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密勒日巴告诉我们的大秘密

  密勒日巴告诉我们的大秘密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开示

  瑜伽士们不见诸识,不见众生,不见诸法,

  却直接真切地了悟了本智、佛和法性。

  由于这样的了悟,让他们生起了大悲之力。

  密勒日巴〈中观正说〉

  若就胜义真实言,鬼魔诸佛亦空无,无有能修无所修,无有地道无修兆,

  无有果身无本智,因此涅槃亦无存,无非名言假立耳。

  三界坚实与变动,本来不存亦无生,无基并且不俱生,无有业力与业果,

  是故轮回名亦无,究竟之义如是耳。

  嗳吗若无有众生,何来三世一切佛,无因则果焉可得,是故若就俗谛言,

  轮涅诸法皆存在,能仁训示如是云。

  存在诸物之显现,非存空无之法性,体性无别本一味,故无自觉无他觉,

  悉皆宽广双运也。

  如是了悟之智者,不见诸识见本智,不见众生见佛陀,不见诸法见法性。

  由此大悲之力生,十力无畏陀罗尼,诸佛所有众功德,如摩尼宝自涌出。

  此瑜伽士我证境。

  竹清仁波切:

   首先问候大家吉祥如意,同时祈愿大家闻、思、修的智慧不断地增长,因而能够广大地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很高兴能够再度来到这里和大家见面。

   你们非常喜欢密勒日巴的道歌,我们就来唱道歌。首先,我先读诵一遍〈中观正说〉。(仁波切口传〈中观正说〉。)

   瑜伽主密勒日巴的道歌〈中观正说〉,主要是符合二转FL的义理。虽然如此,在道歌的后段,提到「不见诸识见本智」等等部分时,又精要地说明了三转FL「他空」的见地。这真是非常稀有奇妙的解说方式。

   在二转FL珍贵的《般若波罗蜜多经》各种版本中教导,从「色」一直到「一切相智」的万法都是不存在的。虽然在胜义中万法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世俗中,却有着仅只是依于因缘而生的显相。如此,在胜义中万法不存在的教示,就破斥了常边,也就是从常边中解脱;然而,却不否定在世俗中存在仅只是缘起的显相,因为那只是缘起的显相,这样就从断边中解脱。如此就远离了常边和断边。

  一、以《心经》来说明

  ■ 从「空」、「相」说起

   现在《心经》已经翻译成英文,你们或许也已经读过很多次了。我想,用《心经》来做一点说明的话应该是很好的。

   《心经》中说:“一切法空性(中译注2) 。”就如同上面所说的,一切现象,轮回和涅槃的一切现象、内在和外在的一切现象,都是空性的。在接下来的经文中,就说明了为何万法是空性的原因。首先是「无相」。

  ■ 从「三相」来解说「无相」

   之所以说「无相」,是因为一切现象都是由性相、名相、事相三者所组成的。例如,「火」就是名相,一个特定的名称;这个名称所赋予的基础,即是「热和燃烧」,也就是性相;而事相,则是「火」的某种类别,或是某种特定的例子,例如檀香木的火,就是火的一种。因此,轮回与涅槃中的一切现象都是由性相、名相、事相三者所聚合而成的。

   20和21世纪,是世界上学术研究非常昌盛的时代,特别是科学极为昌盛的时代。配合时代的趋势,我觉得我们也要用智慧来好好地做分析,这是很重要的。

   将表明事物的方法归纳起来的话,可以说:「热和燃烧」是性相,「火」是名相,「檀香木的火」是事相。我们所知的一切现象,没有一个不是由性相、名相、事相所组成的。一切现象都是由这三者所组成的。要让人更容易理解的话,可以说:性相就是名称所赋予的基础,而名相就是名称,名称和名称赋予的基础是不一样的。

   如果用正确的智慧来分析性相,也就是名称的文字所赋予的基础,会发现它的自性是超越一与多的,因此它是没有自性的。性相没有自性,性相是不存在的。如果用逻辑辩证的论式来看的话,可以说:「热和燃烧」等的种种性相,是没有自性的,因为它们是超越一与多的,就像镜中的反影,就像水中月一般。

   因此,无论内在或外在的一切现象、轮回和涅槃的一切现象,当我们用智慧来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它们的性相都是不存在的。

  ■ 从「四生」来解析「无生」

   接下来《心经》中说:“无生。”无生,是中观的理论系统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在依怙主龙树菩萨的《中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以及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中,主要就在以论理来证明「无生」。

   由于主张事物是有自性的人,也主张「生起」是本来就存在的,因此他们也主张一切生起的事物是本来就存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必须要去破斥「生起」的原因。

   要证明事物是无生的,可以用下面的逻辑推论:内在和外在的一切事物,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们不从本来就存在的自身中生起,不从自身以外的其他事物中生起,不从前述二者中生起,也不会没有原因地生起。

   如果「生起」是本来就存在的,那么就必须是从这四边中生起。如果不是从这四边中生起的话,那么「生起」就不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事物并不从四边中生起,事物的生起仅只是显相而已。如果要举例说明的话,可以说那就像是梦、幻象、水中月、彩虹、镜中的反影。如果用现代的新的例子来说的话,那就像是电影、电子邮件等等。这些都是「生起」仅只是缘起的显相,而没有自性的例子。

   因此,中观派主张在胜义上是无生的,「生起」是不存在的;但在世俗谛中,是有着仅只是缘起显相的生起。在〈中观正说〉中,密勒日巴就是这样说的。

  ■ 从「相依而存」来解析「无垢」

   在《心经》中,接下来说:“无灭。”如果有人问:“没有止灭的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如果有生起,生起是本来就存在的话,那么止灭就必须是本来就存在的。但是因为生起是不存在的,所以止灭也就不存在。如果把这个主题置入逻辑辩证的论式中的话,那么就会说:止灭是本来就不存在的,因为生起并不存在。就是像这样。

   接下来,《心经》说:“无垢。”这里说的垢染是什么呢?会遮障真正的实相的,就是垢染。而这个垢染,不仅是外来的暂时垢染,它也是无自性的,因此经典中说:“无垢。”

   将此置入论式中,我们会说:垢染是不真实存在的,因为垢染是无生起的。如果说垢染存在的话,那么就必须是本来就生起的。但是由于垢染是无生起的,所以垢染是不存在的,就像梦中的垢染一样。这里,主要是指会遮障真实本性的妄念的垢染,但是这也可以运用在所有的垢染上。就像梦中的一切垢染,都是不存在的。

   然后《心经》说:“(无)离垢。”并没有对垢染的远离,远离垢染不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并没有垢染的存在。如果垢染是本来就存在的,那么远离垢染也必须是本来就存在的;由于垢染并不真实存在,所以对垢染的远离也就不存在。就像存在于梦中的垢染一样,那只是缘起的显相而已。在梦中,当梦到掉进肮脏的泥沼里的时候,会想要把衣服上的污泥用水洗干净。就像这里的垢染和清净这两者,在梦中是存在的;但是实际上,因为一开始垢染就不存在,所以对垢染的远离也就不存在。

   《心经》中的「无垢离垢」这两句话,是要指出这是超越取舍和超越破立的。在实相上,取舍并不存在,破立并不存在。

  ■ 以「梦境」来思维「无增无减」

   接下来是「无减无增」。所谓的「减」是变少,「增」是向上增加。「无减无增」,是指出这是超越增减的,在实相上,增减是不存在的。

   要了解增减并不真实存在的道理是很困难的,所以必须运用比喻来理解。如果主要用梦境的比喻来思维的话,那么要了解增减并不存在就容易多了。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就会对「一切现象在实相上是超越增减的」生起确信。

   这里密勒日巴的道歌中所说的,和《心经》所说的道理是相同的,是相符合的。那么这首密勒日巴的道歌和三次转FL中的哪一个阶段相符合呢?它主要是符合二转FL的教法。

  二、阐释〈中观正说〉

   你们现在把这首歌再唱一次。(然后仁波切开始读这首歌开始的部分,这部分英文版并没有翻译出来。接下来仁波切读到已翻译出来的偈言的开头:)

   若就胜义真实言,鬼魔诸佛亦空无,无有能修无所修,无有地道无修兆,

   无有果身无本智,因此涅槃亦无存。(中译注3)

   在这里密勒日巴安排了很多逻辑上能证明其为成立的理由,首先是:涅槃不真实存在,是因为果身和本智并不存在;而由于果身和本智不存在,所以涅槃也不真实存在。而果身和本智不存在的原因,二转FL教导:没有道、没有本智、没有证得,也没有不证得等等,所以说本智并不存在。

   那果身和本智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所行的地、道和证得的征兆并不真实存在。而所行的地、道和证得的征兆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禅修的对境(所修)不存在。那么所修不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禅修者(能修)不存在。最根本的,就是因为禅修者的自我是不存在的。这些都是因为禅修者的自我不存在而产生的。

   在这之前,密勒日巴唱道:“佛陀权说诸法有。”而这里,则是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谈的。从胜义谛的角度,从究竟实相的角度来说,并没有邪魔存在,没有可以形成魔障的鬼魔存在,这些鬼魔是本来就不存在的;不仅如此,佛陀本身也是不真实存在的。因为如此,所以下面说:“无有能修与所修,无有地道无修兆,无有果身无本智,因此涅槃亦无存。”

   如果像这样,在胜义上涅槃是不存在的,那么在言词上存在的是什么呢?密勒日巴说:“无非名言假立耳。”那只是名称,只是词语,在世俗上,那仅只是世俗假立的名言而已。就像梦中的显相,实际上并不存在;在世俗中存在的名称、无实…

《密勒日巴告诉我们的大秘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