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要懂,我们要修真实的功德。接受供养的四众同学一定要懂得惜福,要知道报恩,要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常住之物不能任意损坏,诸位念念《地藏经》就知道了。偷盗常住物、任意损坏常住物,这个罪报佛不能救。为什么?常住物是十方信众供养,是十方信众真诚恭敬心供养的,这还得了!不是乞丐讨饭施主供养你一点,那个不是恭敬心,那是怜悯心,可以受,没有什么问题。寺院道场里面一针一线、一草一木,是信众护法虔诚心供养的,我们能受得了吗?他们供养的目的何在?目的是希望帮助我们安心办道,希望我们开悟,希望我们证果,希望我们成佛,他的目的在此地。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开悟,不能证果,不能成佛,你就对不起他,你就亏欠于他。现在佛门四众同修有几个人知道这个事实?我们非常有幸,为什么?我们没有离开经典,天天读诵,逐渐逐渐明白了。我们晓得,任意糟蹋常住物,这罪非常重;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遇到了知道爱惜、知道保护,无量无边的功德。
大的来说,道场是前人创建的,如果年久失修,我们尽心尽力把它修复,这个功德比建新道场功德还要大,佛经里头说的。为什么?旧道场这个地方曾经成就过多少人?用我们现在话来说,磁场不一样,这个地方有很多的护法神,曾经有很多修行证果的人在这里成就的,这个地方有灵气。所以你恢复它,比你建一个新道场功德或者是福德都会更大。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不肯全心全力去维护,而这个道场损坏了,这个罪过很重。现在有许许多多道场,建立在繁华的都市,而且都是高楼大厦。因为人口繁密的地区,土地得来是愈来愈不容易了,寸土寸金。这样道场建立,跟邻居隔得很近,特别是邻居要盖大楼,施工的时候一定引起地面的震动,对我们自己道场肯定造成破坏。这种破坏,我听说有许许多多地方,隔壁邻居施工都签约,施工的那一个施主他要负责来维修、要赔偿,这是合理的,确实合理合法。如果没有这个法律,我们自己要懂得怎么防范,如有损坏要全心全力去维修。为什么?四众同修在这个地方居住,心安道就隆;如果住在这个房子,这个房子变成危楼,时时刻刻可能会倒掉,心不安,道业就不能成就。比一般建设商业大楼,那是为了名闻利养,不可以一概而论。为名闻利养这个利益很小;成就一个菩萨、成就一个祖师、成就一个大善知识,这个功德无量无边。谁知道?我们如果不是几十年在经教里用了这一点功夫,我们也不会知道。这是大的。
小的,饮食;再小的,像这些文件用品。这从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我们受他的提示,一张信纸、一个信封,再有就是电话,最容易造成罪过,常住物!十方人你要想到常住这个钱财,是十方人恭恭敬敬,真的自己省吃俭用,想到这个地方来修一点福,他们心目当中这个地方是福田;如果我们任意去糟蹋,那个罪报不得了!电话要不要使用?没有必要的时候绝不使用,必要的时候要知道长话短说。人家说十分钟、二十分钟才讲清楚的,我预先要想想,我要在三分钟当中把它讲清楚、讲明白,爱惜常住物!特别是出家人要修清净心。所以我常常劝勉同学们,我们彼此互相之间要有什么问题需要沟通,最好用传真。传真比电话要节省很多费用,而且电话里头废话很多,传真你写成文字,废话就少了。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如果没有听清楚,你再问又啰嗦了;传真过来没有看清楚,再看一遍、多看几遍,你说省多少事!还有底案保存可查,这个好,非常非常之好!比电话好得太多了。
这些话我也常常讲,诸位一定要知道爱惜常住物;一定要知道我们人生在世,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对我们都有大恩大德。我们出门到哪里去办事,沿途上这些花草树木,它们生长在那里提供我们欣赏,让我们行走这个路,尤其是远程,不会感觉得寂寞,那是它们在供养我们,你知不知道它的恩德?佛知道、菩萨知道,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是远行菩萨『今具演』,具体表演给我们看。他表演什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表演的是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是修的「清净方便波罗蜜」,我们应当要学。后面讲到第七地,说得就更详细、更明白了。
云音净月菩萨赞颂第九首:
【一切愿行所庄严,无量剎海皆清净,所有分别无能动,此无等地咸宣说。】
这一首是赞颂八地菩萨,他所修的是愿波罗蜜,也是后得智的一种。七地修方便,八地修愿。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在华严圆教里头,不但是地上菩萨,就是十信位的菩萨也是「一修一切修」。在十度齐修它有偏重,像八地偏重在愿波罗蜜。『一切愿行所庄严』,菩萨不只是一位,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在因地当中所发的弘愿也是无量无边。菩萨一修一切修,一门就圆满一切法门,一愿圆满一切弘愿,所以「一切愿行所庄严」。佛为了说法方便起见,把一切的弘愿归纳为四大类,我们通常称为四弘誓愿;诸位一定要理解,绝对不是说只有这四种愿,四愿每一愿里头,形相都是无量无边际。无论是度众生,十方无量无边的剎海,每一个佛剎里头有无量无边的众生,菩萨发愿帮助这些众生,你想想看这个境界多么广大!所以这一愿里面就具足一切菩萨的行愿。断烦恼是帮助众生,学法门也是帮助众生,烦恼无尽,法门也没有边际。佛道我们今天明了了,佛道也是没有边际的。就以中国祖师大德来说,天台家讲的四种佛道,藏通别圆;华严教里面讲的,四十二个位次都是佛道,分证佛位、究竟佛果,都不是简单的。「一切愿行所庄严」,庄严的是身相,庄严的是土相,我们讲的依正庄严。八地菩萨是不动地,这是真实的果位,于一切顺逆境界、善恶之缘,不会再起心动念,这个时候才能真正成就自己,利益众生。
『无量剎海皆清净』,我们今天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常常讲的「五浊恶世」,浊就是染污,很不清净、极不清净,恶是极度的不善。我们要问八地菩萨在我们这个地方,他是不是也看到清净的境界?答案是肯定的,确实八地菩萨住在我们这边,他住的是清净法界,我们住的是浊恶法界。这又是什么道理?这就说明法不是真的,《金刚经》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法是随着心在转变的;菩萨心清净,所以他身清净,他的生活环境清净。世尊在《楞严经》上说得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八地菩萨能转境界了,不会被境界所转。八地菩萨真正了解,清净心性是真的,秽恶的现象是假的,真妄无碍,理事无碍,性相无碍,所以他能转,我们不能转。我们为什么不能转?心不清净。人家到不动地了,心地清净一尘不染,所以「无量剎海皆清净」。
「无量剎海」是尽虚空遍法界一个都不漏,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的剎海,寂光土、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一味清净!我们有没有能力入这个境界?这要看自己,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境随心转」,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心随境转是假的。但是一般世人我们想想,哪一个不被境界所转?所谓触景生情,情是什么?六根接触到外面六尘境界就起妄想、就起分别、就起执着,就被外面境界所转了。但是你要晓得,你这是妄识被境界转,真心不被境界转。为什么?真心没有妄,它怎么会被妄境所转?由此可知,真心可贵。什么是真心?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那个时候就是真心。佛菩萨教人没有别的,唤起我们的真心而已。你看看《坛经》上的例子,惠能在五祖会下得道,得什么道?恢复了用真心,他不再用妄心了。禅宗里面所讲的「明心见性」,这用真心,跟诸佛如来用同一个心。《华严经》上所念的同生众、异生众,同异是什么差别?用心不一样。你用的是妄心,就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这是跟佛不一样,异生众;这些菩萨摩诃萨跟佛用的心是一样,同生众,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修行修什么?就修这个。果然转过来,就是转迷成悟,就是转凡成圣。
你看惠能对惠明讲的话,惠明用妄心,去追赶惠能,想把衣钵夺回来,被他追上了。他在没有出家之前是四品将军,是个军人,惠能不是他的对手,把衣钵放在一边,自己躲藏起来。当然他看到衣钵,拿到衣钵就算了,不会再去伤害人了;哪里知道真正有护法神守护衣钵,惠明居然拿不动。这个时候他知道了,这衣钵这么重,他是个将军,衣钵他拿不动,惠能轻而易举就拿动,从这个地方他就觉悟了。所以立刻就忏悔、就回头,说「我是为求佛法来的,不是为衣钵来的」,马上念头一转,这个念头转得快,惠能大师就出来,「好,你既然是为法来的」,那就帮助他,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明心见性。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他教他坐下来,把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听他的提示。他怎么提示?他说:「不思善、不思恶」,这就是讲你把两边放下,「正在这个时候,如何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这一句话提醒,他真的就回头了。不思善、不思恶,性宗里面讲的不着两边,中道不存,你的真心现前了。你思善思恶是妄心,两边都离开了还有个中道,你还执着一个中道,那还是妄心。告诉你两边不立、中道也没有,你能不能悟入?惠明就在这个时候悟入了。
我们在《坛经笺注》里面看到的,惠能大师一生,他的学生当中有四十三个人明心见性,惠明是其中的一位。一句话能把你点醒,我们今天读了这一句话为什么不醒?有,有读经开悟的,有听经开悟的,也有念佛开悟的,有参究开悟的,各人善根机缘不相同,悟入那你就是用真心,用真心与诸佛跟法身菩萨同一个境界了。对于世出世间一切问题,真的是迎刃而解,你立刻就得大自在,你就智慧充满了,从此之后你生活在智慧的境界里,我们今天讲,你过的是智慧的生活;没有悟,你过的是烦恼的生活。烦…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四八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