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七卷)▪P3

  ..續本文上一頁這些罪業,自己不曉得;總以爲自己爲是,自己沒錯,看到別人過失。

  【設或暫信,旋又不敬。】

  她這個四句話,我們細細的來想一想,觀察這個世間,再反省自己,恐怕自己都犯。我們的信心是露水道心,若有若無,經不起考驗,小小的風浪,我們的道心就失掉,信心就沒有。“敬”這個字更不容易,敬從信心生起,沒有信哪裏會有敬心?對佛菩薩、對父母尚且不恭敬,怎麼能夠敬人、敬事、敬物?談不上,所以你才曉得這個多難。我們讀這四句話要警惕自己,常常把這個四句話,擺在面前當座右銘。

  【死雖日淺,未知生處。】

  日淺就是死沒有多久,不知道她現在生到哪裏?這個說明鬼王就知道,大概知道她落在哪一道?

  【無毒問曰,菩薩之母,姓氏何等。】

  這再問一問:你的母親什麼名字?

  【聖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

  這在印度算是貴族,印度自古以來四姓階級很嚴,最尊貴的是婆羅門。

  【父號屍羅善現,母號悅帝利。】

  把她父母的名字說出來,這個名字都很好,都是好名。名字雖然好,做的事情不好,名實不相符。

  【無毒合掌,啓菩薩曰,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

  無毒聽了之後,這是啓白,啓是很恭敬,很恭敬的向婆羅門女報告。啓用現代的話就是報告的意思,很恭敬的說:請你可以回去,不必憂念。爲什麼?

  【悅帝利罪女。】

  確實她到地獄來過,是在這個地方受苦,沒錯,她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生天以來,經今叁日。】

  她現在不在此地,是在這裏受罪,但她已經生天;生忉利天,已經生天。

  【雲承孝順之子,爲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

  這是聽說她有個孝順的女兒,爲她修福。她修福,供佛布施,這是孝感天地,真誠的孝心,感動天地鬼神。經上給我們講孝養父母,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世間人常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那是父母之志,也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女將來有真正的成就,出類拔萃。可是世間很多父母邪見,以爲得到世間的功名富貴,這就是出類拔萃,這個觀念錯誤。怎樣才是真正出類拔萃?超凡入聖,成佛、成菩薩那是真正的出類拔萃,世間所有一切的成就不能相比。世間怎麼樣的成就出不了六道輪回,唯有作佛、作菩薩,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才是真正的成就。做父母的人沒學佛不懂得這個道理,不了解事實真相,我們接觸佛法明白,我們要做到;不能說父母不知道,我們就不幹。好事善事,父母雖然不知道,等我們做到,父母得大善利。菩薩之母,那還得了?

  供佛、布施這叁種行都有。這裏面講設供這是,前面我們讀過,婆羅門女供養覺華定自在王佛形像,因爲他像法時期;感動佛教她修行的方法,她回去之後勇猛精進依教奉行,這是修福、這是布施。修福、布施給誰?給她的亡母,所以她修的這個布施是法布施,這就不是財布施。供養裏面這是法供養,依教修行供養,這個福太大。所以鬼王說:

  【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

  不但是菩薩你的母親離開地獄,脫離苦海。

  【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

  菩薩之母得順孝之子,得她這個福,她生天,跟她同時在地獄受刑的人統統都沾光,都沾她福報一起生天;不是菩薩之母一個人生天,跟她同在地獄裏頭受罪的這一批人同時生天。然後你才曉得布施的福報不可思議,婆羅門女依教修行的功德不可思議。這個是真的事實,不是在這裏講故事,不是拿這個來勸善。諸位要懂得,千真萬確的事實,你自己修行成就,不曉得要度多少人?所以佛法裏面常常講不可思議,不思議境界,我們從這些地方多少能體會到幾分。

  【鬼王言畢。合掌而退。】

  鬼王把這個事情報告完了,他就退走。

  【婆羅門女尋如夢歸。】

  就好像做了一場夢,其實她不是在夢中,是在定中。從定中出定。

  【悟此事已。】

  她覺悟了,這個事情完全清楚、完全明白。

  【便于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衆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這是地藏菩薩在因地第一次發願。第一次發心學佛是大長者,見到佛的形象發心。這是前面我一再跟同學們提示形象要好,常常想到我們是如來弟子,尤其是彌陀弟子。彌陀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怎麼能給阿彌陀佛丟臉?我們如果心地起一個不善念,就對不起阿彌陀佛,我們做一樁不善事,我們就有很重的罪業,哪裏能稱得上阿彌陀佛的學生?阿彌陀佛的學生是這樣子嗎?真正做一個阿彌陀佛的好學生,一定是依教奉行。爲什麼教你天天讀誦大乘?天天讀誦大乘,就是天天記住阿彌陀佛對你的教訓,佛教我們做的,我們做到沒有?佛教給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是不是還在造作?真正名副其實做阿彌陀佛的學生,你這一生當中決定得生淨土。現前在世,人不尊敬你,那難怪!人是凡夫,肉眼凡夫,他連佛都不尊敬,他怎麼會尊敬你?可是你要曉得,諸佛護念贊歎,龍天鬼神菩薩尊重你,何以故?這些人有他心通、有天眼通,他們能看到你的善心,他們知道你起心動念;凡夫不知道,凡夫愚癡。

  地藏菩薩在此地教我們發願,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這個願就是四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這在時間上沒有終止,永恒的。不是說這一樁事情我要做多少時間,沒有,我要做一劫、做十劫、做百劫、做千劫,沒有,盡未來際劫。幫助這些罪苦衆生的對象,也沒有說一定;應有罪苦衆生,不揀怨親,只要看到有受苦受難的衆生,他就“廣設方便,使令解脫”。廣設方便就涉及後面這叁願,前面衆生無邊誓願度。設什麼方便?廣設什麼方便?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這都是廣設方便。我們自己不斷煩惱,自己不學法門,用什麼方法度衆生?由此可知,菩薩斷煩惱、斷習氣、學法門,不是爲自己,是爲一切罪苦衆生,乃至于成佛道也不是爲自己。看看這個世間這些造作極重罪業的衆生,我們要有這個心願,我今天所有一切修學爲他們,不爲自己;爲自己可以馬虎一點,可以隨便一點。可是看到芸芸衆生都在造極重的罪業,我們一點懈怠含糊的心都不可以有,爲什麼?要救度這些苦難衆生,樣樣要認真、樣樣要勇猛精進。

  那你要問:我自己修行成就,行嗎?能度衆生嗎?這經文擺在此地,婆羅門女一個人修行,一個人成就,不但她母親得度,跟她母親受苦的這一些、這一夥,在地獄裏面受刑的這些衆生統統生天,這不是事實擺在此地嗎?我們還有什麼疑惑?一個人成就,就能度無量無邊的衆生,怕的是你自己沒有成就,裝模作樣這不行,這那裏能幫助人?一定要從自己本身真幹。用世間話來說我們提出一個四好: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這些年來我們在世界各個地方提倡四好,做社會大衆一個好樣子,讓社會大衆見到這個樣子。經裏面第一段講長者子,佛所示現的樣子形象,讓社會大衆接觸到這個形象有所感悟,就能感動,這就是度衆生。他覺悟、他回頭,他向你學習、向佛法學習,這個人就得度。得度的人必然是逐漸逐漸多,這一個人覺悟,他會勸導他的周邊,他的親屬朋友、鄰裏鄉黨,你說這個影響力多大?決定不能以爲我一個人修行有什麼用,這經上告訴我們,一個人修行産生不可思議的效果。這一品經最重要,就是後面地藏菩薩做出榜樣教我們發心。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藏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這在過去無量劫前,現在都成就。那個時候的無毒鬼王,現在是財首菩薩,那個時候的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這是講無量劫前因地的故事。

  請看經文:《地藏菩薩本願經》,分身集會品第二。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

  這一段經文諸位有沒有看出,它真正的意向在那裏?“爾時”是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啓開這一次法會之時;十方世界諸佛如來菩薩,大衆雲集之時;世尊跟文殊師利菩薩,這一問一答這一個段落終結的時候。我們看到下面這個數字真的是天文數字,沒有法子計算。“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下面是“無量阿僧祇世界”;世界無邊,衆生無盡。所有地獄之處“分身地藏”,我們九華山的金地藏也是分身之一,無量無邊的分身,分身之一,“俱來集在忉利天宮”。諸位要曉得,這是說明世間造作罪業墮地獄的人之多,地藏菩薩才分身;分這麼多的身,你就曉得有多少地獄?這個世間多少造作地獄罪業的人?主要的意思在這裏。所以看到這個現象,實在太可怕。衆生爲什麼造這些罪業?沒人教,一切衆生都有善根,都有一個向善的心,可惜沒有人教導,沒有人幫助他。佛在這個經上真正的用意,都是教我們要學地藏菩薩,要做地藏菩薩的分身。我們能發願,我們能夠自己作榜樣、作表率,處處勸導一切衆生斷惡修善,這就是地藏菩薩的心、地藏菩薩的願、地藏菩薩的行。

  四衆同修,在在處處記住爲大家作榜樣,在你的家庭爲你一家人作榜樣,在這個道場爲這個道場四衆一切同修作榜樣。不要說是他不做,我爲什麼要做?那你就錯了。他墮地獄,我爲什麼不墮地獄?那不是就這個意思嗎?他墮地獄,我要救他,我怎麼救他?我做個樣子給他看,這個才對。他貪財,我爲什麼不貪?他爭奪利,我爲什麼不爭?這就是造作一個地獄的形象,把所有一切衆生都拉到地獄去,這做錯了。我們看到別人墮地獄,我們要做一個如何脫離地獄的好樣子,超越苦海的好樣子,這就對了。不可以說人做,許多人統統都做,全世界的人都做,我一個人不做;做的人迷惑顛倒,不做的人覺悟、回頭,要懂這個道理。在這個世界勸人以口,難!你勸別人做,你自己爲什麼不做?人家怎麼會相信?一定要自己做到,才能夠啓發別人的信心,才能夠誘導別人向善,一定…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七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