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六九卷▪P4

  ..续本文上一页长寿,都希望自己有聪明,都希望自己有财富,他不肯修因。不但不修因,而且所造的业完全与这个因相违背,大错特错!他的果报?财富折掉了,折福,为什么?心行不善。聪明智慧也偏向于邪知邪见,起心动念自私自利,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不知道行善,不知道积德,造作一些恶业把自己的寿命也折了。这都是没有善知识教导,所以教育非常重要。

  

  今天在全世界来说,懂得教育的是我们中国的老祖宗。你看制造的这个文字,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让我们看到这个文字就觉悟。老祖宗教导我们的与性德完全相应,中国的祖先四、五千年之前就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大家都一样,这一点我们要肯定,肯定你才能爱人,你才能敬人。人性本善,跟佛法里面讲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这是大乘教上常说;《华严》、《圆觉》说得更妙,「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你看看经上所说的「本来成佛」,那就是儒家所讲的本善,一切众生本质是善的,不善呢?不善老实讲变质了。教育无非是把那个变质回归到本质。就是你现在有很多习性,烦恼习气不善,教你从烦恼习气那里回过头来,回归到本善,这是教育。

  

  这个回归,迷得太久了,回归也不容易,从哪里回归?从亲情,「父子有亲」,从亲爱这一点启发,从这一点上下功夫,把那个本善引导出来,把本善再开发出来。这在世界上许许多多的这些宗教家、哲学家、教育家,没有中国人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能够跟中国老祖宗相比美的那只有佛法,释迦牟尼佛也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楚。佛法讲慈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中国的教育内涵就是五伦,五伦是大道,五常、八德是与道相应的德行,我们合起来称为道德。道,离我们不远,就是日常生活,你每天穿衣吃饭,你每天日常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你离不开五伦。你明白了,你觉悟了,你都能够随顺了,随顺就是德,德就是行道。

  

  一个人如果能够行道,他这一生当中无往而不利;他能够行道,无论现前是贫富贵贱都不障碍,为什么?已经可以不为外面境界所转,正是《楞严经》上所说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你不被境界转,你能转境界。能转境界,那就是夫子讲的不亦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是什么?转境界了。转境界,我们举几个例子,在今天的社会最常见的逆境、恶缘,我们遇到了,遇到一些嫉妒、障碍、毁谤、侮辱、陷害,遇到这些事情怎么办?学而时习之。学什么?学菩萨、学佛、学圣贤。圣贤人在这种环境他是怎么处理,我们向他学习。我们向佛菩萨学习,佛菩萨教我们学忍辱波罗蜜;圣贤人都教我们学忍让、谦让、礼让。佛说得更妙,这些逆境恶缘,我们在这里头不生瞋恚,决定没有报复的念头,消业障。

  

  为什么会碰到这些事情?碰到这么多人?过去生中我对不起他,我一定是以不善的心行对他,今天碰到了,他以不善的心行对我,叫一报还一报,好事情。他这个报复来了,我没有瞋恚心,没有报复的心,我接受,那这个帐就了了,这一笔帐就消了,这个业就消了。消业是好事情,业障消了,你的智慧才增长,福慧都增长。所以我们对逆境、对恶缘(恶缘对恶人),我们用什么心态?感恩的心态。感恩,我们业障消了;感恩,我们的德行增长了,它就像来考试一样,看看你能不能忍,看看你还会不会生气,果然能忍、果然能让,这证明我们修养功夫提升了一层。如果没有学佛,没有学圣贤的教诲,我们遇到这个境界决定不会忍让,决定要争、决定要斗,斗争。斗争是彼此都伤害,没有好处;我们懂得忍让,是彼此都有好处。如果对方他在他一生当中,如果他要稍稍冷静去想想,他平常对待别人,别人一定是报复他,一定是不能接受,我相信他常常会遇到这些事情。碰到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样是一切都忍让,大概他在一生当中才遇到过这么一次。他也会想想,我们为什么让他?为什么不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争也争不来。他要我的财物,我统统给他,如果是欠他的(过去生中欠他的),我还掉了,欢欢喜喜;如果不欠他的,那我布施,布施后面福报更大,就是愈施愈多。他要为什么不给他?要什么都给他,好事,没有坏事;好人,不是坏人!这个境界你懂不懂?

  

  佛眼睛里面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没有凡夫,没有恶人;菩萨心目当中,一切众生都是菩萨。所以有人问什么时候我们会成佛,我就告诉他:什么时候你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还要看这个不如意,那个不高兴,那你是凡夫,你修行没功夫;修行有功夫的人是境界转过来了,你怎么还没转?转恶为善(转恶人为善人),转迷为悟,转凡为圣,从哪里转?从自己本身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求诸己重要,统统在自己内心。佛是这么讲的,孔子也是这样讲的,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他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换句话说,孔子所说的就是古圣先王所讲的。要求自己!

  

  别人都没有过,过都在自己一身,这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就像汤所说的「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们听到这一句话,汤王是什么人?要在我们佛法说,菩萨再来的,要不是菩萨,这句话说不出来。所以真正学佛功夫到达一定的程度,确确实实是这样,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都没有过失,都是究竟圆满;一切过失都是我自己的邪知、邪见、邪行所变现的。我只要把自己的知见转过来,行为转过来,念头转过来,这个世界是极乐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华藏,这个世界决定没有一丝毫欠缺,是圆满的,这个道理在大乘经里头。你要从外面转,那就错了,你从内心转完全正确,而且效果非常的显著。今天讲到这首偈,我自己是感触非常之深,所以我们多讲了两个钟点,现在时间到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六九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