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七卷)▪P3

  ..续本文上一页这些罪业,自己不晓得;总以为自己为是,自己没错,看到别人过失。

  【设或暂信,旋又不敬。】

  她这个四句话,我们细细的来想一想,观察这个世间,再反省自己,恐怕自己都犯。我们的信心是露水道心,若有若无,经不起考验,小小的风浪,我们的道心就失掉,信心就没有。“敬”这个字更不容易,敬从信心生起,没有信哪里会有敬心?对佛菩萨、对父母尚且不恭敬,怎么能够敬人、敬事、敬物?谈不上,所以你才晓得这个多难。我们读这四句话要警惕自己,常常把这个四句话,摆在面前当座右铭。

  【死虽日浅,未知生处。】

  日浅就是死没有多久,不知道她现在生到哪里?这个说明鬼王就知道,大概知道她落在哪一道?

  【无毒问曰,菩萨之母,姓氏何等。】

  这再问一问:你的母亲什么名字?

  【圣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罗门种。】

  这在印度算是贵族,印度自古以来四姓阶级很严,最尊贵的是婆罗门。

  【父号尸罗善现,母号悦帝利。】

  把她父母的名字说出来,这个名字都很好,都是好名。名字虽然好,做的事情不好,名实不相符。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

  无毒听了之后,这是启白,启是很恭敬,很恭敬的向婆罗门女报告。启用现代的话就是报告的意思,很恭敬的说:请你可以回去,不必忧念。为什么?

  【悦帝利罪女。】

  确实她到地狱来过,是在这个地方受苦,没错,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生天以来,经今三日。】

  她现在不在此地,是在这里受罪,但她已经生天;生忉利天,已经生天。

  【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

  这是听说她有个孝顺的女儿,为她修福。她修福,供佛布施,这是孝感天地,真诚的孝心,感动天地鬼神。经上给我们讲孝养父母,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世间人常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是父母之志,也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有真正的成就,出类拔萃。可是世间很多父母邪见,以为得到世间的功名富贵,这就是出类拔萃,这个观念错误。怎样才是真正出类拔萃?超凡入圣,成佛、成菩萨那是真正的出类拔萃,世间所有一切的成就不能相比。世间怎么样的成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唯有作佛、作菩萨,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这才是真正的成就。做父母的人没学佛不懂得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接触佛法明白,我们要做到;不能说父母不知道,我们就不干。好事善事,父母虽然不知道,等我们做到,父母得大善利。菩萨之母,那还得了?

  供佛、布施这三种行都有。这里面讲设供这是,前面我们读过,婆罗门女供养觉华定自在王佛形像,因为他像法时期;感动佛教她修行的方法,她回去之后勇猛精进依教奉行,这是修福、这是布施。修福、布施给谁?给她的亡母,所以她修的这个布施是法布施,这就不是财布施。供养里面这是法供养,依教修行供养,这个福太大。所以鬼王说:

  【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

  不但是菩萨你的母亲离开地狱,脱离苦海。

  【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菩萨之母得顺孝之子,得她这个福,她生天,跟她同时在地狱受刑的人统统都沾光,都沾她福报一起生天;不是菩萨之母一个人生天,跟她同在地狱里头受罪的这一批人同时生天。然后你才晓得布施的福报不可思议,婆罗门女依教修行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是真的事实,不是在这里讲故事,不是拿这个来劝善。诸位要懂得,千真万确的事实,你自己修行成就,不晓得要度多少人?所以佛法里面常常讲不可思议,不思议境界,我们从这些地方多少能体会到几分。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鬼王把这个事情报告完了,他就退走。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

  就好像做了一场梦,其实她不是在梦中,是在定中。从定中出定。

  【悟此事已。】

  她觉悟了,这个事情完全清楚、完全明白。

  【便于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这是地藏菩萨在因地第一次发愿。第一次发心学佛是大长者,见到佛的形象发心。这是前面我一再跟同学们提示形象要好,常常想到我们是如来弟子,尤其是弥陀弟子。弥陀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怎么能给阿弥陀佛丢脸?我们如果心地起一个不善念,就对不起阿弥陀佛,我们做一桩不善事,我们就有很重的罪业,哪里能称得上阿弥陀佛的学生?阿弥陀佛的学生是这样子吗?真正做一个阿弥陀佛的好学生,一定是依教奉行。为什么教你天天读诵大乘?天天读诵大乘,就是天天记住阿弥陀佛对你的教训,佛教我们做的,我们做到没有?佛教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是不是还在造作?真正名副其实做阿弥陀佛的学生,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现前在世,人不尊敬你,那难怪!人是凡夫,肉眼凡夫,他连佛都不尊敬,他怎么会尊敬你?可是你要晓得,诸佛护念赞叹,龙天鬼神菩萨尊重你,何以故?这些人有他心通、有天眼通,他们能看到你的善心,他们知道你起心动念;凡夫不知道,凡夫愚痴。

  地藏菩萨在此地教我们发愿,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这个愿就是四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这在时间上没有终止,永恒的。不是说这一桩事情我要做多少时间,没有,我要做一劫、做十劫、做百劫、做千劫,没有,尽未来际劫。帮助这些罪苦众生的对象,也没有说一定;应有罪苦众生,不拣怨亲,只要看到有受苦受难的众生,他就“广设方便,使令解脱”。广设方便就涉及后面这三愿,前面众生无边誓愿度。设什么方便?广设什么方便?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这都是广设方便。我们自己不断烦恼,自己不学法门,用什么方法度众生?由此可知,菩萨断烦恼、断习气、学法门,不是为自己,是为一切罪苦众生,乃至于成佛道也不是为自己。看看这个世间这些造作极重罪业的众生,我们要有这个心愿,我今天所有一切修学为他们,不为自己;为自己可以马虎一点,可以随便一点。可是看到芸芸众生都在造极重的罪业,我们一点懈怠含糊的心都不可以有,为什么?要救度这些苦难众生,样样要认真、样样要勇猛精进。

  那你要问:我自己修行成就,行吗?能度众生吗?这经文摆在此地,婆罗门女一个人修行,一个人成就,不但她母亲得度,跟她母亲受苦的这一些、这一伙,在地狱里面受刑的这些众生统统生天,这不是事实摆在此地吗?我们还有什么疑惑?一个人成就,就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怕的是你自己没有成就,装模作样这不行,这那里能帮助人?一定要从自己本身真干。用世间话来说我们提出一个四好: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些年来我们在世界各个地方提倡四好,做社会大众一个好样子,让社会大众见到这个样子。经里面第一段讲长者子,佛所示现的样子形象,让社会大众接触到这个形象有所感悟,就能感动,这就是度众生。他觉悟、他回头,他向你学习、向佛法学习,这个人就得度。得度的人必然是逐渐逐渐多,这一个人觉悟,他会劝导他的周边,他的亲属朋友、邻里乡党,你说这个影响力多大?决定不能以为我一个人修行有什么用,这经上告诉我们,一个人修行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这一品经最重要,就是后面地藏菩萨做出榜样教我们发心。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藏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这在过去无量劫前,现在都成就。那个时候的无毒鬼王,现在是财首菩萨,那个时候的婆罗门女,就是现在的地藏菩萨。这是讲无量劫前因地的故事。

  请看经文:《地藏菩萨本愿经》,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

  这一段经文诸位有没有看出,它真正的意向在那里?“尔时”是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启开这一次法会之时;十方世界诸佛如来菩萨,大众云集之时;世尊跟文殊师利菩萨,这一问一答这一个段落终结的时候。我们看到下面这个数字真的是天文数字,没有法子计算。“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下面是“无量阿僧祇世界”;世界无边,众生无尽。所有地狱之处“分身地藏”,我们九华山的金地藏也是分身之一,无量无边的分身,分身之一,“俱来集在忉利天宫”。诸位要晓得,这是说明世间造作罪业堕地狱的人之多,地藏菩萨才分身;分这么多的身,你就晓得有多少地狱?这个世间多少造作地狱罪业的人?主要的意思在这里。所以看到这个现象,实在太可怕。众生为什么造这些罪业?没人教,一切众生都有善根,都有一个向善的心,可惜没有人教导,没有人帮助他。佛在这个经上真正的用意,都是教我们要学地藏菩萨,要做地藏菩萨的分身。我们能发愿,我们能够自己作榜样、作表率,处处劝导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这就是地藏菩萨的心、地藏菩萨的愿、地藏菩萨的行。

  四众同修,在在处处记住为大家作榜样,在你的家庭为你一家人作榜样,在这个道场为这个道场四众一切同修作榜样。不要说是他不做,我为什么要做?那你就错了。他堕地狱,我为什么不堕地狱?那不是就这个意思吗?他堕地狱,我要救他,我怎么救他?我做个样子给他看,这个才对。他贪财,我为什么不贪?他争夺利,我为什么不争?这就是造作一个地狱的形象,把所有一切众生都拉到地狱去,这做错了。我们看到别人堕地狱,我们要做一个如何脱离地狱的好样子,超越苦海的好样子,这就对了。不可以说人做,许多人统统都做,全世界的人都做,我一个人不做;做的人迷惑颠倒,不做的人觉悟、回头,要懂这个道理。在这个世界劝人以口,难!你劝别人做,你自己为什么不做?人家怎么会相信?一定要自己做到,才能够启发别人的信心,才能够诱导别人向善,一定…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七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