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道资粮颂讲记▪P69

  ..续本文上一页解。这个盖是坏东西怎么会坚着呢?实际上,确实如此。你看到贪欲的东西,净妙相,贪欲盖生起,你是不是想把它舍掉呢?一般都是坚着。你起了疑盖,起一种不正的思惟,认为自己很对,也是要坚着。生了极大的愤怒心,自以为自己振振有辞,我这个瞋恚心是该起的,坚着。这些都是起了盖之后,不知道它的危害性,不但不去掉,还坚着不放。这就是修行的对立面,应该去除。自己要惭愧心,知道这个不是好东西,不能坚执,要赶快把他舍掉,变吐。“舍弃”、“摈遣”、“变吐”这是几个层次了。

  “又能自观此所生盖”,自己有这个能力,知道这个所生盖是“甚可羞耻”的,就是有惭愧心,有惭的心,那么这个盖,使我们的心要染污的,一切智慧因为这个盖会削弱、羸劣,损害善品的,善法要受损的,那就是自己有惭心,“由自增上”,那么自增上,起个惭愧心,真正的修持还要依法增上。

  

  云何名为由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谓如有一于诸盖中随一已生,或将生时,便作是念:我若生起所未生盖,当为大师之所诃责,亦为诸天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轻毁。彼由如是世增上故,未生诸盖,能令不生;已生诸盖,能速弃舍。如是名为由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还有一个依世增上,一个是对自己起惭心,一个是对人家起愧心。什么叫由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呢?“谓如有一于诸盖中随一已生或将生时,便作是念:我若生起所未生盖。”盖将生的时候,或者已经生,他就自己要观想,这个盖生起来之后,或者没有生的话,生起之后,“当为大师之所诃责”,佛要诃斥的,对佛的畏惧心,不敢生。“亦为诸天及诸有智同梵行者,以法轻毁”,那么不但是佛要诃斥,诸天看到也要诃斥了。那么跟一些同修的那些有智慧的,有同修梵行的人也要看你不起了。所以说人家看你不起,你不要去怪人家,还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得对了、不对,做错,人家看不起,这是因果嘛。你不能把因果反过来,要强,要顺了自己的做,因果的法则是不顺你的主观愿望的。你做得不对,因果就会这样子现出来,所以说要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自己为什么人家对你诃斥、对你看不起,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对。那么起这个心是好心,这是愧心,因为怕人家诃斥,那么自己就不要给盖生起来,那就对了。

  “彼由如是世增上故,未生诸盖能令不生”,就怕佛要诃斥,天有天眼,你说你躲在暗角里干坏事,天都知道,哪个就不知道呢?想不知道,就是自己不要做,这个很简单的话。未生的盖能够不生,已生的盖,能够很快地把它遣除。这个叫“由世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于中夜初分如法寝卧

  又为护持诸卧具故,顺世仪故,尽夜初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从顺障法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洗濯足已,还入住处,如法寝卧,为令寝卧长养大种。得增长已,长益其身,转有势力,转能随顺无间常委善品加行。

  下边是讲中夜养息的事情。“又为护持诸卧具故,顺世仪故”,要护持卧具,那么顺了世间的道理,就是说我们佛法要随顺世间法,不违世间理,要随顺毗尼,不要违背佛的毗尼,所以说这里就是说要顺世间法,为了护持卧具。

  “尽夜初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就是说初夜分,你经行也好,宴坐也好,修除障的法。那么修好之后,初夜分过了之后,那就是说要出去,洗脚去了。洗脚的目的就是保持卧具,就是世间上讲卫生了。弄得稀巴脏的,人家看了讥嫌。

  “洗濯足已还入住处”,脚洗好之后,回到住处。“如法寝卧”,如法地养息。“为令寝卧长养大种。得增长已,长益其身,转有势力,转能随顺无间常委善品加行。”为什么要睡觉?养息。养息长养四大种,四大种长养之后,就可以长养我们的身体。四大种是能造,我们的身体是所造的色,能造的长养好了之后,所造的色也得到长养,就是营养丰富,那就是休息,把体力恢复了。恢复之后有什么好处?有转力量,可以再来修行无间地,常委地去修善品跟加行。如果你疲劳不堪就修不起了。为了要修,能够精进地、无间地修行善品,所以说要养息,这个养息的目的在此,不是为了安逸,为了舒服。

  

  问:以何因缘右胁而卧?

  答:与师子王法相似故。

  问:何法相似?

  答:如师子王,一切兽中,勇悍坚猛,最为第一。苾刍亦尔,于常修习悎寤瑜伽,发勤精进,勇悍坚猛,最为第一。由是因缘,与师子王卧法相似;非如其余鬼卧天卧受欲者卧。由彼一切懒惰懈怠,下劣精进,势力薄弱。

  “问:以何因缘右胁而卧”,为什么要一定要右胁而卧呢?“答:与狮子王法相似故”,我们右胁而卧,第一个理由是跟狮子王,狮子是众兽之王,狮子卧的时候是这样子卧的,我们要学他。“法相似”,跟它相似的。

  “问:何法相似”,什么地方相似呢?“答:如狮子王一切兽中勇悍坚猛最为第一“,为什么学狮子?因为狮子在一切野兽之中最勇悍、最坚猛,又能够坚决,又是勇猛,又是最勇敢的。所以说我们要学法,要学它一样。我们要用狮子的勇悍,对其他的野兽,就是大象来了狮子敢咬的。其他的看到大的野兽来,逃也来不及,狮子就无畏,什么大的小的它都不害怕。所以说要学狮子的原因就在此。就是烦恼来,再大的烦恼也不要害怕,就象狮子一样地敢于冲上去,敢于拼搏,如果你看到大的烦恼来,逃掉,那就没有用,所以说我们学狮子。

  “苾刍亦尔,于常修习悎寤瑜伽,发勤精进勇悍坚猛最为第一”。修悎寤瑜伽,对治五盖,要像狮子一样,勇悍坚猛,不要推诿。“由是因缘与师子王卧法相似”,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要学狮子王睡的样子。“非如其余鬼卧、天卧、受欲者卧”,“鬼卧”就是头朝下的,俯,就是身体朝下地睡;“天卧”嘛仰天睡;“受欲者卧”左胁而眠,这个都是不好的。“由彼一切懒惰懈怠下劣。精进势力薄弱”,这些睡法都是懒惰懈怠的,不能精进的,力量很微弱的,那么这些都是不好的睡法了。尤其是佛教里边最是忌左胁而卧,这是说受欲者卧,贪着五欲的人左胁而卧,离欲的人右胁而卧。

  那么佛教里边也最忌左,我们这里有些人不大懂。一切东西都要右绕,不能左绕,拿东西也不要左绕,这个要养成习惯。我记得在宝光寺,在绕塔,宝光寺有个舍利塔,也是佛的真身舍利。绕塔绕了一半,来了个老婆婆,她说你怎么这样绕的呢?我说你怎么绕。她说我们右三绕、左三绕,这样绕。我说:你是外道。(师笑)你看我们佛教只有右绕不能左绕的,左绕是反对佛,右绕是顺佛。当然这些人也不懂事,也就跟她笑一笑,我们说佛教是这样子转的,不能左绕,信不信就由她——尤其外道是转不过来,不是一句话转得过来的。

  

  又法应尔,如师子王右胁卧者,如是卧时,身无掉乱,念无忘失,睡不极重,不见恶梦。异此卧者,与是相违。当知具有一切过失。是故说言右胁而卧,重累其足。

  狮子卧的第一个解释因为勇猛,“发勤精进”。第二个,“法应尔”——按了法应当如此,“如师子王右胁卧者,如是卧时身无掉乱”,因为这样子卧的时候有什么好处,“身无掉乱念无妄失,睡不极重不见恶梦”, 狮子卧,法尔有这么的功德,身不会掉乱。有的人睡觉,翻来覆去地,最过分的就是有人睡在床上还会掉到地下去,这个就是小孩子了。大的,一般长大了不会了。小孩子晚上翻身,翻了翻了就翻到床下边去,这还是有的。我也看到过,这个我们亲戚里边有这些事。那么这个狮子卧就不会掉乱。“念无忘失”,也不会忘失正念。“睡不极重”,不会睡迷,死睡不会,睡得很警醒的。狮子是警醒的,以这样的方式睡,天然会产生这个效果。“睡不极重不见恶梦”,还可以避免恶梦。“异此卧者与是相违”,反过来,如果你不这样子卧的话,尤其是左胁而卧的话,那就是身要掉乱,念要忘失,睡要极重,乃至做恶梦。所以说不要其他的睡,其他的当然很多,仰卧、俯卧,还有就是左胁而卧,都不好。

  卧的方法知道,狮子卧,那么卧的时候该怎么观想呢?

  

  云何名为住光明想巧便而卧?谓于光明相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思惟诸天光明俱心,巧便而卧。由是因缘,虽复寝卧,心不昏暗,如是名为住光明想巧便而卧。

  这个“善巧精恳,善取善思”我们抄过,就不要念了。那么这个时候,就对这个光明相,想的是什么光明呢?诸天光明,就是依身的光明,这样子,这是一种方法,其他也可以,“巧便而卧”,以这个方法这样的观想,善巧方便而养息。“由是因缘”,这样子的睡的因缘,“虽复寝卧心不惛暗”,虽然是睡,在养息,但是心没有昏暗,心没有糊涂,还是这个提高警惕的。这个是“住光明想巧便而卧”。那就是昼夜六时都在修行,如果你心昏暗的,恶梦连夜的这样子睡觉,那这个时间就不在修行之中,那就是放逸了。这样子作,是可以即使睡觉可以对法还有增益,不会浪费时间。

  

  云何正念巧便而卧?谓若诸法,已闻已思,已熟修习,体性是善,能引义利;由正念故,乃至睡梦,亦常随转。由正念故,于睡梦中,亦常记忆,令彼法相分明现前;即于彼法心多随观。由正念故,随其所念,或善心眠,或无记心眠,是名正念巧便而卧。

  “云何正念巧便而卧”,他说得很仔细,“正念巧便而卧”,什么一个情况,还要问。“谓若诸法已闻已思已熟修习,体性是善能引义利,由正念故乃至睡梦亦常随转”,“若诸法”,这说的是法光明。你对那些法已经听到,已经思惟过,及成熟地修习过了。这些法体性是善的,能引义利——就是将来的利益安乐的。由这个正念的缘故,即使梦中也有这些法、法义随转。由正念的缘故,梦中也能常记忆,忆念这些法相,可以很分明地现在前面。“即于彼法心多随观”,…

《定道资粮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