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道资粮颂讲记▪P70

  ..续本文上一页既然法相现前就可以随观。“由正念故随其所念,或善心眠,或无记心眠”,这个叫正念的巧便而卧。

  

  云何正知巧便而卧?谓由正念而寝卧时,若有随一烦恼现前,染恼其心;于此烦恼现生起时,能正觉了,令不坚着,速疾弃舍。既通达已,令心转还,是名正知巧便而卧。

  那么“云何正知巧便而卧”,这是正念巧便而卧,还有正知,“谓由正念而寝卧时,若有随一烦恼现前染恼其心,于此烦恼现生起时……”。正念,就把那个所学的记住,那么正知,等于是纠察一样的在看,假使坏的,坏家伙来,小偷来,就把他揪起,把他抓住。所以讲“正知巧便而卧”,就是假使你这样子正念在寝卧的时候,万一你因为过去的烦恼种子很多,假使有个烦恼生起,那么要染恼其心。这个烦恼正在生起的时候能够觉了,这是烦恼来,马上不要坚执执着它,赶快要把它舍掉。“既通达已令心转还,是名正知”,那就是说看到烦恼,赶紧不要给它放,赶紧要放掉,不要执着那个烦恼。功夫深一层的,烦恼还没有起能把它止住,自己感到苗头来,马上赶快把它止住,这是正知的善巧而卧。

  

  云何名为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谓以精进策励其心,然后寝卧。于寝卧时,时时觉寤,如林野鹿;不应一切纵放其心,随顺趣向,临入睡眠。

  复作是念:我今应于诸佛所许悎寤瑜伽,一切皆当具足成办。为成办故,应住精勤最极浓厚加行欲乐。

  复作是念:我今为修悎寤瑜伽,应正发起勤精进住。为欲修习诸善法故,应正翘勤,离诸懒惰,起发具足。过今夜分至明清旦,倍增发起勤精进住,起发具足。

  睡的时候有几个方式,一个是正念,一个是正知,还有一个思惟起想,就是说睡下去的时候就想到明天要早点起来,不要一睡,睡大觉什么都不管了。

  “云何名为思惟起想巧便而卧”,它说“谓以精进策励其心”,心还是以精进的心来策励他的心。“然后寝卧”,睡觉不是放下一切,好,担子放下,正好大休息了。不是。为了精进,明天好好地能修行,今天要养息一下。“于寝卧时时时觉寤。如林野鹿”。我们讲的,跟野鹿一样,虽然在睡觉,时时刻刻警觉心。“不应一切纵放其心”,不要一切放纵,睡了就什么都不管了。“随顺趣向临入睡眠”。随顺、趣向、临入这是三个层次。开始的时候,随顺,这个中间趣向,最后临入,快进去了。

  “复作是念。我今应于诸佛所许悎寤瑜伽,一切皆当具足成办”,佛说的悎寤瑜伽,我要好好地要把它修成功,为了成办它,应住精勤最极浓厚的加行的欲乐,对这个修行、这个加行要起极大的欲乐,精进地去修。“复作是念。我今为修悎寤瑜伽。应正发起勤精进住”。发起精进的住。“为欲修习诸善法故,应正翘勤离诸懒惰起发具足。过今夜分至明清旦,倍增发起勤精进住起发具足”,我要发很大的精进,今天晚上养息一下,明天更加地精进,是为了这个目的养息的。

  

  当知此中由第一思惟起想,无重睡眠。于应起时,速疾能起。终不过时,方乃悎寤。由第二思惟起想,能于诸佛共所听许师子王卧,如法而卧,无增无减。由第三思惟起想,令善欲乐常无懈废。虽有失念,而能后后辗转受学,令无断绝。如是名为思惟起想巧便而卧。

  虽然是有的时候失念,但是,还是后后展转地受学,不要断掉,把它再念,把它再继续下去。“如是名为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这有三层在里边,我们慢慢去仔细分析。下边再念下去。

  

  至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云何至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夜后分者,谓夜四分中,过后一分,名夜后分。彼由如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于夜中分,夜四分中,过于一分,正习睡眠。令于起时身有堪能,应时而起,非为上品昏沉睡眠缠所制伏;令将起时,暗钝薄弱,懒惰懈怠。由无如是暗钝薄弱,懒惰懈怠,暂作意时,无有艰难,速疾能起。从诸障法净修心者,如前应知。

  “云何至夜后分”,这个夜初分是经行宴坐,中分是养息,到夜后分赶快要悎寤瑜伽,要起来了。“速疾悎寤”,到夜后分的时候赶快醒过来,“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夜后分者,谓夜四分中过后一分”,夜分了四分,最后那一分叫夜后分。“彼由如是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就是中夜这么睡的。“于夜中分,夜四分中过于一分,正习睡眠”,这是中夜的时候,一分过,那么这四分里边,中间二分是养息的中夜,到后夜就起来。

  “令于起时身有堪能,应时而起,非为上品昏沉睡眠缠所制伏”,并不是为上品——极重的昏沉睡眠制伏,喊都喊不起,喊醒过来又睡下去,甚至于没有办法起来,昏懂懂的走路的方向也搞不清楚,东南西北也不辨了。这些有没有?有的。你们自己不晓得有没有经验,极重的睡眠的时候,你一下醒过来,马上起床。有的时候会往墙壁上去撞去的,不晓得哪一个是床xian(川俚),下不来了。这样子的睡眠就不好,太重的睡眠。

  “令将起时暗钝薄弱懒惰懈怠。由无如是暗钝薄弱懒惰懈怠,暂作意时无有艰难,速疾能起”,因为睡的时候很警醒,只要一作意起来,马上就起来,毫无困难,否则的话,睡太重,就是喊都喊不醒,这个样子就不好了。那就没有按狮子卧的方法,思惟起想,正知正念,没有照这方式做。如果照这个方式做,钟一打或者人家一喊,马上毫无困难就起来了。“从诸障法净修心者,如前应知”,这个顺障法修心大概就是这样子了。后面还有一些“略义”我们不念了。

  那么今天还有时间,正念正知,那是正知的最后一章,我们还是把它讲掉。时间看是来得及,所以不着急。

  九 时存正知资粮

  前面都是修正念的,那么这里开始修正知。

  甲一 总义

  复次正知住 谓往还瞻睹 屈伸用衣钵 饮食啖尝等

  

  这些事情都是比丘日常的事情,都要正知而住。就是做事情时候(17B)知道我要做什么,该做不该做,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做。时存正念,就是说经常自己住在警觉的状态之中,不是糊里糊涂的,做也没有目的的,拿东西也是那个妄想连翩的,手里拿东西拿不住会掉下地下去的,这一些不会有。就是做的是非常之——做什么知道是什么。同时知道这是该做、这不该做,该怎么做,都弄得清清楚楚。

  

  行住坐卧仪 精进悎寤事 语默解劳睡 一切存正知

  

  “行住坐卧仪”,那些威仪,“精进悎寤事”,你在修精进,修悎寤瑜伽都正知。“语默解劳睡”,这是都是前面的几个东西,就是前面做的事情加一个正知。正知就是说前面在做了是正念,正念还有个正知去观察它,不要忘了念头,不要起烦恼,一些无记的事情不要起来,都是正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存正知”,这一切做的时候都是自己做得清清楚楚,自己心里很明白我在做什么,做得对不对,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甲二 别陈

  乙一 往还

  五处不应往 唱令酤酒家 淫女国王家 旃荼罗下贱

  又诽谤三宝 邪见难回者

  

  “五处不应往”,事情都是前面有的。前面指的事情都加一个正知上去。五个地方不能去的,那前面也讲过的。唱令家,酤酒家,淫女家,国王家,下面旃荼罗——下贱家,就是屠儿魁脍的、杀猪杀羊的那些,这是不要去的五个地方。

  “又诽谤三宝,邪见难回者。”这个还要加一个,就是毁谤三宝的那些地方,邪见难回的。这些毁谤三宝,假使他是心善良的,可以劝化的,当然要去劝化他。有些邪见很深,“难回”,难以劝化的,那就不要去,干脆就不去了。我们说比丘本来是教化众生的,但是这些人你去了之后反而要污辱三宝,受到不好的一些影响,所以不去为是。并不是说没有悲心,因为他暂时因缘没有成熟,你去了之后效果没有,反而引起一些很不好的后果出来。那么这些地方不能去。

  

  应往刹利家 婆罗门居士 长者僚佐家 财富家商主

  虽往应观时 不太迟太早 彼家有遽务 戏乐营构等

  世间弊秽法 忿诤斗乱时 暴乱恶象马 恶牛犬车乘

  不与共道行 不入杂闹丛 蹈棘刺逾垣 越坑堑山崖

  不溺深险水 不履践粪秽

  

  那么你该哪里去呢?“应往刹利家”,长者、居士、大家、婆罗门、居士那些地方。“婆罗门”、“居士”、“长者”,“僚佐家”就是做官的那些,“财富家商主”,做大生意的人,这些是教化去的,并不是说要贪利。

  “虽往应观时,不太迟太早”。虽然我们去,要观察时间,不要太早,不要太迟。太迟,人家都要休息,晚上你跑了去敲门,这个干啥呢?这个人家从床上起来开门,太早人家还没有起来,你就跑去了。

  “彼家有遽务”,有很急的事情,他家里有什么着急的事情,那你不要去。人家正在忙嘛,你去他还要招待你,这多麻烦。或“戏乐营构等”,假使他在搞戏乐的事情,这是出家人不该去的。“营构”,造屋子,他们正在忙,你也就不要去打闲岔。

  “世间弊秽法”,世界上的弊秽的事情,那就是婚嫁的事情。所以说假使人家居士家里有婚娶的事情,比丘是不去的,何况证婚。海外有法师在大雄宝殿证婚的,这个从法上看是不合适的。世间的弊秽法,那些不应该去的地方,我们不要去的。去也不要去,何况去作主呢?给他去做证婚的事情。

  “忿诤斗乱时”,人家在正在是起矛盾、吵架,甚至于武斗、动手动脚的时候,你不要夹在中间,那就麻烦,自己找麻烦去了。

  “暴乱恶象马”,路上那些恶象,恶的马,就是说,那个马它的野性发的时候,你不要插了里边,第一个是失威仪,碰到之后也不好,对自己生命有危险。

  “恶牛犬车乘,不与共道行。”暴乱的恶的象或者恶的马,或者恶的牛、或者是恶的犬,或者是车乘,牛马驾的车,它们是发了性,要赶快避开,不要跟它共道行,不要一路跟它们走。那…

《定道资粮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