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萨迦世系史▪P14

  ..续本文上一页化的思想纯正之僧徒亲见文殊菩萨。据说博东仁波且尊道多杰亦同时亲见,遂赞颂说:

   “部分思想纯正之僧徒,

   亲眼见到文殊菩萨佛,

   圣地雪域亦传为佳话。”

   其次,据藏地纳普巴绎漾喜饶沃色之传记记载。法王在睡梦中梦见他飞在天空,直至东方。汉地名叫五台山的,座富饶美丽之草山顶端有一优美的房屋,法王想这大概就是至尊文殊菩萨之宫殿,准备入内祷祝。但是很久没有找到大门,最后,从东面找见一门,入内见有一美妙的经堂,此经堂中央一宝座上坐有喇嘛却来萨迎巴,面向北方。法王心想此人大概就是至尊文殊菩萨。遂进行许多礼拜和祷祝。没有得到教法,只得到一部用许多绸缎衣服包着的经典,打开一看是一部金字法相论。此后,过了很长时间,他一天内就写完《智人空性论》。夜晚并做了许多美梦,此乃为奇有之幻化矣。

   此外,法王被迎请到卫地参加一法会时。洛绒附近地方有一位名叫雅给索南桑波的格西正在修行,至初夜时分。他看到本尊喜金刚曼荼罗之法会,当时究竟是什么,他一无所知。天亮后,一他大早起来向法王请教投放食子以驱除恶鬼。他来到法干面前。礼拜后,法王问:“格西来了。”答:“是!”问:“有何贵干?”答:“请教一事“。法王说:“不就是昨晚之事,此乃为白噶王示现神变之故,刚才我正与他相遇,不然你很可能相一场重病。”雅第巴告诉法王说;“今年,我稳了一场重病,差一点儿死去。为消除灾难而修行涌发,以得一大福泽。”法王说:“从今以后,你一定要对佛主生起信心。”由此,其他亲炙子更加坚信法王是无比仁慈之文殊菩萨。此记我见于年堆都瓦森格所编的文集之中。

   其次,中观师西饶本修习《道果大论》,在修行时得了一场重病,因而来药法王身边,请教消除魔障重病之法。法王未说别的任何话,只领了一句。”如有智慧,重病即无因缘。”此后,中观师西饶本详细思虑此话之意。即生起等持殊胜相续,重病亦得到痊愈。故法王有此殊胜利他之事迹。

   据《道果论》记载说:“完全的死兆对一些有漏之人不会显现,如亲现之时,必有机缘。”爱巴西饶迎奈示现此死兆之时,法王依照上师瑜伽之唯一答愿进行祷视,使其从完全死兆中解脱出来,又活了许多年。

   其次,法王无论居于何地,此地即不会出现鬼魅制造的瘟疫,内外战乱和天灾人祸;法工行于路途,路途抢夺他人财物之事即会消失,所有行路之众生亦将互敬互爱。总之,法王在某处住多久,当地在此期间就根本不会出现外战内乱。圆满之事业亦将成就。教法昌盛、世间之财物丰富;讲修教法如莲范增盛;贤者和大成就者之弟子无计其数。据闻与法王同时期的贤哲大德们亦视法王为上师,顶礼其莲足,极为尊崇。例如:此时讲闻玛尔。尚等大师级法的涅细•绎贝多杰大师不服法王之学识,遂派遣其九弟子中最有学问的乌尤巴•日贝森格前去同法王辩论。在经论院伪几天争论中,没有找到法王的一点破绽,无力播挡法王之辩驳,使其不得不倩脱长久依止法工的莲足之l成为法主之大之*轮教法,并为佛陀和众生做了许多利益之事,从而使其稍生喜悦;回想以前诸圣贤之事迹和希奇之业绩,再看时局变更,为生做出不合佛法之事,从而又使其心稍郁郁不乐;想到未来世依佛法成为众生的如意之宝,遂伸出右手在寺庙走廊之墙壁上,会合了造作之文字,由于印之形绘出画像之续,并汇集一处使回有的人皆能看到。念经诸类之续由著者收入智见之善法中。此车迹是根据格隆八思巴的口述而记载下来的。

   (二)法王在北方蒙古地方传教的情况如下所述。正当法王在西藏宏扬释边牟尼教法之时,凶暴的蒙古人在取舍方面如畜生一般愚昧;慈悲心比阎罗王还要小;体力比药叉还要强壮;无彰非天之军队使人畏惧。开初,汉地和西夏等北部一切地方均被蒙古人占为己有。并让百姓和出家人毫无区别地负担税赋、兵差利乌拉,连怫教之名称亦未曾有过。法王见他们使一切自他招致捆败,故不能忍耐,愿以慈悲之心把蒙古引上佛教之遣,发愿应列教他当法王之堪布班钦释边室利前去森格拉林时,拉那木合乌噶波曾请求释边室利前去蒙古,释迦室利向救度母祈祷后,叙埃母对他说:“你去蒙古无有稗益,从西藏派一名弟子前去有妇处。”班钦释迦室利对法工作了如此授记。此外,喇嘛杰首钦被(即扎巴坚赞)圆寂前对法王说:”在你的后半生,蒙古使者拥前来。如果去,对发展佛教及众生大有神益,无论如何应当轿往。”法王六十一岁时,修习加行大*轮法。六十二岁时,转大力*轮之王成吉思汗之于拖雷诺颜(应是窝阔台)的儿子额沁际端派来迎请的使者,当时蒙古人呈送的邀请诏书全文如下:

   “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

   晓谕萨迎班智达贡噶坚赞贝桑布。联为报答父母及天地2恩,需要一位能指示道路取舍之喇嘛,在选择之时选中汝萨班,敌望汝本辟值路艰难前来)若是汝风年迈(而推辞);那么.一铁智佛阳为众生而舍身无数。此又如何,汝是否欲与汝所通晓之教法之誓言相违?吾今已将各地大权在握,如果否指挣大军(前来),伤害众生,汝岂不惧乎,故今汝体念佛教和众生,尽快前来!吾将令汝管领西方众僧。

   赏赐之物有:白银五大升,镶缀有六千二百粒珍珠之珍珠袈裟,硫磺色锦缎长坎肩,靴子,整幅花绸二匹,整幅彩缎二匹,五色锦缎二十匹等。着多尔斯衰和本觉达尔玛二人赍送。

   龙年八月三十日写就。”

   蒙古的迎请使者携带邀请诏书前来,法王萨班想到若说年迈,信中已有不让椎托之语,故不顾身体性命,于六十三岁时起程前往西夏故地之凉州地方。路途中,多康地方的敦巴洛追塞向其请教佛法,法王萨班清楚地回答了教法方面之问题。二人问答如下,敦巴洛追饶塞问:“观待洁问之盛行,我之触及而不明,此为增添极喜地。你之第一间难明藏中,所谓世间一切瓶,虽有声而自行消失。”答曰“《三律仪品》云:“空性亦有而无空,若有亦为普遍无永恒,吉祥法称已阐明。此字义如是吉祥法在寻思之时说为胜义所能发生作用,于此即有胜义,剩余为B俗,此为自共法相论。所谓能发生作用即有胜义,不能发生作月目限世俗之论。又所谓世间如此自有果,遂可修习声灭法,果j因名,有义可立因。是故为法无依者,外境依止是字义。有依山乃为修行者,一切所破是希求。《入声论》又云,所谓有之言访乃为佛法之所求和非无自性字义之故。有字义即可立言说。又.对此能缘皆是所缘而无他性,此乃为因明者在有所缘之法相中包论。彼此之义亦为彼,彼是有之二门类,即是义和言说,有义日可有行为,有言论即能破而立。”

   第二问难为“法界是无知耶?”答复是:“《金刚决定论》云:“众觉者乃是法之身,众导师乃是法性见,若是法性非持力,此是无能有明见。”《入行论》云:“非有胜义心之行境,心是贪恋世俗也。”所谓法界之义昔日本人已论述过,为离他而著所知言论。《究竟一乘空性论》云:“若是未有佛之界,对苦难灰心无转变,欲求超脱忧苦,希求之誓愿一无所有”。《中边论》云:“本性与空性,无相与胜义,同法界有差别,无邪非他正是,如彼圣者之行境,圣者法因之故,此差别义如次第相同。”《阿毗达磨藏》云:“无始时之境域,为诸教法之界,此界所有之众生,获得超脱忧苦。”彼之义亦为此,胜义四边远离戏论,有无世俗等等,遮余相互亲自辩驳,非存在说为无有。《阿毗达磨成注疏》云:“除此立与破,还有内产分出之言论,非有之故为无有,无有之故求空见论”。

   第三问难为:“非灭谛是善行耶?”答曰:“所谓非灭谛不称为善法行之言论,《圣者龙树之中观论》云“任何业亦非修,刹那间即毁灭,非依止梵净行,此乃必成过失,本性与一切言论,无疑变成矛盾,积福与造孽X类别不可相合,若彼为报应,反复变为果报。”遂知悉禁止非善恶法相产生。智者以其之智力。如是提及诸问题,如同贡嘎之名众所知,善分辩而又可着观察。对多康之教巴洛追饶塞之答复,由比机仁钦扎写于林卡。”

   此外,法王萨班经过多麦之路途与瑜伽行者楚玛巴问答情形如下。至尊文殊菩萨之化身法王萨迪班智达前往蒙古地方之路途中,当经过多麦对一位名叫瑜伽大修行者楚玛巴的人送给法王一套内外衣。此后问;“法王你之《分辨佛法与非佛法之论》云:“愚者修习大手印法,大部分说的为套生之因,非是生于无色界,或是掉入声闻遮断中。如若被为着修习,亦未逾越中观之修定,此中观修定虽然好,但修习起来困难极大。”此说为何义法王萨班笑着回答说:“寻思(顿时能使心不想任何事情,使危。经常保持平静,即可慢慢引似睡眠。)时心不外散内止一处,空(益那扎帕哈乌第王云,愚者修行有何用,思者变得更加愚。夏者龙村云,如若邪现空性,迟钝者招致失败,各自寻思之智营。。搅得未挂于虚空之邪教,什么都没有执持,同生眼界上滞之空)与直观二者,掉入恶途之大因,欲善者抛弃而为善,心(心因不明显之大力入于境相。)因不明显之定,与显色止(此义论师什认为,若不伺察,一切教法就觉得从虚空而来和无有任何心议L及无有或非无有对证相符。)观二者,以及无色生之大因,欲翩脱者抛弃而为善。无感觉(修习三摩地之时,能长久没有任何之想)之定,与六圆满止(不明见服等六圆满识之困)现二者,肃遮声闻(同样感受到入灭定)一致等同,欧胜者抛弃而为善。轻安一(休桑在严经论》云:“故有被之身和心,所有一切极轻安,所谓生于心之境。”)天界之走,与万物近息静观(圣者指婆亲U云:“非有非无非无有,二者本体皆无有…

《萨迦世系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