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四卷)▪P2

  ..续本文上一页一句我们不但要记住,常常要讲给别人听,杀害生灵决定要偿命的。你放火烧山,你知道你杀死多少生灵?地下那些小动物,那些蚂蚁、小动物有多少?将来还命债,堕到畜生道还命债还不完。一生当中一世,短短几十年所造的罪业,无量劫都还不完,太可怕了。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如果真正觉悟、真正有智慧,生活过得再艰苦都没有关系,绝不可以占别人一丝毫的便宜。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积德修善,这一生死了之后,来生有好去处,来生决定不要堕三恶道,堕三恶道就不得了。

  也许有同修要说,我已经造了这些罪业,怎么办?我自己本身是个例子,是个很好的例子。小时候年轻好吃,吃众生肉,家里养的畜生肉不好吃,野味好吃,天天去打猎。所以遭的报应,短命的报应;短命是现世报,将来堕阿鼻地狱是果报。阿鼻地狱出来一个一个还偿,你造的因哪有不受果报的道理?可是佛告诉我们,你只要一口气还没断,你还有救。虽然造了阿鼻地狱的罪业,佛都有办法救。问题你相不相信?你要不相信,你就没救;你要肯相信,你还有救。佛告诉你,忏除业障。我们在经上读到,阿阇世王造五逆罪业,杀父亲、害母亲,跟提婆达多交结破坏僧团,破和合僧,提婆达多出佛身血,这两个恶人。阿阇世王到临终的时候才觉悟,知道自己过去造了大错处,错过了,向佛求忏悔。佛教他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他是至诚心真诚忏悔,忏悔的力量超过他的业力,他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往生的品位很高,佛说他往生是上品中生。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这里不服气,造作那么重的罪业,往生下下品往生已经算不错了,怎么可能上品中生?才知道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念悔心那个人就是至善,真正善人,我们谚语里面常讲,“浪子回头金不换”,他真回头了,这一回头就超凡入圣。

  超凡入圣,给诸位说,地狱的罪业不受,这可以免。债要不要还?要还。怎么还法?菩萨说法度众生是还债。在度众生里面,也有很多不如意的遭遇,统统都是还债。像释迦牟尼佛,这是如来果地上度众生,他的出家徒众里面还有六群比丘、还有提婆达多,天天扰乱他,天天叫他生烦恼,这还债,过去的冤亲债主。所以世尊当年在世就表演示范给我们看,他老人家都免不了,我们后世的出家法师,有一些人造谣生事、毁谤陷害,正常的。明朝憨山,憨山大师还坐了不少年的牢。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猎人队里面躲了十五年,那是明心见性的真正的菩萨,不是普通人。在猎人队里头作下人、作佣人,给他们烧饭、洗衣服,侍候这些打猎的猎人,时间不是短,十五年。受这么大的耻辱,先世罪业,冤亲债主,你不能不还债。从这些地方,我们想像到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些事实真相,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正是所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节因缘也是很复杂的因缘果报,这缘总有一天会遇到,总有一天你要受报应。底下这一句:

  【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

  这是我们世间所谓是前父后母,因为子女不是亲生的,往往虐待。他现在小,你虐待他,他会记恨在心,将来你老了,他长大了,报复就来了,现世报。所以佛教我们一个总原则、总纲领,我们要记住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这是总原则、总纲领。宁愿受别人的侮辱陷害,我们自己决定不能有一念报复想,我们这一生才能超越三界。如有一念怨天尤人,有一念怀恨的意思,换句话说,你依旧还要搞六道轮回。你跟这些冤亲债主关系没法子脱离,生生世世互相报偿,一次比一次残酷,你造作的是极重罪业,非常可怕。大乘经里面,诸位多读的时候真是寒毛直竖。我们往昔造作的罪业,不但这一生,这一生我们自己知道,还有过去生,过去无始累积的这些罪业还得了,愈想愈可怕,愈想知道这个事情严重,不得了。你要留到六道里面,冤亲债主无量无边,哪里有好日子过?

  所以这个世间,我们冷眼观察这个世间,哪一个人不辛苦?无论你在这个世间享多大的富贵,你虽然享富贵,你的冤亲债主还是包围著你,仔细观察他们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要清楚、要明白。我们遇到佛法才找到一条生路,找到一条出路,脱离生死轮回,暂时脱离这些冤亲债主,不是永远脱离,暂时脱离。脱离之后,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去作菩萨、作佛,回来再还债。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佛不度无缘之人”,冤亲债主跟我都有缘,将来我都来度他。由此可知,冤亲债主多也不是不好,也很好,将来度众生多;回过头来帮助他们成佛,帮助他们也能脱离苦海。末后一句:

  【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

  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我干这个事情,受这个报应。一生当中家人不能团聚,这个经打开来的时候,我造这个因,受这个果报,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亲身经历感受非常之深。再看底下一段:

  【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

  这些话佛在经上讲的都是讲花报,果报在地狱。我们把底下这一句合起来看:

  【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

  我们把这两句合起来讲。轻视佛法,怠慢弘法,教是弘法利生,对于这些事情轻慢心来看待;换句话说,不重视。为什么有这么重的果报?从佛法我们也能联想到世法,在世法里面教育是根本,个人幸福的根本,家庭美满的根本,社会安定的根本,世界和平的根本,你把根本摧毁了,这世间怎么会不乱?儒家的教学,说个实实在在话,虽然中国教育政策、方向目标,汉武帝制定的。国家采取这个为教学宗旨,一直到满清,朝代不断的在变更,中国教学的政策没有变更,两千年没有变更。如果这个时候国家真正去执行,能够多做几分,国泰民安;如果不重视了,天下大乱,这可以在历史上看到,很明显的证据。《学记》里面给我们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点都不错。建立一个国家、建立一个政权,领导全国人民什么最重要?教育,教学为先。

  如果是轻法慢教,问题就严重了。中国自古以来,不是以法来治国,西方人现在讲法治,我们中国人比他高明,中国人讲礼治。中国自古以来是讲道德仁义礼,用这五个字来治天下、来治国。礼之用和为贵,我们佛法讲六和敬,他虽不讲六和,他至少讲三和。我们今天到北京去看看清朝的故宫,这个故宫是元、明、清三代,三代皇宫都是在一个地方,七百多年。它最主要的建筑物,我们民间讲金鸾殿,其实它不叫金鸾殿—太和殿,它讲和。太和殿后面中和殿,再后面保和殿,你看看什么意思?帝王有智慧聪明,以和治天下。这个意义多深多远,所以他能够享国两百六十多年,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清朝慈禧末年这些皇帝,还遵守老祖宗这些原理原则,今天还是清朝天下,还是大清国,它怎么会亡国?非常可惜末代子孙把祖宗的教训忘掉了,恣意所为它才会亡国。

  所以根据中国教育的原理原则,一个朝廷建立可以延续千年万世,你只要照做,老百姓人人都享福,不会想到要推翻你的政权。为什么?政权太好了,政府太好了,得到全民的拥护。你做得不满意,悖逆人心,人才会造反。你能够顺人心,能够一切真是爱民如子,一切都能够照顾很周到,爱护他、关怀他,全心全力去照顾他的生活,哪有不得人民拥护?你这个政权是千年万世,理所当然。你不爱人民、你糟蹋人民,不保护人民,不顾人民的死活,人民当然造反。历史是一面鲜明的镜子,经论是学问,历史是鉴史,是给我们作证明的。

  佛陀的教育对中国社会,治乱的影响也非常显明。中国在历朝,哪个朝代最兴旺的时候佛法最兴盛,这个朝代最衰败的时候佛法也就衰败,这里面互为因果。为什么有这现象?佛法教人善。佛法兴旺,人心善良;佛法衰微,换句话说,信佛的人少,善人少、善心少,做恶的人多了。佛法传到中国来之后,中国历代的帝王没有一个不认真努力来学习,将佛法发扬光大,佛教育普遍推行到民间,造成社会良好的风气。人人懂得因果报应,起心动念自然会收敛,不用法律。这绝对不是愚民政策,绝对不是欺骗老百性,这里头有真理,事实真相。底下这一句:

  【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

  破用常住,前面讲过这是属于盗戒。盗常住物,佛在经上讲,造什么样的重罪佛菩萨都能救,偷盗常住物佛不能救。我们犯这个罪怎么办?这个罪很容易犯。我们偷盗,盗一个人的,结罪轻松,将来还债还一个人。如果盗国家的,事情可麻烦了,将来还债要还这一国之人,他们都是债主。国家财物从哪里来?人民纳税来的。所以各个都是主人,将来还债的时候,你一个一个的还。中国有十三亿人,十三亿人都是你的债主,你可有的还。佛门里面常住更不得了,但是诸位要晓得,现在事实不如是。

  我过去在台湾讲经的时候,有一个老居士,这个老居士已经不在,往生好多年了。有一次他特别请我吃饭,就请我一个,就只有我们两个在馆子吃饭。我说:老居士你今天请我有什么意思?他说:我有一个很困惑的问题,要向法师请教。我说:什么问题?他说:破和合僧、盗常住物,这堕阿鼻地狱,永远不能翻身,这怎么办?我听了之后,我笑了一笑,我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破和合僧,你在什么地方看到?我这一问,他回想了之后也呆了。我说:我一生到处讲经说法,我没有遇到和合僧团。为什么?出家人在那里都吵架、都斗争。我说:你在哪里遇到一个和合僧团。现在常住物是什么常住物?那个庙是他自己家,他不是十方常住,我们到那里去挂个单都不行,他都不准,那算什么常住物?那是他的家。我这一说,他才恍然大悟。我说:他那个破和合僧,不是破和合僧,是破他一家;盗常住物是盗他一家,那个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这个寺庙里住三个人、五个人,将来还三、五个人债。我说:我一生没有遇到和合僧团,没有遇到十方常住的道场,没有遇到。我说:你遇到了,告诉我。他以后想一想,也没有遇到过。那好了,我们吃饭。

  所以现在庙…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十四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