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张澄基教授译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 译者的话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

   第二篇 善河降魔记

   第三篇 雪山之歌

   第四篇 崖魔女的挑衅

   第五篇 密勒日巴于绕马

   第六篇 密勒日巴在独利虚空堡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乐

   第八篇 八天女供食的故事

   第九篇 密勒日巴于灰崖金刚堡

   第十篇 惹琼巴初遇尊者

   第十一篇 学佛之困难

   第十二篇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

   第十三篇 密勒日巴对法师释迦古那的开示

   第十四篇 女弟子--巴达朋的故事

   第十五篇 旅店中的开示

   第十六篇 强盗弟子炽贡惹巴

   第十七篇 银溪相遇记

   第十八篇 藤杖之歌

   第十九篇 廿一种心要曲

   第二十篇 无常八喻曲

   第廿一篇 学道需及时的开示

   第廿二篇 笛色雪山降伏外道的故事

   第廿三篇 惹琼巴的开悟

   译 者 的 话

  

   在一切所读到的佛典中,我最喜欢、最钦佩的有两部巨著。第一是华严经,第二则是西藏密勒日巴大师的十万歌颂(Mila Grudum)了。华严经开显如来秘密境界,其广大精微实非人智及语言所能尽其万一。读华严而小古今一切宗教、哲学,盖烛火萤光于佛日之下皆隐没其形矣!读华严始知佛法之伟大及究竟处,盖宗教之极致必需如此也。华严之境界固令人五体投地,但毕竟太高太深,非凡人所能趋及,只有随喜嗟叹心向往之而已耳!

   华严毕竟是佛或超人的境界,而不是人的境界。密勒日巴的十万歌颂则包含超越的佛和当下的人两重世界之交融。华严是超历史的(Trans-Historical),而密勒歌集之记述则是属于历史的。密勒日巴亦原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歌集中的对话都有其历史之真实性,所以读了令人有亲切及真实感。密勒歌集之伟大及重要,不必在此赘说,由读者自己去评审最好。

   但是要了解和欣赏密勒歌集,却必需具有最低的几个条件。第一、对佛学之一般常识要相当充足。第二、对西藏无上密宗之教义及宗风有一清楚的认识。第三、对于密宗一般专门术语相当熟谙,并且最好能在般若心性及禅宗的修持方面略有趋入。有了这几个最低条件才能确实的欣赏密勒歌集。沈家祯兄多年来皆鼓励我翻译此书成中文,由于顺、逆各种因缘之巧合,迄今才开始提笔。

   我本来的想法,是写一篇较详尽的「密宗要义介绍」和「密勒歌集介绍」载于译文之前,以便利读者,但这两篇东西若要写得详尽,必需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研讨,目前我的健康情况尚不容许作此工作;同时,本来亦打算等全书译毕之后再出版问世,但家祯兄则鼓励我于每一篇故事译毕时,即陆续发表以飨同好;但这样,我想自然就很难做到较完美的地步,错误和不足必然会很多,还要请读者见谅和指教。

   密勒歌集的最初八个故事,大都是密勒日巴降魔的记载,以后才是对人间弟子说法的故事。也许魔鬼都被吓跑了,所以廿世纪的人很少看见精灵或魔鬼,但读者不可因前面的几个故事而以为全书皆是讲降妖的故事。其实,「降魔」为成道前后,尤其是成道前之一种必然的现象。释迦先降魔而后成正觉;耶苏于沙漠中拒绝魔鬼的诱惑后,才出来传道。

   「降魔」,据佛教传统说法则为一切诸佛成道时所经过的程序,即所谓的「八相成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降魔然后成道的象徵意义,我想大概是这样的:一切宗教的戏剧皆有三个主角:第一个主角是神或佛--那至善至美的圆满超人。第二个主角是魔或障--那至邪至恶及造成苦痛罪业之极恶的「精灵 或「势能」。第三个主角则是人--那是具有前两种因素的一种矛盾生物,是一种被夹逼在(Caught in Betweet)前两种巨大势能中的可哀者。

   可是三个主角中间,最大的主角却是人。他的遭遇大体说来虽甚可悲,但由于向上的努力和奋发,却能最后克服一切磨难苦痛,达成究竟的至人或佛的境界。善与恶、或神与魔之间的长期斗争,其最后胜利者还是善或神。此绵延无尽的长期斗争,真是一篇可歌可泣、多彩多姿的大史诗。而此大史诗之主角,由佛教的眼光看来,则是每一个具有佛性的有情,他们每人都有一篇说不尽的动人故事,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善恶之间的长期斗争及善之最后胜利的大结局。

   言至此,不禁想起(Zorostrianism)对宇宙间善恶交战之究极意义的不朽教义,盖其确能贯通一切宗教之核心要点也。最后要补充说明的是,密勒日巴对人间弟子说法的故事中,自然亦夹杂着许多魔鬼及佛菩萨的事,惟其对象以人为主耳。每篇故事中之特别名词,不常见于中国佛学者,皆加以注解以便利读者,有些佛学的普通名词亦略加注释以便初学。

   张澄基

   一九七五年二月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

  敬礼上师。

   大瑜伽行者密勒日巴尊者,一时,在宝窟大鹏洞中,浸习在光明大手印桝定里。有一天,他觉得有点饥饿,应该准备点食物来吃,就在洞中找寻了一下,不用说油盐和面粉,就是洞口的柴和灶边的水也一点不剩了。

   他自忖道:「我对世界上的琐事也未免太忽略了些。现在让我出洞去拾些柴回来吧!」等他捡毕柴薪回洞的时候,山间忽然刮起一阵暴烈的狂风,吹他破烂的衣衫四处飘掀。他想用手拉住衣衫,但手中的柴又差点被风卷去;他想用手紧紧的抱住柴薪,但狂风又把他那褴褛的衣衫吹得四散飞扬。

   于是他自语道:「唉!我已经在山穴中修行了这许多年了,但如今我仍不能完全放下这个『我执』之心,一个人如果不能割舍『我执』,那么他所谓的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风啊!你要喜欢吹走我的衣衫,就请你吹走吧!你要喜爱我的木柴,就请你卷走它吧!」说毕,他就放下一切不管,静坐在地;但是因为长期的苦行和营养不足,一阵冷风吹来,人支持不住,密勒日巴竟昏倒在地。过了一会儿,他醒转过来,其时狂风已过。他抬头看见破衫的一缕残絮被适才的狂风吹到一枝树干上,在轻风中摇曳摆荡著。见此情景,密乐日巴心中突然对世间的一切生起了极大的哀伤和厌弃。就在附近的一个岩石上盘膝静坐下来。

   其时,远远的东方着吾山谷里忽然生起了一片白色云雾。密勒日巴一边看着云雾,一边想到:「在那片云雾的下面,就是着吾山谷,我师傅马尔巴的庙子也就在那山谷里啊!现在师傅和师母应该正在庙中吧!他们一定正在和金钢兄弟们桞宣讲密法,传授灌顶桟和口诀吧!如果现在都在庙中,我能赶去见到他们是多么快乐啊!」想到这里,心中勾起了无限的哀思,一阵难以忍受的念师之情,突然涌住心头,他不禁滴下簌簌的泪珠,凝望着那片白云,密勒日巴和泪高声唱了一首「念师曲」:

   思念上师恩泽故,我心渴仰得暂舒,

   如父恩师马尔巴尊,

   祈听穷子鼓哀歌:东方宝谷红崖处,

   白云缭绕正悠悠,伟山奔势如巨象,

   前有雄师傲踞锋,峰顶着吾佛寺中,

   阿母利格桪石座上,

   吾师马尔巴安在否?

   如今吾师若在座,快睹慈颜一何乐!

   我信虽微愿参礼,我诚虽渺愿望谒,

   越思越念马尔巴父,

   越修越想吾师尊!

   恩逾生母达媚玛,而今安住彼寺否?

   如今师母若安在,快睹慈颜一何乐!

   路途虽遥我愿访,山道崎岖我愿谒,

   越思越想马尔巴父,

   越修越想我师尊!深邃密续喜金刚桬,

   而今传授讲解否?而今讲解一何乐!

   我虽愚蒙愿往闻,我虽劣慧愿诵习,

   越思越念马尔巴父,

   越修越想上师尊!

   口授传承四灌顶桭,而今传授讲解否?

   而今讲授一何乐!我虽穷苦乏供养,

   亦愿往求得闻法,我虽劣根乏功德,

   亦愿往趋求诀要,

   越思越念马尔巴父,越修越想我师尊!

   甚深那诺六密法桮,而今讲授导引否?

   而今讲授一何乐!坚毅难阙我乐求,

   精勤不足愿力修,越思越念马尔巴父,

   越修越想上师尊!卫藏金刚弟兄众,

   而今聚会寺中否?而今聚会我心乐!

   觉受虽劣愿请益,证解虽薄愿切磋,

   越思越念马尔巴父,越修越想上师尊!

   至诚信心不断故,昼夜何尝与师离!

   净信相感虽如是,我今不堪念师情!

   渴慕锥心气欲绝,悲泪滂沱讴此歌,

   祈请慈父马尔巴尊,恩被令我得苏息!

   密勒日巴刚唱完此歌,就看见马尔巴上师骑着一只众宝庄严的大狮子,威光显耀,在一片如锦绣的五色祥云中飘飘的降临于对面虚空中。马尔巴对密勒日巴说道:「大力桯儿子啊!你今天为什么这样哀痛迫切的呼唤我呢?难道说你对上师本尊,三宝的信心有退失吗?被妄念左右而心驰外境吗?还是在山洞里为世间八风桰所吹动了?抑是被希望和怖畏二种恶魔所乘,心中有所不宁吗?对上,你应时时向传承上师和三宝祈祷;对下,你要…

《密勒日巴大师歌集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