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P9

  ..续本文上一页您来检查是多余的。您到底吃什么营养品?”我说:“所有营养品,我一概不沾。”为什么?那些东西都有副作用,生活愈简单愈好。我每天读书,早晨六点多钟起来,晚上十二点钟才入睡。吃过午饭,如果没有事情,休息一会儿;有事情可以不必休息,精神饱满,工作正常。所以,你能说素食没有营养吗?我可以做证明。许多出家人身体都很好,也吃得肥肥胖胖,他们并没有吃肉。

  健康真正的因素是心地清净,没有妄想、杂念。其次,饮食起居如法,有秩序,有节制,决定不沾染五欲六尘、名闻利养、贪嗔痴慢,这是健康的真因。一切随缘而不攀缘,这是健康的外缘。有真因,有外缘,健康的果报自然现前。

  “私行不义”,“不义”就是不应该做的。真正讲求修养的人很谨慎,无论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想到这件事我应不应该做?这句话我应不应该说?

  “谓人不知”,以为别人不知。古人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掩藏再严密,终有败露的一天,哪会有人不知道的事情?

  “傲然无愧”,“傲”是傲慢,“无愧”是没有惭愧心;惭是良心的责备,愧是舆论的制裁。受到外人批评,毫不在乎,脸皮很厚。我们要细心观察,这样的行为,“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禽兽是三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此造作,必定沦于三恶道,自己还不觉察。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失掉人身,来生再得人身的机会很小。得人身的条件为何?五戒十善,儒家讲的五伦十义做得没有欠缺,来生一定得人身。我们能得人身,就是过去生中五戒十善修得还不错,这一生得这个果报。但是这一生我们有没有继续修?就要问自己了。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那些圣贤人原本与我们是一样的,他们今天能生天,能作佛菩萨;我们今天思想、见解、言行都不善,将来的前途就是地狱、饿鬼、畜生。果报悬殊如此之大,真是可羞可耻!

  我常说学佛就是学圣人,学做一个明白人。唯有明白,才能向上提升自己的境界,现前过诸佛菩萨的生活,将来入诸佛菩萨的境界,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在此地。现在我们要把这个身体当作工具,多替众生做一些好事,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以《了凡四训》而言,就是改过修善,积功累德,为大众做个好榜样。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此改过之要机”。儒家讲“知耻近乎勇”,勇于改过自新,就能成圣成贤;若不知耻,就会沦落到地狱、饿鬼、畜生。“知耻”是改过一个重要的诀窍,我们不能不注意。

  我在美国休士顿曾经遇到一位同修,跟我谈到今日社会动乱不安,要从知耻来帮助大众回头。现在人之所以敢造恶业,究其根本因素,就是不知耻。所以,今天必须要提倡知耻,我们成立一个知耻学社。我同意他的说法。我说很好,你去拟定章程,我会响应。以后我离开美国,这件事情也就淡漠了。任何一桩好事,一定要有热心的人士去推动,在社会上寻找对传统道德还有概念的人,听到还能生欢喜心的人,集合起来成立一个社团,自己认真修学,大力弘扬,这是一桩好事情。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改过之法,第二要发畏心。“畏”是害怕,含有恭敬的意思,知道畏惧,才能生诚敬之心。过去,弟子对于父母、尊长,学生对于老师,都有敬畏之心,又敬爱又害怕。如果没有畏心,又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做不出来?今天知耻的人少了,敬畏的人也少了,原因何在?在于没有好好的教导。人不是圣贤,不是佛菩萨再来,所以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礼记·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古以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朝代的形成,不出五年,国家一定是制礼作乐,这样教化人民的工作就完成了。所以,改朝换代乱世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能恢复秩序。唯独我们这一代很可怜,满清灭亡之后,一直到今日,都没有制作礼乐。礼乐没有颁布,这个时代将来在历史上就称为“乱世”,这是中国历史上动乱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人民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无所适从。

  在台湾民间,一般父母过世了,儿女丧礼穿的孝服,有人披麻带孝,有人穿黑色中山装。同修们问我:“这个合不合礼?”我说:“中华民国建国至今,没有颁布礼乐。有人披麻带孝,这是清朝的礼;有人穿黑色衣服,这是用外国人的礼,都可以用。因为国家没有礼,用什么都能行得通。”过去帝王时代非常重视礼乐,衣服不能随便穿,你是什么身分就穿什么服装,士农工商都有分别。人家一看,就知道你是从事哪一个行业,你在社会上是什么样的地位;地位比你低的,对你一定要尊重,便于行礼。现在没有礼,社会没有秩序,天下大乱。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向往古代那种社会,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现实,虽然别人不讲,我们要明白。

  天地鬼神有没有?肯定是有。我们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身体接触不到;然而我们接触不到的东西太多了,不能因为我们接触不到,就认为他不存在。何况鬼神的感应,不但在中国历史上记载得很多,现代报章杂志也常常报导。那些报导当然都是事实,可是依然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也难怪,如果不是亲自经历,别人讲的很难相信。到哪一天你有这个福分、这个缘分亲见鬼神,你才会相信。

  我初学佛的时候,朱镜宙老居士给我讲过很多他亲身经历的故事,都是真的。抗战之前,他曾经是苏州一个银行的总经理;抗战期间,他是四川税务局长;抗战胜利后,他做浙江省财政厅长。我问他老人家学佛的因缘,他说抗战期间住在重庆,晚上常常跟朋友打麻将。有一天凌晨两点多才散会,那时没有交通工具,都是走路回家,路灯很暗,他看到前面有个人,也没在意。走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他忽然想到,前面是个女人,一个单身女子,怎么会半夜出来?他这一想,寒毛直竖。再仔细一看,只有上身没有下身,吓呆了。这一惊吓,前面这个人不见了。他跟这个人在一起走了半个多小时,绝对不是眼花,他真的看到鬼了。他说从这一天起,他才真的相信佛。学佛之后,他对那个鬼非常感激。他说如果不是亲自遇到,这一生永远不会相信。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也常讲故事给他听,他听了半信半疑,一直到自己亲身遇到之后才相信,决定不是虚妄的。

  我自己虽然没有见过鬼,可是我曾经遇到过像小说《聊斋》里面讲的狐狸精。大概在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在湖南衡山,我遇到的这个狐狸精已经变成人形,而且是男的,很多人见过。抗战胜利之后,我回到家乡,家乡有个亲戚遇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我的家乡出米,收的稻米都运到芜湖、南京去卖。在装船的时候,看到有一只黄鼠狼从跳板钻进船上,船工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大家以为是眼花看错了。这一船米运到南京,在下货的时候,忽然之间一船的米不见了。在南京逗留了几天,只好回家;回家之后,米还在米仓里。不知道是怎样得罪黄鼠狼,黄鼠狼跟他开玩笑,把一船米又搬回家,还好没有损失,这是事实。世间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亲自见到的事情太少了,所以不能说自己没有见到就不相信。我们欺骗人容易,天地鬼神难欺。

  “吾虽过在隐微”。我们的过失纵然非常隐密、微细,人们觉察不到,但是“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鉴”是镜子,天地鬼神的鉴察就像镜子照物一样清楚。

  “重则降之百殃”。常常造作恶业,一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难;“轻则损其现福”,轻者折损现前的福报。明白此理,了解事实真相,怎么不害怕?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前一段讲天地鬼神鉴察,本段讲我们现前居住的环境。“不惟是也”,不但如此。“闲居之地,指视昭然”,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尤其是现代社会,都市人口稠密,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许多人看到。

  “吾虽掩之甚密”,我们虽然掩藏得很细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遮饰得很巧妙。“肺肝早露,终难自欺”,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一眼就看破了,一文不值。“懔懔”是恐惧、害怕的样子,想到这些地方,又怎能不害怕?

  所以,一个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本著良心,畏惧舆论的制裁。我们行善,不愿意别人知道;我们造恶,希望别人指责,我们的恶就报掉了,这是好事情。他所指出来的,我真有错,要悔改;我没有这个过失,我也很欢喜,我被冤枉了,被冤枉是消业障最殊胜的方法。所以,不论别人指责的是不是事实,我们都要心存感恩。古人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尤其是恶意的批评,如果是自己有过失,要赶紧改过自新;没有,更加勉励,决不犯这样的过失。

  所以,一个真正懂得成就自己的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之人,念念都想别人的好处,决不把别人的不善放在心里。为什么?我们的心纯善,把别人的不善放在心上,就破坏了自己的善心。现在这种愚痴的人,不在少数。别人赞叹我,我也要冷静思惟,他赞叹我,我有没有这个实德?我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些好事?纵然是真的,我们也要谦虚,更加努力。如果是言过其实,要生惭愧心,向他道歉,我没有这么好,你说得太过分了。应当勉励自己,不要辜负他人的赞叹。如此德行才能成就,凶灾才能免除,善福才能降临,这是一定之理。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

  这是改过自新的理论依据。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即使从前造作再大的罪恶,都能够悔改。这是举例说明,何以一生造作极大的罪业,真正忏悔,还能消除业障。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很多,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得知。实在说,这个理太深了,不是凡夫能够理解。不但凡夫不能理解,经上讲二…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如何契入佛境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