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一一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十普菩萨偈颂第五首:
【汝应观佛神通境,十方国土皆严净,一切于此悉现前,念念不同无量种。】
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他修学的法门是「于一众会道场中示现一切佛土庄严」。在这个地方,这些菩萨们所修学的他都融通了,并不限于某一个法门所修的,但是于主修法门这个菩萨,我们多少还能看到一些迹象,我们要修学的,也就是要落实在我们现实环境里面。什么叫做『佛神通境』?这句话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了,一切诸佛神通境界,实际上就在我们面前,这些大菩萨他们清楚明白,我们不知道;如果要问这是什么道理?道理实在说,大乘经教里面佛说得很多,我们学佛的同修往往疏忽了。什么是诸佛如来?现在人听到这个名词,他就着相,着相就迷了,一说诸佛如来,他马上就想到一个佛像,像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他就会想到佛像;而佛在经论上讲的诸佛如来,它不是讲的形象,它是讲的心性。宗门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由此可知,这个佛、如来是指我们真心本性。
虚空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华严》里头说得很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所现的相,阿赖耶所变现的境界,这就是「诸佛神通境」。包括我们自己的身相,我们生活环境里面的一切相分,六根所接触的都叫做相分,音声也是相分,念头还是属于相分;有念就有相,我们想到香港机场,香港机场那个相立刻就浮在我们的脑海当中,那是相分。所以,六根接触到的这个境界,哪一个不是佛的神通境界?神通这两个字,还有一层深的意思:通达明了,一点都不模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神是对我们凡夫说的,我们凡夫称这个境界神奇莫测,不可思议,确实这是诸佛如来的境界。
『十方国土皆严净』,严是庄严,净是清净,境界确实是庄严清净的。「严」,我们世间人常讲的真善美慧。在世间人境界里,这四个字有名无实,在大菩萨境界里面,他确实是真实的境界,确实里面有真,至真至善至美,真实智慧。这个境界原本就这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境界就在现前,哪个知道?觉悟的人知道,觉悟的人享受了,迷惑的人不知道。觉悟的人心是清净的、心是定的,所以他能享受得到;迷惑的众生,他心是乱的,他享受不到。那我们说了,今天我们生的这个环境,生活环境不好,乱世,众生多半都是迷惑颠倒,造极重的恶业,不是普通的恶业,感受种种苦报;我们生活在这里面,如果要觉悟了,这是假设的话,要觉悟了,是不是也跟这一切众生过同样的苦难日子?不是的,如果觉悟的人跟一切众生过同样这个苦难的日子,那觉悟有什么可贵?
我们从这个道理里面去观察,释迦如来、诸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示现的形象跟我们凡人没有两样,好象也过得很辛苦。我们要明了,他那是唱戏,他不是真的,他现在演这个角色,扮演得非常逼真,实际上他的感受,他没有苦受;觉悟的人,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都没有了,都永远离开了。但是表演给一般凡夫看,好象他也有苦乐忧喜舍的受,这什么原因?不坏世间法,我来表演是像唱戏一样,在戏台上表演得很逼真,他心里清楚这在演戏,欢乐痛苦,装出那个样子,表演给人看。表演的目的何在?令他觉悟,让这些众生看到这种种形象有所觉悟,所以这种表演是圆满的智慧,是高度的艺术,而他自己永远享受的是自己亲证的境界,清净寂灭。为什么来表演?这是大慈大悲。
『一切于此悉现前,念念不同无量种』,「一切」那是森罗万象,都在我们现前,一丝毫隐藏都没有。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念念不同无量种」,种是讲种类繁多,这些繁多的种类都是「唯识所现」的。说唯识所现,初学的同学比较难懂,我们换句话说,也都是佛在经上讲的,「从心想生」;众生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佛所讲的心想,于是把这个境界转变成各个不同的感受,境界并没有变,感受变了。境界的体性没有变,境界的相分它在变,它随着心在变。譬如在我们一个人的身上,我们人很欢乐的时候,这个相貌很好看,很欢喜的相,一看到你笑容满面,光彩异常,「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得意的事情?」他相貌改变;如果你遭受重大的挫折,有很大的忧患,你的面孔不一样。同样是一副面孔,随着你心念在改变,这是显而易见。
整个宇宙亦复如是,我们讲我们生活的环境,也随着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改变不同的样子。现在的人,火气很大,烦恼很多,性情烦躁,于是环境也变了。现在大家都能体会到,地球的气候变暖了,给诸位说,地球的气候变暖,科学家讲现在工业发达,排出许多废气,二氧化碳在大气层里大幅度的增加,引起温室效应,于是地球就变暖;给诸位说,那是缘。地球变暖是果报,这个果报一定有因一定有缘,科学家发现的是缘,不是因。因是什么?因是住在地球上这些人烦躁、火气太大,这是因。这个因科学家不懂,所以科学实在讲它还是很有限的,缘他能找到,真正的因他找不到。科学能不能解决这问题?不能,要解决问题必须把因找到,如果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都能够心平气和、清凉自在,所谓温室效应马上就没有了。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这个因与果真实的状况,地球上的水灾是从哪里来?贪心是因;火灾,整个地球变成温暖,这属于火,瞋恚引起来的;风灾是愚痴引起来的,这真因;地震是不平,贡高我慢。佛在经上给我们讲,这是灾难的真因,三灾,水火风三灾的真因。贪瞋痴慢你有能力把它控制住,不起来,不起作用,虽然有,这个根没有断,你有智慧、你有定功把它伏住,不起作用,这是什么人?四禅天的天人。所以四禅天在佛法里面称作「福天」,福报很大,为什么?他没有水火风这三灾。为什么?因消失了,只要把它伏住,因就消失,果报不会现前。只有学佛的人相信佛的话,现代人崇尚科学,相信科学家的话,不相信佛菩萨的话,认为佛菩萨讲的话叫神话,亏吃大了!
佛菩萨那是真智慧,真有见识,实在讲超过了科学家。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我们熟读深思,把心静下来,然后才能体会到这些古今中外圣贤所说的话,不无道理。然后我们跟科学家所讲的合起来看,佛法里面叫「合参」,于是我们就发现科学家讲的也有道理,是缘。世出世间这些大圣人讲的,真的他们把因找到了,然后我们再观察,果然没有错,因跟缘统统具足了,果报怎么会不现前?缘没有因,不会现果报,因没有缘,也不会现果报,现在恰好是因缘具足,这个果报现前。
「念念不同无量种」,这些无一不是佛的神通境界,唯有觉悟的人,他能够庄严佛净土。这些觉悟的人教导我们,我们也走觉悟的道路,一定也会见到事实真相。净土宗的祖师们常常讲「心净则佛土净」,我们怎样能够见到佛境界、见到菩萨境界?心清净就见到了。净宗里面常常讲的一心不乱,一心是定,不乱是慧,定慧现前,哪有见不到的道理?第六首:
【观佛百千无量劫,不得一毛之分限,如来无碍方便门,此光普照难思剎。】
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他所学的法门是「随逐如来观察甚深广大法界藏」。『观佛百千无量劫』,这一句是从时间上讲的,百千无量劫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无量劫,还要加个百千,百千是形容词。『不得一毛之分限』,佛果地上德能是圆满的、是究竟的,没有边际的。这个地方是等觉菩萨所说的,我们能信等觉菩萨所说的话,跟佛一样句句真实,决定也像《金刚经》上所说的:「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不异语」,他的话我们能相信。「观佛百千无量劫」,你还得不到一毛之分限。一毛是正报里面最小的,一毛端一毛孔,一毛端里面自性圆满的智慧德相,我们能不能相信?能相信,为什么?性体是没有边际的,性相也没有边际,自性的德用还是没有边际的。
一毛孔跟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不是二,《华严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种真实义,我们在此地应当能体会到一点。如果一毛能够看到圆满,那虚空法界、剎土众生就圆满了,为什么?一圆满一切圆满,一切圆满一圆满,这种话佛在《华严经》上讲得很多。讲的次数多了,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用意:让我们牢牢记住,这是真理,永恒不变的原则。你在一毛端里头没有能够看到完全,换句话说,你见性还不圆满。对啊!十普菩萨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所以一毛孔他也看不圆满。经上讲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大小不二,来去不二,这些意思我们从这些地方稍稍能够体会到一点。
『如来无碍方便门』,这一句是把你的观察,你观察什么说出来了,观察的内容、观察的对象,「如来无碍方便门」,就是清凉大师在这部经里头所讲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事实真相。既然讲是真相,真就不会变,真就不是假,不错!确实如是,所谓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不增不减。我们现在在凡,这个真相在不在?在!一丝毫减少都没有,只是我们不得受用。在圣,大圣证到佛果,有没有增加一点点?没有,还是这个样子。《楞严经》上讲得很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还是这个样子,感受大大的不一样,作用大大的不一样!迷的时候是凡夫,我们迷得很重,所以我们对于这事实真相是一无所知,处处都是障碍。
理有障碍,如果没有障碍,道理你通达了。为什么这个道理不通达?佛在经上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我们看不懂,看不懂就是障碍。善知识跟我们讲解,我们听了也听不懂,这也是障碍;听得似懂非懂,还是障碍。我们对理有障碍,对事呢?亦复如是!事相森罗万象,我们不明了、不通达,许许多…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一一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