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有了,「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总沾一点边了。你们大家说什么都好,只要不出大毛病,只要不出大纰漏都好。实在有严重不善的后果,我会给你提示一下;如果不是很严重的不善的后果,都不必说了。
像往生这个事大,哪些严重的障碍我不能不说说,我要不说我对不起你们。说出来之后,你能不能理解,你能不能接受?那是你的事情,我的本分做到了。你能信、能解、能行,恭喜你,我们同愿往西方;你要是不信、不解、不能依教奉行,慢慢来,反正西方的因已经种下去了,来生后世你总会去的,到时候我们还会相聚在一堂,不过往生西方在时间上有先后差别不一样。诸位真正了解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一切众生平等。
我爱放下了,这个很重要,这是贪烦恼。我痴放下了,心地明了,常生智慧,不生烦恼。我慢放下了,慢是瞋恚的一分。贪瞋痴,虽然俱生的习气有,分别的这个烦恼放下了。分别放下就是我们常讲的伏烦恼,烦恼虽然没有断,确实控制住、不起现行,这样念佛往生没有障碍了。一定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特别是在人事环境当中。我们面对着善缘顺境,绝对不起贪恋之心。住在这个世间就像住旅馆一样,明天我就离开了,这里有什么好留恋的?恶缘逆境亦复如是,没有一丝毫瞋恚心。这里不好,我还是跟大家处得很好,我明天就离开了嘛!何必跟人结恶缘?与一切众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乃至于对一切动物、一切植物、山河大地,我们只有一个真诚清净平等的感恩之心。我到这里来旅游,虽然时日不长,他们对我的照顾、对我的供养,我不能不感激。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四大烦恼常相随」不能不放下它,这个事情我们是可以做到的。
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因为你还没有能放下,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着无量劫的习气种子,这时候还没有能转得过来。开始也是从观行到相似、到分证,阿赖耶没有转成大圆镜智,前五识就不可能转成成所作智。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不能不知。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到如来果地转八识成四智才到究竟圆满,所以「出生法界广大智」。这个时候初地菩萨他们已经在因地上转了,把第六第七转成智;这两种智慧转过来,他就『普见十方无量佛』。前面总说,「神通境界等虚空,十方众生靡不见」,他为什么能见?转八识成四智。六七因上转,他已经转;五八果上转,他还没有完全转过来。因上现在已经转过来了,慢慢的果就会自自然然跟着转了。所以他不是同时一下就转过来,因转过来之后,果慢慢的成熟,这个道理我们能想得通,不是很难懂。「普见十方无量佛」跟第一首偈「神通境界等虚空」相应,跟「十方众生靡不见」相应,你看这个果德多么殊胜!确实是我们希求的。
可是诸位同修要知道,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的菩萨,他们确确实实烦恼没有断,八识没有转,但是他的智慧、神通、道力跟地上菩萨相等。这是什么原因?不思议法,真的是难信之法。菩萨修行无量劫到这个程度,你怎么这么便宜?你怎么一生就成就了?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夏莲居老居士偈子里,「难信难信真难信」,它是实话。不是说我们人难信,菩萨难信,声闻缘觉难信,怎么可能有这种法门?这个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都搞不清楚,这都是真的。我们这一生能遇到、能了解,要不发心认真学习,那就是李老师的话:「非愚即狂」。他要不是愚痴人,那就是狂妄之士,他不修这个法门;换句话说,正常人他一定接受,一定认真努力修学,他在这一生当中会成就。现在请看二地:
【一切法中离垢地,等众生数持净戒,已于多劫广修行,供养无边诸佛海。】
十地菩萨跟前面一样,他们所修学的跟诸位说还是十波罗蜜。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每一首偈都有四个意思,一句是一个意思。第一句举法标名,他所修学的这个法门说出来了,『一切法中离垢地』,这是二地菩萨;「垢」是烦恼的代名词,二地菩萨修持戒波罗蜜。『等众生数持净戒』,这个「净戒」不是五戒、十戒,我们今天看到五戒、十戒都觉得太多,都觉得受不了。比丘戒二百五十条,都感觉得很困难。到二地菩萨他们所持的戒,这个戒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规矩、守规矩。佛家常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那是凡夫地所修的。这是圣人,是菩萨摩诃萨;换句话说,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剎土,剎土里面所有一切众生,菩萨跟他们相处,决定不犯过失,心地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我们修行说是功夫不错了,他心里头还有妄念,比起一般人这个妄念微细,跟菩萨比这个妄念非常粗,非常严重。我们比要往上比,不能往下比。往下比自己好象就觉得很满足、很不错了;往上面一看,自己差很远,才能提得起警觉心,才能够奋发向上,自己知道自己不足。
我们修净宗的要不要学习?要,为什么?增高品位,这是对自己来说的,这是自利。利他更重要。我们表现种种守法的形象,那是我们『供养无边诸佛海』,我们能不干吗?我们拿什么来供养诸佛如来?拿什么供养阿弥陀佛?拿什么供养本师释迦牟尼佛?拿什么供养九法界一切众生?没有别的,只有守规矩、守法,做一个好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佛教的代表,就是佛教导这一个学生的代表。我们像不像?像,那是佛的好学生、好弟子;不像,是佛门的罪人。最低的标准是三福六和,如果这个标准没有,正法就不能住世。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干法?没有别的,为佛法、为众生,我们帮助正法久住世间。我们要不认真修三福六和,我们就是希望这个正法不要住在世间,我们在破坏正法,在毁灭正法。诸位想想,破坏、毁灭正法,你怎么能往生极乐世界?夏莲居老居士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这个事情要「真干」!不是敷衍的,不是装假的。你要不是真干,你错了,敷衍塞责,搞假的不搞真的,我们一般人常讲的阳奉阴违。果报在哪里?我们可以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果报在三途,三途当中的地狱,不是饿鬼、畜生。为什么?因为你对不起佛教,对不起诸佛如来,对不起一切众生,问题在此地。
净宗学会成立,我们订了五个修行的科目,简单明了,希望净宗的同修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它相应。我们做佛的好弟子,这个「好」说实在话不是十分的好,能做到三分四分就不得了,至少我们不是在灭佛法,不是在毁弃佛法。世间人看不见我们,九法界的神灵他们看得见,我们起心动念,他们知道。你看看地上菩萨,只要登了地,他们六根的能量就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一举一动,他看得清楚,我们起心动念他知道。他那个神通、他心通,遍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所以我们能瞒过谁?要说瞒人,那真是自欺欺人。我们做不好,什么原因?愚痴。经没看懂、没听懂,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做不到。应当做个,我这个水平很低,三成四成。实在讲一成都做不到,几个人能做到一成?
说老实话,做到一成不能往生,要往生至少要做到二成;换句话说,百分之八十我做不到,我能做到百分之二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观经》上佛讲得很清楚,下下品往生是什么人?都是造作五逆十恶之人。我们是不是造作五逆十恶?是!「我没有杀父母,我没有杀阿罗汉,我也没有破佛身血」,没错,这些罪名好象你都没有,你破坏了佛教形象,你知不知道?这个事情严重了。破坏佛教形象,等于破和合僧,五逆里头犯一条就是阿鼻地狱罪。所以我这个形象不好,出去让人家议论,让人家批评,我就对不起佛,就对不起九法界众生。无论在哪个地方,我们起心动念还是想搞特权,不守规矩。「不守规矩,这才是值得荣耀的事情!」以为这是荣耀,不知道这种心态、行为造阿鼻地狱的业因。规规矩矩的那种人,在你心目当中那是愚人,瞧不起他。是的,瞧不起的这个人,往往这个人往生了。你们想想看,谛闲老和尚的徒弟锅漏匠,谁瞧得起他?修无师,谁瞧得起他?真干!你瞧不起他,他瞧得起你;你不尊重他,他尊重你;你往三途,他到极乐世界。
我们老实讲,学佛那个「痴」很难断。我们这个痴是非常非常严重,怎么说都不开悟、都不回头,我们在旁边看到很难过,但是无可奈何!我最近这些年讲经,讲得很详细,完全落实在生活当中。觉悟的人有,少数,太少太少了;不能够理解的,多数,不知道回头、不懂得规矩,这是真的。佛在《无量寿经》,对我们这些发心弘法利生的人有几句安慰的话。苦口婆心教诲,别人不领情,并不感激你,他也不懂,他也不会照做;佛说,这些人「先人不善(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听佛这几句话,心平下来了。知道这些可怜的众生,他是真可怜、真愚痴,他先人没有教他,所以他种种的过失,不要去怪他。他确实是要堕落,那没有法子,诸佛菩萨都救不了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我们能尽到的、尽心尽力做的,可以说都已经做了,问心无愧了,我们对得起这些人。
更重要的是自己,自己一定要读诵大乘。《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当中的大乘,古来祖师大德们公认的,这是一乘教。一乘大法,古大德只说了三种,《华严》、《法华》、《梵网》,超过一般的大乘。世尊在《法华经》上讲,「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会权归实,《华严》、《法华》、《梵网》,是一乘大法。有能力、有时间、有这个缘分,深入这个,好!为什么?对于自己境界决定提升,对于自己断烦恼生智慧肯定增长。可是诸位一定要知道,净业三福是基础,十善业道是大根大本。尤其世尊极重要的开示,「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一切世间是九法界;这个法就是「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就能离九法界苦。再加上持名念佛求生净土,这一生圆满成就。十善业道不能不懂,不能不行。
这首偈子里头不能不持戒,持戒念佛。『已于多劫广修行』,前面我们读过,这些菩萨们修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持戒决定具足,就是包含其他的九个波罗蜜,持戒就圆满,真的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这个来「供养无边诸佛海」,不只四百亿佛。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阿阇王子过去生中供养四百亿佛,人家这里「供养无边诸佛海」。我们要努力、要精进,决定不能够得少为足,那就错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四五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