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虚云和尚法汇—文记▪P4

  ..续本文上一页

  五台山壁峰宝金禅师《西天五十六世南岳二十三世》

  师乾州永寿石氏子。诞时白光盈室。六岁出家。遍历讲肆。忽叹为非。遂更衣谒如海于缙云。偶携筐撷蔬。入定三时方寤。呈解不契。海谓师曰。此尘劳暂息耳。必使心路绝。祖关透。然后大法始明。师由是胁不至席者三年。一日闻伐木声。汗下如雨。乃曰。古人道大悟十八遍。小悟无数。岂欺我哉。未生前事。今日方知。寻受记□。出世五台。众至万指。至正洪武间。两蒙召对。问法称旨。壬子六月示寂。荼毗。舍利五色。赞曰。

  白光烨烨。法中之瑞。伐木闻声。更有何事。

  两入帝庭。高提祖印。皇恩正渥。浩歌归去。

  明狮子山应文禅师

  师朱明建文皇帝也。燕藩之变。金川门破。内臣出高皇遗命。得度牒三。曰应文。应贤。应能。伽黎俱备。宫中火。帝易僧服自居应文。自复道出。从行者御史叶希贤。吴王教授杨应能。并易僧服。分居应贤应能。历吴楚黔蜀。辗转入滇。隐居狮子山有年。今遗像犹存。晚岁东归。坐化宫中。世寿八十余。葬于西山。赞曰。

  人王法王。各行正令。千日并照。有感斯应。

  必竟如何。路绝凡圣。叶落归根。无欠无剩。

  附建文皇帝出家诗二首于下

  牢落西南四十秋 萧萧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 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 朝元阁上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 野老吞声哭未休

  风尘一夕忽南侵 天命潜移四海心 凤返丹山红日远 龙归沧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环拱 夜漏无声水自沈 遥相禁城今夜月 六宫犹望翠华临

  松隐茂禅师《西天五十六世南岳二十三世》

  师奉化郑氏子。年十八出家。奋志参方。首谒保宁。宁问来作甚么。师曰。生死事大。特求出离。宁曰。明知四大五蕴是生死根本。何缘入此革囊。师拟对。宁便打。师豁然悟入。晚岁退隐东堂。一日示微疾。集众诀别。众请偈。师举手自指曰。此中廓然。何偈之为。端坐凭几。握右拳枕额而逝。世寿八十有五。荼毗有天花之祥。舍利无数。塔于瑞云西岗。赞曰。

  无量劫来。抱此革囊。毒手一击。如雪沃汤。

  通身是口。毛孔放光。光前绝后。天花飞扬。

  绝学世诚禅师《西天五十六世南岳二十三世》

  师示众曰。有志之士。趁众中柴干水便。僧堂温暖。发愿三年不出门。决定有大受用。有等才作工夫。觉得胸次轻安。目前清净。便一时放下。作偈作颂。口快舌便。将谓是大了当。误了一生。可惜前来许多心机。中途而废。三寸气断。将何保任。众兄弟欲出离生死。参须真参。悟须实悟始得。赞曰。

  水便柴干。实悟真参。旷劫生死。岂是等闲。

  婆心片片。痛切心肝。三界火宅。露地自安。

  太华无照玄鉴禅师《西天五十七世南岳二十四世》

  师滇之曲靖普鲁吉人。父任安宁。师乃诞焉。长依虎丘云岩净公剃染。与念庵为友。初习教观。叹非究竟。历参空庵一。高峰妙。契心印于中峰。峰命分讲为第一座。未几还滇。出世太华。大弘拈花之旨。终于太华。寿三十七。塔于本山。赞曰。

  祖意教意。不容拟议。钝根阿师。草鞋空费。

  疏存德峤。讲弘良遂。法法无碍。光烛天地。

  径山季潭泐禅师《西天五十七世南岳二十四世》

  师台之临海人。八岁。依笑隐学佛。十四薙染。出世径山。有声于时。明太祖召住天界。宠遇优渥。宋学士濂赞师曰。笑隐之子。晦机之孙。具大福德。证大智慧。其推重如此。师著有全室集。并笺注金刚般若心经楞伽三经行世。赞曰。

  龙飞五位。法运更新。如云之从。为国之珍。

  不染世荣。天语益温。末后倾出。谁赓其音。

  碧鸡山华亭玄峰禅师《西天五十七世南岳二十四世》

  师本楚人。族姓周。因祖父宦滇南。遂籍昆明。母梦祥云绕屋而生师。师少具威仪。有夙慧。年十二博通儒典。十四厌尘劳。依雄辩法师出家禀具。参宝积坛主。与雪庭禅师为友。一日看柏树子话。疑情现前。晏坐树下。经七日。闻鹊噪。乃出定。东游参天目于中峰。一语忘筌。遂获印心。返滇。峰示偈云。百亿日月绕四栏。光射银山穿铁壁。一庵内外赤条条。拈来总是心王苗。出世华亭。道风远被。至正九年己丑嘉平三日。示众曰。记取腊八。吾将归去。师生于中统丙寅。世寿八十四。僧腊七十。塔于本山。集有高僧传及语录行世。赞曰。

  柏树子话。有甚妙玄。中峰拈出。动地惊天。

  烁破面门。鼻无半边。华亭毓秀。慧灯永传。

  盘龙山宗照莲峰禅师《西天五十七世南岳二十四世》

  师晋宁段氏子。生而颖异。天性绝伦。年十八。礼云峰薙染。以生死为念。不忘参究。一日闻伐木声有省。出滇见空庵。复叩中峰。乃获印证。至正间回滇。开法盘龙山。有黑井为毒龙窟宅。颇为民害。师既建寺。书咒沉水而害息。宁州有虎患。辄伤人。师噀水驱之。虎亦潜迹。其神异甚多。师之肉身龛于盘龙。至今岁月朝礼者不绝。赞曰。

  刹刹尘尘。随应现身。百川之月。百花之春。

  手眼快便。伐木丁丁。盘龙道启。万古传灯。

  古庭善坚禅师《西天六十世南岳三十七世》

  师昆明丁氏子。诞时红光烛天。异香满室。十岁依慈宗于五华。易名善贤。初参无际于金陵。际示以万法归一话。一日阅圆觉经。至身心俱幻。豁然有省。十九礼柏岩。遂改今名。再参无际。始蒙印记。付以衣拂。嘱曰。吾道自子大兴。临济慧命。勿令断绝。师掩耳而出。历主浮度天界诸名刹。后返滇。即创归化。大弘直指之旨。著有“山云水石集”行世。赞曰。

  香光盈室。古圣再来。龟毛拈出。照遍九陔。

  这个非别。石上花栽。道并盘龙。甘露同开。

  鸡足山真圆月潭禅师《西天六十六世南岳三十三世》

  师湘人。族姓萧。父宦金陵。乃诞师焉。年十八。出家天界。秉具后。遍叩当代名宿白斋无际遍融诸老。皆相器重。后印记于月心老人。嘉靖初卓庵鸡足。聿成名刹。即今之华岩寺。是时南诏大法。得盘龙古庭及师相继。再振宗风。赞曰。

  大士化世。弘法自任。月照千江。无水不印。

  性月共圆。诸德同证。南滇载德。大法永盛。

  明云栖莲池大师莲宗八祖

  师俗姓沈。籍仁和。十七补邑庠。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一日失手碎茶瓯。有省。北游谒笑岩。求开示。岩曰。阿你三千里外来开示我。我有甚么开示。师恍然。辞归。过东昌。闻谯楼鼓声。忽悟。说偈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万历乙卯七月。师将示寂。预别众曰。半月后吾将他往。至期示微疾。面西而逝。著有弥陀疏钞。云栖法汇行世。赞曰。

  老实念佛。不须捏怪。宁待融通。当场捉败。

  一声涂毒。漆桶不快。更问如何。三千里外。

  明回龙闻谷广印禅师

  师嘉善周氏子。母梦神人。翼卫入室而诞。七岁送开元寺剃度。参仪峰。峰令看云门露字因缘。至忘寝食。结茆双径。阅亮坐主参马祖几话。疑情顿发。一日睹瑞光花大悟。历参云栖龙池。皆为印可。龙送至门。抚师背曰。老侄。我还疑你在。师曰。甚处疑某甲。龙曰。如何是密启其意。师曰。今日不打宜兴转。龙呵呵大笑。师戴笠便行。后主真寂。天下向风。赞曰。

  生有自来。神人卫送。顶笠便行。一任拈弄。疑则别参。凡圣不共。一滴苕溪逆流。知他是济是洞。

  鸡足山如满月轮禅师《西天六十七世南岳三十四世》

  师马龙易氏子。十八出家受具。参月潭。盘桓有年。得受心印。庄严万行。不以得少为足。遍参南北名宿。留燕都二十有六载。名动九重。两蒙赐紫衣龙藏。晚岁返滇。历主华亭华严两名刹。大振宗风。有语录行世。赞曰。

  心印月潭。名动阙庭。化被六诏。赐紫匪荣。

  描真作绝。风骨棱棱。龙藏重颁。华严华亭。

  真可紫柏禅师《西天六十七世南岳三十四世》

  师吴江滩缺沈氏子。游方闻诵张拙偈。至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大疑。一日斋次忽悟。乃曰。使我在临济德山座下。一掌便醒。安用如何若何。万历癸卯秋。忌师者以他事陷师罹难。被逮拷讯。神色自若。抵死以传灯未续。为我出世慧命一大负。余无他言。法司定案欲死师。师曰。世法如此。久住何为。乃索浴说偈端坐而逝。御史曹学程闻讯趋视。师复张目一笑而别。塔于径山。著有紫柏集行世。赞曰。

  其骨如铁。其气如虹。肩荷大法。力挽颓风。

  如护君父。宁顾厥躬。虽罹其难。不辱门风。

  南华憨山德清禅师《西天六十七世南岳三十四世》

  师金陵全椒人也。姓蔡氏。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随有娠。及诞。白衣重胞。有异香。出家报恩。参笑岩。岩示以本分钳锤。后结茆北台龙门。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不见身心。惟一大光明藏湛满圆寂。如大圆镜。说偈云。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太虚空。万象森罗从此灭。后因宏法。致婴世难。而道望益高。天启癸亥。坐化曹溪。寿七十八。著有梦游集行世。赞曰。

  弘道婴难。其道益弘。曹溪一滴。千里同风。

  龙象蹴蹋。振瞆启聋。一灵皮袋。辉映卢公。

  鸡足山本安无心禅师《西天六十八世南岳三十五世》

  师湖南平江舒氏子。随母之燕。年十六。于法海寺披缁圆具。究心宗乘。久依南明广。于言下密契。与妙峰友善。万历己丑。诏赐紫衣。慈圣太后懿旨。命师与妙峰同送龙藏至鸡山华严。众因迎师驻锡大觉寺。于时滇南祖道称极盛焉。赞曰。

  黄卷赤轴。光被南天。蛮夷同庆。至化无边。

  红波浩渺。鸡足峰前。面目现在。倒却刹竿。

  明南雄莲社庵肉身念纯大师莲宗

  师讳智一。字念纯。江西太和郭氏子。母梦白莲而孕。生于万历丁亥冬月十九日子时。生时祥光满室。幼不群。厌腥膻。十岁通内典。十八登进士。历官都御使。巡抚黔粤。二十五岁权臣当道。弃官出家。投丹霞大素禅师薙染。素师广孝。是沩仰法派。受戒于云栖莲池大师。参方十载。发明心地。禅净并行。紫柏憨山印可。许为法…

《虚云和尚法汇—文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