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教律学入门▪P3

  ..续本文上一页落三途!

  (一)大宝积经云:妄语之人,口气常臭,入苦怨道,无能救者,当知妄语为诸恶本,毁清净戒,死入三途!

  (二)地藏经说: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

  这些报的因果可知了!还有一类人,未得谓得?未证言证,自谓我是佛是菩萨,大妄语戒,永坠地狱,如善星无闻比丘等。

  (三)罪福报应经云:喜作妄语,传人恶者,入地狱中,洋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之!出生,堕恶声鸟鸺鸽鹦鹆中。

  (四)佛说戒消灾经:佛见恶水中一虫,其形似人,阿难问,此虫先世造何业行,生此水中?佛言、是过去佛像法中僧坊维那,嫌客僧来了,心生嗔恚,隐匿擅越所送酥油,客僧向索,维那不护口戒,骂言汝何不啖屎尿也!云何从我索酥?因此诃骂客僧,于无量世,堕此恶水中!

  其他如贤过因缘经中,迦毗梨过去骂人,你是牛!你是马!猪猫!故做百头大鱼。均提沙弥往昔,讥笑老比丘唱起来,如犬叫一样,故做五百世狗子,这些都是由口业造成的!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生,一言丧邦,一言以兴邦,”也就是口业的厉害吧!

  5、犯饮酒的过失

  前面所说杀盗淫妄是性戒,不论在家出家,犯了都有业障的。唯酒戒一条是佛所遮的,为什么呢?因为酒的过失极大!譬喻经中所说:有一位受五戒的优婆塞,一天从山上斫柴回来,口渴极了。没有茶水喝,桌上找到壶子里有酒在,就拿来喝掉,心中已会昏醉的模样,恰巧邻舍走来一只鸡!他就把鸡提来藏起,可以杀起好过酒,当时有年轻妇女来寻鸡,说是没有看到,同时就把女人奸污了,过后将鸡也杀了!由饮酒的缘故,五戒一连破光,这岂不是酒的过恶最大吧?再引戒经证明如下:

  (一)罪福报应经云: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后堕沸屎泥犁中;出生堕猩猩中,后为人痴顽无所知。

  (二)梵网经“酤酒”戒说: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逵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波罗夷”印度梵语,中华译为弃,意谓毁犯根本大戒的人,已经弃舍佛法之外,如大海不受尸死!亦喻人断头,不可复活。

  (三)戒经中说: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丁、余义

  一、总结上文以上把持戒与犯戒的比较观察,大概这样,若是微细得失,探究律藏,尽难枚举。若据菩萨有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无恶不离!“诸恶莫作”。二摄善法戒,谓所行之行,能摄一切善法!无善不摄!众善奉行。三摄众生戒,能摄受一切众生,以慈悲喜舍等法,饶益有情。以此三聚,尽摄一切戒了。

  二、开遮持犯佛陀的法律;不是一味专制呆板的,乃是最适应社会环境的,终利济群众为前题。在大乘菩萨戒中,就有开遮持犯的不同:如杀盗淫妄酒等,都有开遮持犯的道理,比况现在国家提倡大家要劳动生产,由是一班僧尼也可自力更生,苦种田开厂织业等,这就是开缘的道理。或有生病,医师说是要用酒配药,这亦可开。至于方便妄语等,凡有利益大众的皆有开缘的必要,否则就犯,遮则便持。

  这些道理,详看瑜伽菩萨戒本,并及巨赞法师写给二埋法师的“关于戒的开绿”一文可知道的。所以世尊说法制戒;当开则开,开则名持,不开反犯!当遮则遮,遮则名持,不遮反犯!总而言之,要于功德上,自利利他!合法合理的,才许可方便有开缘的意义,不然的话切切勿得开的!

  三、忏后还净 “律学”如十诵律,五分津,四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等,这么多,又这样的严厉!若果在幼小受戒,或没有学识研究过的便易犯戒!纵使能知这些的,就永不犯戒吧?“知而故犯”,罪业更重!这样讲来,佛陀慈悲方便,也许我们知过必妀,惭愧忏悔,方可清净,如戒本序说:“众中若有罪者,当忏悔,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

  梵网经说:“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种种异相,使得灭罪,……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

  忏悔有事忏理忏:事相忏悔,就是对佛菩萨像前,三业虔诚,身业礼拜,口业念诵:“往今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业障皆忏悔!”天天这样忏悔,自然清净;如衣垢污,浣之清洁。涅槃经云:“本所受戒,设有所犯,即应忏悔,悔已清净。”

  若理忏悔,就是端身正坐,心中观想,普贤观经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放生仪说:罪徙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叫做理忏悔。

  前来写到此止,本文圆满了,有缺点地方,请大善知识,德学居士指数!最为欢迎。

  最后个人过去所造杀盗淫等业,面向十方诸佛菩萨缘觉声闻,及现代高僧大德忏悔,使我永无业障能遮止,以此功德,令一切有情同成佛道,这是吾人写这文的愿望哩!

  华严经偈说:

  戒为无上菩提本 应当具足持净戒

  若能坚持于禁戒 则是如来所赞叹

  冬元一九五三年四月八日佛诞节写完于上海法藏寺静室

  

《佛教律学入门》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