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三七八卷)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宝首菩萨的偈颂第七首看起。七、八、九、十这四首是偈颂第四段,末后这一段。「喻体无来处,皆从缘来,即无来故,然亦不同」,这是清凉大师注解里头给我们说的。我们先看经文:
【譬如胎脏中,诸根悉成就,体相无来处,业性亦如是。】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说,「四」,这个四就是偈颂的第四段,「有四偈」,从第七到第十,有四偈,这四首偈都是说「体无来处」。体无来处,为什么会来?「皆从缘来」,缘来就是无来处,所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然亦不同」,这是一个讲胎脏,一个讲地狱,一个讲转轮王,一个讲诸世界,这就把正报、依报全都说到了。「体」是物体,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物质的现象到底从哪来的?这桩事情自古至今都是个疑问,所以研究的人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宗教家也在研究。有没有令人心服口服的答案?众说纭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佛在经上说的,我们能不能接受?佛给我们讲,整个万事万物缘生无性,这个性就当体说,体没有来处,既没有来,哪有去?所以《中观论》里面讲八不,第一句给我们讲「不灭亦不生」,不生当然就不灭,哪有灭?但是我们凡夫看眼前一切现象,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常有断;他说八不,我们看到全都是不然,跟佛所说的不然。到底是我们看错了,还是佛说错了?信仰佛教的人一定说是我们看错了,佛没有说错。这能叫人心服吗?好在佛教人一定要亲自求证,这是我们对于佛非常尊重、敬仰之处,佛不是说「我讲了,你们就要相信」,佛不如是说,佛说「我讲了,你们去证明」,这句话说得好。
我们要怎样证明?我们要细心去观察,观察事实真相,必须真正了解诸法实相,才知道佛所讲的缘生无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才知道。现代科学相当进步,科学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能解决,但是没人相信。科学家发现了,有从无生,无中生有,有还归无,这个发现跟佛经上讲的非常接近,讲物质现象是无中生有。空间不是真的,时间也不是真的,时空从哪里来的?这个现象有,存在,从哪来的?佛跟我们说,从抽象概念当中产生的,抽象的概念,没有凭据。它是从抽象概念生的,所以虚空是假的,不是真的,时间、空间都是假的。我们今天处在时空里头而不能够突破,原因在哪里?我们执着它有,我们观念当中以为它有,以为它是真的。
在《百法》里面,空间跟时间都排列在不相应行法里面,不相应行法就是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心所法,也不是色法,也不是无为法,所以叫它不相应行法。就是什么?它跟前面四法都不相应。但是跟前面这个四法还都有关系,脱不了关系,它不属于任何一法,把它说作不相应行法。不相应行法就是我们现在的名词称为抽象的概念,它是从抽象概念里面产生的,没有自体。
现在这个地方讲到,一切众生体无来处,这个讲得就深了。佛讲一切法有三种性: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抽象概念是遍计执性。我们一般看到的色法、心法是依他起性,依他起,「他」就是缘,就是缘生的。实在讲,遍计所执也离不开缘,「因缘所生法」,《中论》里面讲,「我说即是空」。所以《般若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总的纲领,总的原则,我们要记住。佛在此地说这些比喻,实在讲是引导我们去证实,证明这个事实真相。
事实真相,佛说了,「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想很微细,我们不能觉察。譬如,这个比喻讲『胎脏』,胎脏包括四生,四生是胎卵湿化。这四种生里头,我们感觉得最明显的是胎生跟卵生。胎生的动物多,哺乳类的,母体在怀胎的时候,『诸根悉成就』。这个母亲是人,他生下来就像个人;那个母亲是牛,生下来它就是牛;母亲是马,生下来就是马,牛不会生马,马也不会生牛。谚语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怎么成就的?谁制造的?为什么会造得那么精巧?五脏六腑那是器官,样样具足,联系在其中是筋脉、血管,整个身体的循环畅通无阻。怎么制造的?这个『体相』从哪里来的?佛说『无来处』。
大师注解里面末后一句给我们说出,就说这首偈,「初一喻」,这个初一就是第七首,「因含于果,故无来处」。因有没有?有,可是因可不是物质。因是什么?阿赖耶里面的习气种子,习气种子可多了。每个众生(有情众生)无量劫来在六道里头轮回,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大慈大悲,示现在六道广度众生,为一切众生说法,这个说法包括身教,他以身作则。一切众生无量劫来在六道里头,我们讲熏习成种,六道里面的状况他亲自接触的,我们现在讲印象深刻,这个印象就是经上讲的习气种子;印象不是物质,印象在哪里你也找不到,佛说在阿赖耶里头。
佛菩萨的教诲,使我们对于六道之外的状况也有印象,这个印象虽然不是亲自证得的,亲证的印象,我听闻的,听佛说的、听菩萨说的、听罗汉说的,三界之外;于是每个众生阿赖耶里面,十法界的种子统统具足。佛在经上说得很好,他说阿赖耶里面含藏的业习种子,它没有形相,就是它不是物质。如果它要有形色,哪怕那个物质再小,小到像我们科学家比喻的,说一根头发的直径可以排宇宙原点一百万亿亿亿个,那么小,佛说尽虚空也容纳不下。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能相信。为什么?念念都是习气种子,种子熏成现行,现行又熏成种子,这个循环永远不断。
它的速度太快了,存在的时间真叫亿万分之一秒,《金刚经》上讲「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如露,露是露水,存在的时间不长,太阳一出来露水就没有了。这两个字是形容一切幻相是相续相,我们讲相续大家好懂,好象这个相存在。如电,电是闪电,那是讲什么?那是讲生灭相。相续相就像我们在萤光幕上看的色相,这是如露;如电,就是萤光幕上这个色相剎那生灭,那是讲真相。萤光幕上为什么会现相?你懂得这个原理你就晓得了,这个相在不在?所以说「即相离相」,从这个地方我们慢慢去体会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是什么?一切现相之生,从心想生。这个相一现,现了马上就灭掉,第二个心想跟第一个心想很接近,很相似,但它确实不是一个。
我们的念头很粗,叫粗心大意,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外面六尘现象,一秒钟它的生灭真是叫亿万次。所以我们迷在里面,以为它是真有,不知道这个相是影像,梦幻泡影,根本就不存在。你要把这桩事情参透了,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在一切境界里面,真的像佛所说的,你不会起心动念,你不会分别执着。这叫什么?这叫自性本定,那就是真心。相有没有?相,有不碍事,无也不碍事,有跟无是一不是二。唯有离妄想分别执着,才能了解事实真相,才能入诸佛所证的不二法门,这个不二,整个宇宙不二。
佛在经上这么说,他证得了,有人证得,还不圆满,那是法身菩萨。从证得一分、二分,渐渐的他也能证得圆满,《华严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分一分证,四十一分就圆满了。这是佛法教我们一定要求证,不是说我们听了就算数,不行,听了你不得受用,你一定要证,那才是你自己的;你自己的,跟诸佛如来已经证得的,无二无别。这个不好讲,讲都不好讲了,当然不好懂。所以真正契入,法身菩萨跟法身菩萨们在一起,跟诸佛如来在一起,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他们还会有讲经说法?没有,为什么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统统都放下了。
再跟诸位说,形相也没有,这是什么境界?这个境界佛法里面叫常寂光境界。你看诸佛的四土,最高的是常寂光土,常寂光是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常寂光土在哪里?实报土就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也是分分证,就像夜晚的月光一样,从初一到十五,初一没有月光,初二、初三有点月牙,初七、初八有半个月亮,十五月圆。分分证,不是一下就证得,那就是实报土里面有三辈九品,随着品级往上提升,逐渐逐渐达到究竟圆满。
寂光是自性,寂光是宇宙众生的本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常寂光。我们今天迷了,迷了之后,常寂光虽然有,我们见不到,变成什么?无明,无明的相是暗相,我们把常寂光变成了无明。诸位要知道,我们今天能看见,靠什么?靠太阳,靠月亮,靠灯光,日月灯,我们要靠这个。要把日月灯统统都拿掉,那是什么境界?一片漆黑。我们现在讲,这个事实真相是一片漆黑,无明;如果无明破了,日月灯都没有,你所见的是明亮的,无明破了;无明破了,夜晚不必要用灯光。我们自己的无明有没有破,从这个地方可以就勘验出来。
有没有人破无明?有,你看《虚云老和尚年谱》里面就有,但是短暂的。老和尚黄昏的时候,天还没有黑,他从庙里头回到他的茅蓬,茅蓬有段距离。走在半路上,有两个出家人,那时天已经黑了,拿着灯笼,在路上碰到虚老和尚。虚老和尚在定中,就是一路走路走回去,心里一个妄念都没有,在他感觉当中,天永远就是黄昏的样子,天没有黑。遇到这个人告诉他:虚老和尚,天这么黑了,你到哪里去?他一听这个话,天马上就黑了,念头起来,这个念就是什么?这个念就是起心动念,念头一起来,天果然黑了。他把这个境界告诉他的同伴:你没有提醒我的时候,我没有感觉,天是亮的,怎么一提醒,马上就黑了。你想,这是不是一切法从心想生?
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要细心去体会,所有一切胎卵湿化这四类生的一切众生,都是阿赖耶里面的业习种子。这个种子是我们没有办法看见的,它不是物质,我们现在一般人讲印象。过去生中的印象忘掉了,其实忘是你暂时记不起来,实际上呢?实际上并没有忘掉,决定没有失掉。这是佛在经上说「假使百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七八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