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十四卷)▪P2

  ..續本文上一頁一句我們不但要記住,常常要講給別人聽,殺害生靈決定要償命的。你放火燒山,你知道你殺死多少生靈?地下那些小動物,那些螞蟻、小動物有多少?將來還命債,墮到畜生道還命債還不完。一生當中一世,短短幾十年所造的罪業,無量劫都還不完,太可怕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如果真正覺悟、真正有智慧,生活過得再艱苦都沒有關系,絕不可以占別人一絲毫的便宜。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積德修善,這一生死了之後,來生有好去處,來生決定不要墮叁惡道,墮叁惡道就不得了。

  也許有同修要說,我已經造了這些罪業,怎麼辦?我自己本身是個例子,是個很好的例子。小時候年輕好吃,吃衆生肉,家裏養的畜生肉不好吃,野味好吃,天天去打獵。所以遭的報應,短命的報應;短命是現世報,將來墮阿鼻地獄是果報。阿鼻地獄出來一個一個還償,你造的因哪有不受果報的道理?可是佛告訴我們,你只要一口氣還沒斷,你還有救。雖然造了阿鼻地獄的罪業,佛都有辦法救。問題你相不相信?你要不相信,你就沒救;你要肯相信,你還有救。佛告訴你,忏除業障。我們在經上讀到,阿阇世王造五逆罪業,殺父親、害母親,跟提婆達多交結破壞僧團,破和合僧,提婆達多出佛身血,這兩個惡人。阿阇世王到臨終的時候才覺悟,知道自己過去造了大錯處,錯過了,向佛求忏悔。佛教他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是至誠心真誠忏悔,忏悔的力量超過他的業力,他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往生的品位很高,佛說他往生是上品中生。我們學佛的人看到這裏不服氣,造作那麼重的罪業,往生下下品往生已經算不錯了,怎麼可能上品中生?才知道忏悔的力量不可思議。一念悔心那個人就是至善,真正善人,我們諺語裏面常講,“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真回頭了,這一回頭就超凡入聖。

  超凡入聖,給諸位說,地獄的罪業不受,這可以免。債要不要還?要還。怎麼還法?菩薩說法度衆生是還債。在度衆生裏面,也有很多不如意的遭遇,統統都是還債。像釋迦牟尼佛,這是如來果地上度衆生,他的出家徒衆裏面還有六群比丘、還有提婆達多,天天擾亂他,天天叫他生煩惱,這還債,過去的冤親債主。所以世尊當年在世就表演示範給我們看,他老人家都免不了,我們後世的出家法師,有一些人造謠生事、毀謗陷害,正常的。明朝憨山,憨山大師還坐了不少年的牢。禅宗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隊裏面躲了十五年,那是明心見性的真正的菩薩,不是普通人。在獵人隊裏頭作下人、作傭人,給他們燒飯、洗衣服,侍候這些打獵的獵人,時間不是短,十五年。受這麼大的恥辱,先世罪業,冤親債主,你不能不還債。從這些地方,我們想像到佛在經裏面告訴我們,這些事實真相,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正是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節因緣也是很複雜的因緣果報,這緣總有一天會遇到,總有一天你要受報應。底下這一句:

  【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

  這是我們世間所謂是前父後母,因爲子女不是親生的,往往虐待。他現在小,你虐待他,他會記恨在心,將來你老了,他長大了,報複就來了,現世報。所以佛教我們一個總原則、總綱領,我們要記住不與一切衆生結冤仇,這是總原則、總綱領。甯願受別人的侮辱陷害,我們自己決定不能有一念報複想,我們這一生才能超越叁界。如有一念怨天尤人,有一念懷恨的意思,換句話說,你依舊還要搞六道輪回。你跟這些冤親債主關系沒法子脫離,生生世世互相報償,一次比一次殘酷,你造作的是極重罪業,非常可怕。大乘經裏面,諸位多讀的時候真是寒毛直豎。我們往昔造作的罪業,不但這一生,這一生我們自己知道,還有過去生,過去無始累積的這些罪業還得了,愈想愈可怕,愈想知道這個事情嚴重,不得了。你要留到六道裏面,冤親債主無量無邊,哪裏有好日子過?

  所以這個世間,我們冷眼觀察這個世間,哪一個人不辛苦?無論你在這個世間享多大的富貴,你雖然享富貴,你的冤親債主還是包圍著你,仔細觀察他們的日子不好過,我們要清楚、要明白。我們遇到佛法才找到一條生路,找到一條出路,脫離生死輪回,暫時脫離這些冤親債主,不是永遠脫離,暫時脫離。脫離之後,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裏去作菩薩、作佛,回來再還債。佛經上講得很清楚,“佛不度無緣之人”,冤親債主跟我都有緣,將來我都來度他。由此可知,冤親債主多也不是不好,也很好,將來度衆生多;回過頭來幫助他們成佛,幫助他們也能脫離苦海。末後一句:

  【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

  這也是我親身經曆的,我幹這個事情,受這個報應。一生當中家人不能團聚,這個經打開來的時候,我造這個因,受這個果報,這麼清楚、這麼明白,親身經曆感受非常之深。再看底下一段:

  【若遇毀謗叁寶者,說盲聾喑啞報。】

  這些話佛在經上講的都是講花報,果報在地獄。我們把底下這一句合起來看:

  【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

  我們把這兩句合起來講。輕視佛法,怠慢弘法,教是弘法利生,對于這些事情輕慢心來看待;換句話說,不重視。爲什麼有這麼重的果報?從佛法我們也能聯想到世法,在世法裏面教育是根本,個人幸福的根本,家庭美滿的根本,社會安定的根本,世界和平的根本,你把根本摧毀了,這世間怎麼會不亂?儒家的教學,說個實實在在話,雖然中國教育政策、方向目標,漢武帝製定的。國家采取這個爲教學宗旨,一直到滿清,朝代不斷的在變更,中國教學的政策沒有變更,兩千年沒有變更。如果這個時候國家真正去執行,能夠多做幾分,國泰民安;如果不重視了,天下大亂,這可以在曆史上看到,很明顯的證據。《學記》裏面給我們講“建國君民,教學爲先”,一點都不錯。建立一個國家、建立一個政權,領導全國人民什麼最重要?教育,教學爲先。

  如果是輕法慢教,問題就嚴重了。中國自古以來,不是以法來治國,西方人現在講法治,我們中國人比他高明,中國人講禮治。中國自古以來是講道德仁義禮,用這五個字來治天下、來治國。禮之用和爲貴,我們佛法講六和敬,他雖不講六和,他至少講叁和。我們今天到北京去看看清朝的故宮,這個故宮是元、明、清叁代,叁代皇宮都是在一個地方,七百多年。它最主要的建築物,我們民間講金鸾殿,其實它不叫金鸾殿—太和殿,它講和。太和殿後面中和殿,再後面保和殿,你看看什麼意思?帝王有智慧聰明,以和治天下。這個意義多深多遠,所以他能夠享國兩百六十多年,不是沒有道理。如果清朝慈禧末年這些皇帝,還遵守老祖宗這些原理原則,今天還是清朝天下,還是大清國,它怎麼會亡國?非常可惜末代子孫把祖宗的教訓忘掉了,恣意所爲它才會亡國。

  所以根據中國教育的原理原則,一個朝廷建立可以延續千年萬世,你只要照做,老百姓人人都享福,不會想到要推翻你的政權。爲什麼?政權太好了,政府太好了,得到全民的擁護。你做得不滿意,悖逆人心,人才會造反。你能夠順人心,能夠一切真是愛民如子,一切都能夠照顧很周到,愛護他、關懷他,全心全力去照顧他的生活,哪有不得人民擁護?你這個政權是千年萬世,理所當然。你不愛人民、你糟蹋人民,不保護人民,不顧人民的死活,人民當然造反。曆史是一面鮮明的鏡子,經論是學問,曆史是鑒史,是給我們作證明的。

  佛陀的教育對中國社會,治亂的影響也非常顯明。中國在曆朝,哪個朝代最興旺的時候佛法最興盛,這個朝代最衰敗的時候佛法也就衰敗,這裏面互爲因果。爲什麼有這現象?佛法教人善。佛法興旺,人心善良;佛法衰微,換句話說,信佛的人少,善人少、善心少,做惡的人多了。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中國曆代的帝王沒有一個不認真努力來學習,將佛法發揚光大,佛教育普遍推行到民間,造成社會良好的風氣。人人懂得因果報應,起心動念自然會收斂,不用法律。這絕對不是愚民政策,絕對不是欺騙老百性,這裏頭有真理,事實真相。底下這一句:

  【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回地獄報。】

  破用常住,前面講過這是屬于盜戒。盜常住物,佛在經上講,造什麼樣的重罪佛菩薩都能救,偷盜常住物佛不能救。我們犯這個罪怎麼辦?這個罪很容易犯。我們偷盜,盜一個人的,結罪輕松,將來還債還一個人。如果盜國家的,事情可麻煩了,將來還債要還這一國之人,他們都是債主。國家財物從哪裏來?人民納稅來的。所以各個都是主人,將來還債的時候,你一個一個的還。中國有十叁億人,十叁億人都是你的債主,你可有的還。佛門裏面常住更不得了,但是諸位要曉得,現在事實不如是。

  我過去在臺灣講經的時候,有一個老居士,這個老居士已經不在,往生好多年了。有一次他特別請我吃飯,就請我一個,就只有我們兩個在館子吃飯。我說:老居士你今天請我有什麼意思?他說:我有一個很困惑的問題,要向法師請教。我說:什麼問題?他說:破和合僧、盜常住物,這墮阿鼻地獄,永遠不能翻身,這怎麼辦?我聽了之後,我笑了一笑,我說:你在什麼地方看到破和合僧,你在什麼地方看到?我這一問,他回想了之後也呆了。我說:我一生到處講經說法,我沒有遇到和合僧團。爲什麼?出家人在那裏都吵架、都鬥爭。我說:你在哪裏遇到一個和合僧團。現在常住物是什麼常住物?那個廟是他自己家,他不是十方常住,我們到那裏去挂個單都不行,他都不准,那算什麼常住物?那是他的家。我這一說,他才恍然大悟。我說:他那個破和合僧,不是破和合僧,是破他一家;盜常住物是盜他一家,那個罪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他這個寺廟裏住叁個人、五個人,將來還叁、五個人債。我說:我一生沒有遇到和合僧團,沒有遇到十方常住的道場,沒有遇到。我說:你遇到了,告訴我。他以後想一想,也沒有遇到過。那好了,我們吃飯。

  所以現在廟…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十四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