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关于十四根本戒

  没有得过或者不准备接受无上密法灌顶者,请勿阅读下文

  关于十四根本戒

  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于厦门开示

   十四根本戒又称十四根本堕,是密乘四大传承公认的根本大戒。学密法最根本的就是戒律,破了戒就是断了学密的根,我们就没有办法即生成就,而且现世就会有种种不好的征兆,死后将堕入金刚地狱中。

   我们要从密乘道上走到究竟,必须要有正确的道路。众生由于无始以来业障深重,在没有戒律的情况下,会不由自主地随过去的习气走。大成就者为修学密乘的弟子制定了十四根本戒,就是让我们在到达彼岸以前,避免我们走错走偏的十四个重要的路标。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时刻牢记自己是密乘弟子,应以密乘的德行来感化众生,弘扬佛法、救度众生。

   十四根本戒不仅关系到行者个人成就,亦关系到整个大密乘的弘扬,因此每一个学密的弟子都必须明了,谨慎护持。

  第一戒:对上师身、口、意不恭敬。

   这是弟子对上师的戒律,即行者对上师是否恭敬,身、口、意是否与上师相应,是否按经论所说恭敬供养上师。此为十四根本戒中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密乘行者成就与否完全取决于上师的口耳传承、引导。因此,不恭敬上师,甚至违背、诽谤金刚上师是密乘中最严重的犯戒。

   当你向上师求得传承、灌顶、引导、开示乃至某一本尊心咒时,就与之建立了密乘的师徒关系。若对这个上师不恭敬、不信任,那么对他所传之法也没有正见,你所求的法也不是正法,对你来说这个法是没有用的,没有加持的,无论你如何精进修学亦无法成就。

   弟子对上师不恭敬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身不恭敬:

   譬如打上师;上师讲法时自己坐在高处;上师来往时不起立;故意坐在上师的法座上;用脚踩上师的影子,从上师的衣物上踏过;未经上师许可动用上师的法器、法本和其他物品;取笑上师身体上的缺陷;拍上师的肩、眼睛瞪上师,手指着上师的脸说话;对上师的法像不恭敬,随处乱放,以及其它对上师不恭敬的行为等等。

  2、口不恭敬:

   不听上师的教导,有三种不如法的表现:耳不听、心不记、无诚意而听、耳不听似倒扣的碗,无法输入善知识;心不记如漏底的锅,上面进去,下面出来;心不诚,非为闻法而专为观察上师的过失而来,就如碗不干净,注入的甘露也会变成毒液。

   语不恭敬,指不仔细听上师传法,打断上师说话,说上师的风凉话或对上师不利的话。弟子对上师应建立起佛一样的信心,上师的教导应视为正法来信仰,因为密宗靠的是口耳传承,上师讲的都是诀窍,你若不恭敬上师的口传,就无法成就。这是密行者最大的障碍。

  3、意不恭敬:

   怨恨上师、嗔恨上师以及其他对上师不净的想法;用种种方式扰乱上师的心;对上师引导的法要不如实观修,凭自己想象去修,从戒律上讲,起念时已经犯戒,应立刻忏悔。你如果扰乱上师的心,就应当向上师求得原谅。

   本戒主要指弟子从内心生起嗔恨或其他邪见、诽谤、行为不恭敬、欺诳、打骂等方式扰乱上师身、口、意,自作、教他作、见他作而随喜,都属犯戒。其破戒的界限为引发上师不认弟子,弟子也不认上师,失去师徒关系。如果因此而失去上师,以后想忏悔也没办法。因为密宗的忏悔方式是依靠金刚萨垛本尊或依靠一种坛城,而观想时将本尊及坛城等观想与自己的金刚上师无二。现在将金刚上师抛弃了,还怎么忏悔?如果对一位上师破了上师戒,就等于破了所有的上师戒,就算再拜其他上师亦无济于事。对过去所拜上师不恭敬也属犯戒。因为这条戒的上师不是单指你依止的上师,而是指所有与你有师徒关系的上师。

  第二戒:对显密律仪不遵守,违背师命

   这条戒主要讲你在进入密乘之前,若受过别解脱戒,菩萨戒等显乘的戒律,进入密乘之后,如果不遵守这些显乘的律仪,不仅违犯了显乘戒,亦是违犯十四根本戒。

   对于密乘戒不遵守,违背师命。主要是指在修法方面犯三味耶戒。例如:在密典己明示若未受灌顶,未有传承者不得擅自翻阅。而你心里不以为然,自己去翻阅修学。另外,在观修过程中不按照法的仪轨和引导如实去修,而依据自己想象胡乱增减或改造。对上师引导法以及三传承法产生怀疑,认为这些是非佛法,都是犯此条戒。

  第三戒:对金刚兄弟起怨诤

   金刚兄弟有远,近,内三种。远的指皈依了三宝的众生;近的指入了密乘的佛弟子;内的指同坛金刚兄弟,即同一个上师传承,灌顶的金刚兄弟,尤其是同受无上灌顶,这种金刚道友可以说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彼此之间更不能互相争斗、怨恨,否则我们就无法宣扬佛法。因为单靠一个弟子是不可能弘法的,必须所有金刚道友团结一心。

   有些弟子进入密乘之后,也带领一帮人学密法,但是不懂得好好引导他们,慢慢地分帮结派,彼此争斗不断。还跟人家说密法好。好在你们之间相互争斗吗?人家看你们这样,谁还敢学密法呢?

   当然,凡夫聚在一起不生一点嗔恨心、嫉妒心,不产生一点矛盾是不可能的。生起嗔心应赶紧对治。如果生起嗔心之后再去打骂,污辱对方的话,就犯了此条戒。这是一条特别容易犯的戒,希望大家小心护持。如果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而造成犯戒的话,应及时忏悔。

   (一弟子问:用慈悲心去打骂对方是否犯戒?)

   如果确实是慈悲心,没有一点嗔恨、嫉妒心,并且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他改正的话,打骂是不犯戒。但要考虑对方接受与否,如果对方根本无法接受,并且反过来怨恨你的话,应设法消除他的怨恨。否则,还属犯戒。

  第四戒:忘失慈悲心嫉有情乐

   这条戒纯属心戒。如果对任何一个众生起这样的念头,他如果能远离安乐,我就高兴。心里动了这样的念头,就犯了此戒。打个比方说:今天和某人吵架,便在心里说,如果让他下地狱我就高兴,这个人从现在起世世代代我即使能度他也决不度;或者对乞丐等其他苦难众生说:“他们活该!应该那样!”等等都属于犯戒。我们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安乐,不顾他人的死活。甚至还持黑咒,诅咒他人。有些人修学密法不是为了普度众生,而是为了某一种神通。为了在大众中显现自己的威力。看《密勒日巴尊者传》不是学尊者如何苦行,如何成就,而是向往尊者的黑咒等等。这些都是跟自己的慈悲心相违,都是犯此戒。

  第五戒:畏难不度,退失菩提心

   此条讲遇违缘时,便会舍弃菩提心,生起众生难度我不度,佛果难成我不想成佛等念头,便犯此戒。

   有些弟子进入佛门,发了大愿,为自他共成佛道而修持,但在修学的道路上,遇到了违缘,就开始退失信心。而不知自己发了大愿之后,不仅是你自己的业障,还有众生的业障都会显现在你的身上。谁没有违缘?就是上师们在弘法过程中都会有许多违缘。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违缘,而在于如何去克服。遇到违缘时,应想到这是自己业力所致,更应生起精进心,靠你修持的定力去克服。

   有的弟子学密之后,拜了很多上师,接了很多法,可后来看到密乘行者的难行苦行,开始对密乘退失了信心,不想学密法,这也属犯戒。

  第六条:轻显重密,诽谤显密经典非佛说

   密以显为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显的基础,密亦无所谓密,而在末法时代,单修显乘的教法是难成究竟果位的。一个密乘行者不应该用分别心去轻视、诽谤显乘。比如说:心里想着密乘即身成佛殊胜,显教要修三大阿僧胝劫不殊胜。或者说修道果的认为大圆满不殊胜,修大手印认为中观不殊胜等等。这样想都犯此条戒。如把这些想法跟其他人说,那就更严重犯戒。另外,上师是佛法僧的代表,如果认为只有你自己的上师殊胜,而说其他任何上师如何的过失亦犯此戒。为度化众生应该讲自己的传承和上师的殊胜,但你若排斥和诽谤了其他的传承就犯此戒。

  第七条:泄露密法引起诽谤密乘

   此条讲未经上师许可,轻易把密法公开泄露出去。在汉地,我也曾经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为了做善事,便把上师传给他们的法到处象传单一样传啊,发啊,让别人修,既不知法的律仪,亦不知上师传法的严密,还自以为在弘法利生,殊不知已严重犯戒,遇到业障现前还怨天尤人,说自己做了这么多好事还不得好报。

   我们说密法注重的是传承。在没有传承灌顶的情况下,你把密法给了他们不是在帮他们,而是在害他们。而且每一个法都有他的护法。你这样做,护法能原谅你吗?

  第八戒:损害自己的肉体,影响修行

   在显乘中的四念处中,曾有“观身不净”这一念处,世尊在经典中也曾多次开示这个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如何不清净,以此来消除众生对身体的执着和爱恋。然而在胜义谛的见解中,一切法本自清净,一切法皆是佛的坛城。

   而密乘是属于果位的修法,其见地自然有别于属于因位的显乘修法。密乘上说,我们的身体即是佛的坛城,五蕴即是五佛,都是清净的。进了密乘之后,你如果对这个见解不但不相信,反而加以轻毁,并且用种种方式来损害自己的肉体,使自身五蕴受了不必要的苦,就犯此条戒。

   有些密乘行者为了表达自己的虔诚,以燃指,燃臂,燃身等等方式来供佛,都是犯此条戒。为什么不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受损害呢?因为在密乘中要修气脉、明点,自身的气脉受到损害,将对修气,脉,明点有严重的影响。

   这样一说,有些人又会说那我以后的修行再也不用吃苦了。这种讲法对吗?当然不对!修法中一点苦都不吃就可以成…

《关于十四根本戒》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关于忏悔的开示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