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0六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0六卷)

  

     诸位同学,请看「世主妙严品」,同生众,普贤菩萨偈颂最后一首:

  

  【佛以妙音广宣畅,一切诸地皆明了,普现一一众生前,尽与如来平等法。】

  

  这是普贤菩萨十首偈里面的最后一首,我们读了之后也有非常深的感触。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前面三句是摄因,后面一句是成果。清凉这个注解很简单,但是他的意思实在说无限的深广。我们修学最重视的是结果,这个地方结果结得好,「尽与如来平等法」。特别看我们今天的社会,很不太平、很不和平,原因是这个世间已经没有平等法了。世人可以说是千万年来哪一个人不希求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这样的世界就是净土,就是诸佛国土。我们要希望和平、安定、和睦能够落实,普贤菩萨在这个地方教导我们要怎样去修因,你才能得这个果报。

  

  第一句就是宣扬正法,这一句话太重要了。我们仔细去观察以往的历史,无论是在中国、在外国,承平盛世,国家的领导人无不重视圣贤的教化,古今中外都不例外。汤恩比博士说得很好,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诸位一定要懂得,不是中国人霸权的世纪,也不是中国人的科技、工商业、经济繁荣的世纪,这样想法都不是事实。是什么?中国古圣先贤教化的世纪。谁能够光大儒佛的教化?儒跟佛都在中国,佛教虽然是发源于印度,但是从公元六七年传到中国来将近两千年,在中国生根了,与中国固有的文化已经融合成一体。中国过去讲儒、释、道,主宰了中国这两千年的文化,主宰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所以即使我们在科技、经济落后,中国人还是能够站得起来,依旧没有倒下去,这个力量非常伟大。我看过汤恩比跟日本池田大作的谈话,这个书有中文译本,一般书店都可以买得到;在这个世界上哪一个国家要是有这个认知,全心全力来推动儒佛的教诲,这个国家肯定是二十一世纪的带头人;所以他讲,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是我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听说的,这是真正有学问、有眼光,他是历史哲学家,有智慧、有眼光,他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

  

  日本人对于中国孔孟的学说、对于大乘佛法非常尊重。这两千年来,他们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代代都有贤哲,一直到今天日本二次大战之后几乎亡国,不到半个世纪,它能成为世界一等大国,就是靠这个。所以日本人对于鉴真和尚那样的崇敬,这是把佛教传到日本去的;隋唐时代,日本高僧大德在中国留学,中国文化在日本生了根。如果日本人真正能懂得汤恩比说话的意义,因为在全世界其他国家要研究汉学确实比较困难,日本、韩国容易,他有汉学的根,他们如果认真努力、认真学习,把心量拓开,起心动念关怀全世界的众生,他可以做二十一世纪世界的领导人,这是真的,这是事实。用文化,不是用武力,不是用经济,不是用科技。为什么?那些东西都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这要看这个世界中国文化周边以及中国本身,要出现大圣大贤,来挽救这个世界苦难众生。从哪里做起?大经上常常提醒我们,一定要从本身做起!儒佛的教诲一定要落实到自己本身思想、见解、生活、行为。古时候中国人读书的目的志在圣贤。圣贤人出现在这个世间干什么的?就是「尽与如来平等法」,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转恶为善、转凡为圣,这是圣贤事业,这是真实功德。

  

  世尊不是为一个地区,不是为一个国家,也不是为我们一个地球,世尊的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一生从事于教学。『佛以妙音广宣畅』,畅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畅佛本怀,佛的心愿就是如此,没有其他的心愿,无条件的奉献,无条件的供养。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即使有使用到财的地方都是为了法供养,诸位想想,不难体会。从自己本身做出样子来给大家看,以身作则。这就像演戏一样,戏演得很逼真、演得很辛苦,这种逼真、辛苦就是奉献,就是供养,财供养;内容是如来平等法,法供养。第一句是讲的发大心,大慈大悲。没有这个慈悲,什么力量在推动?什么力量叫佛如此的敬业,四十九年每天八个小时给大家上课,没有收学生的学费?除了最简单的衣食住行四事供养之外,佛是一分一厘都不接受,怎么不令人敬佩?那个时候的世间人感佛之恩,对这个清净无为、道德学问的长者,对他最低的生活,这个四事,衣、食、卧具、医药,都懂得照顾,佛对于学生就这么一点点要求。众生对佛的供养、对佛弟子们的供养都是种无涯之福,这个在一切经论里面我们看得很多很多。所以佛这个作法,畅佛本怀。第二个意思,佛的妙音、佛的教化流通十方三世,畅通无碍。

  

  第二句是讲他的德行,『一切诸地皆明了』,如果你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学问、没有能力,你怎样去教化众生?你的智慧、德能都在你形象里面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自己要问问自己,不要去到处看别人,天天要认真的反省:「我是什么个形象?是不是真的在学佛?」想想看佛是什么心,再回过头来想我自己存的是什么心。佛心清净,一尘不染,我们心里还有疑虑、还有牵挂,这不是佛心,勉强的讲,夹杂,你已经夹杂得够多了。什么叫精进?什么叫用功?把你夹杂这些东西淘汰,恢复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就对了。不但世间法不夹杂,出世间法也不夹杂,一切随缘就好。众生没福,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众生有福,这个世间就有大圣人出现。但是我们要知道替众生培福、教众生培福。从哪里教起?从自己教起。孟夫子讲的话好,「反求诸己」,回过头来一切求自己;求自己就是真正替众生培福,真正教导众生培福。众生确确实实迷在一时,他为什么迷得这么严重?没有人开导他。

  

  现在年轻人十几二十岁,可以说从生下来就没有看到好样子,他怎么会学好?那要学好,那是天生的圣人,佛家讲是诸佛菩萨乘愿再来。要知道佛菩萨乘愿再来,也有迷的时候,所谓是隔阴之迷;但是他善根深厚,一接触到圣贤教诲,他很容易就觉悟。所以我们不要去想这个世间人造业很重,那我们想错了,我们肯定这个世间人确实有大圣大贤乘愿再来,有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大阿罗汉,只是缺少一点「缘」。我们这一生很幸运遇到佛法,得人身闻佛法,很幸运的遇到真善知识,承蒙善知识的指导,自己对于如来的教诲认识得少分,自己深受利益,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感恩一定要图报,如何报佛恩?唯有依教奉行,我们要代佛宣扬甚深微妙法,这才是真正报佛恩。要想宣扬大法,你不入境界怎么行?「一切诸地皆明了」,这是教我们要入境界。「诸地」范围讲得太广了,包括大小乘,包括宗门教下、显教密教,这个事情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早年我在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有一天,老居士问我们这些学生,二十多个学生,也有一点像孔老夫子叫学生「各言尔志」,问问大家你们的志向。问到我,我只有一句话:弘法利生,那个时候说的话。老师听了之后先叹一口气:不容易!发心弘扬正法,你对于世出世间法要通达明了,就是「一切诸地皆明了」。他老人家举个例子,世间法其他的我们不谈,只说一部《四库全书》,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够通达?这是世间法里头的一部分。单单通达世间法还不行,不能解决问题,还要通达佛法。佛法,中文翻译的典籍现在汇成一部丛书,《大藏经》,我们这一生时间有限,怎么能够通达?不通达就没有法子弘法利生。我听了,当时的态度也非常严肃,这个是事实。

  

  于是老师传我一个方法,怎么办?我们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通,但是又非通不可,老师讲了,只有求感应、感通,求诸佛如来加持,求古圣先贤他们的威神加持,这样才能通达。我听了:「有指望了」。用什么方法求?诚,古人常讲的「诚则灵」。什么是诚?不夹杂丝毫的私心就是诚,有一点点私心夹杂在里头,不诚。「不诚无物」,这个意思是讲不诚你就不能够感通。完全是为众生、为社会、为一切古圣先贤的正法。这个诚还要诚到极处,所以老师送我四个字,至诚感通,至诚是真诚到极处,你才能够感通。弘法利生,那个时候的愿望。现在晓得弘护利生,要弘法还要护法,才能把这一桩事情做好、做得圆满。圆满的标准是尽心尽力,我已经尽到自己的心力,这个功德就是圆满的;我有十分的力量,我只用了七分八分,不圆满。要尽心尽力,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

  

  迷惑的时候,人就是为自己,到这个世间来是为自己活着的,这是六道众生里头的人。如果这个人觉悟了,「我生到这个世间来不仅是为自己,我要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为全世界的人类服务」,这个人是天人,他不是普通人,但是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服务的念比这个大多了,佛菩萨是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服务,没有自己,自己这个身是属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自己的心是虚空法界,自己的身是剎土众生。这样发心,你就能得感应道交,佛经里面常讲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你。李老师的教诲,我一生受用不尽。早年我亲近三个老师,方东美先生教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引导我入佛门;一入佛门,我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教我也是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们把当中这个字省掉,看破、放下,菩萨道。从初发心怎么成菩萨、成佛的?就是看破、放下。看破,六波罗蜜里面般若波罗蜜,智慧;前面五种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属于放下。布施,放下悭贪;持戒,放下恶业;忍辱,放下瞋恚;精进,放下懈怠;禅定,放下散乱。章嘉大师教我的。李炳南老居士教我至诚感通。我跟这三位大德得的法就是这个。我跟章嘉大师三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十年,这十三年奠定佛法的根基,满足自己一生的愿望,走弘法利生的道路;真的得诸佛的护念,常常遇到好的护法,使我教学上课这个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0六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