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哪一个人不求福?再讲得通俗一点,谁不想发财?谁不想聪明智慧?谁不想健康长寿?这三样都与『福田』有密切关系,为什么?都是福报。福报从哪里来的?福报是果,果报,果必有因,这个「田」就比喻着因,你有「福田」,在这里种福,它才会生长福报出来。
许多同学都知道,佛门常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这句话跟我讲过好几遍,我的印象很深刻。真的,一点都不错,有求必应。求的时候说没有感应,我这五十多年当中还没有遇到一次,我有求就会有感应。但是求,老师教得很好,如理如法。如果你为贪瞋痴,你求就没有感应。如果你是为修行,为断烦恼、为开智慧,为提升境界、为教化众生,没有不感应的,真的是有求必应。自己修行过日子,不需要财富,物质生活可以做到很简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能够把这些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统统舍掉。但是要为教化众生,要为把佛法普及到全世界,利益一切众生,那没有财不行,做不到。譬如现在我们用高科技来做弘法的手段,网际网路需要钱,卫星电视用钱更多!那我们身上一分钱都没有,钱从哪里来?从十方来。需要多少?足够用,也不会有太多的,会用的恰好,你说这个多自在!
现在在目前,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情,就是要培养后继的人才,这是大事!后继无人,我常常讲,你一生当中做得再好,后继无人,你死了就完了,你的事业等于零,没有业绩。所以中国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就是讲继承人。绝对不是说你的儿女多;儿女多,没有一个能继承你事业的,那还是等于零,你还是无后。后是讲继承你的道统、继承你的学术、继承你的事业,是这么个意思,不能把它解错!以为我有儿女传宗接代,这就行了,错误了。你儿女虽然多,也传不了宗,也接不了代。世出世间法都讲「道统」,你的家庭,你读读历史,过去祖先在早年,几百年前、几千年前,他做过些什么事情?有过辉煌的成就。我们这一族的后人,有没有把他的成就继承?有没有能够发扬光大?这才是真正的意思,无后为大。
在今天,儒有没有传人?佛有没有传人?这是我们很忧虑的事情。所以怎样来办学、来培养人才?成就人才就是培养人才。不是说我们办个学校,我们教人家怎么样讲经说法,这个不行。我们要办个学校,希望这些学生都能够成贤成圣,成菩萨成佛,他有成就,他自然就教化。所以办学的目的是成圣成贤!中国古人说得好,「读书志在圣贤」,读书不是志在功名富贵,不是这个!是志在圣贤。学佛志在成佛作祖,祖是菩萨,作佛作菩萨,那就是后继有人!这些统统是属于福田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段落,这一大段里面,我们要学着怎样种福田,怎样成就自己这一生的福慧。你就晓得这多重要。
首先,这一定要成就自己,自己不能成就,你怎么能教化众生?所以首先要成就自己的福慧圆满,然后才能帮助别人。说到这个地方,我自己非常惭愧,我修得不好,一百分当中,我才是有个几分而已!我常常讲,百分是圆满的佛法,我今天所得到的是三、五分而已,可是我就很有受用。所以我天天还是很认真、努力向上提升。天天还是学的放下,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妄想,我天天还是干这个。
这些年来,至少有十几年,国内有许多大德,早年对我最关心的,赵朴老、茗山法师,每一次见面一定会提到:落叶归根,早一点回来!所以这些年来,我也常常回来看看,能不能回来?不能。为什么不能?国家那边没有障碍,障碍在哪里?同学们太热情了,这个热情造成了障碍,我不敢回去。我很想回去,回去没地方住。现在这个讯息非常发达,我住在哪个地方,人家都知道,知道,四面八方都来看我,我应接不暇。不要说多,一天来一百个人,我就受不了,还能修行、还能办道吗?这是什么?这是同学们还是情重于智。大概我的看法是百分之八十的情,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智,我就没有办法。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去?情跟智平等了,一半一半,你们有百分之五十的情,百分之五十的智,落叶归根的缘就成熟了。否则的话,我还是要在国外流浪,没有办法。一到一个地方,一被人发现了,赶紧就要走。如果不走,一、二天就会有几千人来看我。我自己应酬很苦,公安担心,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聚集在这里,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对国家、对社会不能造成丝毫困惑。这个道理,同学们一定要懂。
我也做过几次的声明,如果我要是回国,我是平民身分,是一个普通的出家人,我绝对不会做寺庙的住持、当家,我不会做。我也不会做佛教协会的会长,政府里面有人大委员,还有政协委员,我什么名义都不要我才能回去;我要有一个名义,我就不会回去。我天天说舍名闻利养,我自己还去搞这个东西,讲不通!我一向跟大家说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从事任何一个行业,这是正业,只要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与社会其他行业合作,天下太平。我们的行业是什么?行业就是讲经、说法、教学。所以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所需要的,不是要寺庙也不是要精舍,我就是要一个小的摄影棚;我要网路、我要卫星,我们把自己学习的与全世界志同道合的同学,我们天天在一块学习,利用这高科技,我就需要这个;其他的,什么都不要,什么名分都不要。
东天目山齐素萍居士非常热心,我看到有一些杂志、报纸上提到她请我做东天目山住持,我能去吗?不能。同学们,你们要有智慧,东天目山没有摄影棚的设备。建个摄影棚不难,还有一些服务的人员,你们都看到了,有许多工作人员在协助录相、立即转播,后头还有制作,这文字的部分打上去,再送到卫星电视转播。所以有很多工作人员跟着我,我们这是一个班子,不是那么单纯的事情。所以任何道场请我做住持,我都没办法接受,这是同学们一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的。
我们学佛的人绝对不离开佛陀的教诲,天天在认真努力的学习,希望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个自己得真实受用。这些年来,在国外帮助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有五年了。我现在年岁也大了,这个事情我也要放下,所以今年过了,明年就不干,希望年轻人接着我去做,不是我不做就没有了,后继有人。所以我出去都带一些年轻人,我有我的用意,这年轻人让他们熟悉,让他们了解,他们去做。他们常常跟着我,我的接触、我的谈话,他们都听得很熟、都了解,这个事情他们能做,我有信心。有困难来问问,重要地方,需要我讲演,我在摄影棚讲一个录影带,带去播放就可以了;或者翻成文字印成讲演稿发给大家,更好。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福田甚深」,对我们眼前有迫切的需要。今天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八六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