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一点力量帮一点,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把自己的医药费布施掉了,供养这些贫病交加的苦难人,果报自己不生病。不杀生、素食、帮助病苦,这些在佛门里面叫做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果报健康长寿,这些佛讲得很清楚。
众生天天想发财,佛讲了财布施得财富,果报是财富;法布施,果报是聪明智慧。所以你们年轻的法师,我劝你们到处去讲经,讲经是法布施,增长聪明智慧。但是必须要注意的两桩事情,一个是严持戒律,第二个是不怕吃苦。你只守住这两句话,你到处弘法利生,你不会堕落;如果这两句守不住,恐怕很容易堕落。为什么?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强大了,如何保护自己不受诱惑,只有「严持戒律」、「以苦为师」。释迦牟尼佛一生做出榜样给我们看,我们甘心情愿过苦日子,远离名闻利养、远离五欲六尘。这个「远离」不是说距离它远远的,不是,心里头丝毫都不沾染,叫远离。我们弘法利生,必须跟社会大众往来接触,你要是远离,那只有到深山找个山洞去修行,跟社会隔绝了。所以大乘的远离跟小乘不一样,小乘真的是与社会大众脱离,大乘不是的,大乘是心地里头不染,事相上和光同尘。
你自己真要有把握,不被诱惑,这个样子,你天天为大家讲经说法,劝人断恶修善,天天在修法布施,你的智慧天天增长。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心果然定了,确实证得《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个境界叫三昧,你得三昧了,你智慧开了,你渐渐契入华严境界。心量要大,智慧开了,一切随缘而不攀缘了,自己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而真正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时候,不容易退转了,那么你的福报会现前。这一点要当心,不要被那个福报迷了,一迷就堕落。福报现前,怎么样不迷?讲经更认真、更要深入,一天都不能松懈。我这样的年龄,一天还要讲四个小时。
契入之后,世出世法就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这个世间真的是「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对于这个世间毫无留恋。不但人间,连天上欲界天、色界天二十八层天,也没有一丝毫留恋;乃至于四圣法界,不再放在心上。身体还在,还可以使用,干什么?帮助苦难众生,弘扬大经。这个对象是帮助九法界众生,对九法界众生的供养,对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供养。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干什么?广修供养,「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我们干这个!这就是「如佛座上所应演,一一法门咸具说」。这个地区、这个时段,这个地区我们现在指的是这个地球,这个时段我们所指的是二十一世纪,我们特别要帮助此时此地的苦难众生,慈悲济世。最重要的、没有人去做的,是教学!帮助众生开悟,自己要做一个觉悟的样子给人看,给一切众生看。
什么是觉悟的样子?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就是觉悟的样子,万缘放下。所谓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个放下就是心里头不再有这些东西,念头都没有了。起心动念是什么?演说如来妙法。给一切众生做一个榜样,令一切众生见闻觉知都有所警惕、有所觉悟,我们干这个事情。决不为自己,虽然佛在经上常常赞叹无量功德,不作功德想;无量智慧,不作智慧想;无量相好,不作相好想。「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天天在做,心地里头痕迹都不着。那心里头有没有东西?有,有什么?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诸位想想,心清净,不染五欲六尘,天上的福报都不沾染,世出世间法舍得干干净净。行清净,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终身从事于多元文化社会教学。在这一生当中不求名,不为利,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随缘而不攀缘。
学佛,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他过的是什么生活?托钵。我们今天生活也是托钵,中午这一餐饭到净宗学会来托钵,接受这边大众的供养,除此之外,没有事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跟大家在一起学习。讲解经文,帮助大家深入经藏。没有上课的时候,自己读诵,看古来祖师大德的注解,上求!我们的工作就是这个。每天读诵经教,参考古大德的注疏,对于世间法完全不染着。我们每天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看杂志。这些污染,我跟它隔离了,我心清净,我住净土。你们世间人动乱,从哪里动乱?心动乱。因为什么?你知道事情太多,古人常讲「知事多时烦恼多,识人多处是非多」,你认识的人太多,是非就多了。
所以弘法利生,你听众很多,见面从内心里面生的恭敬喜悦,合掌问好,过后痕迹都不留。所以不要去问人家,「你什么名字?你住在哪里?你家里有电话号码告诉我。」那你不是找麻烦吗?年轻的法师要注意,这样就攀缘了,你心不清净了。我讲经四十三年,学佛五十年,在这个社会上也有一点名气,麻烦就来了。找的人多,自己就很难清净了。所以我跟同学们说得很清楚,你们不要给我写信,为什么?我不看的。现在一些信件,我让悟平师、心慈师他们去看,有需要答复的,由他们答复,我不闻不问。电话线拔掉了,传真机搬走了,统统不要,清净太多了。我要有事情,我会找你们,我没有事情,不希望你们来找我,我希望你们也都能这样的学习。
在这个时代,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你不把这些东西放下,怎么行?现在这个世界无线电波,我的想法是异常的紊乱,这个紊乱的波对我们有没有影响?肯定有影响。影响我们的脑波,影响我们心的波浪,思想之波。远离会好一些,把这个影响的程度降低一些,在现实环境里面也只能做到此地。必须求诸佛菩萨威神加持,我们对于这些大经大法,能解、能信、能行、能证,这要不得佛力加持,我们做不到。所以佛门当中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非常幸运得人身又闻佛法,能不能在这一生成就,关键就在你自己会不会学习。果然会学习,叫善学,这一生肯定有很好的成绩。你要想得很好的成绩,必须把这个世间的俗缘、没有必要的这些缘,要远离。这是一句老实话,如果不把这些缘离开,让它来干扰自己,麻烦就大了!所以众生喜欢说什么法门,我们要斟酌情形,这个法门于现前他能不能得真实利益?总是要现前得真实利益,这真叫契机了。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一首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二六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