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P70

  ..续本文上一页围中。之后,就这样延续到二十四日的下午后段时分,大师作了一次对薄伽梵胜乐轮广大供养。那时,大师命取一无酥油的颅器来,在颅器中注入供品,作了广大的加持后,说道:“我自己尝过甘露三十二次或两个十六次。这也是与胜乐供养有关的作灌顶的比量中,对其他做这样胜乐灌顶后,所尝的甘露啊!”真实的意义,谁也不能领会。在大师近前的一些人以数目来衡量,揣想是由密集法门而做的。此外,在那些时间中,(大师)虽是亲见殊胜本尊等像是有许多的。但是在大师近前的诸人已不能再问有何现象。此后,在晚间,大师一心专注于修持中。据说从外明显表现大半是在修“金刚念诵”等法。总的说来,显然是住于由代替密行的死时光明与法身和合的诸次第的修持中。之后,到上午初段时分,大师着三法衣后,于垫上结金刚跏趺坐,端正身躯,双手作入定印,由住于明显正念之门,一心专注于修持中,到二十五日天明后,日轮显照,世间明朗的时间,经三空(白、红、黑)相合,而入于一切空。真实显示胜义谛光明法身。在这以前,由于大师略有病痛,面容较前略减光彩。但是此时,下部(肛门)的粗分风息合入于肠道中,突然面容如满月般的圆净,身躯一切支分都成为光明之身,犹如天子孺童之相,而且毫无身体的肉色暗模以及成为椭圆形态,或成为穿孔破屋那样的情况,而是以前身体的所有皱纹,那怕是仅发端百分之一那样一点也都寻觅不出。成为(因光炽盛)目难久睹的光明整体。有些人说所现身的光明为红黄色,有些人说为黄白色,有些人说如纯金色。总之,真实如十六岁孺童本尊文殊之身相,只是没有装饰和服装而已。而内部则安住于正定,成为现证所有空性。那时,大师近前诸侍徒,突遭与依怙分离之悲伤,顿时心灰意冷!虽是连自己的生活也不顾及,然而一见大师这般身色异相,不能不齐声惊叹这样稀有之相,实难以言说。都认为我等真实见得本尊身相,油然离却了忧伤的心情。而且喧嚷着各种稀有的情节。关于这些情况,一切智克珠杰这样说:“大师示现圆寂时,身色光彩,如童肉色。总的说来,转变了人的身躯,而成为如孺童天子之身相。如此情况,在往昔谁有如此的故事?虽是听到过一些,或说其原因是如此的。若说有如何的情况:则有往昔印度的大成就者班智达·嘎雅达惹,在喀热示现圆寂时,听说他的身躯变得极小,如孩童那样。至于西藏的喇嘛,过去有谁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还未听说过。但是这种事情,是可以如此了解的:薄伽梵佛世尊的经典中说,谁之心中,生起了见道以及由现证阿罗汉而获得甘露时,其诸根完全清朗,面容干净,肤色洁白,身体的光彩较前焕变,出现多种奇相。因此,应知宗喀巴大师也于那时,现证胜义谛光明,即变为死时法身,而现起“中有”幻身。即是现证“中有”圆满报身,获得殊胜悉地之究竟果位。这是无可怀疑的,也即是那些稀有瑞相的原因。此外,所谓现证“中有”圆满报身(或称受用身),是说此生中,彼之心中圆满生起了成为报身之福德因素。所说此等详细原因,(大师)虽是对我(克珠杰)言谈过,但是未允许当众宣说者,均未写出。仅将一些能听懂的,在不共通的传记中说毕。”又在续文中说:“那末,往生兜率,成为菩萨名妙吉祥藏。岂非大师亲口承认的么?关于此点,如说圣龙树证得(菩萨)初地(欢喜),往生极乐世界,及说龙树那一生现证大金刚持位。这两种说法不相矛盾,由于是就示现化身的情况而说的。”

  如是,大师住于光明法身之时,距师容额极近处,现起五彩虹霓,极为明耀,光华灿烂。这是标示殊胜虹身、幻身,犹如幻化,毫不动摇,直至很长时间中犹如光柱而不涣散。在那些时间中,虚空真实显现一切空光明之情况,犹如要使一切世间得知,故成为遍虚空净无纤尘,极为莹洁,远离一切云彩和尘埃等。空间及大地没有风吹气流,也即是断绝微风往来之流,有四十九日之久。那时,从寺外到寝室,各方屋顶上,墙沿诸处,晚间都排列着无量明灯,进行供养,寝室门前和外面说法院及分院诸处,都排列着油灯,进行供养。整个通宵,油灯火焰,从无微风吹动。此外,诸天神真实显现来作供养,诸勇士、空行母也显现,以不可思议的俱胝音乐,在中夜里,鸣奏起来,在白昼间,一些人的耳中,也听到有以前没有听过的声音传出。诸天神所散天花,大都如君陀(即睡莲)白净,如珍珠光洁,从高空出现时,如月亮一样光华。又有一些天花为蓝色,一些为黄色,一些为红色等。其大者如成人手掌、如车辐轮者,数有无量,如雨下降。大半时间中,一切天空有白虹出现,极为悦意!有形如华盖,形如悬幡等象。在甘丹寺左右和前面的一切地方,现起各色彩虹,成串高悬,遍布诸方。如是显现,直至多日,始形涣散。此与古时,释迦佛世尊在拘尸那城,最后躺卧示现涅槃事业时,诸天神真实前来作供,是一般无二的。这些情况,正如《具德三域篇》中所说:

  “如愿此土庄严身,

  示现收摄入空时,

  勇士空行齐来供,

  遍满空界我启请,

  现证光明之法身,

  尔时师身成光幕,

  “中有”圆满成幻身,(中有即死后还未受生的中间阶段)

  获胜悉地我启请。”

  这般情况,一切智克珠杰有如是的专论:

  “嘉言千光白净网,

  唯一佛教美君陀,(即睡莲)

  突然入灭萎凋谢,

  三域众生顿无光。

  长久依师此间众,

  心中火炽痛悲伤,

  悲泪长流诸有情,

  专住猛利痛苦场。

  智明未死众愿根,

  智者阴凉处已失,

  空前师尊登空界,

  消除众苦依何人,

  佛教遍覆全藏疆,

  顿超之说已沉亡,

  诸天惊号齐悲恸,

  空中无鼓响音长。

  大海龙众得知晓,

  掀动幡风起波涛,

  大树撼摇齐颠倒,

  大地众生久颤摇。

  世间众生之眼目,

  今因湮没依托丧,

  日轮美女妄言中,

  云裙亦堕大海洋。

  以此一切诸天众,

  因羞成为妄言扬,

  如日七衣光甚炽,

  诸天女众遍掩藏。

  思念所御诸风息。

  尽灭无余成惊惶,

  所有一切动摇风,

  犹如龙王地下藏。

  我师现证法身时,

  我等不理不合情,

  增上善界诸天众,

  空中散花数无尽。

  观师已尝寂甘露,

  东方满月拥师身,

  尔时随月诸行星,(喻众弟子)

  如失本处从空陨,

  师尊抛弃我等众。

  虽成圆满之幻身,

  悲恸之钩牵心象,

  呼师勿离齐哀伤。

  然而师尊确现证,

  三身果位广无疆,

  我等不可唯心伤。

  愿信此情勤勿忘。”

  根据上文一切智克珠杰所说:宗喀巴大师示现圆寂后,大师心中生起了在此生中现证报身成佛的所有圆满资粮(福慧)的情况,虽是向一些具清净法器的侍徒们详细开示,但是仍有不许普遍宣传的极为保密的誓言。因此,不必说是记载于共通的传记中,就是不共通的传记中,也仅以语言略作表示,而未笔之于书。虽是如此,但是有本尊对喇嘛乌玛巴,及洛扎·洽多哇和至尊多敦巴等人所做的悬记,以及克珠杰等得意弟子和诸大德的著述中,略有开示;还有由上文另记大师成就的史事中,所说大师的一些身语意三密史迹等;以及依于教理大师此生现证“心远离”比喻究竟光明,达到将成佛的界间等情况,能易知(大师密迹)的。而且在这方面,如前文已说,若修习发挥效力的三行中任何一种,此生现证双运位(即成佛)是无可怀疑的。但是大师念及后学诸有情,若不主要守持教法的根本——别解脱戒学的制戒,则清净的教法不能长住世间,因此未采用效力行(指真实手印),而采用代替此行的在示寂阶段中,三空相合后,最后显现成为一切空胜义谛光明法身,如昔曾相识相亲者,此与道之光明相和合,一心专住于此三摩地中。继从定起,由极微细风类五色光明,成就虹身金刚萨埵——圆满受用身,现证金刚持位,即现证圆满佛果,并由此生出一化身往生兜率天,在弥勒近前,成为菩萨,名妙吉祥藏。以及在稀有庄严刹土中成佛,名狮子吼佛。此外,还有的一些将在下文述及。又,大师化现无量于广博刹土中,直至虚空有尽之间,不断地做利益众生的事业。

  于此断句处,作中间赞颂说:

  普离生死金刚身,

  虽证为调执常众,

  所现凡俗之色身,

  收入寂界住师心。

  虚空尽时作利生,

  虽无稍怠事业心,

  此生利益有情事,

  观可暂停离障情。

  如度极贤、极喜情,

  最后应度有多人,

  置于成熟解脱道,

  如此事业师愿承。

  甘丹胜乘法宫寝,

  师足进入时不久,

  离病胜身佯示病,

  后赐甘露教语真,

  二十五日午前分,

  白昼能显世间时,

  三空渐次入合已,

  显现一切空光明。

  幻身金刚萨埵身,

  现起身心两清净,

  体性无二之双运,

  现证报身佛真成。

  尔时粗分之色身,

  变如天界之孺童春,

  成为稀有之光蕴,(光明聚体)

  信众之前真现成。

  说为现证双运身,

  为标示故遍空境,

  犹如离垢莹洁镜,

  灿烂虹彩遍饰成。

  天子天女天众群,

  奏出奇妙音乐声,

  散花如雨齐降临,

  大地空间妙供盈。

  凡是饮食诸有情,

  离师之忧虽光盈,

  但由彼彼稀有境,

  心中亦获意安宁。

  我等谒师少缘份,

  但修师教与史迹,

  亦得见闻思缘份,

  定获师尊摄受戒。

  从彼时直至多日之间,由成千上万的僧众,启开内外诸坛城,在上师与金刚持无别之前,供献内、外、密广大诸供,并修自入坛城和受灌顶及誓戒与戒律,以清净修习圆满师意,继而祈祷心中之宏愿得成——愿上师以殊胜慧任于何时都眷顾我等,永不分离。并在前后藏许多大寺中,施斋僧茶,供养广大圆满供施。当时,一切智克珠杰吩咐说:“相传以前的僧人在堪布、导师和上师等逝世后,即中断闻、思、修和讲修等善行而留发过量(僧人发不得过寸),改变…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宗喀巴大师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