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字。所以我们今天真的是找到了,不在这上面扎根,无论世出世法都不能成就。你要不从这上真正扎根下去,你说你修学哪个法门会有成就,我不敢相信。为什么?这是「净业三福」的第一条。
净业三福三条好象三层楼一样,你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没有第二层,哪来第三层?这三条,第一条人天福报,第二条是二乘福报,第三条是大乘福报。你头一条没有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你才晓得我为什么这么重视,为什么全心全力在提倡、在劝导。我曾经说,我们的修学就像植物这些树木花草一样,《弟子规》是根。这树木花草要没有根,那都是死的,花瓶里面插的花它能活多久?两天、三天就雕谢了,我们就当垃圾丢弃了,它是死的,它不是活的。我们没有《弟子规》,无论修学什么也都是死的,不是活的,无论你怎么用功、你怎么努力,不能成就。你要想真正有成就,念佛要想能往生,还是要靠《弟子规》。你能统统做到了,你是善人。《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有善根,你有福了。经上常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真的是善男子、善女人。
《弟子规》做到了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人天善,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如果二乘善,从这个基础上再提升,提升什么?「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你提升到这一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方便有余土。如果再升一级,那你就第三条要做到,第三条头一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是化他,像释迦牟尼佛一生最欢喜的事情是教化众生,为人演说,这是无比的快乐。物质生活缺乏没有关系,只要能过得去,三衣一钵够了,一点麻烦都没有。万缘放得下得大自在,得大自在就是得大安乐,这是世间人很难参得透的,佛菩萨给我们示现。
我们今天所以不能够契入佛菩萨的境界,就是我们对于这个放不下。你们想想对不对?我们心里头牵肠挂肚东西多少,衣食住行都放不下。世尊给我们示现的,全放下了,他的衣多少?三件,叫三衣。诸位要知道,世尊出现是在北印度,是热带,像现在我们要是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这一带,三衣够了。因为它没有四季,它只有一个夏季,只有一季,所以三衣就够了。他不需要冬天的衣服,不需要加衣,不需要;一钵,一天吃一餐够了,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老师跟学生、学生跟学生,每天吃饱了,在一起都是在研究谈论什么?诸法实相。你要问什么是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他的弟子们所讨论的,现在流传给后世就是这些经典。我们现在把它编集在一起称为《大藏经》,《大藏经》的内容就说这个,你说这多快乐。岂不就是落实了孔老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讲的这三句,在佛法里头圆圆满满百分之百的落实了,做得真彻底,比颜回还要彻底。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认识佛法。
佛法,我学佛到今天五十多年,我二十六岁学佛,五十四年。我在学佛的时候就说了,「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我学佛是方东美先生教导我的,肯定佛法是现在讲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肯定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的义务工作者,他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所作所为跟中国孔子完全一样。孔子是真正修学成就之后,真的是想求个一官半职,他非常羡慕周公,他也想做周公第二,结果没有人敢用他。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用他,所以回到家乡教学。回到家乡,我们在经书里面看到的,他已经六十八岁了,夫子七十三岁过世的,教学五年。
释迦牟尼佛三十岁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就开始教学,他是七十九岁过世的,四十九年。释迦牟尼佛是从事于这种教育工作四十九年,最长的,成就人也最多。你看常随弟子,就是跟着他的、不离开他的,经上常讲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随弟子。夫子教学五年,你看看全世界,这些宗教的创始人。所以我跟宗教接触,我心目当中所有宗教都是社会教育,我是这么一个看法。境随心转,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因此,我们对它的理解、感受就不相同。你看耶稣当年在世教学三年,他是被人钉十字架死的,穆罕默德好象教学二十七年,都是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可是专为教学,那就是释迦牟尼佛,那真是第一个人;其次,中国孔老夫子在晚年是专心教学。
这不但给中国从事教育工作者一个最好的典型,实在也是全世界,今天遇到灾难了,多少人在寻求怎样化解冲突,怎样来恢复这个世界的安定和平。实实在在说那就是汤恩比讲的,除了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没有第二个办法。那孔孟学说是什么?你要找这些教授、专家,他会跟你讲一大堆,到最后你无所适从,佛法亦复如是。讲的是什么?枝叶花果,美不胜收,你没有办法落实。所以我今天告诉诸位,我们不讲枝叶花果,不讲这个,我们讲根,儒佛的根,我们要从根学起,有下手之处。儒的根是《弟子规》,佛的根是《十善业道》。所以汤恩比讲的,孔孟学说就是《弟子规》,大乘佛法就是《十善业道》。只要把这个根抓到了,今天世界上所需要的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真的会做到。
这一次我们《弟子规》这个讲座四十个小时,诸位同学都听了,你们都参与了,你们想想这个东西能不能化解冲突?人人都修学,冲突没有了,自然没有了,还要用什么手段化解!只要你明白这个道理,只要你懂得做人,哪有冲突?安定和平本来就是。所以《弟子规》、《十善业道》救世间,这是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迫切需要的。至于经上所讲的,这就是讲我们的行业,我们要善不要恶业,我们要清净不要染污。那我们果报就殊胜,从乱世回归到治世。『作者无所有,诸佛之所说』。这是大乘的枝叶花果,宗门常讲向上一着。我们现在是从最低层地方来下手,向上自自然然它会茁壮,它会开花,它会结果。
我们再看清凉大师在注解里头引用《大智度论》第二卷里面有两句话,「智论第二」,《大智度论》一百卷,第二卷里面说「有业亦有果,无作业果者,此第一甚深,是诸佛所说」。什么叫无作业果者?跟你说真话,自性里面,就是真心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真心,这我们讲得很多,所有一切现象唯心所现,「唯心所现」里面没有作者也没有所作,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唯识所变」就有作者,那就是『随其所行业』,随其所行业是唯识所变。『如是果报生』,这个果报是十法界依正庄严。所以《智度论》上讲「有业亦有果」,唯识所变;「无作业果者」,唯心所现,这是很深很深的道理。我们今天所学的、所期望的,是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就叫做开悟。你能把开悟的完全落实,落实是什么?把你的烦恼习气统统放下,统统舍尽,那你就入了,悟入。悟而不能入,你所得的利益不大;悟而能入,那就是我们一般讲,你成佛、成菩萨,那个功德就无量无边。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六八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