短短几十年就享光、就享尽,什么原因?造的恶事多,打折扣扣掉了,他一百分的福报在这一生能享受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八十折损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是不读圣贤书之过,换句话说,教育出了问题,没人教。

  

  早年我在台湾,我的老师方东美先生,提到教育他就非常生气,常常拍桌子骂人,教育彻底失败,着重在科技工商业,把人文教育完全疏忽了。所以台湾经济是发展出来了,道德沦丧,社会动乱,招来的是天灾人祸。今天挽救之道,只能靠极少数觉悟的人、极少数善根深厚的人,多做善事!善事里面最大的,最殊胜、最有效的,能够感动天地鬼神的,弘扬圣贤的教诲。所以早年在台湾翻印《大藏经》,印《四库全书》,我真的非常欢喜,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经验的结晶,贡献给全人类,得以长远的流传而不至于毁灭,真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书量虽然不多,流通到全世界,于是我们放心了,世间再大的灾难也能够保存。因为世间灾难绝对不是全球全面的,一定还有一些地方不受灾难的,那个地方有,它就保存下来,在过去真的是担心!

  

  《四库全书》在全世界只有三套,《四库荟要》只有一套,绝版了。《全书》中国大陆也印,台湾印得好,台湾印了三百套,《荟要》大概数量比全书多,我就买了三十三套,向世界书局买的。我这三十三套送给中国大陆,每一个省、自治区、特别市。因为这个书在中国大陆没有,我送的对象是大学跟图书馆,希望这种珍宝能够永远保存下去,不至于在灾难当中毁灭,不至于失传,我全心全力赞助这个事情。今天灾难现前,我想来想去,只有印《大藏经》,这是大功德,希望台湾同修都能够发心,救自己的劫难。这个《大藏经》印好之后,送给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图书馆,全世界主要的大学图书馆,专为祈求世界和平,专为祈求消灾免难。

  

  我们的心量要大,不要只求我这一个地方,求这个地方,周边有灾难我还是脱不了。要求全世界消灾免难,心量要大!世界上人许许多多愚痴没有智慧,不知道修福,我们少数觉悟的人,少数有善根的人,替他们修福。我们认真努力依照圣人教诲来修行,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为什么这么做?代们他做,他们不知道,我们代他们做。虽然是辛苦,佛经上常讲的「代众生苦」,今天众生有苦难,我要代替他,为他们修福,为他们祈福,希望我们所做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希望这些有错误想法看法、有错误作法的人,能够得佛力加持,他们能够改变他的观念,能够改变他的作法,灾难不是不能够化解的,和平幸福不是不能够达到的,端在我们自己要觉悟。

  

  我们的心量要像经上所讲的,「遍照十方一切佛剎」,这个力量就大,这样才能真正感动一切诸佛菩萨,心量小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自己生活节俭,我们能多省一块钱,就能多帮助那些苦难的人,他就能多一块钱。常常要这样想,常常要这样做,世间苦难的人很多很多。一定要想到因果报应,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常常去读因果报应的书。台北王警官他是个有心人,这些年来搜集这些因果报应的事迹,他告诉我已经有好几百篇,都是报纸杂志上登出来的,真的有这个人、有这个事。我在台湾,他选择里头大众都知道的这些报应的事情,搜集几十篇装订一个小册子给我,我看了之后很感动,希望他所搜集的统统能够出版,大量流通。讲从前的,现在很多人不相信,我们讲现在的,中国外国现前的事迹,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报。所以因果报应的事情,只要我们自己稍微留意,都在眼前,不能不信!信的人有福了,不信的人他还要受苦、还要受难,哪一天他相信他回头了,他就有福。所以印《大藏经》的事情,我们还是希望「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同仁,这些年来他们做了很多的好事,真正尽心尽力帮助全世界,在这里弘扬佛法。现在灾难愈重愈要发心,愈艰苦愈要努力,决定不能松懈。

  

  学佛,我最近特别强调「净业三福」,佛在《观经》里面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不管修行哪个法门,不管修行哪个宗派,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今天学佛没学得好,学得没有效果、没有成绩,原因在哪里?我们把这个基础疏忽了。这个基础第一条,就是落实在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落实在《沙弥律仪》;第三条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三本书是我们学佛的大根大本,决定不可以疏忽,要认真努力的去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八六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